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docx
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1 .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并掌握其形成、分布、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对天气的影响。2 .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气流运动等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3 .应用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分析简单的天气实例。在高考中,常以某区域天气图、等压线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以及天气的变化过程。如2019全国卷11T45,2019全国卷ITfi等。考点1锋与天气学生用书P501.气团与锋(1)锋面结构示意图EB即回国冷气团温度不一定比暖气团低。冷暖气团是相对于所经地区而言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冷暖气团没有可比性。(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MI暖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气团冷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2.锋与天气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EB团回国锋面活动不一定都能带来降水。若暖气团中水汽含量较少,在上升过程中无法凝结成云或成云较少,则无法形成降水。自我检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图表示锋过境示意图,判断理由是O过境时会带来等天气。如我国冬半年的、天气,春季的等天气,北方夏季的一等天气,都是冷锋过境时带来的。(2)乙图表示锋过境示意图,过境时往往带来等天气。(3)冷锋降水主要在、暖锋降水主要在,但两者降水都在气团一侧。(4)丙图中A位于,属于气团,B位于锋,属于暖气团。(5)丁图为锋符号,C位于锋,属于暖气团,D位于锋,属于冷气团。答案:(1)冷气温逐渐下降,气压逐渐上升大风、降温、阴天、雨雪寒潮暴风雪沙尘暴暴雨(2)暖连续性降水或雾(3)锋后锋前冷(4)锋前冷后(5)冷前后,考向一冷锋、暖锋与天气冷、暖锋的判断方法(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2)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看降水区的位置(3)依据天气特征判断经历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程的是冷锋活动。一般情况下,冷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相对剧烈、明显。经历阴雨、升温等天气过程的是暖锋活动。一般情况下,暖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比较温和。(4)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判断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升高,气温降低。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降低,气温升高。Il考向二准静止锋与天气典型准静止锋的成因及对天气的影响成因对天气的影响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江淮地区每年夏初出现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昆明准静止锋南下冷空气与西南暖气流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冬半年,云贵高原东北侧(贵州省)阴雨寒冷,常有冬雨天气;而云贵高原西南侧(云南省)晴朗温暖天山准静止锋南下冷空气受到天山的阻挡在天山北坡常出现雨雪天气(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被天山阻挡)(2019高考全国卷11)2019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一17时B.17时一18时C.18时一19时D.19时一20时2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8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解析:第1题,由图中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知,本次强沙尘暴是因冷锋过境形成的,18时一19时这个时间段,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最大,说明正是强沙尘暴伴随冷锋过境的时间段。故选C。第2题,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该地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很大,导致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A项错、B项正确。沙尘暴经过时,沙尘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随之减少,但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C、D项错误。答案:1.C2.B(2019莱芜高三摸底)读某地近地面(八)、海拔500m(b)、海拔100Om(C)水平面上等温线分布图,回答34题。9 .图示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A.锋面B.气旋C.反气旋D.台风10 若此时东南方气团势力较强,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两地皆为晴朗天气11 两地皆为阴雨天气C.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D.甲地为晴朗天气,乙地为阴雨天气解析:第3题,读图,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图中有一等温线密集区,说明该地温度变化幅度大,两侧气团冷暖性质差异较大;根据该密集区在不同海拔的分布位置,可以推断该密集区是一个倾斜的分界面,该天气系统为锋面系统,A对。气旋、反气旋、台风的气团性质单一,没有明显差异,B、C、D错。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等温线最密集的地方为锋面,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所以西北方为冷气团,东南方是暖气团,若此时东南方暖气团势力较强,将推动锋面向西北移动,图示天气系统为暖锋。暖锋降水在锋前,甲位于锋前,乙位于锋后,所以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C对。答案二3.A4.C(2019贵阳模拟)下表示意我国西北某地4月份某日(1424时)气象要素变化资料。据此完成56题。时间(时)141618202224气温CC)16.223.32-2-1.8-1.8气压(hPa)1004100610221025102610285 .资料反映的天气系统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组合正确的是()A.高压风和日丽B.低压大雾天气C.暖锋暴雨天气D.冷锋大风、沙暴6 .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大气环境明显改善B.农牧业设施遭到破坏C.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D.附近山区出现泥石流解析:第5题,由表可知,当日1618时,气温骤降,1824时,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说明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暴天气。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此天气过程为冷锋过境,4月份我国西北地区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暴天气,农牧业设施可能会遭到破坏,大气环境质量将变差。大风、沙暴天气不能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泥石流多发于暴雨天气。答案:5.D6.B考点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生用书P5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气流形成(北半球)005.0hPa一风向一气压梯度力一风向-气压梯度力风向北半球顿逆时针流向中心须顺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南半球须顺时针流向中心逆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北风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垂直气流与天气流形成下.