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方标准《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征.docx
-
资源ID:1881100
资源大小:79.1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湖北省地方标准《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征.docx
ICS93.08CCSP51B42方标准DB42TXXXX-XXXX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proceduresforapplicationofphotovoltaicpowergenerationsysteminwastewatertreatmentplant(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规定35光伏发电系统4K1一般规定455主要设备选择5K1储能系统5K4发电量计算6KS接入电网的方式7KG电气部分设计7I7智能化系统设计86光伏发电系统总体布置8R1一般规定9R光伏发电系统布置97光伏发电系统结构设计1071一般规定107设计参数1071荷载和作用1174结构设计118消防与安全119工程施工12Dl一般规定12Q1土建工程12Q9安装工程13U4设备和系统调试1410环境保护1511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15H1一般规定1511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措施1512工程验收16191一般规定161911土建工程169q设备安装16)t电气与自控1713智慧控制与运维17n1一般规定17Iqq生产调度17Iq智慧控制isIqt运行与维护1814标准实施与评价20附录A(资料性)湖北省太阳能资源分布表21附录B(资料性)传统光伏支架安装图22附录C(资料性)钢结构悬索柔性支架结构示意图24附录D(资料性)湖北省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编制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银行,胡晓彬,邵青,雷明海,王翔,龚庆武,谢小龙,徐伟,刘子正,张杞蓉。本文件使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电话:027-68873088,邮箱:。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邮寄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武汉市汉口常青路40号;邮编:430023)O电话:85877780,传真:856291240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术语、基本规定、发电系统设计、总体布置、结构设计、消防与安全、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工程验收及智慧控制与运维等。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新建、改扩建及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维护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GB/TGB/TGB/TGB/TGB/TGB/T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0047.1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一部分:结构要求3412034131365583569438335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光伏发电站运行规程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T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T50011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1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4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建筑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9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5079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T50796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50797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T50865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50866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51048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T51368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5500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6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混凝土结构设计通用规范GB55021既有建筑物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JGJ/T251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NB/T32034光伏发电站现场组件检测规程NB/T32037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NB/T10115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光伏组件photovoltaic(PV)moduIe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太阳电池组件(SoIarCellmodule)o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PV)powergenerationsystem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PV)powergenerationsysteminwastewatertreatmentpIant(WWTP)安装在污水处理厂水池、建筑物的屋顶、道路及其他闲置用地等场所的光伏发电系统。其核心部件是太阳能光伏板,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污水处理厂使用。