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数据库Access查询.ppt

    • 资源ID:250664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10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据库Access查询.ppt

    第三章 查询,第一节 认识查询第二节 创建选择查询第三节 创建交叉表查询第四节 创建参数查询第五节 创建操作查询第六节 创建SQL查询,第一节 认识查询,一、什么是查询二、查询的功能三、查询的分类四、查询的视图,返回,一、查询的定义,查询是能够将存储于一个或多个表中符合要求的数据挑选出来,并对挑选的结果按照某种规则进行运算的对象,返回,二、查询的功能,选择字段;选择记录;数据集中;实现计算;编辑记录;建立新表;7作为其它数据库对象的数据源,返回,三、查询的分类,选择查询:根据某规则选取表中数据,并对选取的数据进行简单计算。交叉表查询:对表中数据进行分类并显示分类后某数据的明细值。操作查询:自动执行对表中数据进行某个特定功能的操作。参数查询:在执行时临时指定查询条件。SQL查询:通过直接输入SQL语句创建的查询,返回,四、查询视图,显示查询的不同内容的窗口。设计视图:用于设计(创建和编辑)查询。数据表视图:以表的形式显示查询执行的结果。SQL视图:用于查看或编辑查询时所用到的SQL语句,返回,第二节 创建选择查询,无条件选择查询有条件选择查询查询准则计算型选择查询,返回,.无条件选择查询,将表中某些字段的内容挑选出来。若查询字段只来源于一个表,则属于典型的投影运算,否则就是联接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创建方法:(1)查询向导(2)设计视图,返回,(1)查询向导,例1:查询学生年龄,要求只显示学生编号、姓名和年龄,查询名 L01。启动简单查询向导:新建简单查询向导(或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查询);指定数据源(学生表)及字段(学生编号、姓名、年龄);指定查询标题(L01)。举例:例2:查询学生的选课成绩,要求只显示学生编号、姓名、所选课程名和成绩,查询名L02。注意:若查询数据源为多个表,则多个表之间必须已建立关系。,返回,(2)设计视图,例3:查询学生年龄,显示学生编号、姓名和年龄,年龄升序 排序,查询名L03。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新建设计视图(或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显示表中选择数据源;字段行指定查询字段(三种方法:拖动,双击,选择),排序行指定排序方式;保存并指定查询名称。举例:例4:查询学生选课情况,显示学生编号、姓名、所选课程编号、课程名、课程类别和学分,查询名L04。注意:字段列表中的“”表示所有字段,返回,有条件选择查询,将表中符合条件的记录的某些字段挑选出来。只能用设计视图创建,需设置查询条件。查询条件在“条件”和“或”行中设置。,返回,有条件选择查询,举例:例5:查询女学生年龄信息,显示学生编号、姓名和年龄,年龄降序排序,查询名L05。注意:“显示”行作用指定所选字段是否在查询结果中显示。例6:查询选修“ACCESS”并及格的学生成绩信息,显示学生编号、姓名和成绩,成绩升序排序,查询名L06例7:查询18和23岁的学生信息,查询名L07。注:多个条件是逻辑“与”的关系时只在“条件”行设置,是“或”的关系时分别在“条件”和“或”两行设置。,返回,查询条件,用来从表中选取所需记录的限制条件,又称查询条件,一般是一个表达式,称为条件表达式。条件表达式是一个由运算符、数据和函数组合而成且能够计算出一个结果的式子。)数据的表示)Access运算符)Access内部函数,返回,)数据的表示,(1)数字型:直接表示。例:28、-3.287(2)文本值:用双引号()或单引号()括起。例:陈江川、男(3)日期型:用#括起来。例:#2006-10-25#例如:查询2008年9月1日入校的学生信息。(4)是否型:真为True/On/Yes,假为False/Off/No。例如:查询学生表里团员的信息。(5)空值:is Null 非空值:is Not Null例如:查询无职称的教师信息。(6)对象名和字段名:用方括号()括起,且对象名与字段名用感叹号(!)分隔。例:年龄、学生!