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docx

    • 资源ID:1869925       资源大小:422.85K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docx

    X县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工程规模:15万t/a总经理:总工程师:项目负责:XX矿山科技服务有限公旬X年七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变更)委托书X县XX煤矿委托XX矿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进行X县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变更)编制工作。双方在协商配合的前提下完成工作。为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编制工作务必认真负责,矿方提供资料务必真实、准确。确保编制工作顺利进行,如期完成任务。特此委托!X县XX煤矿(盖章)X年7月15日第一章矿井概况6第一节并田概况6第二节地质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8第三节矿井通风、瓦斯情况12第四节矿井设计概况32第二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总体方案34第三章矿井各系统合理性论证及调整37第一节开拓系统及开采方法合理性论证及调整37第二节开采顺序及保护层选择合理性论证38第三节通风系统合理性论证及优化38第四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方案41第一节基本程序和要求41第二节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43第三节区域防突措施46第四节区域性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57第五节区域验证61第五章局部综合防治突出措施62第一节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要求62第二节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63第三节工作面防突措施68第四节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71第五节安全防护措施74第六章矿井防突管理及培训81第一节防突组织管理81第二节防突技术管理84第三节防突现场管理89第四节矿井采掘设计、装备管理及防突安全知识教育93第七章防突仪器、装备及装备估价96附录一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方法97附录二钻屑指标法98附录三防突措施有效半径的测定91.附件目录1、X县XX煤矿防突设计方案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正本、副本);3、X煤矿安全监察局毕节监察分局文件:“关于X县XX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备案证明”;4、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281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5、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699号)关于毕节市工业与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毕节市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6、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792号)关于毕节市工业与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毕节市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7、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0年12月出具的X煤矿23号煤层煤层自燃倾向性分析试验报告单和23号煤层爆炸性鉴定报告单;8、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7年8月出具的X煤矿27号煤层自燃倾向性分析试验报告单和27号煤层爆炸性鉴定报告单;9、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923号)“关于对关于请求审批X县X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10、救护协议;Ik供电协议。附图目录1、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1:2000)2、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1:2000)3、矿井通风系统图(示意图)4、瓦斯抽放系统图(示意图)5、井下避灾路线图(示意图)X县XX煤矿(以下简称X煤矿)为技改矿井,根据X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3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副本(编号:5200000820168),生产规模15万ta,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井田走向长约2.0km,倾斜宽平均约0.67km,面积1.33km2,开采标高为1715m至1575m标。2008年11月X丰顺公司编制了X县XX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并经黔煤规字2008341号批复。2009年1月X丰顺公司编制了X县XX煤矿(技改)安全专篇。矿井2011年编制了X县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文号:(黔能源煤炭2011277号)。2011矿方委托X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X县XX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并获得毕节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规模,企业性质为私营企业。