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智治大脑 事件数据汇聚流转基本要求.docx
ICS35.020CCSL70B3308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DB3308/T1272024代替DB3308/T127-2022基层智治大脑事件数据汇聚流转基本要求BasicRequirementsforgrassrootssmartgovernancebraineventconvergenceandtransmit20241205发布20250105实施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事件中枢概述及功能要求15事件数据汇聚要求36事件数据流转要求5附录A(资料性)(事件数据统计、分析部分接口)8附录B(资料性)(事件中枢数据接口开发需求)10附录C(资料性)(事件流转业务申请单)11附录D(资料性)(事件中枢申请对接表)12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代替DB3308/T1272022基层智治大脑事件数据汇聚流转基本要求,与DB3308/T127202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022年版的第2章);b)更改了“事件中枢”的术语定义(见第3.2,2022年版的3.4);c)删除了“事件汇聚”的术语定义(见2022年版的3.5);d)更改了“事件流转”的术语定义(见第3.3,2022年版的3.3);e)更改了“事件中枢定位”的相关规定(见第4.1,2022年版的4.1);f)更改了“事件数据纵向流转”的相关规定(见第6.2.2,2022年版的6.2.2);g)更改了“事件数据流转业务申请流程”的相关规定(见第6.3,2022年版的6.3);h)更改了“事件数据流转的业务系统对接”的相关规定(见第6.4,2022年版的6.4);i)更改了“事件数据应用”的相关规定(见第6.5,2022年版的6.5);j)更改了“事件数据申请流程”的相关规定(见第6.6.1,2022年版的6.6.1);k)增加了事件数据统计、分析部分接口(见附录A);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衢州市数据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数据局、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达摩院城市大脑实验室、杭州城市大脑技术与服务有限公司、衢州市衢江区社会治理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小兵、蒋伟、邹巧柔、姜素芸、楼水能、蒯峰阳、余佳东、蒋林、余涛辰、陈志勇。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22年首次发布为DB3308/T127-2022;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基层智治大脑事件数据汇聚流转基本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层智治大脑事件中枢概述及功能要求、事件数据汇聚要求、事件数据流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基层智治大脑事件汇聚流转。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事件Event社会治理领域由公众或者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发起的以及从平台分析发现的,需要政府部门及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处理的问题和响应的需求。4. 2事件中枢Eventcenter用于协调和处理来自不同源的事件,并确保这些事件被有效地流转到适当的处理程序或服务的一种集中管理和处理事件的系统。5. 3事件流转EventfIow事件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系统间的协同流转,按事件流转路径划分,事件流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横向事件流转,另一种是纵向事件流转。注1:事件横向流转是指同一层级的不同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发起系统将事件上报给事件中枢,中枢再连接处置系统推送事件数据形成闭环。注2:事件纵向流转是指跨层级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发起系统上报给事件中枢,中枢连接上级处置系统推送数据,上级反馈结果到中枢,最后中枢反馈给发起系统,形成闭环处置。6. 4事件汇聚EventCluster事件汇聚是通过本要求规定的技术路径以及标准规范将基层智治大脑相关业务系统与事件中枢进行系统对接,将产生的全量、增量事件进行同步汇聚,并基于事件中枢进行事件数据的统一存储、共享及应用。4事件中枢概述及功能要求7. 1事件中枢定位事件中枢是全市事件统一汇聚、流转的中心,通过事件中枢实现事件数据的统一对外服务,为基层治理四平台等相关应用提供统一事件数据,对协同事件的处置进行统一流转调度,实现对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多级上报和反馈的事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如图1所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场R应用事件事件中枢SaH协同事件8媒批处康V件ttlHg®图1事件中枢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定位关系7.2 事件中枢业务边界事件中枢所涉及的业务边界如下:a)省级平台:事件中枢负责对接省级下发重大应用的贯通任务以及事件和省级事件协同的处置业务。