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试题题库.docx
医学免疫学试题题库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选择题A型题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A.易发生肿瘤B.易发生超敏反应C.易发生感染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E.易发生免疫耐受2.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第一个医师是A.KochB.JennerC. PasteurD.VonBehringE.Bordet3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识别4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识别5 .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A.巨噬细胞B.B细胞C.T细胞D.中性粒细胞E.浆细胞6 .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A.BurnetB.BorderC.PorterD. JennerE.Pasteur7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肿瘤8 .超敏反应C.移植排斥反应D.反复感染E.免疫增生病8 .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日本D.俄罗斯E.英国X型题9 .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A.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B.有针对性C.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D.出生时就具有E.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10.免疫防御功能是指A.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B.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C.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D.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E.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11.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肿瘤D.免疫缺陷E.免疫增生病12.免疫监视功能是指A.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B.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C.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D.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E.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二、填空题1 .免疫应答过程大概分为三阶段,分别是()、()、()。2 .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三、名词解释1 .免疫2 .免疫防御3 .免疫监视(immunologicsurveillance)四、问答题1.简述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EABADAEDA1O.ABC11.ABD12.BD13.AB二、填空题1.识别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2.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二、名词解释1 .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2 .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3 .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三、问答题L根据作用方式及其特点的不同,机体存在两类免疫:1)先天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是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其主要特征是反应迅速,针对外来异物的范围较广,不针对某个特定异物抗原,也称非特异性免疫。2)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其主要特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开始的应答过程比较缓慢,一旦建立清除该抗原的效率很高,特异性很强,也称特异性免疫。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一、选择题A型题1 .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布、定居及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D.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 .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淋巴结和脾脏B.胸腺和骨髓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E.淋巴结和骨髓3 .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法氏囊C.脾脏D.胸腺E.淋巴结4 .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腔上囊C.脾脏D.胸腺E.淋巴结5 .人类最大的免疫器官是:A.骨髓B.胰腺C.脾脏D.胸腺E.淋巴结6 .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A.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B.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C.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缺乏D.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E.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7 .脾脏和淋巴结生发中心主要由哪类细胞聚积形成?A.T淋巴细胞8 .B淋巴细胞C.粒细胞D.巨噬细胞E.NK细胞8.免疫系统的组成是:A.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B.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黏膜免疫系统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D.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E.胸腺和骨髓9 .淋巴结的功能不包括:A.T细胞进行阴性选择的场所B.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C.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场所D.清除异物E.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X型题10 .胸腺基质细胞包括:A.胸腺细胞B.胸腺上皮细胞C.巨噬细胞D.成纤维细胞E.树突状细胞IL人类的外周免疫器官有:A.脾脏B.胸腺C.骨髓D.淋巴结E.黏膜相关淋巴组织12.免疫细胞包括:A.T细胞B.巨噬细胞C.红细胞D.抗原递呈细胞E.B细胞二、填空题1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和()o2 .人类中枢免疫器官由()和()组成。3 .B细胞和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分别是()和()。三、名词解释1 .淋巴细胞归巢2 .淋巴细胞再循环四、问答题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D4.A5.C6.E7.B8.D9.A1O.BCDE11.ADE12.ABCDE二、填空题L脾脏、黏膜相关免疫组织2.骨髓、胸腺3.骨髓、胸腺二、名词解释1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2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三、问答题1.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根据功能分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有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第三章抗原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A.