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区域基础设施规划.docx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供水工程规划工业水系统基地全部生活及工业用水由徐用水厂统一供应,其规划供水总规模为160万m3/d。徐珏新区水厂位于方洋河以南,烧香河以西,水源为善后河。徐坪水厂水源主要为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及淮沐新河经古泊善后河供水工程,目前水源取水口位于善后河左岸,善后河善后新闸闸上约100Om处;待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完全建成后将实现联网供水,淮沐新河经古泊善后河供水调整为第二水源。基地工业用水水质需符合石油化工给水排水水质标准(SH3099-2000)的指标要求。生活水系统基地生活水用量约0.6万立方米/日,由徐坪一水厂供水。基地内生活用水水质需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循环冷却水系统考虑基地工业水供水水质及污水回用作为循环水补充水,冷却水循环利用率不低于98.4%o循环冷却水按照生产装置布局情况,按照集约、安全、节能的要求相对集中布置。循环冷却水优先由再生水补充,不足的部分由新鲜水补充。循环冷却水排水监测合格后集中收集并处理。除盐水系统各企业所需除盐水原则上由基地统一提供,除盐水厂选址位于徐珏二水厂内,除盐水厂产生的浓水经集中处理后深海排放或作为河道湖泊生态补水。除盐水站推荐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工艺制备,水源来自二水厂工业水装置。各企业除盐水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供应,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道,沿管廊敷设。具体的产水规模建议根据企业的需求灵活确定。2)污水工程规划基地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除了部分项目(如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文件允许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外,其他项目生产、生活污水需由基地统一进行处理与回用。原则上基地各企业外排污水污染物浓度限值不得高于国家及行业排放标准中的间接排放标准限值,并采用明管输送至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对于部分污染物未规定间接排放浓度限值,在满足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政策要求前提下,需根据基地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商定相关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规划在基地内建设两处污水处理中心: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与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两座污水处理中心所在位置、收水范围及污水量见表252-2。表2.522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收水水水量污收水水水量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以服务盛虹炼化项目区和多元化原料加工区为主。1215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以服务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区和二期炼化项目区为主。84注:L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和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的收水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2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按照环评要求,厂内自行处理部分污水。3 .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内的徐坪污水处理厂现为生活污水处理厂,将于规划期内改造为专业化工污水处理厂。根据污水处理中心收水范围及污废水量预测,污水处理中心规划方案见表252-3o表2.5.23污水处理中心规划方案表污水处理厂序列规模(万m3d)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污水集中处理12再生水处理(污水序列)12再生水处理(废水序列)15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污水集中处理8再生水处理(污水序列)8再生水处理(废水序列)4注: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和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的规划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基地内污水管网采用明管输送,具体管网走向见图2.5-4。外排水水质排入黄海的达标污水执行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直接排放水污染物特别限值标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直接排放水污染物特别限值标准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基地废水实际排放情况,通过源头削减、回用率提升、适时逐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将CODCr年均排放浓度由50mgL逐步降至40mgL)等措施,确保规划各期水污染物排放量不突破上一轮规划环评。再生水水质建议选择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50050-2017)规定的再生水质作为再生水用系统的出水水质。3)雨水工程规划基地规划设计为干路排水系统,地块雨水通过雨水支管汇入沿道路布置的雨水干管,由雨水干管汇流后排入周边河道。