该矿井可采煤层2层,即M23、M27号煤层,全部煤层为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属较稳定煤层。2008年4月8日矿井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的x县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根据黔安监办字2007345号文一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x煤矿处在划定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区,根据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923号)关于请求审批X县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X煤矿开采标高+1578m以上M27煤层无突出危险,开采标高+1588m以上M23煤层无突出危险。X年3月份矿井12303运输巷发生了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1人。所以,矿井应该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和管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79条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14条的规定,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设计应当包括开拓方式、煤层开采顺序、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通风系统、防突设施(设备)、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等内容。受X县XX煤矿委托,XX矿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组织有关设计人员编制了X县XX煤矿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专项设计。本次设计针对X出台的新规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修编。本防突专项设计只针对矿井一采区。一、防突专项设计的主要内容1、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总体方案2、基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有关要求,对矿井目前的开拓方式、煤层开采程序、采煤方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对不合理的地方按要求进行优化调整。3、区域综合防突技术措施方案D突出煤层区域防突措施。特别是首采层首采工作面的防突措施。2)区域预测预报指标及区域效果检验指标体系;4、局部综合防突技术方案D矿井预测预报指标及防突效果检验指标体系:2)选择突出煤层局部防突措施。5、防突管理制度建立矿井防突组织管理、技术管理、现场管理等有关制度。6、防突设施设备根据矿井防突需要,提出必须配备的防突设施设备清单。二、编制设计的依据1、X县XX煤矿防突设计方案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正本、副本);3、X煤矿安全监察局毕节监察分局文件:“关于X县XX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备案证明”;4、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281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5、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699号)关于毕节市工业与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毕节市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6、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792号)关于毕节市工业与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毕节市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7、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0年12月出具的X煤矿23号煤层煤层自燃倾向性分析试验报告单和23号煤层爆炸性鉴定报告单;8、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7年8月出具的X煤矿27号煤层自燃倾向性分析试验报告单和27号煤层爆炸性鉴定报告单:9、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923号)“关于对关于请求审批县X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10、救护协议;IK供电协议。12、工程技术人员在矿井现场收集的其它资料。