府7“,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气压V7气压前时间后前时间后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国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自我检测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实线箭头表示O(2)从气流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B表示c(3)从气压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B表示o(4)从气流运动方向分析,A形成于一半球,B形成于一半球。(5)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当B过境时,常出现天气。(6)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东部吹风,B的南部吹风。答案:(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2)反气旋气旋(3)高压低压北北(5)晴朗阴雨(6)偏北(或西北)偏南(或西南)(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题。1. 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B.东南风A.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 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解析:第1题,据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运用比例尺大体量算,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系统西部,吹东南风。第2题,3048小时之间,甲地处于低压系统控制下,低压区气温高,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答案:LB2.C(2019绵阳一诊)下图示意某年12月18日一24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图中的小圆圈为气压中心圆圈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圆圈上和锋线上的数字为日期。读图完成35题。3. 24日,甲地的主导风向是()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4. 气象部门发布了寒潮预报,甲地降温最剧烈的时间是()A.19日B.20日C.21日D.22日5. 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A.水平气压梯度增大B.气温水平差异减小C.大气逆辐射减弱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24日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北侧,主导风向是西南风,B正确。第4题,图中21日的冷锋距甲地最近,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因此甲地21日降温最剧烈,C正确。第5题,18日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寒潮过境时甲地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阴雨天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A正确。答案:3.B4.C5.A考点3主要气象灾害学生用书P531 .洪涝成因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水文特征、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等。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蓄洪能力下降。(2)危害:淹没农田、道路;破坏水利工程设施;冲毁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3)防御措施工程措施:上游修建水库;中游兴修水利工程,加固大堤,建立分洪、蓄洪区,河道裁弯取直;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生物措施:上中游地区植树造林;调整农业结构;有计划退耕还林、还湖。组织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实行防洪保险等。2 .干旱成因自然原因: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农作物需水季节等。人为原因: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剧干旱,如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2)危害:空气干燥、地表水径流水位大幅下降、动植物死亡、饮水困难、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工业停产等。(3)防御措施工程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物措施: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改进耕作制度,选择耐旱的作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利。组织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进行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3 .台风(飓风)(1)成因: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2)危害: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灾害并导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破坏农业及交通、通信设施。(3)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合理规划,减少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强度,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4 .寒潮(1)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隆通,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2)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3)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采取措施确保农(棚体加固、压紧棚膜、保温防冻)牧(圈舍加固、畜禽保暖)业安全;注意交通安全,防寒保暖等。5 .沙尘天气(1)成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表土疏松;风力强劲;人类对当地植被的破坏。(2)危害: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污染大气环境(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生产生活(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3)防治措施: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设置沙障;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自我检测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严重灾区所在的地形区。A,B,C,DO(2)据图判断该自然灾害的类型。水文灾害:o气象灾害:O(3)D地区相比A、B、C三地区出现该类气象灾害的成因差异是o答案:(1)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2)洪涝干旱(3)喀斯特地貌发育(2019太原一模)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12题。1 .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A.甲图一5月份B.甲图一3月份C.乙图一7月份D.乙图10月份2 .青藏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A.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B.