b)市级平台:事件中枢负责市级基层治理相关业务系统及市级其他业务部门事件的接入和流转。c)区县平台:事件中枢负责区县级政府业务部门产生事件的接入和流转。d)乡镇(街)/村社:乡镇(街)、村社业务系统的事件应先接入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然后由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将事件接入事件中枢。7.3 事件中枢汇聚功能要求市县两级各业务部门统建、分建系统所产生的事件数据应确保全量接入、研判、分析,并基于事件中枢数据仓存储事件数据,事件汇聚业务示意见图2。7.4 事件中枢流转功能要求事件数据流转运行应以事件中枢为枢纽完成相关事件流转,流转事件的业务系统应符合事件中枢流转技术规范要求并配合完成对应的开发调试工作,保障市级、县(区)级以及乡镇相关业务部门事件全程流转运行,流转业务示意见图2。市联动部门J协同应用基IS治理四平台省业务协同平台省业务协周和敏据共享网关市公安Ir多跨协同1如K反馈分拨反谙一费通伤同市圾社工部皎济诩平安法治公共»件中枢分掳反禁一员通协同反tsGMa社工部多跨胡同一数据反凄分族反侵一雳通桥同多IR综台侑患指探室IWMtlV维济"煤治工作监执法由热造公共第平安浙江政叨随手拍开化Islffl用枸城区Iffi网治理F1事件上0_,处反馈i处反馈江山mffl用高霞a由用图2事件数据汇聚流转业务示意图5事件数据汇聚要求5.1 概述事件数据汇聚应通过库表、接口等方式将各业务系统事件同步至事件中枢,事件数据同步对接方式分为全量历史事件数据同步和实时同步增量事件数据两种,事件数据同步对接的流程如图3所示:定厩制于定型弓步鑫同步东呼啕字龙龌网正研步是里国步sm»定期司步京网货乡镇(街道)事件中枢出联国学定*局少至星同持定*事定期阿罗定“闾夕图3事件数据同步汇聚业务流程图5.2 事件数据同步5.3 .1全量历史事件数据同步事件中枢通过库表、接口或离线文件的方式与系统开发商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用于获取全量的历史事件数据,包括事件详情、事件处置过程等数据内容。5.4 .2实时同步增量事件数据通过调用事件中枢增量事件数据同步接口,可以实时推送增量事件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事件详情、事件处置过程等事件数据)到事件中枢。5.3事件数据存储事件中枢对业务系统同步的事件数据进行清洗、融合,汇集到事件中枢全量事件库中,包括全量归集事件数据、清洗事件数据、专题库事件数据、分析计算事件数据等,全量数据存储在市政务云事件中枢数据仓中,并编目、归集至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共享。6事件数据流转要求6. 1概述事件数据流转按事件流转路径划分包括两种方式:a)横向事件流转,协同事件通过事件中枢连接不同层级、不同业务系统,实现事件跨部门、跨系统的事件流转处置;b)纵向事件流转,协同事件通过事件中枢连接不同层级业务系统,实现事件跨层级的事件流转处置。7. 2事件数据流转7.2 .1事件数据横向流转事件横向流转业务应是针对相同层级、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事件进行流转,发起流转业务系统将事件上报给事件中枢,由事件中枢横向连接处置业务系统进行事件数据推送。流转事件的反馈结果信息反向由处置业务系统推送结果至事件中枢,最终由事件中枢反馈结果给发起流转业务系统,实现事件横向流转的闭环处置,事件中枢针对事件横向流转应支持事件上报、事件退回、事件流转、事件反馈、事件处理状态查询等功能,事件数据横向流转业务流程如图4所示。事件数据搐向流转图4事件数据横向流转业务流程图6.2.2事件数据纵向流转事件纵向流转业务:发起系统上报给事件中枢,事件中枢连接上级处置系统推送数据,上级反馈结果至中枢,最后事件中枢反馈给发起系统,形成闭环处置。同时,事件中枢应支持事件上报、退回、流转、反馈和处理状态查询等操作,事件数据纵向流转业务流程如图5所示。7.3 事件数据流转业务申请流程事件流转需双方业务部门及事件中枢技术支持部门协同处理,涉及的数据、分类、用户组织、处置层级和流程等信息应整理成事件数据流转业务申请单(见附录表C.1)。申请单经审批后,由业务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进行技术对接和流转业务测试。事件中枢主要负责市、县两级业务系统的事件数据流转,不包括乡镇、村社自建业务系统的流转。6. 4事件数据流转的业务系统对接业务系统对接,需求部门和响应部门确认业务规则及流程(见附录表C.1),然后各自开发接口与事件中枢连接,获取协同事件信息。根据事件处置状态,调用事件中枢的反馈、退回等接口,最终完成协同事件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6.5 事件数据应用事件数据的目录和详细字段可通过IRS查询,事件中枢APl接口提供统计、分析和算法应用服务,具体接口见附录表A.1。该接口支持多种事件指标数据,如上报数、受理数、办结数等,且允许二次开发和展现。业务需求部门和系统开发厂商可按需申请事件指标和接口数据的访问。6.6 事件数据共享6.7 .1事件数据申请流程事件中枢仅负责加工、计算和反馈事件,其原始数据所有权归数源部门。事件中枢通过接口将清洗、治理后的数据和分析计算数据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的业务系统,不直接向企业单位提供事件原始数据。