姓名,返回,)Access运算符,运算符是表达式的灵魂,系统主要提供了以下几类运算符:(1)算术运算符(2)文本运算符(连接运算符)(3)比较运算符(关系运算符)(4)逻辑运算符(5)特殊运算符,返回,3)运算符优先级,(1)算术运算符,+、-加减 Mod mod(10,3)=1 mod(4,2)=0 整除*、/乘除-(取负)23=8 幂指数,返回,练习,【1】计算表达式3*33/3的结果 结果:9【2】计算5+2*10 Mod 10 9/3+2 2的结果 结果:11,(2)文本运算符,即字符串运算符,将两个字符串连接成一个字符串又称字符串连接运算符,共有两个:+、&。+要求两个运算量必须是文本型&会将非文本型运算量转换为文本型。例:“计算机”+“原理”结果:“计算机原理”“年龄:”&23 结果:“年龄:23”,返回,示例,练习,(1)“计算机”+“原理”结果:“计算机原理”(2)“年龄:”&23 结果:“年龄:23”,(3)比较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是判断两个数据间的某种关系是否成立,又称关系运算符。、=、(不等于)关系表达式结果为是否型(逻辑型)。例8:查询1990年参加工作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08例9:查询年龄不是18岁的学生信息,查询名为L09,返回,(4)逻辑运算符,运算量为是否型,常用的逻辑运算符:and(与)两侧都为真,结果为真 23 or 24 not(非)逻辑取反 逻辑表达式运算结果为是否型(逻辑型)。例9:查询20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09。例10:查询不是2008年入校的男学生信息,查询名L10。,范围匹配:between and 例:between 20 and 30between#2007-1-1#and#2007-1-31#例11:查询20至22岁女学生信息列表匹配:in(数据列表)in(18,20,21,25)in(“教授”,”副教授”,“讲师”)例12:查询18、20、21和23岁的非团员信息,查询名L12,返回,(5)特殊运算符,模式匹配:like 模式字符串例:like“王*”like“*授”*多个字符,?一个字符例13:查询姓张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13。例14:查询姓名中包含“小”字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14,返回,函数是事先设计的一个程序,其功能是对数据进行某种处理,并返回处理的结果。其引用格式:函数名(参数列表)参数是处理的数据常用的系统内部函数有以下几类:(1)数值函数(2)字符函数(3)日期时间函数,返回,)Access内部函数,(1)数值函数,绝对值:Abs(数值)平方根:Sqr(数值)符号:Sgn(数值)正数返回1,返回0,负数返回-1取整:Int(数值),返回,(2)字符函数,左子串截取:Left(字符串,数值)letf(“计算机班级”,3)结果:计算机例15:查询200803班学生信息,查询名L15。右子串截取:Right(字符串,数值)Right(“计算机班级”,2)结果:班级例16:查询姓名的末尾是“明”字教师信息,查询名L16。right(教师!名字,1)=“明”,返回,(2)字符函数,子串截取:Mid(字符串,数值1,数值)Mid(“能做吗?”,1,2)例17:查询姓名的第二个字是“小”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17。Mid(教师!名字,2,1)=“小”求字符串长度:Len(字符串)例18:查询姓名只有两个字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18。Len(教师!名字)=2,返回,第三节 创建交叉表查询,交叉表的功能 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数据表的左侧,一组列在数据表的上部,然后在数据表行与列的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各种计算值。创建时,需指定三种字段:行标题字段(左侧)列标题字段(上部)总计项字段(行列交叉处),返回,(1)交叉查询,返回,(1)交叉查询,创建方法 1.使用向导创建(注意:该方法只能创建单数据源的交叉表查询。)2.使用设计视图创建,返回,(1)交叉查询,数据库(进销存)例1.查询“sell”表中每一种商品每个季度的销量数据库(教学管理)练习:统计不同年龄男女学生人数的交叉表查询,查询名L38。,返回,(1)交叉查询,返回,练习:统计各个班级选修各门课程的人数,查询名L39。