并网型/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Grid-connected/0ff-gridphotovoltaicpowergenerationsystem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通过污水厂配电房母线直接连接到公共电网,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其核心组件包括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双向电表等。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是指与公共电网完全独立的系统,不依赖外部电网供电的系统。其核心组件包括光伏组件、离网逆变器、储能系统和负载。柔性支架flexiblesupportstructure一种基于预应力索结构体系设计的光伏组件支撑结构,由拉索构成主要构件,与传统刚性结构相比,柔性支架表现出明显的几何非线性特征。孤岛isIanding在电网失压时,光伏发电系统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又称孤岛现象。27跟踪系统trackingsystem通过支架系统的旋转对太阳入射方向进行实时跟踪,从而使光伏方阵受光面接收尽量多的太阳辐照量的系统。集电线路collectorIine在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中,将各个光伏组件串输出的电能,经汇流箱汇流至逆变器,并通过逆变器输出端汇集到污水处理厂配电房母线的直流和交流输电线路。汇流箱combinerbox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并联汇流后接入的装置。51fi逆变器inverter光伏发电系统内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511并网点PointofcoupIing(POC)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变压器高压或低压侧母线或节点。峰值日照时数peaksunshinehours将太阳辐照量折算成标准测试条件(辐照度lkW,光谱AML5和环境温度25。C)下的小时数(三)。11年峰值日照时数annuaIpeaksunshinehoursofPVsystem将污水处理厂光伏方阵面上接收到的年太阳总辐照量,折算成辐照度lkWm2下的小时数(三)。安装容量capacityofinstaIIation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中安装的光伏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计量单位是峰瓦(Wp)o储能系统energystoragesystems通过储能设备(如电池组)将污水厂光伏发电系统多余的电能或者电网谷价时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污水处理厂使用的系统。通常与光伏发电系统配合使用。4基本规定41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太阳能资源、污水厂建(构)筑物布局特点、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环保、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要求。A9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数据可通过在厂址处设置太阳能辐射现场观测装置获得。观测内容和要求应按照QX/T55和GB50797的规定进行。d1污水厂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宜采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和集成优化控制管理系统。4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和部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4现有污水处理厂增设光伏发电系统,应对既有建(构)筑物的结构和电气的安全性及耐久性进行复核。AA污水处理厂新建光伏发电系统应充分考虑以下内容:a)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湖北省太阳能资源主要划分区域(附录A):b)应避开空气经常受悬浮物严重污染的地区。c)应考虑其光伏发电系统超过规划容量时接入电力系统的出线走廊。41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光伏发电系统应与厂区建筑物、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同步设计。4H新建污水处理厂应考虑建(构)筑光伏一体化设计。作为建筑构件的光伏发电组件,应符合建筑构件的各项物理性能要求。AQ新建污水处理厂中光伏系统应纳入建(构)筑物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的荷载计算,应符合GB/T51368及NB/T10115的相关规定。光伏组件及支架的选型和选材应考虑建(构)筑物的结构型式以及使用环境的影响。AIfl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不应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411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发电组件、支架、逆变器、汇流箱、储能系统等均应采取相应的防冻、防冰雪、防过热、防雷、抗风、抗震、防火、防腐蚀等技术措施。«15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应进行接入电网技术方案分析。413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和运行应考虑光伏发电的不连续性与污水处理厂生产用电的稳定性衔接问题。AU污水处理厂应在安装光伏组件的部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在人员有可能接触或接近光伏发电系统的位置,应设置防触电警示标识。d14污水厂光伏发电系统消防设计应符合GB50016>GB50229GB50974和GB51251的规定。5光伏发电系统41一般规定5.1.1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应采用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可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是否配套储能系统。5.1.2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应就近并入污水处理厂供配电系统。5.1.3 光伏组件的类型应根据污水处理厂具体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光伏组件的性能参数校验可参考GB/T51368和GB50797的规定进行。5.1.4 光伏组件应能应对雷击、漏电、冰雹等极端天气。直流汇流箱、逆变器等设备线路应具有防雷、过载保护功能,当发生雷击、漏电等异常情况时,设备应自动关闭断开。屋顶所有金属构件应做接地保护。5.1.5 光伏组件支架应按照使用环境进行防腐设计。5.1.6 污水处理厂光伏方阵中,同一光伏组件串中,各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宜保持一致,光伏组件串的串联数应按GB50797进行计算。5.1.7 光伏方阵设计应便于光伏组件表面的清洗,应设置清洗系统或配置清洗设备。