三、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11.7);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8);4、国务院颁发的煤矿安全监察条例;5、国务院颁发的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6、国务院2005446号令关于国务院关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试行);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法200358号;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办法200360号;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五号,(2003.7.4);10、煤矿安全规程(2012版);1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1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文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1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矿字2005134号文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试行);14、矿山救护规程(AQ18-2OO7);15、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8.1);1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loI8-2006);17、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18、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1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AQ1050-28);20、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8);2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要求:22、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23、2007年10月17日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煤矿安全监察局、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24、X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黔煤安监监察201171号):“关于对在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安全设施设计进行重新审查的通知”:25、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监管局X煤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电(x)4号);26、我国现行煤炭工业的其它有关规定、文件、规程、规范。四、设计综述本设计从X煤矿的实际出发,分别对矿井的开拓方式、煤层开采顺序、采煤方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提出切合矿井实际的区域综合防突及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方案、防突管理措施等,其主要结论如下:1、2008年4月8日矿井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的X县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根据黔安监办字(2007)345号文-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煤矿处在划定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区,根据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923号)关于请求审批X县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X煤矿开采标高+1578m以上M27煤层无突出危险,开采标高+1588m以上M23煤层无突出危险。X年3月份矿井M23煤层12303运输巷发生了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1人。所以,矿井煤层为突出煤层,矿井应该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和管理。2、本次设计针对一采区,矿井煤层为突出煤层,区域防突措施设计主要采取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的区域防突措施。3、预测和效果检验指标及其临界值应根据实测资料确定,在无考察资料的情况下,可参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推荐的指标及临界值执行。4、区域防突措施实施后,在采掘作业前必须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和区域验证。5、矿井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为采用远距离放炮,设置反向风门、永久避难胴室、工作面避难碉室、压风自救系统,以及下井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等。6、矿井应设置专业的防突机构,并建立完善有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防突工程的监督检查。7、矿井应当编制突出事故应急预案,并编制各作业地点防突安全技术措施。8、矿井局部防突措施主要为超前排放/抽放钻孔,必须进行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在检验无突出危险后,在采掘作业时,还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矿井目前是采用KI(或Ah)和SmaX指标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矿井目前无实测突出敏感指标和临界相关资料,各煤层的瓦斯解吸KI(或!?)和最大钻屑量SmaX临界值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在矿井各煤层在突出危险性临界值指标未确定之前,其钻屑瓦斯解吸临界值指标暂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选取。2、矿井在今后的防突工作中,应不断摸索和研究突出指标在该矿的敏感性情况和临界值,进一步搞好矿井的防突工作。3、矿井配备了专门的防突机构和专职的防突人员,应加强防突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4、在采掘活动中,应当根据瓦斯动态与突出预兆等加强防突工作。