雨水干管根据汇水面积布置在道路两侧,主要道路红线宽度在50米以上的,可两侧布置雨水管。基地雨水系统的设计要充分了解企业雨水外排要求,共同协商解决企业雨水外排。另外,基地内人工水系进入外部水体前均设置水闸,正常工况下水闸处常闭状态,若基地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事故污水进入地表水系,将污水截留在基地内部进行处理,避免污染进一步扩大,造成海洋污染。4)再生水工程规划规划要求石化基地生产污水系统和生产废水系统整体回用率均不低于70%。根据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原2015433号)要求:化工园区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供水(工业水、生活水)、供电、供热(高、中、低压蒸汽)、工业气体、公共管廊、污水处理厂、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置设施等公用工程。为保障基地整体70%回用率得到有效管控,同时减少再生浓水对基地终端污水处理单元造成较大冲击,原则上要求石化基地新建和改造项目的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均由基地污水处理厂集中收集、集中处理与回用;已建和已批复的项目,根据批复要求进行污废水再生回用。再生水处理设施规划如下:A.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规划布局与收水范围选址位于瞰山三路与港前大道交叉口南侧,现状东港污水处理厂预留用地内。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主要接收盛虹炼化项目区和多元化原料加工区为主范围内的污废水。根据来水水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与回用,划分为生产污水序列与生产废水序列。生产污水序列再生水项目规划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生产污水回用单元主要接收盛虹炼化项目区和多元化原料加工区为主范围内的污水,规划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生产污水回用单元的建设规模为12万m3d,回用率不低于70%。生产废水序列再生水厂规划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生产废水回用单元主要接收盛虹炼化项目区和多元化原料加工区为主范围内的废水,规划东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生产废水序列处理规模为15万irf/d,回用率不低于70%。B.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规划布局与收水范围选址位于现状徐坪污水处理厂预留用地内。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主要接收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区和二期炼化项目区为主范围内的污废水。根据来水水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与回用,划分为生产污水序列与生产废水序列。生产污水序列再生水项目规划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生产污水回用单元主要接收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区和二期炼化项目区为主范围内的污水,规划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生产污水序列的建设规模为8万m3d,回用率不低于70%。生产废水序列再生水厂规划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生产废水回用单元主要接收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区和二期炼化项目区为主范围内的废水,规划严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再生处理项目)生产废水序列建设规模为4万irf/d,回用率不低于70%。C.再生水去向因污废水再生处理后与化工企业生产所需一级脱盐水的水质相当,目前,基地内已有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与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签订污水处理技术协议,其中约定企业污水量的70%再生同用于企业,作为企业水质调配的源水使用。5)供热规划基地内目前建成的供热设施为虹洋热电,位于瞰山一路南,港前四路西,该工程一期热负荷为1038吨/时,所配机型为4x440吨高压煤粉炉+3xCB40MW抽汽背压汽轮机,主要为虹港石化和斯尔邦石化供热。根据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热负荷的需要,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从提高整个基地的供热效率及经济效益出发,在基地内规划建设公共热电站,热电站建设分期进行,并为产业拓展用地内项目热负荷的需要留有扩建余地。为满足石化产业基地长远需要,最大程度降低石化产业基地煤炭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有序推进核能供热项目逐步替代传统燃煤热电联产。改造田湾核电3#和4#机组,供热能力为600th,计划2022年11月具备供汽能力。2022年启动实施新建核能供热项目,为石化产业基地供气约9000th,力争2026年具备供汽能力。基地热电站2025年前供应高、中、低压等级的蒸汽,可发电795MW,2026年后主要供应超高压蒸汽,可发电240MW,考虑以220/1IOKV接入220KV基地总降压变电站220/1IOKV侧,各热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自行减温减压供汽。虹洋热电厂址现状虹洋热电厂目前供斯尔邦和虹港项目,未来扩建后供盛虹、斯尔邦和虹港新项目以及除中化外的其他精细化工企业。2025年之后保留4台(3开1备)800th燃煤热电联产供应盛虹炼化和新建炼化项目超高压蒸汽,其他蒸汽由新建核能供热项目供应。热电站建设方案见表2.524和表252-5。