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150.docx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150单项选择题第1题、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oA.钛B.黑火药C.小苏打D.空气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钛是一种金属元素,是单质。黑火药是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组成的混合物。空气是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HCo3,是化合物。故本题应选C。第2题、下列自然现象涉及化学变化的是()oA.灰尘形成雾霾B.二氧化碳形成干冰C.二氧化硫形成酸雨D.冰融化成水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A项,雾霾是灰尘和水凝结而成,不是化学反应;B、D两项只是形态的变化,成分并没有变化,也不涉及化学变化;C项,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排放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在大气中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二氧化硫形成硫酸。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第3题、激光打印机在运行过程中会电解空气中的氧气,产生有毒且有强氧化性的蓝色气体,它是()。A.二氧化氮B.一氧化碳C.臭氧D.氢气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根据有毒,排除Do根据强氧化性,排除Bo臭氧是蓝色气体,二氧化氮是红色气体,排除A。第4题、被称为我国“陶都”的是哪一城市?()A.宜兴B.景德镇C.淄博D.洛阳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远在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宜兴的先民就发明创造了陶器,从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制陶技术不断地改进,所以这里被称为是我国的“陶都”。景德镇是我国的“瓷都”,故本题选A。第5题、在日常生活中,尼龙、涤纶、丙纶、维尼纶等纺织产品可以统称为()。A,蛋白质纤维B.亚麻纤维C.膳食纤维D.合成纤维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合成纤维是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化学纤维的一种,主要有丙纶、月青纶、维尼纶、涤纶、尼龙等。本题选D。第6题、下列不属于有色金属的是()oA.铜B.镒C.铝D,锌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镒、铭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故本题应选B。第7题、微晶玻璃具备了玻璃和()的双重特质,成为了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A.水晶B.陶瓷C.钢化玻璃D.树脂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微晶玻璃,又称微晶玉石或陶瓷玻璃,是综合玻璃,是一种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做玻璃水晶。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微晶玻璃像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第8题、和生锈属于同类化学变化的是()。A.发霉B.皮肤病C,燃烧D.降雨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生锈属于氧化反应,选项中只有燃烧是氧化反应,故本题选C。第9题、中国古代的青铜指()按一定比例的混合合金。A.铜、铁、铝B.铜、锡、铅C.铜、煤、木D.铜、银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古代青铜指铜、锡、铅合金,现代青铜概念外延,包括铜、铁、铝等。D选项铜银合金指白铜。第10题、被称为“化学的圣经”的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首先系统提出的。A.门捷列夫B.居里夫人C.拉瓦锡D.奥斯特洛夫斯基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19世纪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11题、在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的任意化学反应,在不做其他功时,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反应热的总值相等)。这是()的内容。A.盖斯定律B.能量守恒定律C.菲克定律D.查理定律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1840年俄国化学家盖斯(HeSs,也译作赫斯)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热化学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在“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的任意化学反应,在不做其他功时,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反应热的总值相等)”。这叫做盖斯定律。故本题选A。第12题、下列关于水的转化,说法错误的是()oA.海水经过蒸储可以得到淡水B.活性炭可以使硬水软化C.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的合理步骤是:自然沉降一化学沉降一消毒杀菌一加热煮沸D.让普通水以一定流速,沿着与磁力线垂直的方向,通过一定强度的磁场,普通水就会变成磁化水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活性炭的作用是物理吸附,水的软化靠的是化学螯合或离子交换。B项说法错误,应选。其他选项说法均正确。第13题、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的明显区别是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oA.水蒸气B.氨C.二氧化碳D.氧气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和臭氧层。本题选Do第14题、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A.氧、氮B.氮、氢C,氧、氢D.氢、M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干洁空气是大气的主体,平均约占低层大气体积的99.97%(水汽平均约占0.03%,杂质可忽略)。千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78%)、氧(21%),此外,还有氤、二氧化碳、氢、窟、氟、管、臭氧等。第15题、下列关于生活中化学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oA,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B.买来的铁丝,上面镀了一层“防腐”金属,此金属是铜C.医院用“铁餐”造影法检查病人的胃,“钦餐”的主要物质是氯化钢D,儿童患软骨病,是因为缺少钙元素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酸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并非二氧化碳,A选项错误;铁丝外面的“防腐”金属是锌,不是铜,B选项错误;“铁餐”的主要物质是硫酸铁,由于钢离子有剧毒,氯化钢溶于水会被吸收导致人体中毒。硫酸钢是不溶于水、不溶于稀盐酸(胃酸的主要成分)的沉淀,不会被身体吸收,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第16题、在生物学里,下列属于单糖的是()oA,麦芽糖、果糖B.乳糖、蔗糖C.核糖、葡萄糖D蔗糖、淀粉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果糖、核糖、葡萄糖属于单糖。