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C.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D.气温增高,降水量增多解析:第1题,甲图青藏高原的隆起,气压中心发生变化,隆起后气压中心位于蒙古一西伯利亚一带,应为1月份最典型;乙图青藏高原隆起后气压中心位置偏南,位于南亚附近,应为夏季,典型月份为7月份。第2题,青藏高原隆起后,M地在图示季节为1月份,为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带来冷空气,寒冷干燥,使M地气温降低,降水减少。答案:LC2.A下列图1、图2分别是2019-2019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图和冬小麦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34题。3 .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A.秦皇岛B.保定C.衡水D.甘弹B4 .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的原因有()生长期内降水量少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锋面雨带停留在东北地区A.B.C.D.解析:第3题,根据图1和图2,读出各个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的平均耗水量值和平均有效降水量值,二者差值最大的地区最缺水。结合选项分析可知,差值最大的是衡水,即衡水缺水最严重。选C。第4题,图示地区为我国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是春季和初夏,而该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降水少,对;该地区距海洋不远,水汽能够到达,错;春季和初夏锋面雨带停留在南方地区,错。选A。答案:3.C4.A(2019长沙一模)下面图a为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8日12时西太平洋两个台风(左:莎莉嘉,右:海马)直线距离间的海平面气压剖面分布图,图b示意10月21日12时40分台风“海马”在广东汕尾登陆时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56题。5 .有关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风力或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盛行偏南风B.乙地盛行偏北风C.甲地风力比丙地强劲D.丁地盛行偏南风6.当台风登陆汕尾时,下列城市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是()A.阳江B.深圳C.汕头D.泉州解析:第5题,读图a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台风(低压中心)的西北侧,盛行偏北风;乙、丁两地位于台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盛行偏南风;丙、丁两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甲、乙两地,风力更强劲。选D。第6题,风速快,风向与海岸线大致垂直且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地区受风暴潮的影响大。汕头周边地区等压线密集,风力大,且盛行偏东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故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汕头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选C。答案:5.D6.C核心素养提升常考图表(七)等压线图的判读学生用书P54图型概述I等压线是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等压线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主要依据等压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考查某一区域天气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高考试题的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天气系统等压线特征天气低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状,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如图1中乙处)高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状,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如图1中甲处)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处各点的连线叫脊线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如图1中丙处)低压槽(锋面)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处各点的连线叫槽线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如图1中丁处)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左偏为南半球。如图2为北半球陆地上若为高压中心,则为冬季;陆地上若为低压中心,则为夏季。如图2为夏季,图3为冬季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近地面一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1)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2)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典题示例(高考全国卷I)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B.14日19时C.15日4时D.15日11时审答流程标准答案(I)B(2)B学以致用(2019安徽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区域2019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km/h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1)(2)题。(1)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由图可知,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A.29日14时B.29日20时C.30日02时D.30日08时解析:第题,由图可知闭合曲线为一局部高压中心。M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该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东,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右偏,则风向为西北风。第(2)题,图中M地西侧的高压中心和M地大致相隔10个经度,与29日08时相比,风向基本逆转时,M地应位于该高压中心的西侧对称点附近,即该高压中心东移20个经度;结合图中M地纬度可大致计算出东移20个经度的距离,再结合75km/h的速度,可计算出约耗时24小时。答案:(I)B(2)D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91(单独成册)一、选择题(2019高考江苏卷)2019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1 .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 .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东北部地区受强烈的锋面气旋系统影响,甲地处于冷锋锋后,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最可能形成暴雪天气;乙、丙两地位于锋面气旋南部,受暖气团控制,降暴雪的可能性不大;丁地处于锋面气旋东部,暖锋锋面附近,受暖气团缓慢北移影响,可能有降雪,但强度不大。第2题,戊地此时受高压(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此时戊地吹东南风。答案:LA2.C(2019临汾模拟)下图为我国某月7日21时某种天气系统向东推进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剖面图。天气系统推进速度为110km日,据此回答34题。3 .与7日比较,8日水库的气温变化情况是()A.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小B.