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西方经济学18.ppt

    • 资源ID:233931       资源大小:951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经济学18.ppt

    第十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三、货币政策四、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其他)五、经济政策的有限性,一、经济政策目标,1.经济政策: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2.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可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居民有钱后购买外国商品,会形成逆差压力。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二、财政政策,1.财政的构成,(1)政府支出:,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没有发生直接商品交易行为。,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维持政府系统运行的购买性支出,如行政事业费。,直接投资的购买性支出。,(2)政府收入:,税收:国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财政收入手段。我国长期以间接税为主体,会拉大贫富差距。,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收入(的差额)。,2.功能财政,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凯恩斯主义思想,(凯恩斯之前,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衰退时,收入减少,为平衡支出,必须增加收入,会加深衰退。,过热时,通货膨胀,税收增加,为了减少盈余,必然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会加剧通货膨胀。,3.赤字弥补,弥补赤字的途径,外债构成真实负担。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大大影响政府信誉,使用要更为谨慎。,向中央银行借债实际是央行增发货币,即货币筹资,结果是通货膨胀。,国内借债是购买力向政府的转移。往往引起利率上升。要稳定利率,必须增加货币供给,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再分配性质,不视为负担。,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和国外借债。,4.自动(内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 Automatic stabilizers:财政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1)税收自动变化,(2)转移支付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适用于轻微经济波动。,衰退时,产出下降,个人收入下降,税率不变,税收会自动减少,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使得消费和需求下降的少些。累进所得税,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反之,如此。,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下降。(失业保障机制),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政府审时度势,斟酌使用,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5.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具体应用:逆经济风向而行。,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或扩张或紧缩,斟酌使用,权衡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失业。政府采取增加支出、减税、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需求的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6.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实际盈余充分就业盈余。,如果这种预算盈余是负数,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预算标准:以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来确定预算规模。关注就业如果充分就业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财政政策就是紧缩性的。反之是扩张性的。准确判断财政政策取向,5.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与一般的社会投资所涉及的领域是完全不同的。,社会投资主要集中在竞争性的、私人产品的生产领域;政府投资则主要集中在带有较强垄断性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领域。,政府投资的资源配置效应就是指社会资源在这两大领域、尤其是指在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分配比例。,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10,一寸光阴一寸金,三、货币政策,1.货币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1)国际大致划分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经济学所说的货币通常是指M2,M2包括准货币。M1被称为狭义的货币,M2被称为广义的货币。,2)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M0=流通中的现金(纸币和铸币),整人银行体系之外的企业,个人拥有的现金之和;M1通货(或现金)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3)美国现行货币层次划分M1=现金(硬币和纸币)+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M2=M1+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和在所有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100000美元以下)。M3=M2+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100000美元以上)+定期回购协议和定期欧洲美元+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机构)M4=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 货币的计算单位就是货币的本位。根据这一本位而制定的货币称为本位货币。在历史上各国曾实行过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13,一寸光阴一寸金,2.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存款。为了应付存款客户随时取款的需要,确保银行的信誉与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银行不能把全部存款放出,必须保留一部分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必须按法定准备率保留准备金,其余的部分才可以作为贷款放出。在西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就是货币,它可以用支票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活期存款的增加就是货巾供给量的增加。,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14,一寸光阴一寸金,3.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G乘数的作用),因为活期存款就是货币,所以客户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而是把所得到的贷款作为活期存款存入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以便随时开支票使用。所以,银行贷款的增加又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这样,商业银行的存款与贷款活动就会创造货币,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而商业银行所创造货币的多少,取决于法定准备率。我们可用一个实例来说明这一点。,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15,一寸光阴一寸金,假定前提:,1)商业银行存款都是活期存款,超过法定准备金的现金都用于企业贷款。2)法定准备金率为20,且银行不持超额准备金(率)。3)企业向银行贷款都转化为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4)银行存款倍数扩大(缩小),没有现金流出(漏出率)。最初某商业银行A所吸收的存款为100万元,该商业银行可放款80万元,得到80万元贷款的客户把这笔贷款存入另一商业银行B,该商业银行又可放款64万元,得到这64万元贷款的客户把这笔贷款存入另一商业银行C,该商业银行又可放款51.2万,,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实例:,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17,一寸光阴一寸金,公式:,如果以R代表最初存款;D代表存款总额,即创造出的货币;r代表法定准备率(0r1),则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的货币量的公式是:,这样继续下去,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可以增加500万元存款,即100万元的存款创造出了500万元的货币。,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18,一寸光阴一寸金,4.货币乘数,由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说明了中央银行发行一元钞票,但实际的货币增加量并不是一元,因为,在这一元钞票被存入商业银行的情况下,还会创造出新的货币量。货币乘数是表明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原始存款即原始GM)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倍数。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称为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这种货币具有创造出更多货币量的能力。货币创造乘数:k=D/R=1/r,5.货币政策的机制,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变动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货币量利率总需求与总供给,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调节货币量是手段。最终目标是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货币量增加的效应短期效应:既增加实际GDP,又使物价水平上升;长期效应:物价水平进一步上升,实际GDP回到原来充分就业水平。只有物价上升,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不变。,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证券。主要是国库券。,贴现政策。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利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法定准备金。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减货币供给量。,6.货币政策基本工具,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而发行后的一级、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属于间接货币政策,属于直接货币政策,力度强、见效快,7.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扩张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放松银根,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紧缩货币政策。繁荣时期,总需求总供给,收紧银根,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以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防止经济过度增长。,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其它措施,以上三种主要的工具外,还有几项次要工具:1)道义上的劝告,即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投资业务进行指导,要求商业银行采取与其一致的作法。这种劝告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也能起作用。2)垫头规定,即规定购买有价证券必须付出的现金比例。3)利息率上限,又称Q号条例,即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息率上限。4)控制分期付款与抵押贷款条件。,供给管理政策人力政策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其他),一、人力政策 人力政策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与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形成条件劳动力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变化、劳动力市场不对称等 主要措施: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力市场;协助劳动力流动;降低最低工资标准,供给管理政策,二、收入政策工资物价指导线工资-物价冻结对特定工资或物价进行“权威性劝说”或施加政府压力以税收政策对工资增长率进行调整,收入政策也称工资与物价控制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某种行政措施强制性或非强制性地限制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工资-物价指导线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制定一个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率和价格增长率,然后政府运用经济方法或劝说与宣传的策略去指导工会与企业领导人执行。,工资-物价冻结是指政府用法律手段禁止工资与物价上升,或者规定工资与物价的增加必须得到负责工资和物价管理部门的批准。,三、指数化政策工资指数化对退休金、养老金、失业补助、贫困补助等社会保险与福利支出也实行类似的指数化政策税收指数化利率指数化,工资指数化是指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货币工资,将货币工资增长率与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使它们同比例变动。,税收指数化是指在通货膨胀、支出水平以及工资福利水平随经济发展而变动的情况下,对税制的某些要素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避免名义减除标准或税率级次爬升的问题。,利率指数化是指根据通货膨胀来调整名义利率,以保持实际利率不变。,“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而应该作为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失调的根源的政策,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并抵销其他因素所引起的波动。因此,货币政策不应该是多变的,应该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即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也被称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可以制止通货膨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政策目的(AD和P)、机制(i和相对价格)和工具(三种、GM),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27,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经济学18.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