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

    • 资源ID:1852216       资源大小:12.7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活动中创新。关键词:唤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凡是缺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教学活动都会使学生的思维窒息,会将学生潜在的创新欲望、创造才能扼杀在萌芽中。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绝非仅仅是纯粹智力活动的过程,它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而数学正是能给人一种正确、科学的创造思维的示范,数学正是以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人云亦云的科学精神来陶冶人。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活动中创新。一、唤起创新意识一一使学生想创新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心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它具有强烈的创造和创造勇气。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是创新萌芽期。小学阶段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孩子们在数学探索中不断萌发这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孩子们想创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们的认知冲突,使他们在疑惑中产生非弄明白的心态,使之跃跃欲试地进入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例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首先要求同学们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法则。同学们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两道题:+=?-?同学们的思维突然卡壳,沉默片刻后接下来的猜测:“+=”,“不!+与+的结果是不是一样呢?同分母分数的计算中出现了异分母的加减法,新旧知识的矛盾带来了认知冲突,引发起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学具带着1/2疑问开始了研究,终于发现了异分母加减法计算法则。学习中的疑问正是设定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孩子们自己解决了问题,摘到了果实。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索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好奇,从而促使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比如在学习比例尺一课时,课前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测量了教室的长和宽,然后要求同学们将教室平面图画在纸上。上课时,老师将同学们画的平面图一一贴在黑板上,然后提问:大家画的都是我们这间长8米,宽5米的教室,可为什么大家画的结果不一样呢?同学们纷纷回答:因为画的时候长和宽缩小的倍数不一样。”“大家说的对,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沉默了一小会儿,同学们说:“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让实际的长和宽缩小的倍数一样,画的结果就一样了。对,我们在画图的时候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比例尺。”学生的好奇心已经被触动,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同学们用统一的比例尺画出教师的平面图。在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新知,解决了问题。通过解决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问题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同学们对比例尺有了深刻的理解,建立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萌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二、培养创新精神一一使学生敢创造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愿和态度。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没有这种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毅力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勇气,是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创造思维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这种意愿和态度。让学生敢于创造,关键是教师态度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如果教师能满腔热情地鼓励孩子们去大胆创造,大胆想象,能够真诚地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能够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人际环境,孩子们才能敢创造、敢猜想、敢挑战,才能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敢于提出与此不同的见解。1、鼓励学生学生大胆地猜想和挑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去猜想、去验证。孩子们来到课堂不是带着一个空空的脑袋进来的,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积累。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创设猜想、探索、验证的机会。如在学习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我没有生搬套用“速度X相遇时间二总路程”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猜想两车行使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解决问题方案。同学们用两块橡皮一边模拟客、货车行使,一边提出了不同的猜想和估计:A、两辆车同时相对开出后在某一地点相遇;B、两辆车行使若干个小时后未相遇;C、两辆车相遇后擦车而过继续行使;D、两辆车行使一段后其中一辆货车出了故障在P点停车修理,客车继续行使并货车在P点相遇;E、两车相遇后继续行使,到达出发地又立即返回,再一次相遇我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热情地给予肯定,每到精彩之处还不时地带头鼓掌。同学们的思维在这个遐想的空间里自由地展开,精彩的解决策略充分展示着学生的智慧。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提出富有挑战性问题的勇气。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处于激奋状态,引发他们积极主动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有位老师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时说:因为长方形的特征正方形都具备,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并不完全具备,所以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只小手已高高举起:老师,我有意见。您说长方形的特征正方形都具备,可是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不相等这个特征正方形并没有具备,怎么能说正方形一定是特殊的长方形呢?”这个问题把老师也问糊涂了,一时不知怎么回答。这位老师并没因此而否定这位学生,而是实事求是地说:“你提了一个老师还没想到的问题。你比我善于思考,很了不起。不过这个问题我还没想好怎么回答,给我点时间好吗?下课后咱们再讨论。这位教师以宽容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使学生取得成功,就应该不断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不断取得成功。要想让学生敢于创造,就要为孩子们成功的探索创设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宽松、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让孩子们在友好的范围中愉快地体验,有想说、敢说、敢问的心境。二是提供一个学生敢想、敢说、敢挑战的思维情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有点想、有的说、有的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三、提高创新能力一一使学生会创造创新能力是一种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创造能力,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挖掘出来。如在学习带分数乘以整数“2义4”的计算时,4可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请同学们用先前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同学们列出了不同的算式。方法1:2+2+2+2=9(转化为加法计算)方法2:×4=9(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方法3:2.25×4=9(将带分数化为小数)方法4:(2+)×4=2×4+×4=9(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每一种新算法的出现,老师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并引导同学们用自己的算法继续Ill探索,看会遇到什么新问题。老师将2x4分别改为:2×4和2×400o这时坚持用“分数化成小数”计算的那位同学首先修正了自己的想法,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31不宜用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来计算。坚持用改为加法计算的那位同学看到了2×400的题目,扰了扰头发:“400个2,用加减计算太麻烦了。”教师精心的设计收到了较4好的学习效果,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计算方法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同学们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并从同伴的学习探索中受到启发。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造,除了让学生多角度地探索发现问题外,还应注意激励孩子们的想象力的发挥,想象是形象思维的最高形式,它是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