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审计工作底稿指引(2021年修订)使用说明.docx
-
资源ID:1852462
资源大小:13.6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型企业审计工作底稿指引(2021年修订)使用说明.docx
使用说明一、编写背景2009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对于广大注册会计师掌握审计准则,提高实务操作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技术,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在重庆市注册会计师协会近几年组织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中,发现部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缺乏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未能通过实施有效的实质性程序应对审计风险。部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希望地方协会针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型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执业指引。为帮助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人员理解和运用审计准则,提高执业质量,重庆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行业专业人员于2014年编写了小型企业审计工作底稿指引(试用),2021年在对2014年版本进行全面修订和补充的基础上编写了小型企业审计工作底稿指弓1(2021年修订)1二、适用对象本指引适用于对小型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小型企业,指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企业分类标准小型、微型企业标准的被审计单位。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中型被审计单位,也可适用本指引:(1)业务简单,注册会计师评估整体风险较低的被审计单位。(2)处于项目建设期,尚未实现销售收入的被审计单位。三小型企业审计的特点无论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均应当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因此,小型企业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与大中型被审计单位具有相同的要素,审计工作底稿同样应当由初步业务活动、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其他项目及业务完成阶段工作底稿等构成。与大中型被审计单位比较,由于下述原因,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小型企业审计底稿内容往往更为简化,且多数时候没有实施控制测试。L小型企业管理架构简单、部分控制存在但未制度化;2、小型企业多数情况下不涉及公开市场融资;3、小型企业业务相对单一。将了解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的起点,是风险导向审计有别于传统制度基础审计的特点。为更好地引导注册会计师合理进行职业判断,本指引强调注册会计师通过风险评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同时,也提供了实质性程序选择的相关说明,注册会计师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审计项目的情况进行选择。四小型企业审计工作底稿指引(2021年修订)使用说明本指引主要内容包括:(1)初步业务活动底稿指引;(2)风险评估程序底稿指引;(3)实质性程序底稿指引。(一)初步业务活动底稿指引初步业务活动底稿指引主要内容包括初步业务活动底稿内容及有关独立性;L初步业务活动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有利于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的活动的总称。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1)确保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2)确保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3)确保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2、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对应的质量控制程序;(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3)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3、初步业务活动底稿编制初步业务活动底稿一般采用表格及文字描述方式。通过初步业务活动底稿记载,应当使得他人能够判断:(1)被审计单位对于业务的基本需求是否清晰,注册会计师是否对被审计单位有基本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对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诚信是否不存在疑虑。(2)注册会计师对于自身胜任能力的判断,以及是否能够从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性,从而满足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3)被审计单位是否已与注册会计师就相关业务条款达成一致。(二)风险评估程序底稿指引风险评估程序底稿指引主要内容包括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指引、审计计划编制指引,重要性水平确定。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论该错报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而实施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包括:L询问管理层以及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人员;2、分析程序;3、观察和检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UOl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集中体现了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审计准则要求必须对所有审计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不能不经评估就直接设定审计风险等级。本指引中,列示了重要性水平确定的参考经验。(三)实质性程序底稿指引实质性程序底稿指引主要内容包括实质性程序概念、实质性程序选择的一般原则、报表项目实质性程序指引。L实质性程序的概念实质性程序,是指用于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实质性程序包括下列两类程序:(1)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细节测试;(2)实质性分析程序。实施实质性程序的目的是为了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2、选择实质性程序的一般原则根据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针对相关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即在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拟信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由于多数中小企业具有业务及控制措施简单,部分不相容职务未分离,部分控制未制度化的特点,当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简单,或者注册会计师认为内部控制不值得信赖时,可以选择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当注册会计师决定不实施内部控制测试时,应当在底稿中记载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了解的情况,决定不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的理由,以及注册会计师针对性地设计的实质性程序性质、时间安排、范围。3、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及专家提示报表项目实质性程序实施指引中,增加了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及专家提示段落。主要内容是相关报表项目审计时,可参考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要求,以及专家提示,执业人员在开展审计时,应注意相关要求和提示。以货币资金为例,有以下可供参考的资料:(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12号货币资金审计(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及其应用指南(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2号函证(4)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提示2019第4号一函证程序中的重点关注事项(5)浙江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提示(第2号)函证相关问题的关注五、注意事项L本指引并非完整的小型企业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引,有关穿行测试、控制测试、特殊项目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完成阶段底稿、实质性分析底稿、审计抽样底稿编制,以及其他本指引没有涉及的相关内容,请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2、本指引不能替代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及其指南。本指引内容如与执业准则或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准则指南、工作底稿编制指南等冲突,应当以准则和指南为准。3、本指引不能替代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职业判断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灵魂,是保证达成审计目标的根本。注册会计师应该在理解风险导向审计实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职业判断,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参考本指引,如何选择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4、由于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不同,不同注册会计师对于同一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结论不同,以及在实质性程序的选择过程中需大量运用专业判断,并不存在所有中小被审计单位均使用固定的实质性程序。本指引中,有关实质性选择是编写者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给出的参考意见,并不具有强制性,供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实质性程序时参考。5、由于金融类企业通常资产总额大,从业人员较多,本指引未涵盖金融类企业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