5.1.8 当光伏方阵所在场地起伏较大、光伏阵列易受遮光影响、组件布置倾角和朝向不同时,光伏发电系统宜选择具有多路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逆变设备。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同一个最大功率点跟踪回路接入的光伏组件串的电压、组件朝向、安装倾角、阴影遮挡影响等宜一致。5.1.9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容量应与光伏方阵的安装容量相匹配。5.1.10 光伏组件串的最大功率工作电压变化范围应在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踪电压范围内。5.1.11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逆变器选型,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中的水、汽和其它污染物对逆变器的损害,防水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6。5.1.12 可根据污水处理厂构筑物面积、建筑物屋顶面积和外立面面积、草坪面积、空地面积等计算能敷设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再根据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光电转换效率、并网条件等因素,计算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然后进行如下设计:a)主要设备选型,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等。b)发电量计算。c)电气设计d)接入电网的方式。e)储能系统设计K3主要设备选择5.2.1光伏组件主要包括单晶硅光伏组件、多晶硅光伏组件、薄膜光伏组件和双面光伏组件等类型。每种类型的光伏组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应综合考虑组件的高效性和耐候性、环境适应性、负载需求和系统配置、经济性和维护成本、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等因素,并结合污水处理厂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a)应选择具有良好封装工艺和耐候性、具有合适工作温度范围和热性能的组件。b)应根据负载需求和系统配置,选择输出电压和电流符合要求的组件。c)应根据污水厂可安装光伏组件的面积、安装位置和承重能力的要求,选择适合的组件尺寸和重量;宜选择可以利用背面反射光增加发电量的双面组件。d)在污水厂等不规则地形中宜使用重量轻、柔性好,适用于多种复杂地形和建筑表面的薄膜光伏组件。e)光伏组件的性能参数校验可参考GB/T51368和GB50797的规定进行。5.2.2光伏组件直接作为建筑屋面使用时,其材料和构造应满足屋面防水等级要求。5.2.3光伏组件支架应与光伏组件相匹配,应考虑支架的可承受强风和冰雪荷载、抗震及耐腐蚀性能。5.2.4应根据安装的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支架方式。鼓风机房、变配电室和污泥脱水机房等平屋顶,宜采用传统的光伏支架(见附图B);生化池、二沉池上方安装光伏组件,应考虑构筑物跨度较大、铺设困难等因素,宜采用钢结构悬索柔性支架型式(见附图C)。5.2.5光伏组件方阵支架基础的结构型式应保证构筑物的安全可靠运行。5.2.6逆变器应具备完善的防孤岛效应保护功能,一旦检测到电网失电,逆变器应立即停止工作。5.2.7逆变器容量及布置方式应根据经济性及光伏布置方式等因素确定。其它有关逆变器类型的选择和性能参数校验可参考光伏发电站设计标准GB50797中相关规定进行。5.2.8并网逆变器应具有相位和电压自动跟踪装置,配合电网相位和电压微小的波动。5.2.9 室外汇流箱应有防腐、防锈、防暴晒等措施,汇流箱箱体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汇流箱的功能、类型的选择和性能参数校验可参考国家现行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标准GB50797进行。5.2.10 配有储能系统的污水处理厂,储能系统设计及选型可按光伏发电站设计标准GB50797的规定校核。5.3.1 污水处理厂应采用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可根据功能需求和技术经济合理性来配置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应考虑污水处理厂智慧控制和运维的要求,根据污水处理厂用电情况调节供配电和计算最优电量储存量,在不同季节执行不同的光伏使用方案,从而达到光伏节能的最大化收益。储能系统设计可按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中的有关规定校核。5.3.2 在白天光伏大发时刻,满足污水厂设备用电外仍有剩余电量时,或遇污水处理厂设备检修或故障停产时,污水厂可以利用储能电池把这部分剩余电量储存起来。同时,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存储电网的低价电能。当白天光伏系统发电功率低时段,储能系统可以利用事先存储的电能供给用电设备。5.3.3污水处理厂储能系统宜采用安全高效环保的电化学储能方式。电化学储能电池宜根据储能效率、循环寿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响应时间、环境适应能力、充放电效率、自放电率、深放电能力等技术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应确保电池储能系统符合当地的安全标准和法规,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IEC61508标准的认证。5.3.4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装置之间宜采用交流耦合的接线方式,也可采用直流耦合接线方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装置之间采用交流耦合的接线方式时,储能系统的配置和设备选择应符合GB51048GB/T36558和GB/T34120的规定。5.3.5 污水处理厂的储能系统宜设置室外独立的蓄电池室,蓄电池室应布置在±0.0OnI层。5.3.6 污水处理厂的储能系统应配置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与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系统应实现通信连接和信号交换。电池管理系统和通信配置应符合GB/T36558和GB/T34131的规定。5.3.7储能装置的能量管理系统应接入污水厂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系统中。K4发电量计算5.4.1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应根据厂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5.4.2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可按下式(1)计算:式中:ep发电量(kWh)(kw.h)n计算时段数,对于一个完整计算年,若按1小时间隔计算,则为8760;Hs计算时段水平面太阳总辐照量(kw-hm2);Yizq一计算时段光伏方阵太阳辐照量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力一计算时段光伏方阵太阳辐照量阴影遮挡损失修正系数;力4一计算时段光伏组件表面太阳入射角损失修正系数;汽皿一计算时段光伏组件工作温度修正系数;Has计算时段逆变器输入功率限制引起的发电量损失修正系数,如果该时段逆变器没有功率限制,取工;力,皿计算时段太阳辐照条件下的逆变器输入功率对应的转化效率;pz一组件的安装容量(AWP)ES一标准条件下的辐照度(常数=IkWh112);K其他效率系数。