若需申请事件数据服务接口,业务需求部门应填写事件中枢申请对接表见附录表D.1,并提交事件流转业务申请单见附录表C.1,如有需要。申请通过后,由事件中枢技术支持部门协助提供接口。如果事件中枢事件数据接口无法满足业务需求部门系统需求,需要业务需求部门按照附录表B.1中格式提出接口开发需求给事件中枢业务技术支持部门,双方进行需求澄清后配合进行接口的开发、调试工作。6. 6.2事件数据共享事件数据将依托市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以及事件中枢进行开放共享。市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负责事件中枢中全量事件数据的开放共享使用;事件中枢负责对指标数据、算法数据、业务分析数据等进行共享开放。事件中枢的全量事件数据将通过IRS平台向基层治理领域开展有条件的数据共享服务,相关的数据接口也将全部注册到IRS平台。对于确有业务需求获取相关全量事件数据但又无法通过事件中枢提供的接口实现数据获取的,可登录IRS平台申请获取相关事件数据,具体的操作流程可参考IRS系统用户操作手册。6.7事件数据安全要求6.8 .1访问安全要求事件中枢应对事件数据同步、数据接口服务、数据的统计分析、事件数据算法使用访问进行身份鉴别。通过统一的数据访问、操作的日志记录、分析技术对各类数据访问和操作的日志进行统一的处理和分析。6.7.2权限控制要求通过事件数据资源安全访问策略,由事件中枢技术部门负责进行访问策略配置,授予事件数据使用者为完成各自任务所需要的最小权限。6.7.3治理规范要求事件数据清洗和转换过程中对重要数据进行保护,以保证重要数据清洗和转换后的一致性,避免数据失真,并在产生问题时能有效还原和恢复。6.7.4传输安全要求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存储、传输、交换的敏感数据和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保护,保障敏感数据的机密性。6.7.5内容安全要求事件数据可以结合内容监测等技术方式对事件数据中涉及敏感信息进行安全检查,保障事件数据的内容符合安全审查要求。附录A(资料性)事件数据统计、分析部分接口表A.1规定了事件数据统计、分析部分的接口名称与描述。表A.1事件数据统计、分析部分接口表序号接口名称接口描述1事件中枢总览获取事件中枢事件总数、处理中、已办结等相关数据2各区县事件数据获取各区县事件数据3事件等级数据获取事件等级数据4高频事件top5数据获取高频事件top5数据5事件预警数据获取事件预警数据6事件热词数据获取事件热词数据7事件处置效能获取事件处置效能数据8事件地图落点获取事件地图落点数据9事件详细接口获取事件详细数据10事件研判接口获取事件研判接口数据11各等级事件总数接口获取各等级事件总数数据12事件上报数获取事件上报总数13事件受理数获取事件受理数14事件办结数获取事件办结数15事件受理率获取事件受理率16事件办结率获取事件办结率17省贯通事件上报数获取省贯通事件上报数18省贯通事件办结数获取省贯通事件办结数19省协同事件上报数获取省协同事件上报数20省协同事件办结数获取省协同事件办结数21一件事事件上报数获取一件事'事件上报数22一件事事件办结数获取一件事'事件办结数23党建统领专题事件上报数获取党建统领专题事件上报数24平安法治专题事件上报获取平安法治专题事件上报25公共服务专题事件上报数获取公共服务专题事件上报数表A.1事件数据统计、分析部分接口表(续)序号接口名称接口描述26经济生态专题事件上报数获取经济生态专题事件上报数27任务总数获取任务总数28本市任务数获取本市任务数29省贯通任务数获取省贯通任务数30省协同任务数获取省协同任务数31任务完成率获取任务完成率32执行中任务数获取执行中任务数33多人同诉列表获取多人同诉研判数据34反复上报列表获取反复上报研判数据35(资料性)事件中枢数据接口开发需求表B.1规定了事件中枢数据接口开发需求申请表格填写内容。表B.1事件中枢数据接口开发需求模板(范例)申请应用名称申请对接事件中枢接口的应用名称主管部门申请对接业务的主管部门序号业务系统对应模块业务模块详细描述业务流程描述申请事件中枢开发接口功能描述数据需求备注信息1信访专业应用信访业务专题分析事件中枢按照信访专题分析应用的数据参数要求提供相关分析结果数据信访业务专题分析调用事件中枢接口,传入XX参数信访数据2/业务需求部门意见:(盖章)年月日市大数据局意见:(盖章)年月日注:本表格由事件中枢技术支持部门填写,报市大数据局确认后,作为留底材料。(资料性)事件流转业务申请表C.1规定了事件流转业务申请单内容。表C.1事件流转业务申请单事件流转业务申请单业务需求部门(发起方)主要联系人(政府侧)流转业务系统(发起方)业务需求部门(处置方)主要联系人(政府侧)流转业务系统(处置方)序号事件流转业务详细描述业务层级(区县/镇街/村社/网格)业务流程说明是否已列入权责事项权责事项名称12业务需求部门(发起方)意见:(盖章)年月日业务需求部门(处置方)意见:(盖章)年月日市大数据局意见:(盖章)年月日注:本表格由业务需求部门填写,报市数据局确认后,作为留底材料。(资料性)事件中枢申请对接表D.1规定了事件流转业务申请单内容。表D.1事件中枢申请对接表业务需求部门(政府侧)业主需求部门负责人联系电话技术单位(技术侧)技术公司负责人联系电话对接系统功能简介业务需求说明事件对接应用成效数据接口技术对接情况数据对接情况(业务需求部门填写)数据同步接口口数据协同接口口指标接口口算法接口口预警接口口其他接口口(说明:)申请数据详细描述(业务需求部门填写)事件中枢技术支持部门评估说明业主需求部门单位确认(主要负责人单位盖章)年月日市大数据局确认(主要负责人单位盖章)年月日注:本表格由业务需求单位填写,报市大数据局确认后,作为留底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