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滋养作用 论文.docx
-
资源ID:1877578
资源大小:18.1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滋养作用 论文.docx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滋养作用摘要:幼儿园环境指的是幼儿园教育赖以开展的一切条件总和,其中包含物质环境以及精神环境两个层面。从本园的环境创设出发,发挥幼儿园环境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滋养作用,探索出幼儿园环境滋养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一是创设温馨环境,陶冶性情,滋养品性;二是隐显融合,课程滋养。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心理健康成长,滋养作用一、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意义幼儿园环境属于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角度来看,幼儿园环境具备非常重要的隐形教学意义。一所好的幼儿园,育人文化能感染众人,这是一种无形的教学力量展示,也是幼儿园办学能力的重要体现。首先,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创设环境是对幼儿园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环境创设可以对园中很多硬件设施赋予文化教育属性,进而为幼儿提供一个积极、浓厚的文化知识氛围,让幼儿在文化海洋中任意遨游;其次,幼儿年龄尚小,心智也尚未完全开发,积极合理的幼儿园环境可以对幼儿的思维起到良好的滋养作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不断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为幼儿的思维启发提供更多的灵感;另外,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办学工作的外在体现,可以更好地向外界展示幼儿园的办学能力与水平,这也非常符合我国现代化幼儿园建设中的重点要求。二、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滋养作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安全舒适,卫生有层次感,有协调感,富有儿童气息的物质环境,能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充实幼儿的生活内容,充分发挥出它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滋养作用。L陶冶幼儿的性情(1)调整幼儿的消极情绪,促进幼儿情绪的安定近些年来,我园运用环境的滋养作用,开展小班新生入园亲子体验活动。幼儿在愉悦、温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调整哭闹、胆怯、不安等消极情绪,以安定自己的情绪。同时在逐步适应并熟悉幼儿园的过程中,成功消除了分离焦虑。(2)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和体验成功的欢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孩子们才能充分放松自己,心情愉悦,无拘无束,活泼、开朗、乐观向上。每周的国旗下分享活动,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透明”的生活空间,让孩子传递话筒,自由表现自己,大胆施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3)促进幼儿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提供交往的环境和机会,幼儿才敢于与他人交往,从而在人际交往中,逐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意识,以促进幼儿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班级区域环境为孩子提供了交往的环境,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与兴趣相投的同伴一起开始自己的游戏。在这一愉悦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孩子间的交往,较好地提高了幼儿人际交往的技能。2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班级物品整齐划一的摆放,促进幼儿分类与整理的行为;盥洗室中的衣装镜,让孩子们更加注重个人的仪表,盥洗后都会对着衣装镜整理衣着;干净的园所环境,促进幼儿爱卫生、爱劳动的行为习惯,例如:勤洗手、勤换衣、叠被子、叠衣服、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擦桌子、扫地等。行为是心理的直接反映,反过来,行为又对心理具有反作用。以环境为载体,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行为对幼儿心理进行教育滋养,用环境塑造幼儿的行为。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即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滋养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内容,而且幼儿期良好品性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3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能在自由探索中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轻松愉快,给幼儿以充足心灵,自由的精神环境试试,是促使幼儿自主灵活愉快发展所需的重要条件,温馨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培养幼儿努力进取,积极向上,奋力向上的个性品质,也有利于让身心得以和谐发展。三、幼儿园环境滋养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1 .创设温馨环境,陶冶性情,滋养品性(1)创设温馨的园所环境幼儿园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整洁幽雅的活动区、和谐的色彩与光线充足的照明都会让幼儿感到愉悦、恬静、安逸、舒适;轻松愉快、和谐温馨的精神氛围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滋养作用也十分显著。园所外部环境纲要中明确表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的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我们从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出发,我们利用水泥地面,幼儿园四周绿化带与户外游戏设施一一滑梯等创设出幼儿园的外部环境。