包括: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光伏组件输出功率偏离峰值、组串适配损失、光伏组件衰减、集电线路损耗、光伏组件表面污染等修正系数。5.4.3采用双面发电光伏组件的光伏系统在发电量计算时,应同时按照组件背面的光电转换特性计算光伏组件背面所受到的辐照量。KA接入电网的方式5.5.1污水厂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应向电力部门申请电力接入和并网许可。5.5.2 应结合备案证并网容量和电网条件合理确定并网电压等级。应参照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典型设计(国家电网发展(2013)625号)制定接入系统方案。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容量和接入电压等级,将其分为三类:400千瓦以下380(220)伏接入的光伏发电系统、400千瓦至6兆瓦(不含6兆瓦)10千伏接入的光伏发电系统、以及6兆瓦以上且原则上不大于20兆瓦35千伏接入的光伏发电系统。5.5.3 对于IOkV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采用光纤专网或5G无线虚拟专网通信方式的技术要求,由项目业主自愿选择其中一种。5.5.4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及通过IOkV电压等级与公共电网连接的污水厂光伏发电系统应符合GB/T50866和GB/T19964的规定。5.5.5通过IOkV电压等级接入用户侧电网以及通过380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污水厂光伏发电系统应符合GB/T50865和GB/T29319的规定。5.5.6污水厂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自动化及通信均应同步接入污水处理厂的监控及通信系统,并与电力调度机构相连。电能计量装置采集的信息应接入电网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4A电气部分设计5.6.1污水处理厂有主变压器时,光伏发电系统可通过污水处理厂主变压器接入电网。主变压器应既能够满足污水处理厂在光伏系统不发电情况下,从电网购电时的最大用电需求;也应能承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功率超过污水处理厂用电需求时余电通过主变压器送入电网的需求。a)主变压器的容量(S_变压器)应至少满足以下两种工况的最大值:1)工况1:光伏发电系统不发电时从电网购电。主变压器需要承担污水处理厂的最大用电负荷(S_负荷)。S变压=S负荷(2)式中:S负荷一污水处理厂最大用电负荷(从实际测算或设计负荷中获取)。2)工况2:光伏发电系统满发且余电上网。主变压器需要承载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余电上网功率(P余电)。主变压器的容量需满足公式(4)。P余电二P光伏p自用(3)式中:P光伏光伏发电系统的峰值功率P自用一污水处理厂的实时用电负荷(取决于发电时段的厂区负荷情况)。1 22S变压器2=J(P光伏)+(Q光伏)(4)式中:Q光伏一光伏系统的无功功率,通常根据功率因数估算。3)综合容量确定。主变压器最终容量取上述两种工况计算结果的较大值,并考虑一定的裕度(通常为10%-20%)S变压器(S变压器1,S变压器2)XQ+裕度)(5)式中:4)变压器类型选择。针对污水处理厂高湿度或腐蚀性气体的特殊环境,宜选择全密封、干式变压器或采用特殊防腐处理的油浸式变压器。1.2.2 污水处理厂电气主接线与光伏发电系统的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光伏发电系统应尽量就近接入污水处理厂主配电系统,接入点应靠近主要负载(如污水泵、曝气机等)。光伏发电系统的进线回路,应设置独立开关和保护装置。1.2.3 新建污水处理厂电气二次设备应考虑与光伏发电系统的配合,现有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二次设备应考虑与污水处理厂已有的电气二次设备配合。并满足光伏发电站设计标准GB50797中的相关规定。1.2.4 对于加装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污水处理厂,应在其并入电网点设置并网柜、双向计量柜,对污水处理厂从电网购电电量和余电上网电量进行计量。57智能化系统设计5.7.1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应配有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由工业PC、监控软件、北斗装置、以太网通信装置、RS-485通信电缆等组成,实时显示和记录直流电压、直流电流、逆变器的发电功率、发电量等日常运行数据,短路、孤岛等故障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并与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实现数据共享。5.7.2污水处理厂宜能显示光伏发电系统整体运行数据。6光伏发电系统总体布置6.1.1 污水处理厂的光伏发电系统,应结合厂址及其附近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地质条件和建设规划进行设置,应对厂区道路交通运输、管线走廊等进行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成本和施工、维护、管理的便利性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6.1.2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平面设计应包括光伏方阵、厂内集电线路、逆变器、运输通道及其他防护功能设施(防雷、防火)等。6.1.3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可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内建(构)筑物及其它空闲场地布置光伏方阵;b)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布置,应充分考虑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输、安装和运行维护的要求;c)污水处理厂道路两侧的树木不应对周边光伏产生遮挡,应进行树种选择并定期进行修剪;d)污水处理厂内集电线路的布置应根据光伏方阵的布置、配电房的位置及单回集电线路的输送距离、输送容量、安全距离等确定。A5光伏发电系统布置6.2.1 光伏方阵应根据厂区地形、建(构)筑物的分布位置、设备特点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6.2.2 光伏发电组件的布置应遵循不影响污水处理设备的检修和更换、清洁与维护、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原则。