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大C.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不变D.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变小4 .图中城市7日比6日大气污染重,其主要原因是7日()A.空气下沉受到抑制B.空气上升受到抑制C.空气辐散,静风D.空气辐合,静风解析:第3题,图示天气系统为冷锋,7日水库位于锋前而气温较高,天气晴朗;8日冷锋向东移动,水库位于锋后而多阴雨天气,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变小。故D正确。第4题,由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可判断,6日该地还没有受到冷锋影响,气温较高而空气对流较强;7日受冷锋影响,出现了逆温层,阻碍了近地面污染物扩散,故大气污染严重。答案:3.D4.B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下图中a、b、C三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某锋面气旋内,且三地均位于锋线附近。据此完成56题。5 .若b地此时吹西风,a、c两地风向、气温等天气现象差异较大,则下列关于a、c两地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地气温较C地的低B. a地风力较C地的大C. a地气压较C地的低D. a地晴朗,C地阴雨6 .若a、b、C三地气压不同,且此时风向均为东南风,则下列关于a、b、C三地气压高低的排序,正确的是()A.a>b>cB.a>c>bC.c>a>bD.c>b>a解析:第5题,因为a、C两地风向、气温等天气现象差异较大,所以a、C之间应是冷暖气团交界地区,锋线在a、C之间,大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根据北半球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和b地此时吹西风,判断该锋为冷锋,a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c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a地气温比C地气温低;a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c地可能天气晴朗。第6题,风从气压高处吹向气压低处,a、b、C三地气压不同,且此时风向均为东南风,故气压c>b>a0答案二5.A6.D(2019日照一模)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由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冰晶、灰尘、硝酸等悬浮颗粒物组成。下图为2019年1月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据此完成79题。7 .该日上海、成都出现雾霾,共同原因是()A.气压高,气温低8 .风力小,湿度大C.气流下沉,对流弱D.地形阻挡,风力小9 .此时石家庄()A.风雪交加10 风向为西北风C.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D.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增多11 未来几天山东天气变化,与图示相符的是()A"BSC.D.解析:第7题,雾霾一般出现在逆温天气,逆温现象解除,雾霾也就减轻或消散。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我国南方的上海和成都等压线比较稀疏,风力小,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是这两个城市产生雾霾的共同原因,B正确。第8题,此时石家庄处于冷锋锋前,降水一般发生在冷锋锋后,A错误;从等压线可以判断风向为西南风,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等压线变得比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C正确;处于锋面附近,云量增多,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减少,D错误。第9题,未来几天山东将受冷锋影响,气温将不断降低;因有低压槽过境,气压将由高到低再到高,所以,天气变化与图相符。答案:7.B8.C9.B(2019陕西师范大学附中模拟)夏季旱涝指数是指7、8月份降水与5、6月份的相对差值数,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旱涝交替出现的情况。下图为某年我国局部地区夏季旱涝指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2 .图中夏季降水变率最大的城市是()A.南宁B.广州C.河池D.灌阳11.推测该年份()A.潮州周边地区出现严重的伏旱B.灌阳附近有较长时间的梅雨天气C.珠江口沿岸出现涝渍D.南宁5月受台风影响大于7月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可读出,四地的夏季旱涝指数分别是南宁00.1、广州00.1、河池一o.20.1、灌阳一o.30.2,灌阳的夏季旱涝指数与。差值最大,为夏季降水变率最大的城市。第11题,从图中可看出,潮州夏季旱涝指数为0.30.4,说明7、8月份降水较多,不会出现严重的伏旱;灌阳夏季旱涝指数为一0.30.2,说明7、8月份降水较少,不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梅雨天气;珠江口沿岸夏季旱涝指数为0.10.2,说明7、8月份降水较多,可能会出现涝渍;南宁夏季旱涝指数为00.1,说明7、8月份降水多,5月受台风影响小于7月。答案:10.D11.C二、综合题12. (2019九江七校一模)下图为2019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3)与D地相比,判断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解析:(1)图中等压差是5hPa,A处有锋面气旋,为低压系统,所以A的气压值为10101015hPao(2)根据B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那么此天气系统是气旋(或低压)。B地位于西北太平洋,此时为秋季,所以该天气系统加强最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预防措施结合实际回答即可。(3)比较C、D两地的等压线疏密情况,C地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4)E是位于低压槽内的锋面系统,根据锋面两侧的风向判断,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侧的暖气团移动,所以此天气系统是冷锋;受冷锋的影响,甲地的天气现象是雨雪、大风、降温。答案:(1)10101015hPao(2)气旋(或低压)。从图中可以看出其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台风。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固堤坝。(3)C地的风力小于D地。C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4)冷锋。雨雪、大风、降温。13. (2019上海一模)下图示意2019年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单位:hPa)形势,图中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未来48小时前后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2)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3)说出图中D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后的一般移动方向以及所影响地区的天气特征。(4)在下列图中分别画出D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解析:(I)AB天气系统位于气旋西部低压槽,为冷锋。未来48小时前后石家庄市将经历一个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过程。(2)风力大小主要受气压梯度力影响,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3)台风多向西北方向移动,由于激烈旋转上升,给沿途带来狂风、暴雨天气。(4)台风为气流逆时针强烈辐合上升的强气旋天气系统。答案:(1)冷锋到来之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有大风、降温、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甲地风力大于乙地。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动。台风导致狂风、暴雨天气。(4)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