注意:行标题和列标题字段可以是计算字段。,第四节 创建参数查询,运行时临时指定查询条件的查询。该查询运行时将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输入查询参数(条件)。用 条件提示信息 替代查询条件,返回,(1)参数查询,例41:按性别查询学生基本信息,运行查询时提示“请输入性别:”,要求显示姓名,性别,年龄和入校日期,查询名L41。例42:按班级和课程名称查询学生成绩信息,提示“请输入班级:”和“请输入课程名称:”,显示姓名和成绩,查询名L42。注意:条件提示信息也可以是多个。,返回,第五节 创建操作查询,可以自动完成对表中的数据执行一个特定操作的查询。根据所执行操作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生成表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返回,生成表查询,将查询结果生成一个新表。查询类型设置为生成表查询,指定新表名称及保存位置。,返回,生成表查询,例43:创建一个生成表查询,新表名称为“90分以上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和成绩字段,查询名为“L43”例44:根据教师表生成tOffice表(系别,联系电话),查询名分别为L44。,返回,删除查询,自动删除表中符合条件的记录;(1)设计视图,添加数据源;(2)设置查询类型为删除查询;(3)字段行添加构成删除准则的字段,并指定其“删除”行值为“Where”;(4)设置删除准则;(5)保存。,返回,更新查询,返回,根据某种规则自动对表中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更新。(1)设计视图,添加数据源;(2)设置查询类型为更新查询;(3)添加需要更新的字段,并在更新到行指定更新值;(4)添加更新准则字段,并在“准则”行设置其更新准则;(5)保存。,更新查询,返回,例47:创建一个将所有学生年龄增加一岁的查询,查询名L47。例48:创建一个将所有教师的联系电话前加“8”的查询,查询名L48。例49:创建一个将200804班改为200802班的查询,查询名为L49。注意:行标题和列标题字段可以是计算字段。,删除查询,返回,例45:创建一个删除经济系讲师信息的查询,查询名L45。例46:创建一个删除200804班不是团员的女学生信息的查询,查询名L46。,追加查询,返回,将查询结果添加到另一表尾部。(1)设计视图,添加数据源;(2)添加查询(所要追加的)字段;(3)设置查询条件(所追加记录的条件)(4)设置查询类型为追加查询,并指定追加到的表;(5)保存。,追加查询,返回,例50:创建将学生基本信息(学生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入校日期)备份到t2表的查询,查询名L50。例51:创建将选数据结构课程并及格的学生信息备份到t1表(学生编号、姓、名、性别)的查询,查询名L51。注意:所要追加的字段可以来源于多个表或是计算字段,但必须是目标表中已经存在的字段。,(2)交叉查询,返回,例39:统计各个班级选修各门课程的人数,查询名L39。注意:行标题和列标题字段可以是计算字段。,计算型选择查询,能够将挑选出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统计和计算的查询。(1)总计查询(2)分组总计查询(3)添加计算字段,返回,(1)总计查询,对表中符合条件的某些字段的值进行计算与统计 总计项类型:总 计平均值最大值 最小值计 数分组表达式条件第一条记录最后一条记录例23:统计学生人数和平均年龄,查询名L23。,返回,(1)总计查询,例23:统计学生人数和平均年龄,查询名L23。重新指定字段标题方法:新标题:原标题,返回,(1)总计查询,例24:统计女学生人数、最大年龄、最小年龄和平均年龄,查询名L24。注意:只用于构成查询条件的字段,其总计方式为条件。,返回,(2)分组总计查询,根据表中某些字段的值对表中记录进行分类汇总,用于分组字段的“总计”方式设置成“分组”。例25:分别统计男女学生人数,查询名L25。例26:统计选修各门课程的人数和平均成绩,查询名L26。,返回,(2)分组总计查询,例26(拓展):统计选修各门课程的男女学生的人数和平均成绩,查询名L26。注:分组字段可以多个,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定优先级,先按第一分组字段分组,第一分组字段值相同的记录再按第二分组字段分组,依次类推。