5、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应该收集相关的防突考察、效果检验、区域验证等技术指标,分析矿区突出指标规律,指导今后安全生产工作。6、矿井M23煤层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突出事故,必须采取穿层钻孔先行对该煤层进行预抽消突。7、矿井应进一步加强瓦斯防治工作,建议对矿井瓦斯防治工程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以措施型一工程型、局部型一区域型、单一型一综合型、平面型一立体型等方式转型。心环方群子岩煤矿肋增鉴后或撕夹曲事项设行市意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矿井位置及交通情况X县XX煤矿位于X县城西南部,相距县城平距17.5Km左右,行政区划隶属X县X所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512z-105o36'24,北纬26°35'42-26°36'13。矿区有X至三塘公路经矿区通过,交通比较方便。交通位置见图IT所示。JT一*矿井婿况以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及煤等组成。含煤层(线)15余层;14号、16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厚100120mo一般厚110n下段(P3I)以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及煤组成。含煤25层,23、27号煤层为可采煤层,30号煤为不可采煤层,厚90115m,一般厚100mo6)茅口组(P?m):分布于矿区南部边缘,与龙潭组第一段呈假整合接触。为灰色厚层含燧石团块生物灰岩一浅灰色厚层块状挺灰岩组合。出露厚度大于200m。2、煤系地层该矿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1),为一套以碎屑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夹较多的泥岩、石灰岩、硅质岩、含菱铁质粉砂岩的含煤沉积。该组厚约300m。3、含煤性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1)含煤2442层,一般2931层,可采或局部可采411层,煤层总厚720m。其中有编号的为6层,编号分别为M6、MI4、MI6、M23、M27、M30,井田范围内稳定可采煤层编号为M23、M27煤层,余为不可采煤层。4、地质构造矿区位于阿弓向斜西北翼,本矿地层受三塘向斜构造影响较大,但在小区域内构造较为单一,岩层呈单斜产出。倾向北西,倾角大多数在69。之间,地表平均倾角7。,矿区外围的南东部有1条断层(F1)。Fl断层:正断层,位于矿区东部边缘,倾向北西,倾角65°,延伸大于1800m对矿区煤层及开发无大的影响。节理裂隙:矿区内节理较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北东向剪节理延伸长,节理面平直紧闭;北西向张节理延伸短,对岩石完整性破坏较大。综上所述,本区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断层较少,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二、三三1、煤层赋存情况1)M23煤层产于龙潭组第一段上部,M16煤层之下,M27煤层之上。下距M27煤层1316m,平均14m左右。煤层厚1.451.80m,平均厚1.60m。为矿区主采煤层。无夹石,属简单的稳定煤层。区内可采,为较稳定煤层类型。2)M27煤层产于龙潭组第一段中部,M23煤层之下,M30煤层之上。全区煤层厚度1.502.30m,平均厚1.80m。煤层结构较简单,块度好,厚度较稳定。在矿区内基本无夹砰,为较稳定煤层类型。煤层距下伏茅口组距离约84m。综上所述,M23、M27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稳定类型均为较稳定型煤层,全区可采。可采煤层情况见表2-6。表1-2-6可采煤层情况煤层名称煤厚(m)倾角。容重(tm3)层间距(m)平均稳定程度围岩性质平均顶板底板M231.45-1.81.6111.4514较稳定砂岩、粘土岩细砂岩、粉砂岩M271.5-2.31.8111.45较稳定砂岩粉砂岩2、煤质根据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确定矿区内可采煤层均为无烟煤(WY),根据国家标准GBT15224.1-2004,M23煤层属特低灰、中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M27煤层属中灰、低硫、高热值无烟煤。煤质特征见表2-7。表1-2-7可采煤层”嗅质特征表分析结果煤层编号水份(Mad%)灰份(Ad%)挥发份(Vdaf%)硫分Sid(%)发热量(MJkg)M230.749.615.92.031.497M271.2119.535.870.7528.045煤质及工业用途评述根据M27、M23煤层的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其具有广泛用途,可用于工业动力用煤,化工用煤及民用煤,一般工业锅炉、汽化等用煤。质量好的无烟煤可作气化原料、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的燃料以及作铸造燃料等;用优质无烟煤还可以制造碳化硅、碳粒砂、人造刚玉、人造石墨、电极、电石和炭素材料。四、水文地质条件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势为中低山地貌,南西部较高,北东部较低,海拔标高2029.481632.Om最高点位于矿区5号拐点附近的白岩大坡,海拔2029.48m,最低点位于南西侧冲沟,海拔1632.Om,相对高差397.48m,矿区的一般标高16001900m,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约为1632.Omo瓯地处乌江上游的三岔河流域游,地表水汇成溪沟后流入矿区南西侧龙潭洞形成暗河,区内为第四系、煤系地层,岩性多为粘土岩、粉砂粘土岩,泥砂岩,有一定的隔水性,大气降水不易渗入地下,地表水系不发育,矿区地表水大多为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流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大多在雨季时增大,早季时减小甚至干涸。一般小于20s。2、主要含(隔)水层类型矿区面积L33Km2,主要分布地层为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富水性简述如下(由上至下):1、第四系孔隙水:含水性较弱,但分布面积较广,有一定的蓄水量,对煤矿开采有一定的影响。