异嗜性抗原B.抗体C.补体D.半抗原E.细菌多糖2.交叉反应是由于二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A.构象决定簇B.不同的抗原决定簇C.功能性决定簇D.共同抗原决定簇E.连续性决定簇3.有的抗原称为TI-Ag,这是因为A.抗原来源于非胸腺组织B.它诱生的抗体是在骨髓中产生的C.它诱生的抗体属于IgG类抗体D.抗原往往具有复杂和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E.它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4.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B.交叉抗原C.超抗原D.异嗜性抗原E.类属抗原5.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A.半抗原B.抗体C.抗原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E.超抗原6 .仅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超抗原B.半抗原C.完全抗原D.异嗜性抗原E.类属抗原7 .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A.蛋白质B脂质C.多糖D.核酸E.脂多糖8 .许多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是因为A.在胸腺中产生的8 .相应抗体是在胸腺中产生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性免疫D.仅在于T细胞上E.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产生针对这种抗原的抗体9 .属于自身抗原的是A.ABO血型抗原B.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类脂D.眼晶体蛋白E.破伤风类毒素10.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A.ABO血型抗原B.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类脂D.眼晶体蛋白E.破伤风类毒素11 .属于异嗜性抗原的是A. Rh抗原与人的RBCB. AFP与乙肝病毒C.马血清与破伤风杆菌D.大肠杆菌。14型的多糖抗原与人结肠粘膜E.类毒素12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A.抗原的大小B.抗原的物理性状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D.抗原的种类E.抗原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13.半抗原A.是大分子物质B.通常是蛋白质C.只有免疫原性D.只有反应原性E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14.下列关于抗原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A.大分子蛋白质抗原常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B.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必须有T细胞辅助C.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D.抗原不一定只诱导正免疫应答E.半抗原虽无免疫原性,但可与相应抗体结合15.超抗原A.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或B细胞B.须经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C.与自身免疫病无关D.有严格的MHC限制性E.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T细胞克隆16.下列哪种物质不是TD-AgA.血清蛋白B.细菌外毒素C.类毒素DJgME.细菌脂多糖X型题17.TD抗原A.通常是蛋白B.引起强的IgG应答C.能产生记忆和二次应答D.引起抗体产生需T细胞的参与E.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18.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A. ABO系统B. HLAC. Rh系统D.补体系统E.AFP19.属于异嗜性抗原的是A.青霉素B. HLAC. Fossman抗原D.溶血性链球菌细胞壁多糖抗原与人的心肌E.大肠杆菌014型多糖抗原与人的结肠粘膜20.佐剂的生物学作用A.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B.改变产生抗体的类型C.诱导免疫耐受D.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E.增加抗体效价21.抗原的免疫原性与何相关A.抗原的分子大小B.抗原的异己性程度C.抗原的化学组成D.抗原的分子构象E.抗原的进入机体的途径22.属于TD-Ag的物质是A.细菌脂多糖B.破伤风抗毒素C.牛丙种球蛋白D.聚合鞭毛素E.抗狂犬病毒血清23.以下关于抗原免疫原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B.抗原对机体免疫系统来说必须是异物C.自身成分不具有免疫原性D.是异物的物质一定是抗原E.只有化学结构与宿主自身成分不同的物质才具有免疫原性24.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点分别是A. T细胞表位只位于抗原分子表面B. B细胞识别的表位往往是天然的C. T细胞表位有构象表位和线性表位两种类型D. B细胞表位有构象表位和线性表位两种类型E. T细胞表位需MHC分子的递呈25. 关于TD-Ag和Tl-Ag的特点错误的是A. TI-2抗原仅含有B细胞丝裂原B. TD-Ag由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组成C. Tl-I抗原含有B细胞丝裂原和重复B细胞表位D. TD抗原仅能刺激细胞免疫E.绝大多数的蛋白质抗原是Tl抗原26. Tl-AgA.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B.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C.易于诱导细胞免疫应答D.不能诱导产生再次应答E.能被T细胞抗原受体直接识别二、填空题1 .完全抗原指既有()又有()的物质;半抗原仅具备()而没有()o2 .根据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协助,可将抗原分为()和()。3 .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是()o4 .常见的人类同种异型抗原有()、()、()等。5 .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叫()o6 .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可将抗原分为()和()两大类;根据其物理性状的不同异可将抗原分为()和()两大类。三、名词解释L抗原决定簇(表位)2.TD-Ag3,异嗜性抗原(FOrSSmarl抗原)4.TI-Ag5 ,交叉反应6 ,佐剂(adjuvant)7 .超抗原8 .抗原9 .半抗原(hapten)10 .类毒素四、问答题1 .简述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主要特点。2 .TD-Ag与Tl-Ag引起的免疫应答有何特点。3 .超抗原和常规抗原有何区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E4.D5.D6.B7.A8.E9.D10.A11.D12.E13.D14.B15.A16.E17.ABCDE18.ABC19.CDE20.ABDE21.ABCDE22.BCE23.AB24.BDE25.ADE26.BD二、填空题L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性,免疫原性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3.异物性4.AB0血型,Rh血型,HLA5.异嗜性抗原或ForSSman抗原6.外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三、名词解释L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2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3 .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在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4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的协助,而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疫记忆。5 .交叉反应: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6 .佐剂: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7 .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8 .