,返回,(2)分组总计查询,例27:统计学生的平均成绩,显示姓名、性别和平均成绩,查询名L27。,返回,分组总计查询,注意:只用于显示其值的字段,总计方式可为第一条记录或最后一条记录。例28:统计各同学修得的总学分,显示学生编号、姓名、总学分,查询名L28。,返回,分组总计查询,例29:查询两年后学生的年龄,显示学生编号、姓名和新年龄,查询名L29。,返回,分组总计查询,下一节例30:根据学生年龄,统计学生的出生年,显示姓名和出生年,查询名L30。,返回,分组总计查询,计算字段是表中并不存在的字段,它的值是通过对表中某些字段进行运算而得到的,故其实质是一个表达式。添加方法:在设计视图中的“字段”行中直接添加一个内容为表达式的新字段。,返回,分组总计查询,例31:查询教师工龄信息,要求显示教师编号、姓名和工龄,查询名L31。例32:统计各班学生人数和平均年龄,查询名L32。例33:统计学生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差值,显示标题为s_data,查询名L33。例34:分别统计各班男女同学的平均成绩,查询名L34。,返回,分组总计查询,当数据源为多个表或查询,而计算表达式中的某一字段在多个表中都存在时,引用时必须指定来源于哪个表。例35:分别统计男女学生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差值,显示性别和s_data,查询名L35。表达式中可以包含统计函数,此时该字段的总计方式为表达式。,返回,分组总计查询,例36:查询学生基本信息,要求姓和名分开显示,显示学生编号、姓、名、性别、年龄,查询名L36。(注:不考虑复姓)例37:查询学生基本信息,要求包含学生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入校日期和修得的总学分,但结果中只有两个字段为学生基本信息和总学分,查询名L37。,返回,交叉表的功能,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数据表的左侧,一组列在数据表的上部,然后在数据表行与列的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各种计算值。创建时,需指定三种字段:行标题字段(左侧)列标题字段(上部)总计项字段(行列交叉处),使用设计视图创建,例39:统计不同年龄男女学生人数的交叉表查询L39。设计视图选数据源;字段行添加行标题、列标题和总计项字段;添加交叉表和总计行(查询菜单交叉表查询或查询类型按钮交叉表查询);总计行中行标题和列标题字段的总计方式为分组,总计项为一统计函数;交叉表行设置行标题、列标题和总计项字段的相应值为行标题、列标题、值;保存指定查询名。例40:统计各个班级选修各门课程的人数,查询名L40。注意:行标题和列标题字段可以是计算字段。,第四节 创建参数查询,运行时临时指定查询条件的查询。该查询运行时将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输入查询参数(条件)。用 条件提示信息 替代查询条件,第六节 创建SQL查询,通过直接输入SQL语句所创建的查询。SQL语句的语法规则相对较复杂,我们只需要掌握以下两个问题即可:SQL查询语句的一般语法SQL子查询,SQL动词,关键词1.Create语句 新建2.Alter语句 修改3.Drop语句 删除 4.Insert语句 插入5.Update语句 更新6.Delete语句 删除7.Select语句 查询,1 文本型 text 2数字型 number 3 日期型 datetime 4是否型Boolean 5货币型Currency 6 OLE型 ole 7备注型 Memo,字段类型文本 text(n)/char n为字段大小,char相当于text(255)备注:text/memo数字(字节)byte数字(整型)short数字(长整型)long/integer数字(单精度)single数字(双精度)double/float数字(小数)decimal(m,n)m为精度,n为数值范围日期/时间 datetime/date/time货币 currency/money自动编号 Autolncrement是/否 bit/Yesno/BooleanOLE image,1.Create语句,1定义基本表Create Table的一般格式为:CREATE TABLE(,)说明:所要定义的基本表的名字。:表中所包含的属性列的名字:指明列的数据类型,创建表,例1:创建一张表,表名称为Team,包含两列,第一列名称为No,类型为数字型,第二列名称为Name,类型为文本型,字段大小为20。