2、基岩裂隙水:1)夜郎组(Tiy)第一段:岩性以以灰色为主,夹绿灰色条带,局部见紫灰色,以钙质粉砂岩、钙质泥岩为主。厚度6688m,含裂隙水,富水性弱。具有一定的隔水性,可视为相对隔水岩组。2)龙潭组(P3I):岩性主要为一套以碎屑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夹较多的泥岩、石灰岩、硅质岩、含菱铁质粉砂岩的含煤沉积。厚约350m,富水性弱。含裂隙水,富水性弱。3、岩溶含水岩组:1)长兴组、大隆组(P3C+d):岩性为硅质岩,灰岩夹碎屑岩及一薄层劣煤或炭质泥岩组成,一般厚33.5m,富水性中等。因距开采层间距较大,对未来矿井的顶板充水影响不大。2)茅口组(Pzm)含水岩组:分布在矿区南侧之外,其岩性主要为中一厚层灰岩,厚度大于200m发育有地下暗河、岩溶等,富水性强。因距最下部煤层距离大于100m且有玄武岩组(40-6Om)隔水层相隔,故对未来矿井的底板充水影响极小。3、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类型1、矿井涌水通道根据涌水途径的类型和地下水的水力学特征,本矿有如下几种涌水通道:岩层的孔隙:这种通道多存在于疏松未胶结成岩的岩石中。其透水性能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和连通情况,而不取决于孔隙度。岩层的孔隙度大,连通程度好,则巷道穿过时,涌水量大,否则涌水量就小。岩层的裂隙:岩层的风化裂隙或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都能构成矿井涌水通道。对矿井涌水量有普遍而严重威胁的是构造裂隙(断裂),其中包括各种节理、断层和巨大的破碎带。在开采过程中,当采掘工作面和它们相遇或接近时,与它有关的水源则会通过它们导入井下,造成突水。岩层的溶隙:岩溶可以从细小的溶孔直到巨大的溶洞,可以是彼此连通也可以形成单独的管道或似格架状岩溶体。其中可赋存大量的水或沟通其它水源,当巷道接近或揭露它们时易造灾害性冲溃。矿井总涌水量随主要巷道的增长和开拓面积的增大而有规律的增大。(4)人工作用对矿井涌水条件的影响:采煤层采空后,矿区压力对采空区上部岩层造成破坏,从而打破井下岩层的原始平衡,局部产生裂隙,形成涌水通道。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A、补给大气降水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补给方式和补给强度受降水量、岩性、地貌及地质构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非可溶岩分布地带,大气降水部份沿裂隙或孔隙补给地下,大部份则形成地表迳流流向低洼地带。B、还流区内地下水沿岩石的节理、裂隙迳流,以裂隙流为主。迳流方向由南东向北西方向迳流。C、排泄区内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是以泉或深部渗流的形式进行排泄。5、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矿井充水类型为裂隙充水矿床,其充水因素既决定于水文地质条件,又决定于开拓方式。充水强度受充水水源和通道的影响。A、充水水源根据煤层与各含水层之间位置关系,本区矿床充水水源主要是大地降水、地表水和老窑积水。B、充水通道及充水方式井田内可采煤层赋存在二叠系龙潭组含煤地层,该地层较厚,煤系底部有玄武岩隔水岩组,区内发育有Fl断层,故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为通过其顶底板的裂隙和断层裂隙进入矿坑,裂隙发育地段矿坑充水会有所增加。C、老窑积水及采空区对矿井充水的影响区内老窑开采历史悠久,老窑采空冒落造成地表开裂、塌陷,导致地表水由裂隙渗入蓄积。经调查,老窑内有积水。矿井浅部开采时,应预防老窑水涌入。在矿区南部有三个老窑,分别为LD3;开采M23煤层,为斜井开采,有一个斜井,开采深度约2Om,斜长约90m,采空区内有少量积水,约270m3,该小窑已于2003年4月关闭。老窑LD4:开采M23煤层,为斜井开采,有一个斜井,开采深度约15m,斜长约70m,采空区内有少量积水,约200m3,该小窑已于2003年1月关闭。老窑LD9:开采M23煤层,为斜井开采,有一个斜井,开采深度约40m,斜长约160m,采空区内有少量积水,约600m23,该小窑已于2003年2月关闭,技改前矿区范围内也存在采空区,采空区内均有积水。技改前主要在矿区东北部开采,主采M23煤层,开采标高在162Om至165Om之间,采空面积123355m2,采空区内约有积水120Om3。随着开采面积和深度的增加,浅部采空区及上覆煤层采空区可能导入井下,在矿井开采下伏煤层时应注意老碉水侵入。D、含水岩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井田内可采煤层赋存在二叠系龙潭组含煤地层,该地层较厚,开采M23煤层时距上覆长兴组246m,距下覆茅口组74m。开采M27煤层时距上覆长兴组260m,距下覆茅口组60m,受含水层的威胁很小。区内发育有Fl断层,故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为通过其顶底板的裂隙和断层裂隙进入矿坑,裂隙发育地段矿坑充水会有所增加。4、水文地质类型综上所述,矿区内无较大地表水体,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的供给水源,大气降水和老窑积水是矿坑的主要充水水源。小窑积水情况已查清,矿区水文勘探类型属于基岩裂隙充水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另外,根据徐州大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0年10月编制的X县XX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该矿的水文地质类型亦为中等。五、煤尘爆炸性该矿可采煤层只有M23、M27两层,根据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7年8月22日及2010年12月提供的X县XX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该矿M23、M27煤尘均无爆炸性,本次按煤尘无爆性进行设计。鉴定结果见下表。煤尘爆炸性试验成果表送样单位X县XX煤矿收样日期2010.12.2报出日期2010.3.2煤层编号工业分析()爆炸试验爆炸性结论水分灰分焦渣特征挥发分火焰长度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MadAdVadVdaf23号煤2.777.0225.4900煤尘无爆炸性27号煤1.2119.5325.8700煤尘无爆炸性备注此报告仅对来样负责。