6.2.3 光伏方阵采用固定式布置时,最佳倾角应结合污水处理厂当地的多年月平均辐照度、直射分量辐照度、散射分量辐照度、风速、雨水、积雪等气候条件进行设计,并宜符合下列要求:a)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其倾角宜使光伏方阵的倾斜面上受到的全年辐照量最大。b)在水池上空架设光伏组件且采用柔性支架与钢架结构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光伏方阵的设计倾角和阵列行距。c)光伏方阵、光伏组件安装方位角宜采用正南方向或接近南向,应避开周边障碍物对光伏组件的遮挡。d)光伏方阵各排、列的布置间距应保证每天9:OO15:00时段内前、后、左、右互不遮挡。e)架设在水池上方及地面的光伏方阵内光伏组件串的最低点距池面、地面的距离宜为2.5m以±of)在污水处理厂内建筑屋顶安装的光伏方阵内光伏组件串的最低点与屋顶平台的距离不应低于0.3m,不应超过1.8m,覆盖范围不得超越建筑物主体结构轮廓线;超出既有建筑女儿墙高度的光伏电池板应开展隐蔽设计。6.2.4 污水处理厂宜布置光伏发电系统的地方主要包括:水池(生化池、二沉池、消毒池等)上方、屋顶(综合楼、宿舍、鼓风机房、脱水车间)上方、道路、绿化及其他闲置用地上方。不宜布置光伏发电系统的地方包括:需要经常清理和维护的构筑物如粗(细)格栅上方、污染物沉积和聚集的构筑物如污泥浓缩池上方、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的构筑物及设备如污泥厌氧消化池、未加盖的厌氧池上方。6.2.5 在污水处理厂中不同位置(水池、建筑物屋顶、草坪、空地)安装的光伏组件,其固定及布置方式应遵循以下原则:a)光伏组件的布置应考虑屋面、水池构筑物及绿化遮挡的影响。b)水池上方光伏组件的固定及布置方式,应综合考虑水池跨度、光伏支架结构设计方案、强风、暴雪等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布置及固定。c)布置在污水处理厂内建筑屋顶及墙面的光伏组件,应避开屋面排风、排烟道、通气管、空调系统等构件进行布置。其固定及布置方式,应遵循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T51368中的规定进行。d)污水处理厂池子上方、道路、草坪、空地上方安装的光伏组件,应充分考虑附近的管线情况、设备运输通道等要求,进行合理的布置及固定。6.2.6逆变器的布置应考虑腐蚀性气体及潮湿环境的影响,与电源线路和其他电气设备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方便日常维护和检修,应根据经济性和便利性合理确定安装位置。6.2.7污水处理厂配套建有电化学储能设施时,蓄电池应布置在无高温、无潮湿、无振动、少灰尘、避免阳光直射、通风的场所,且蓄电池上方及四周不应堆放杂物。电池预制舱(柜)箱体外围护结构所采用的材料应为不燃材料。蓄电池应采用密封免维护电池,存放蓄电池的场所应保证良好的通风。7光伏发电系统结构设计71一般规定7.1.1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工程设计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及耐久性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a)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构件布置及传力途径;b)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c)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d)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e)耐久性的要求;f)符合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项性能设计。7.1.2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设计工作年限应符合下列规定:a)新建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设计工作年限:除光伏支架不应小于25年外,其它均为50年;b)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原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后续设计工作年限。7.1.3 新建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宜考虑建筑物与光伏一体化设计,光伏结构构件设计除满足自身使用要求外,应同时满足建筑物的相关要求。7.1.4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按国家对该地区的要求确定。地震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建筑物、结构物的抗震设防要求,应符合GB55002及GB/T50011的规定。7.1.5 在污水处理厂既有建(构)筑物上增设光伏发电系统时,应根据其种类、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后续使用年限和结构类型,分别按照GB55021、GB50144、GB50292和GB50023的规定进行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经技术鉴定或设计确认需要加固时,应依据建(构)筑物的鉴定结果和委托方的要求进行整体结构、局部结构或构件的加固设计和施工。7.1.6 光伏采光顶结构构件的结构计算应符合JGJ255的有关规定。7.1.7 光伏幕墙构件的结构计算应符合JGJ102的有关规定。7.1.8 光伏支架的结构计算应符合NB/T10115的有关规定。7,设计参数7.2.1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工程的结构安全等级:除建筑附加光伏支架可为三级外,其它结构应与安装部位的单体保持一致,且不低于二级。7 .2.2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独立设置的光伏支架结构抗震设防类别应为丙类;建(构)筑物光伏一体化的光伏支架结构抗震设防类别应与一体化建筑主体结构一致。8 .2.3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GB55008和GB/T50010的有关规定。9 .2.4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GB1499.1、GB1499.2和GB13014的有关规定。10 2.5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并应符合GB/T5224和GB/T20065的有关规定。11 2.6钢材及螺栓的强度设计值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GB55006、GB50017和GB50018的有关规定。12 2.7铝合金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GB50429的有关规定。13 1荷载和作用7.3.1污水处理厂光伏系统结构构件计算,应包括重力荷载、活荷载、检修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的效应。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K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T51368及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NB/T10115的有关规定。