麦芽糖、乳糖、蔗糖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第17题、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相较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天然气的生成也比较广泛,各种类型的有机质都可形成天然气,但不包括()oA.煤系有机质(包括煤层和煤系地层中的分散有机质)热演化生成天然气B.海水中氧气和阳光充足,加之江河带人大量的营养物和有机质生成天然气C.腐泥型有机质在热降解成油过程中,与石油一起形成天然气D.在浅层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的群体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天然气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海水中氧气和阳光充足,加之江河带入大量的营养物和有机质,为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粮”,这些生物的遗体可以产生有机碳,这些有机碳才是生成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原料"而仅有这些生物遗体还不能形成石油和天然气,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这些生物遗体就逐渐变成了分散的石油和天然气。故选B。第18题、蜜蜂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下列有关蜜蜂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oA.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B.雌蜂通常寿命不长,不采花粉,亦不负责喂养幼蜂C.蜜蜂的口部是花粉采集和携带的器官D.蜜蜂的发声器官位于蜜蜂腹部的两个极其小的黑色圆点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蜂王可以根据蜜蜂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蜂蜜21天后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峰长。B项表述有误,故当选。19题、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的血型为AB型,所生子女的血型不可能为型型型)0ABoA.BCD.AB型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A、B、0、AB四种血型从遗传基因看,A型有AA和Ao两种基因,AB型只有一种AB基因。所以其子女的血型有基因为AA的A型、BO的B型以及AB型三种可能。本题选C。第20题、下列关于味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oA.味觉共有酸、甜、苦、咸4种B.对甜味最敏感的部位是舌尖C.对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舌根D.对咸味最敏感的部位是舌头中间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味觉共有酸、甜、苦、成4种,辣不是味觉,A项正确;对甜味最敏感的部位是舌尖,B项正确;对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舌根,C项正确;对咸味最敏感的部位是舌侧的前半部分,D项错误。选D。第21题、果实在完全成熟后,由于含水分多少不同,形成了干果和肉果的分类。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干果的是()oA.榛子B.瓜子C.大枣D.山楂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干果大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干果有很多,如板栗、霹雳果、榛子、腰果、核桃、瓜子、松仁、莲子、白果、杏仁、大枣、花生等。肉果的常见类型包括浆果、柑果、瓠果、梨果与核果等。D项山楂属于肉果。故选D。第22题、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的技术是()oA.杂交育利aB.克隆C.诱变育种D.转基因技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克隆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诱变育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基因组中提取所需要的目的基因,或者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基因片段,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状个体的技术。根据上述定义可知,本题选D。第23题、下列关于土壤肥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oA.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B.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C.人工肥力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D.土壤肥力受外界影响较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自然肥力是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产物,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它能自发地生长天然植被。故选C。第24题、下列与生物科技有关的重大事件中,不属于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是()oA.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B,克隆羊多莉问世C.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D.美国“生物圈2号”计划首次试验结束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口解析:A项,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开始实施,标志着人体“生命之书”翻开第一页。B项,克隆羊多莉问世于1997年。C项,2003年4月15日,中、美、日、英、法、德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D项,美国“生物圈2号”计划首次试验结束的时间是1993年。因此,只有C项不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事件。第25题、下列疾病中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是()。A.肺结核B.支气管炎C.哮喘病D.阑尾炎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消化系统疾病是发生在口腔、唾液腺、食管、胃、肠、肝、胆、胰腺、腹膜及网膜等脏器的疾病。阑尾属人体消化系统的器官,阑尾炎是阑尾的炎症,是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而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故选D。第26题、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有调节作用的是()oA.生长激素B.载体蛋白C.血红蛋白D.蛋白酶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A项生长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它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B项栽体蛋白有运输作用,糖、氨基酸、核甘酸等水溶性小分子一般由栽体蛋白运载。C项血红蛋白具有运输作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项蛋白酶有催化作用,催化蛋白质水解。故选A。第27题、下列关于肿瘤的说法,错误的是()oA.大多数良性肿瘤不会恶变B.肿瘤指细胞的异常病变在身体上面形成的肿块C.恶性肿瘤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第一位的疾病D.