表2.524虹洋热电厂供热设施方案(20202025年)项目锅炉汽轮发电机组供热范围已建热电机组4×440th燃煤锅炉(3用1备)3×CB40-8.83/4.02/1.57现有及在建的斯尔邦、虹港、万博丰项目规划热电机组6×800th循环流化床锅炉(5用1备)3×B35-8.834.023×CB60-8.83/4.02/1.57盛虹炼化一体化表2.525虹洋热电厂供热设施方案(20262030年)项目锅炉供热范围保留热电机组4×800th循环流化床锅炉(3用1备)盛虹炼化一体化、二期炼化一体化超高压蒸汽公用工程岛厂址近两年来,石化产业基地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包括多元化原料加工项目以及中化连云港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等。重点项目生产工艺均有较大的蒸汽热负荷需求,对石化产业基地提出了建设公用工程岛热电厂的要求,保障项目所需热负荷供应。公用工程岛热电厂建设方案见表252-6和表252-7。表2.526公用工程岛热电厂供热设施方案(20202025年)SlIGCC及锅炉汽轮发电机组供热范围一期规划热电机组3×2000td级气化炉1×E级燃气轮机2×410th燃气锅炉l×440th燃煤锅炉2×440th燃煤锅炉(备用)2台20MW和2台40MW发电机组瑞恒项目、卫星石化项目等二期规划热电机组3×8OOth燃煤锅炉(3开0备,一期2台440th燃煤锅炉作为备用)3台50MW发电机组瑞恒项目、卫星石化项目、赛科项目、中化项目、海科项目等表2527公用工程岛热电厂供热设施方案(2026-2030年)项目IGCC及锅炉汽轮发电机组供热范围保留热电机组3×2000td级气化炉1×E级燃气轮机3×440th燃煤锅炉(2用1备)2台20MW和2台40MW发电机组卫星石化、虹港石化超高压蒸汽核能供热方案石化基地供热规划中建议积极探索核能供热技术和应用,待核能供热方案论证成熟后可分批建设,逐步替代燃煤供热机组,蒸汽完全由核能供热替代,满足石化基地长远能源规划需要。a.田湾核电站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规划容量为8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分四期建设。目前,田湾14号机组已建成投入运行,田湾5、6号机组正在建设,田湾7、8号机组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田湾核电站可为石化基地提供1.0MPa、185等级蒸汽约600吨/时。b.拟建核能供热站项目厂址位于西瞰山及其周边区域,拟建设46台核能供热机组,为石化产业基地企业提供稳定的蒸汽供应,核能供热机组建成前由虹洋热电、公用工程岛项目提供企业蒸汽需求。考虑到核能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视核能供热设施实际建设进度及运行情况对原有燃煤供热设施进行分期替代,以满足石化产业基地长远能源规划需要。项目拟采用华龙一号压水堆与高温气冷堆组合方案对外供热,全部建成后可外供5.5MPa中低压等级蒸汽约9000吨/时,除部分超高压等级蒸汽负荷外,可基本替代石化产业基地燃煤供热锅炉。6)工业气体规划压缩空气及氮气:基地内工业气体采用集中供应与分散供应相互结合的方式,原则上由工艺装置配套建设的空分装置集中供给。考虑到建设项目的实际建设运行情况,有特殊气体需要的用户所需的工业气体以自建供应为主。对一些需要压缩空气较少的项目,其所需的压缩空气和仪表空气也可允许自建中小型空气压缩机供应。氢气:炼化一体化项目既是产氢大户,也是耗氢大户,在建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内部包含了IGCC装置,规划的二期炼化一体化项目中规划了渣油制氢装置,通过工艺装置副产以及IGCC或渣油制氢,两个炼化一体化项目均实现了自身的氢气平衡。丙烷脱氢装置也副产一定量的氢气,包括两套在建的丙烷脱氢和规划的一套丙烷脱氢,扣除自用后,还可以为其他项目供应氢气。另一个供氢项目为公用工程岛一期IGCC项目,项目中配套了制氢装置,生产过程中时需要根据下游用户的需求情况确定负荷。另外根据核能供热的替代进展,IGCC也有进一步提高供氢能力的潜力。7)固废处置规划一般工业固废基地作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为充分体现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必须对锅炉灰渣、气化灰渣等进行综合利用。东南沿海区域建材消费量大,灰渣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该区域土地资源紧张,无法布局大面积渣场来对灰渣进行填埋。综合以上因素,规划要求基地内产生的灰渣全部进行综合利用,一般工业固废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徐坪新区一般工业固废中燃煤锅炉灰渣及煤气化装置炉渣滤饼等产生量巨大,且受运输要求限制不适宜长距离运输。规划建议徐坪新区或周边区域配套建设燃煤锅炉灰渣及气化炉渣滤饼综合利用项目,其中燃煤锅炉灰渣综合利用项目规模为60万吨/年,气化炉渣滤饼综合利用规模100万吨/年O由于锅炉灰渣及气化炉渣滤饼最主要综合利用途径为生产水泥、混凝土等建材产品,建议新区以综合利用为目的引进相关行业的生产企业开展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危险废物新区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规划规模调整为7.5万吨/年,并积极开展企业焚烧设施的第三方治理服务。结合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开展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规划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规模10万吨/年。新区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的污染防治要求,并在新区范围内建立危险废物智能化可追溯管控平台,实现新区内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全过程管控。8)环境应急体系规划基地内建设应急指挥中心,以各企业监控平台、基地在线监控中心、大气自动监测预警点及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点等污染源、风险源、环境质量监控平台为基础,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的基地应急响应平台。同时建立环境应急处置队伍,包括应急指挥部、通讯联络队、侦检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和环境应急监测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