水泥地面,我们绘制了春日嬉戏图,用绚丽的色彩吸引幼儿去感受画中人物在春天的美丽景色中嬉戏的欢乐,去体验在幼儿园环境中游戏的快乐,以陶冶幼儿的性情。同时,在这一环境中,玩滑梯、玩轮胎、过独木桥、爬攀爬网等自由选择的游戏中,幼儿玩得乐此不疲,并能在自约活动伙伴游戏时身心轻松,游戏结束后,同伴合作将玩具送回玩具柜中分类摆放整齐,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幼儿人际交往的技能,使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身心得以充分的滋养。园所内部环境我园依据纲要与指南的要求,以“画动童心,爱润童年”“趣味童话,阅享童年经典浸染,礼润童年这三个主题分楼层创设了富有我园特色的幼儿园环境,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也使我园环境创设更具亮点化。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在七彩光芒的映射下,迎面可见的梦幻方格窗里,灿烂的笑容、友善的白鸽、满满的爱意,为孩子们开启了童园的快乐之旅,让这笑容,让这爱与善的光芒照进了孩子、家长与教师的心中,他们在这七彩光芒下的灿烂笑颜,正在为我们的孩子,为我们的家长,为我们的教师点赞,那点赞的手势,那点赞的绚丽之光,点亮了童园。我园九个班级都创设了各自的主题环境。上学期小班教师们关注幼儿的入园焦虑,创设出孩子喜爱的、萌动的动画乐园。例如:小一班以熊出没动画为题材创设班级主题环境;小二班以“小黄人”动画为题材创设班级主题环境;小三班以“米奇妙妙屋”动画为题材创设班级主题环境,较好的缓解了幼儿的分离焦虑,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幼儿园的欢乐。下学期小班教师们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发展规律,创设契合幼儿喜好,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区域特色环境。例如:小一班以情绪怪兽绘本为依据,创设了健康区”“阅读区”与“数学区”。在三个区域中,教师开展一系列情感教育活动,既让幼儿在故事熏陶中进行情绪认知教育,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保持乐观进取的情感状态,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幼儿园精神环境古语说:“尊其师,重其道;亲共师,信其道。”这说明良好的班级集体氛围是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要途径,是滋养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也是营造和谐的活动氛围的重要途径。既保证班级活动的有序开展,也在活动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愉悦身心,专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与学习活动中。教师素养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我们要想为幼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个人素质,既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生活信念和政治素养,也要有爱心与责任。运用自己的组织与指导能力,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用爱与责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以滋养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人际关系同伴交往是幼儿人际交往技能提升最主要的途径,也是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是幼儿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更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在不断的同伴交往中形成友好和谐的同伴关系。在和谐的同伴关系中,幼儿间和睦相处、互助互爱,与同伴分享快乐。相反,在不良的同伴关系中,幼儿总是与别的幼儿相互攻击、猜疑、排斥、攀比或独处,这样的幼儿容易产生任性霸道、攻击性强,粗暴妄为或怯懦孤独、不合群等心理与行为问题。这不仅严重阻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更会促使其在未来社会适应中出现诸多问题。师幼关系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亲切和蔼,民主温馨的师幼关系可以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下,对学习与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灵活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反,粗暴冷漠的态度与不愉快的氛围只会导致幼儿的紧张和胆怯。为此作为环境主要建设者的幼儿教师,就应不断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促使幼儿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家园合作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愉悦和谐的家园合作能够促进幼儿园环境的优化,既有利于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也能增强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滋养作用。(2)陶冶性情,滋养品性画动童心,爱润童年,以调整幼儿的消极情绪指南中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在我园环境的创设中运用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作为打造的首选,将各领域知识渗透在卡通形象中,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去感受,去想象,以激发他们去找出童话画面中的爱与美O一楼,我们选用了小班幼儿爱看的动画萌鸡小队中“萌鸡”的卡通形象,运用系统的色彩,有规律的色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幼儿在视觉体验中感受幼儿园环境的温馨,感受幼儿园教师们如妈妈般的爱,想象着在幼儿园中会有的快乐时光,用画触动童心,用爱滋润幼儿的童年,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这一新环境,有效地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趣味童话,阅享童年,以促进幼儿智能的发展我园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从多种感官去接受教育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促进着幼儿全面发展。