六、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的X县XX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M23煤层、M27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属不易自燃煤层。故本次按三类不易自然进行设计。鉴定结果见下表。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结果表煤层号焦渣特征全硫煤吸氧量自燃倾向等级St,d%Cm3/g干煤M2321.301.37III类(不易自燃)M2720.751.14III类(不易自燃)七、地温矿区内无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矿井。八、气候矿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1.极端最高气温34.1C极端最低气温-10.7。年日照数1354小时,年降雨量为721.4-1513.1mm,平均1235.7mm。无霜期274天。根据气像局多年统计资料,降雨集中在5-9月,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mm。第三节矿井设计概况一、井田境界X县XX煤矿位于X县城西南部,相距县城平距17.5Km左右,行政区划隶属X县X所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5'12”一105°36'24,匕纬26°35'42”26°36'13”。根据2008年3月X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X县XX煤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820168),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井田走向长约2.0km,倾斜宽平均约0.67km,面积1.33km2,开采标高为1715m至1575m标。见表1-3T表3-1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拐点XY129439203556043022943630355597753294286335559121429429603555844652944406355595876294441535560340二、储量及服务年限根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X省总队2008年8月编制的x省X县X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及黔煤生产字20081297号一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X县XX煤矿生产地质报告的报告的批复,截至2008年10月30日,核实M23、M27煤层总资源量为(331+333+334?)435万吨,其中:(331)129万吨,(333)216万吨,预测资源量(334?)90万吨。矿井地质资源量矿井地质资源量包括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331)、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及预测的资源量(334?)。地质资源量二(331)+(333)+(334?)二129+216+90=435万t工业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包括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331)及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的可信部分,根据本矿地质工作情况,(333)类型资源量的可信度系数按0.7取值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331)+(333)×0.7=129+216X0.7=280.2万t设计利用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二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一(断层、防水、井田井境、地面建(构)筑物煤柱)A.断层煤柱:只在矿区东南部边界处有一断层,不需留设煤柱。B.防水煤柱: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只在采空区边缘及在煤层露头留设防水煤柱,煤柱宽度30m。M23煤层:=23000cos7xl.6xL45xl04=5.38万吨M27煤层:=17000/CoS7X1.8X1.45X104=4.47万吨防水煤柱共计9.85万吨。C.井田井境界煤柱:宽度为20mM23煤层:=14000cos7×1.6×1.45×104=3.27万吨M27煤层:=12000cos7xl.8xl.45xl04=3.16万吨井田井境界煤柱共计6.43万吨。D.地面建(构)筑物煤柱:M23煤层:=43000/CoS7X1.6X1.45XIO4=IO万吨M27煤层:=52000/COS7X1.8X1.45X104=13.7万吨地面建(构)筑物煤柱共计23.7万吨贝!1:矿井设计资源/储量=280.2-85+6.43+23.7)×0.7=252.2万吨可采储量A.井筒煤柱井筒及主要巷道两侧各留20m的保护煤柱。M23煤层:二。万吨(不需留煤柱)M27煤层:=40000cos7×l.8X1.45×104=10.52万吨井筒煤柱共10.52万吨B.工业广场煤柱M23煤层:二0万吨(不需留煤柱)M27煤层:=4000cos7×1.8×1.45×104=l.05万吨工业广场煤柱共L05万吨井筒煤柱及工业广场煤柱共IL57万吨本矿区开采范围内煤层均为中厚煤层,设计采区回采率按80%计算。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二(252.2-11.57×0.7)×80%=195.3万t2、矿井工作制度矿井按年工作日330d,每天净提升(运输)时间16h进行设计。根据“国发200518号文”的要求,井下实行“四六”工作制,每天四班作业,其中三班采煤,一班准备、检修,四班掘进,每班工作6h:井上实行“三八”工作制,每天三班作业,其中两班生产,一班检修。3、矿井生产能力设计该矿建设规模为15万吨/年。4、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丁井服务"限=生产;m黑系IS=195.3(15×1.5)=8.7a根据勘探程度,储量备用系数取1.5。