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8).ppt
8货币需求理论,8货币需求理论,8.1传统的货币数量论8.2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8.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8.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8.1传统的货币数量论,811.现金交易说1、费雪“交易方程式”:MVT=PT(1)可以改写为:MV=PY(2)交易方程中M为自变量,V、Y可视为常数,结论:货币数量M的变动导致物价P的同比例变动。2、由(2)式两边除以V,可得M=1/VPY(3)货币市场均衡时,M=Md,Md=1/VPY(4)这就是有传统货币数量论导出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国民收入。,812.现金余额说1、代表人物:马歇尔、庇古-剑桥学派2、对人们持有货币的解释:货币具有2个属性,一是交易的媒介;二是财富贮藏。名义财富与名义收入成比例,所以对货币的需求与名义收入成比例。即Md=KYn 3、名义收入是实际收入与物价的乘积 Md=KPY,这就是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Md与名义国民收入保持固定比例。K的引入开创了对货币需求的研究。,现金交易说与现金余额说的比较,A、现金交易说:看重货币交易媒介功能,强调货币支出/现金余额说:强调货币贮藏功能B、现金交易说:注重货币流通速度及经济社会等制度因素/现金余额说:重视人们持有货币动机C、现金交易说:所指货币数量是流量概念/现金余额说:所指货币数量是存量概念,8.2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由3个动机构成: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分为交易,预防和投机需求。传统货币数量论忽视了投机需求。821.交易需求1、交易需求是指人们为交易而持有货币的需求。2、影响交易需求最主要的因素是国民收入水平。L1=K(Y),822.预防需求预防需求是指企业或个人为应付突然意外的支出,与收入成正比。823.投机需求1、投机需求产生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即为能在将来有利时机进行投机以获取更大收益而持有的货币。2、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反映敏感,具有利率弹性,L2=h(r)-成反向变化:(1)利率越高,持有货币牺牲的利息越多,所以人们宁肯少持货币;(2)现行利息越高,日后利率下跌从而债券价格上升的可能性越大,所以人们宁肯抛出货币换得债券。,3、因此,有两种极端情况:一是利率高到一定点,人们预期利率日后只会下跌,投机需求为0;二是利率低到很低水平,人们预期不会再低,也就是债券价格只会下跌,必将卖出债券持有货币,作为价值贮藏手段保存在身边,此时利率完全弹性,称之为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投机需求曲线为一水平线。,824.对货币的总需求货币总需求等于交易需求(含预防需求)加上投机需求。L(Y,r)=K(Y)+h(r),8.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831.对交易需求理论的发展平方根法则(鲍莫尔-托宾模型)1、持有货币存在机会成本,即债券的利息收入;购买债券又要支付交易费用。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必须在利息收入和交易费用间权衡。2、假定其期初全部以债券形式持有收入Y,然后定期出售数量K的债券以获得交易所需货币。这样债券出售的次数为Y/K,每次费用为b,交易成本则为bY/K;同时,其平均货币持有额就为K/2,损失的利息收入就为iK/2。总成本C为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C=bY/K+iK/2(1),3、效用最大化要求总成本最小,Y,b,i固定,只有选择适当的K来达到目的。对上式(1)求关于K的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即:bY/K+i/2=0 K=(2bY/i)相应地,最优的交易需求货币平均持有额L为:L=K/2=(2bY/i)/2 这就是著名的“平方根公式”。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Y和债券的交易费用b正相关,与利率i负相关。4、此外,由上式可以求得,货币交易需求的收入弹性为0.5,利率弹性为0.5。,832.对预防需求理论的发展(惠伦)1,预防需求与利率也是负相关2,影响最适度货币预防需求的因素为非流动性成本和 持有预防需求货币的机会成本。二者构成持有预防需求货币的总成本。3,数学推论知:利率变动导致预防性货币持有额向相反方向变化。4,因此,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之和的函数可以写为:L1=L1(Y,r)833.对投机需求理论的发展 托宾的投机货币需求模型资产组合模型,8.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841.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1,总财富Y;2,非人力财富份额;3,货币与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4,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842.货币需求函数Md/P=f(Y,W,rm,rb,re,1/PdP/dt,u)84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与传统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的关系。1、渊源;2、发展;3、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