二楼,我们运用幼儿喜爱的小猪佩奇这一卡通形象,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让幼儿在环境的陶冶中去理解故事,在故事情境中逐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3-6岁是孩子记忆力和语言学习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尽早进入知识的世界,对孩子的成长进步有着重要作用。围绕一个阅读活动,在文化长廊中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创造活动,是幼儿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学习将产生深远影响。在书香满园的氛围下,幼儿体验着故事与童话的趣味,享受着书中的多彩童年。经典浸染,礼润童年,以滋养幼儿良好的品性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良;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受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幼儿园传统文化活动建构只有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关注并了解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这种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寻找儿童需要与教育要求的最佳结合点,使传统文化与幼儿的内在发展需求相吻合,才能把外在的东西内化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让文化精神在幼儿身上得以延续,最终成为幼儿自己的文化。三楼,我们结合我园国学经典三字经与弟子规教育教学中幼儿对“孝悌”“谨信泛爱亲仁学文等的认知,创设了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氛围,让幼儿置身于形象生动的环境中说说、做做、玩玩,进一步体验关于仁、义、礼、智、信、勤、孝等文化精神。同时结合成语故事的窗画展示,增加了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真正让其成为幼儿自己的文化知识。在这古色古香的传统风雅中,既让教师们的幼小衔接工作有条不紊,圆满完成,也让孩子们浸染在经典中,用礼、义、孝、勤、智、仁去滋养幼儿良好的品性,去谱写属于他们的,又一个崭新的人生篇章。2 .隐显融合,课程滋养(1)日常教育活动以环境为载体发挥滋养作用在我们共同创设的幼儿园环境的载体下,充分展现出温馨的园所环境对幼儿的滋养作用。案例一:2020年5月25日早上晨间接待时,幼儿们错峰测温入园,此时小三班的谦谦哭闹着抱着妈妈,不愿意前往班级入园通道测温入园。过了一会儿,在这一通道值班的王老师看到谦谦出现哭闹,就微笑地走向他,并询问到:“宝贝,怎没了呀!幼儿园好玩的滑梯都在等你进来玩哦!谦谦嘟嚷着:不要嘀嘀',王老师意识到原来宝贝是害怕额温枪,于是王老师一边说:“我们今天不“嘀嘀”啦,我牵着你进去吧!”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师在孩子没注意到的地方给孩子完成了体温检测,并将孩子送到了所在班级。班级的章老师了解这一情况,运用中二班公共区域中的爱心医院的环境创设,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在活动中章老师引导幼儿扮演晨间接待的老师为同伴测温。活动开始时,谦谦还是有点抵触,但在章老师的引导下,他慢慢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中,不再害怕了。5月26日早上晨间接待时,谦谦不再哭闹了,还主动总到值班老师跟前,要求老师给他嘀嘀。通过这一案例,我们认识到课程能够较好地发挥出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滋养作用。近几年来,我们通过集体备课、上课演示、交互式研讨及幼儿的学习反馈,让我们在实践中收获了经验,在实践中见证了幼儿与教师的共同成长。(2)游戏以环境为背景发挥滋养作用福禄贝尔曾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的、有着自动的决心、坚持地游戏,直到身心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这段话体现了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滋养作用。案例二:2021年4月15日上午9点55分,小二班正在进行户外游戏一一滑竹竿,有一位小朋友深深吸引着听课老师们的注意游戏中,新新一直在用滑竹竿的动作技能进行着闯关游戏。在闯第一关时,新新尝试了三次才顺利过关;在闯第二关时,新新尝试了六七次,还是没有闯关胜利,正当我们觉得孩子会放弃时,他只是坐在原地想了想后,然后就趴在地上尝试去瞄准目标,这一次他并没有急着去击中奖品,而是练习几次之后,再去尝试击中奖品。经过五次尝试后,他终于取得了胜利,赢得了奖品。在游戏中,幼儿提高了自我约束与控制的能力。如新新在进行滑竹竿游戏时,严格约束自己,按照规则玩,逐步在游戏中获得胜利的战果,此时,幼儿不仅会感到自己是个能干的人,还会进一步激发起自己对意志行动的积极情感,以后凡是需要他作出某种意志努力时,他都可能较顺利地完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有显著的滋养作用,幼儿园就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这种环境能让幼儿的身体、智力、个性、情绪情感获得滋养,从而能在课程与游戏中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参考文献1桑青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几学前教育研究,2003(4):23-24.2岳生全:多媒体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1998(1):12-13.3李红:幼儿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79-86.4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第二版)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69-73.郭滨等:幼儿游戏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探微几山东教育,2001(6):13-14.6刘文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2018(5):87-92.7郑雪、刘学兰等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3):131-136.8陈国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几教学研究,202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