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具有生长快、转移早的临床特点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肿瘤指细胞的异常病变,但不一定在身体上形成肿块。第28题、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甲又以乙为食,那么甲和乙的关系可能是()。A.竞争B.捕食C.互助D.捕食和竞争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甲以乙为食说明甲乙存在捕食关系,甲乙都以丙为食则说明甲乙存在竞争关系,故本题答案选D。第29题、正常人一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数量最多的是()。A.听觉信息B.视觉信息C.味觉信息D.嗅觉信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本题选B。第30题、下列不属于生物质能的特点的是()。A.低污染性B.广泛分布性C总量十分丰富D.不可再生性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栽体的能量。它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总量十分丰富、广泛应用性等特征。D项错误,生物质能属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故选D。第31题、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留体激素的原料。下列对胆固醇的说法错误的是()oA.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B.小肠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C.长期多食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偏高D.为了降低人体胆固醇的含量,在饮食上最好食用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人体几乎全身各组织都可合成胆田醇,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70%80%由肝脏合成,10%由小肠合成。故B项说法错误。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故A项说法正确。鸡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长期多食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偏高,故C项说法正确。总胆固醇增高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者过于劳累引起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调整饮食,最好食用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燕麦等。故D项说法正确。故选B。第32题、DNA双螺旋是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昔酸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于1953年提出的。A.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B.沃森和克里克C.埃尔文.查戈夫和莱纳斯.鲍林D.赫尔曼缪勒和萨尔瓦多卢里亚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构造出一个右手性的双螺旋结构。DNA双螺旋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DNA双螺旋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假想的中心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多项选择题第33题、塑料制品应用非常广泛,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白色污染”o市场上销售的塑料容器一般都会在底部标一个三角形符号,里边标上17的数字(如下图所示)。对此认识正确的有()oA.用这些数字17对塑料进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使用塑料制品,同时也有利于塑料的分类回收B.这些分类中,多数不能进行加热,容易产生有毒物质C. “6号”PS如果用于包装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分解出致癌物质D. “5号”PP是唯一可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的,可以重复使用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解析:数字17分类详细内容见下表:图片丢失由上表可知,本题答案应选ABCDo第34题、下列现象,表述符合生活实际的是()oA.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B.用自来水水龙头放水时,邻近的自来水管会偶尔发出阵阵的响声C.对着电视画面拍照时,打开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照片的画面会更清晰D.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解析: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各异,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A选项正确。自来水水龙头放水时,邻近的自来水管偶尔发出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B选项正确。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C选项错误。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只能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BD。第35题、下列关于化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有()oA.三大强酸分别是盐酸、硫酸、硝酸B,惰性气体有氮气、氯气、二氧化碳C.氢气、氧气、氮气、臭氧都是气体单质D.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具有可燃性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解析:天然存在的惰性气体有六种,即氨(H析、M(Ne)>M(Ar)>M(Kr).债(Xe)和具放射性的氢(Rn)oB项错误。第36题、下列科技成果与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oA.青霉素问世一一开创医学新纪元B.晶体管问世一一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C.梦的解析出版一一掀起心理学革命D,克隆羊多莉问世一一人体“生命之书”掀开第一页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实施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计划。它的实施,标志着人体“生命之书”掀开了第一页。故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BCo第37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oA.人体结构的层次关系是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人体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人的肝脏属于消化系统D.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解析:人体结构的层次关系是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人体,故A项说法正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B项说法正确。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与消化腺所组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腺以及胃腺、肠腺等。故C项说法正确。