解答:CREATE TABLE Team(Nonumber,Nametext(20),创建表,练习:创建一张表,表名称为Test3,包含一列,名称为Column1,类型为日期时间类型。,创建表,练习:创建一张表,表名称为Test1,包含三列,第一列名称为C1,类型为文本型,字段大小为10,第二列名称为C2,类型为备注型,第三列名称为C3,类型为时间型。解答:CREATE TABLE Test1(C1 text(10),C2memo,C3 datetime),(1)交叉查询,返回,2.删除表,删除表的语句格式为:DROP TABLE,例1:删除test表的语句为:DROP TABLE test例2:删除学生表的语句为:DROP TABLE 学生,3.修改表结构,ALTER TABLE ALTER COLUMN-修改列 ADD-添加列 DROP COLUMN-删除列,修改表结构,例1.向学生表添加新列C4,类型text(3)。ALTER TABLE 学生 ADD COLUMN C4 text(3)例2将新添加的C4的类型改为text(6)。ALTER TABLE 学生 ALTER COLUMN C4 text(6)例3删除学生表的C4列 ALTER TABLE 学生 DROP COLUMN C4,创建一个“雇员”表,包括雇员号、姓名、性别、出生入期、部门、备注字段。CREATE TABLE 雇员(雇员号 char(8),姓名 CHAR(4)Not Null,性别 CHAR(1),出生日期 DATE,部门 CHAR(20),备注 MEMO),4.Insert 语句,INSERT 语句实现数据的插入功能,可以将一条新记录插入到指定表中。其语句格式为:INSERT INTO 表名(列名表)VALUES(值列表)其中:中的列名必须是表定义中有的列名,值列表中的值可以是常量也可以是NULL值,各值之间用逗号分隔。注意:文本数据应用双引号/单引号括起来,日期数据应用“#”号括起来。,例55:把以下新记录插入到“雇员”表中。(“0001”,“张磊”,“男”,#1960-1-1#,“办公室”,“无”)解答1:INSERT INTO 雇员(雇员号,姓名,性别,出生入期,部门,备注)VALUES(0001,张磊,男,#1960-1-1#,办公室,无)解答2:INSERT INTO 雇员 VALUES(0001,张磊,男,#1960-1-1#,办公室,无),例56:将一条新记录插入到“雇员”表中,其中“雇员号”为“0002”,“姓名”为“王宏”,“性别”为“男”。解答:INSERT INTO 雇员(雇员号,姓名,性别)VALUES(0002,王宏,男),思考:下面语句能否执行成功?INSERT INTO 雇员(雇员号,姓名,性别)VALUES(0002,男“,王宏)INSERT INTO 雇员(雇员号,姓名,出生日期)VALUES(0002,男“,王宏),例:在雇员表中插入一新记录,部门、备注暂缺。解答1、INSERT INTO 雇员(雇员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VALUES(001,李明,男,#1980-3-4#)解答2、INSERT INTO 雇员 VALUES(001,李明,男,#1980-3-4#,NULL,NULL),Insert语句,小结:1、Insert语句注意字段名需要跟插入的值对应起来,并且数据类型也要一致。2、如果数据恰好与表的列数以及各列的顺序保持一致,“列名列表”可以省略.3、值列表中的值可以是常量也可以是NULL值,5.Update 语句,UPDATE语句实现数据的更新功能,能够对指定表所有记录或满足条件的记录进行更新操作。该语句的格式为:UPDATE SET=,=WHERE;,5.Update 语句,例57:将“雇员”表张磊的出生日期改为“1960-1-11”UPDATE 雇员 SET 出生日期=#1960-1-11#WHERE 姓名=张磊,练习:将李明的性别改为女,雇员号改为0003update 雇员 set 性别=“女”,雇员号=“0003”where 姓名=“李明”,6.Delete 语句,DELETE 语句实现数据的删除功能,能够对指定表所有记录或满足条件的记录进行删除操作。该语句的格式为:DELETE FROM WHERE;,例58:将“雇员”表中雇员号为“0002”的记录删除 DELETE FROM 雇员 WHERE 雇员号=0002“例59:将“雇员”表中性别为“女”的记录删除。DELETE FROM 雇员 WHERE 性别=“女“例60:删除雇员表(无条件 删除)DELETE FROM 雇员,7.Select语句,SQL语言只提供了一个查询语句:SELECT语句功能是根据指定的条件对表中数据进行查找或计算。