该矿属技改矿井,服务年限为8.7年。服务年限基本上能满足小型煤矿设计规范中有关要求。上式中: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储量备用系数取L4。三、矿井开拓开采1、矿井开拓开采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布置有3个井筒,现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及一采区回风上山已经施工完成。各井筒特征介绍如下:根据矿区面积、开采标高、煤层赋存情况及以往形成的采空区情况,设计以一个水平二个采区开拓全井田,水平标高+1577.4m,设计采用斜井开拓,煤层群联合布置,以石门联系各煤层,首采区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回采。1)主要井简根据开拓布局,矿井布置三条井筒。A.主斜井:全长433m,S净=8.In?,s掘=9.5m2,采用锚喷支护,井口表土段及局部顶底板破碎地段采用料石砌殖支护或锚网喷支护;主斜井主要用于煤炭运输及矿井进风,安装STD800/2x45型胶带输送机。B、副斜井:全长393m,S净=6.8m2,S掘二8.Im?,采用锚喷支护,井口表土段及局部顶底板破碎地段采用料石砌砧支护或锚网喷支护;主要用于材料、肝石运输及运送人员。副斜井铺设60Omm轨距30kg钢轨,采用MF0.75U型翻转式矿车进行运输。C、回风斜井:全长408m,S净=8.Im技掘二9.5m2,采用锚喷支护,井口表土段及局部顶底板破碎地段采用料石砌砧支护或锚网喷支护;回风斜井主要用于一采区回风。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机械抽出式。井简特征见下表井筒特征表井筒名称井口坐标井口标高(In)方位0倾角(0)井筒长度(m)支护方式断面(m2)XY净掘进主斜井2943312.435559461.51651.612912433锚喷8.19.5副斜井2943344.735559485.11651.312911393锚喷6.88.1回风井2943390.135559484.11659.112914408锚喷8.19.56、采区布置矿区煤层属缓倾斜煤层,设计全矿区划分为一个水平二个采区开拓全井田,具体位置详见开拓系统平、剖面图。1)首采一采区布置设计首采区为一采区,采区范围浅部以煤层露头破坏带煤柱线为界,深部以+1575m标高为界,北东翼以村寨及采区边界煤柱为界,设计采用分煤组联合布置,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首采区共划为三个区段,采区内不再布置采区上山,三个井筒即为采区上山。每个区段由主斜井、副斜井布置轨道石门揭穿M23煤层,由回风井布置回风石门揭穿M23煤层,两层煤联合布置开采,一采区采用双翼布置,首采工作面为12301工作面,在M23煤层东北翼。一采区煤炭通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一工作面运输巷刮板机一工作面运输巷皮带一区段溜煤眼自溜一主斜井皮带一地面储煤场地。2)后期采区布置后期(二采区)开采二采区时在+1577.4m水平标高往东北沿M27煤层底板作二采区机轨大巷,然后在二采区中部往上布置二采区运输上山至采区上部边界,在二采运输上山东侧重新布置回风井和二采区轨道井,每个区段由运输上山、轨道上山和二采区回风井作石门至M23煤层联合布置开采。3)目前采煤工作面目前矿井工作为12302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位于矿井一采区北翼,为123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和12303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由于矿井X年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目前矿井处于停产整顿状态,必须补充施工底板专用瓦斯抽放巷预抽12303运输巷和12303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瓦斯。详细见一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图。12302回采工作面、123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和12303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通过联络巷及石门形成通风系统。通过布置回风道实现各自独立回风系统从而形成首采完整的生产系统。4)底板瓦斯抽放巷设计考虑在M27煤层底板垂距20m处布置底板瓦斯抽放巷提前预抽煤层瓦斯。7、采煤工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采煤工作面布置在M23煤层,煤层厚度1.6m,以一个炮采工作面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根据采煤工作面的特点,选用相应的机械设备,矿井首采工作面走向长度225m,工作面倾斜长度90m,采用炮采工艺。四、提升、排水、压缩空气、通风、瓦斯抽放系统1、提升运输设备主斜井选用STD8002x45型带式输送机,B=800mm,Q=200Vh,=12o,L=373m,V=L6ms,配套电机功率2X75kW,电压380v,过载系数K=2.20副斜井选用JTPT.6X1.2型配行星齿轮减速器单滚筒矿用提升绞车,绳速VP=2.4ms,最大静张力FmaX=45kN:选用YPT型变频调速电动机,95kW,380Vo2、排水设备井底水泵房选择DF46-50x3型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矿井达最大涌水量时,二台水泵同时工作。其参数为:流量60mh,扬程为144.9m,配电动机功率为45kw。选用配套电机功率为45kw、660V防爆电机3台。排水管两趟,主排水管选用159×4.5mm钢管(矿用6寸管),备用排水管选用108X4mm钢管(矿用4寸管)。3、压缩空气设备选择LGJ-20/7型空压机1台和LGJ-20/8型空压机1台(两台均已购买),1台工作,1台备用。该空压机额定排气量为每台20m3min,额定排气压力为O.8MPa和0.7Mpa,电动机功率IlOkw;压风主管路选用:力108X4mm钢管(矿用4时管)。空压机站兼作压风自救供风风源。4、通风设备设计推荐选择FBCDZ-6-Nol5B型防爆轴流式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量23.351.7m3s,静压61

    注意事项

    本文(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