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故D项说法正确。故全选。第38题、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的是()。A.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B.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C.莱特兄弟发明飞机D.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A、B、C三项均是这一时期的成果。D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39题、2010年7月,“中暑”被列入了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下列预防中暑的措施正确的是()。A.迅速为其进行物理降温B.重度中暑者要立即送医院抢救C.饮盐水及含咖啡因的清凉饮料D.轻度中暑时,可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解析:C项中不能饮用含咖啡因的清凉饮料,其他三项的措施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BDo第40题、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堵上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B.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C.生产灯泡时,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D.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很难把他们分开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D答案解析:解析:生活中很多现象的工作原理都利用了大气压强,抽气机、吸管、茶壶、针管等都可能利用到大气压。A项堵上小孔,当壶内的水流出部分后,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里面的水不易流出来,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B项当用口吸吸管时,口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饮料进入口中,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C项用抽气机抽出灯泡里的空气这种现象是利用气压差,抽气机在高速旋转时空气流速很大,气压则变得很小,在灯泡外制造了一个低压区,使其被抽空,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D项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由于分子间的存在相互的引力,玻璃板在水分子的引力作用下很难被分开,这是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与大气压力无关。故本题答案为CD。第41题、下列关于燃料电池的表述正确的是()。A.燃料电池从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B.燃料电池可以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率较高C.燃料电池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D,燃料电池有害气体及噪音排放都很高,二氧化碳排放因能量转换而大幅度增加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解析:A、B项表述均正确;C项为锂电池的内容,因此排除;燃料电池由于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可以大大降低空气污染、解决电力供应、电网调峰等问题而被广泛应用,因此D项错误。第42题、下列联合国制定的健康日与日期对应正确的是()oA.4月7日一一世界卫生日B.5月31日一一世界无烟日C.11月1日一一世界艾滋日D.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解析:12月1日是世界艾滋日。其他三项对应都正确。材料处理题4.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凸显的问题。由于社会观念、信息产业、科学技术以及立法规划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没有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倒卖个人信息的行为较为猖獗。非法倒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体包括:个人户籍资料、车辆档案、银行存款及交易明细、公司工商档案、旅客住宿记录、乘坐航班记录、手机机主信息、犯罪记录、暂住证和护照等,甚至还包括港澳和外国人的信息资料。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主要有三类。第一,犯罪嫌疑人从网上向上家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后,加价卖给下家,非法获利。第二,犯罪嫌疑人违法开设私人侦探公司,通过非法在网上购得公民个人信息,使用自制或违法购得的侦查器材,进行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私家调查。第三,违法开设讨债公司,通过非法在网上购得公民个人信息,用于代他人讨要债务。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决定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信息安全,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并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重点解决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滞后的问题。第43题、结合材料和社会实际,请分析倒卖个人信息行为猖獗的原因。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正确答案:倒卖个人信息行为猖獗的原因包括以下四点:(1)利益驱使。倒卖个人信息行为的背后是利益在作祟,倒卖个人信息获利丰厚,使得违法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以身试法。(2)立法保护曾长期缺失。我国曾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认识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性,立法保护的缺失使得违法犯罪分子更加肆无忌惮。违法成本低。虽然非法出售个人信息早在2009年就已“入罪”,但由于相关法律针对性不强、相关条款较为粗疏、取证工作困难等原因,现实中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追究刑责的人并不多见。(4)公民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薄弱。不少公民随意泄露其个人信息,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答案解析:第44题、在网络时代应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不确答案:网络时代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完善网络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通过为契机,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法规。(2)建立“黑名单”制度。将违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机构列入“黑名单”并公开曝光。(3)健全监督、投诉渠道。遭遇信息泄露时,当事人可以有效投诉进而尽快获得个人权益保护。(4)公民个人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比如,不要在网络随意上传与个人身份有关的信息,现实生活中不要轻易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等。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