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docx
凝心聚力做好三篇文章扎实推进“石榴籽铸魂”工程近年来,XX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做好“铸"“育''"融''三篇文章,扎实推进“石榴籽铸魂”工程,努力打造XX教育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高地。一'在“铸”字上聚魂,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增智增效。一是奏好思想主旋律。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等纳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第一议题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I,同时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专题学习XX次、交流研讨XX次、党组织书记讲党课XX次、主题党日活动XX次。二是抓牢课堂主阵地。印发XX实施方案,评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优质课XX节、优秀教学设计XX篇、优秀作业设计XX份,认定“思政课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教育人才XX名。举办XX活动,开展公开课示范教学XX节,辐射指导教师XX余人。签署“XX框架协议”,建成“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共同体。三是搭建文化新矩阵。深入挖掘语文、历史、思政等学科教学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强化“中华文化”的思想认同,构筑“血脉相连、命运一体”的文化根基。打造XX三大非遗品牌,组建XX等“石榴籽社团”235个,开展好歌传唱、经典诵读、书画丹青等特色课程,精心打磨各学段XX,持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二'在“育”字上用情,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无声'立德有形。一是串点扩面建阵地,校园文化再丰富。持续深化校园环境育人功能,打造XX等阵地XX个,创建XX等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XX所,在校园环境创设中植入民族团结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有形之魂、有感之举、有效之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各类活动齐开展,育人成效再彰显。组织开展XX比赛,覆盖师生XX人。开展“六一”文艺展演、XX中小学艺术展演、“舞动新时代''舞蹈展演、“书香润童心''诗词大赛等各类展演活动XX场次,常态化开展主题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厨艺大赛、劳动技能比拼、主题运动会等活动千余场次,XX代表XX参加XX中小学艺术展演,在各类活动中增进交流,深化情感,进一步丰富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涵。三是线上线下同发声,宣传力度再提升。充分利用XX公众号和各学校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方式,发布工作信息XX篇。用好XX微信公众号,开设“石榴籽专栏”,刊发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类活动XX期。培养XX宣讲团”成员103人、“XX讲解员”32人,组织外出培训观摩学习X次,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最强音。以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契机,围绕“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强国语言基石”主题,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大宣讲”进村活动和文化馆“护苗”等活动,持续做好师生“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工作,在教育系统上下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浓厚氛围。三'在“融”字上做深,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一是讲好三交融情故事。借助XX机遇,与XX、XX等地区青少年开展“红领巾手拉手”书信画交流、“云端课堂促三交籽籽相拥心向党''等主题活动XX场次,建立点对点、手把手精准“传帮带”机制,先后选派XX名师生到XX互访互学,进一步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永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二是打造四色研学线路。充分挖掘XX历史文化资源,实施打造有时代印记、有地方特点的“红黄蓝绿”四色研学线路,开展爱国行、访旧址、爱家乡、生态行等“小石榴籽寻访”“手拉手看家乡”系列“行走的思政课''XX场次,XX“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三是深化“五个认同”教育。坚持将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大课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相结合,依托课外文化、艺术、体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品味清明文化传承中华经典,清明诗会、元宵灯会、“浓情端午粽叶飘香”游园会、“窿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情景剧、“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国学经典诵读展演、“石榴花开校园籽籽同心向党''六一儿童节展演等系列“融融小舞台”主题活动XX余场次,让“五个认同”教育活起来、新起来、强起来,进一步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