7.3.2与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建(构)筑物的地基基础及主体结构应能承受光伏发电系统传递的荷载。74结构设计7.4.1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工程的结构型式、地基处理方案应根据地基土质、建(构)筑物结构特点、施工条件和运行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7.4.2新建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时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支撑和连接件。预埋件设计工作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同。支撑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能承受光伏方阵结构传来的应力,并应能有效传递至主体结构。连接件与基座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7.4.3大跨度水池上方的光伏支架,宜采用柔性支架的结构形式。7.4.4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及支架的基础应进行强度、变形、抗倾覆和抗滑移验算,且应符合GB55003、GB50007和DB42/T242等的有关规定。7.4.5天然地基的支架基础底面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允许局部脱开地基土,但脱开地基土的面积不应大于底面全面积的l4o7.4.6光伏发电系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GB55008和GB50010的有关规定。7.4.7光伏发电系统钢结构设计应符合GB55006、GB50017的有关规定。7.4.8光伏构件的挠度应符合建筑构件及光伏组件功能的规定。带边框的光伏构件其边框挠度不应大于其计算跨度的1/120。7.4.9支架结构优先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应结合污水处理厂各建(构)筑物所处环境的腐蚀性等级进行支架结构防腐设计。结构防腐设计应满足GB/T50476、GB50046、JGJ/T251、GB50018等的有关规定。7.4.10光伏组件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T20047.Io8消防与安全ft1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涉及到的建筑、结构、通风、排水应满足以下要求之外,应同时满足国家相关规定。R9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不应影响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及消防疏散。R,当控制电缆或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沟内时,应采用防火槽盒或防火隔板进行分隔。ftJ电缆沟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火分隔措施:a)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b)穿越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处。c)电缆沟道每隔100m处。d)电缆沟道分支引接处。e)控制室与电缆夹层之间。R«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涉及到的建(构)筑物周围不应堆积易燃易爆物,设备本身及周边应保持良好通风散热,应及时清理设备上的灰尘和杂物。A4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涉及到的含有易着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空气不得循环利用。R1含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污水处理厂,电池预制舱(柜)箱体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喷射强度、喷头布置间距、安装高度、工作压力等设计参数宜经实体火灾模拟实验确定。RH电池储能设备应安装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蓄电池应安装在具有坚固外壳的电池柜中,并相互隔离。电池柜外壳应具有高度耐火性。R。在设定防火安全间距时,应综合考虑储能系统的类型、其他设备的性质、环境条件以及国家或地方标准。9工程施工。1一般规定9.1.1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取得施工许可文件,通过审核并满足施工要求。9.1.2 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应分别向国土部门、城乡规划部门申请土地使用许可与规划许可。应特别关注土地使用的兼容性、光照遮挡、电磁辐射、噪音等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光伏板清洗废水、废旧光伏组件处理等环保问题。9.1.3 施工过程及相关试验应记录完整。9.1.4 污水厂光伏发电系统的施工应特别关注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隔离、施工期间的污水处理连续性等特殊安全问题。9.1.5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的施工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执行。05土建工程9.2.1 应按施工流程的要求安排施工临时建筑、材料设备堆置场、施工作业场所及施工临时用水、用电干线路径,宜单独设置施工区的排水系统。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的有关规定。9.2.2 土建工程的施工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相关规定执行。9.2.3 污水处理厂内光伏发电系统的施工区应按规划容量统筹规划,现有污水处理厂加装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施工区域要尽量避开运行中的构筑物,不应妨碍设备的检修、巡查,不应干扰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9.2.4 污水处理厂建筑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支架连接部件的安装施工不应降低屋面的防水性能。施工损坏的屋面原有防水层应进行修复或重新进行防水处理,修复或处理后应符合防水设计要求及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T51368中相关规定。9.2.5 光伏发电系统支架基础及其连接部件的安装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建筑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和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