其一般语法规则:SELECT ALL|DISTINCT*|字段列表FROM 表名列表WHERE 条件表达式GROUP BY 分组字段列表ORDER BY 排序字段列表ASC|DESC,(1)字段列表:欲查询的字段,包含计算字段。*:表示所有字段(2)ALL: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包括重复记录,DISTINCT:去掉重复记录(3)FROM子句:指定查询数据源(4)WHERE子句:设置查询准则(5)GROUP BY子句:指定分组依据(6)ORDER BY子句:指定排序字段及方式(ASC为升序(默认),DESC为降序)(7)各表名及字段之间必须用逗号(,)分隔(8)FROM子句必选,其它子句可选(9)SELECT必须位于语句开头,其他子句次序无关紧要。,简单查询,例59:查找并显示“教师”表中所有的字段(所有字段)Select*from 教师例60:查找并显示“教师”表中“姓名”、“性别”、“工作时间”和“系别”4个字段。(部分字段)Select 姓名,性别,工作时间,系别 from 教师,条件查询,条件关键字 where例61:查找1992年以后(包含)参加工作的男教师,并显示“姓名”,“性别”,“学历”,“职称”,“系别”和“联系电话”(条件查询)Select 姓名,性别,学历,职称,系别,联系电话 from 教师 where year(工作时间)=1992,计算字段,例62:计算教师人数,并将计算字段命名为“教师人数”,显示教师人数。Select count(老师编号)From 教师 重新指定字段标题方法:原标题As新标题Select count(老师编号)as 教师人数 From 教师,练习:查询学生的平均年龄,显示平均年龄字段,保存查询名为“nl”,分组查询,分组关键字 group by例62:计算各类职称的教师人数,并将计算字段命名为“各类职称人数”,显示职称和各类职称人数。Select count(老师编号)as 各类职称人数,职称 From 教师 group by 职称,练习:计算男女的人数,显示性别、人数字段,查询名为rs.Select count(学生编号)as 人数,性别 from 学生 group by 性别,升序、降序,Order by 升序 ASC降序 desc例63:计算男女学生的平均年龄,并按平均年龄降序显示。例64:计算每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按平均成绩降序显示。,多表查询,表与表之间通过相同字段建立关系。连接 关键字 where、inner Join on 例:where(学生.学生编号=选课成绩.学生编号)学生 inner join 选课成绩 on 学生.学生编号=选课成绩.学生编号,多表查询,例:查询每名学生所选的课程名,显示学生编号,课程名称字段。select 学生编号,课程名称 from 选课成绩,选课where(选课成绩.课程编号=选课.课程编号),多表查询,例:统计每门课程所选的人数。select 课程名称,count(学生编号)as 课程人数 from 选课成绩,选课 where(选课成绩.课程编号=选课.课程编号)group by 课程名称例64:查找学生的选课成绩,并显示“学生编号”,“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计算字段,练习:统计每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显示姓名,学生编号,平均成绩字段。SELECT 学生.姓名,Avg(成绩)AS 平均,学生.学生编号FROM 学生,选课成绩 where(学生.学生编号=选课成绩.学生编号)GROUP BY 学生.姓名,学生.学生编号,计算字段,例64:查找学生的选课成绩,并显示“学生编号”,“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SELECT 姓名,学生.学生编号,课程名称,成绩 FROM 学生,选课成绩,选课 where(学生.学生编号=选课成绩.学生编号)and(选课成绩.课程编号=选课.课程编号),计算字段,Select 学生.学生编号,学生.姓名,sum(学分)as 总学分 from 学生 inner join(选课 inner join 选课成绩 on 选课成绩.课程编号=选课.课程编号)on 学生.学生编号=选课成绩.学生编 group by 学生.学生编号,学生.姓名,4.创建SQL子查询,所谓子查询就是包含在另一个Select语句中的Select语句。(查询嵌套),计算字段,计算字段,计算字段,

    注意事项

    本文(数据库Access查询.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