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9 .半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10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四、问答题1 .T细胞决定簇与B细胞决定簇的主要特点T细胞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受体TCRBCRMHe递呈必需不需决定簇构型顺序决定簇构象决定簇,顺序决定簇决定簇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多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簇性质多为加工变性后的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等2 .TD-Ag与Tl-Ag的主要特性比较TD-AgTl-Ag组成B和T细胞表位重复B细胞表位T细胞辅助必需无需免疫应答体液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体类型多种IgM免疫记忆有无3 .超抗原与常规抗原的区别在于:1)常规抗原仅能激活极少数具有抗原特异性受体的T细胞或B细胞克隆;超抗原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个克隆的T细胞或B细胞。2)常规抗原与TCR超变区的抗原结合槽结合。超抗原的一端能与TCRVB的外侧结合,另一端与MHC-11类分子结合3) T细胞识别常规抗原是特异性的;识别超抗原是非特异性的。4) T细胞识别常规抗原受MHC限制;识别超抗原不受MHC限制。第四章免疫球蛋白一.选择题A型题(单选题)L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A.由2条不同的重链和2条不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B.由1条重链和1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C.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D.由1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三肽链结构E.由4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2 .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片段中,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是A.Fab段B.FC段C.F(ab)2段D.pFc'段E.以上均不对3 .IgM的重链是A.链B.Y链C.3链D.£链E.链4 .能抵抗蛋白酶水解的Ig是A.IgGB.SlgAC.IgDD.IgEE.血清型IgA5 .Ig的绞链区位于A.VL与CHl之间B.VH与CHl之间C.CHl与CH2之间D.CH2与CH3之间E.CH3与CH4之间6 .以下关于IgG生物学特性的错误叙述是A.能通过胎盘B.能激活补体C.是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IgD.能发挥调理作用E.能发挥ADCC作用7 .产妇初乳中含量最高的Ig是A.slgAB.IgGC.IgMD.IgEE.IgD8 .机体初次受微生物感染时,血中最先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GC.IgMD.IgDE.IgE9 .免疫球蛋白的Fab片段的功能A.激活补体B.结合抗原C.结合细胞D.通过胎盘E.通过黏膜10 .下列五类Ig的特性哪项是错误的A. IgG是唯一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B. SIgA多为双聚体C. IgM分子量最大D.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是IgGE.正常血清中IgE含量最少ILlg分成五类的依据是A.V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B.V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C.C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D.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E.CL及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12Ig分成各种型及亚型的依据是A.V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B.V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cC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D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E.CL及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13 .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是A.IgMB.IgGC.IgAD.IgDE.IgE14 .下列哪些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A.AbB.IL-IC.IL-2D.IFNE.TNF15 .半衰期最长的Ig是A.IgMB.IgGC.IgED.IgAE.IgD16 .胎儿在子宫腔内感染,脐带血或新生儿外周血中何种Ig水平升高A.IgMB.IgGC.IgED.IgAE.IgD17 .关于Ig分泌片的特性哪项是错误的A.由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B.能连接两个IgA分子单体C.分泌片的功能是保护IgAD.分泌片与IgA的形成无密切关系E.主要存在于血清中18 .免疫球蛋白的超变区位于A.VH和CHB.VL和VHC.Fc段D.VH和CLE.CL和CH19 .在局部黏膜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Ig是A.IgMB.IgGC.IgED.SIgAE.IgD20 .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Ig是A.IgG和IgMB.IgD和SIgAC.SIgA和IgGD. IgM和IgEE.IgE和IgD21.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A. lgGl>IgG2、IgG4、IgMB. lgGlIgG2、IgG3、IgMC.IgG、IgA、IgE、IgMD.聚集的IgG4、IgA、IgEE. lgG4>IgA、IgE、IgD22.关于IgG的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C区有4个结构域B.是胚胎晚期合成的主要抗体C.是唯一通过胎盘的抗体D.是天然的血型抗体E.是分子量最大的抗体23.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A.IgMB.IgGC.IgED.SIgAE.IgD24.决定抗体的特异性,与抗原表位结合的Ig的部位为A.Fab段B.Fc段C.CD分子的受体D.Fd段E.HVR(CDR)25 .发挥调理作用的Ig是A.IgMB.IgGC.IgED.IgAE.IgD26 .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mlg类别是A.mlgMB.mlgGC.mlgED.mlgAE.mlgD27 .关于ADCC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IgM可介导ADCCB.M不具有ADCCC. CTL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D. ADCC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E. ADCC需要补体参与28.关于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粘膜表面及其分泌液中C.抗体是能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E.抗体都是体内产生的29 .各种Ig单体分子共有的特性是A.与靶细胞结合后能介导ADCC作用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C.轻链与重链以非共价键结合D.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E.与颗粒性抗原结合后能介导调理吞噬作用30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抗体A.抗毒素血清B.胎盘球蛋白C.淋巴细胞抗血清D.白喉抗毒素E.本-周蛋白X型题31 .IgE对哪些细胞具有亲嗜性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肥大细胞D.B细胞E.单核细胞32 .含有CH4区的Ig是A.IgMB.IgGC.IgED.IgAE.IgD33 .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A.特异性强,极少或不发生交叉反应B.质地均一,有效成分含量高C.为鼠源性抗体D.针对抗原分子上的多个抗原决定簇E.由B细胞杂交瘤产生34.关于IgG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B.介导ADCe作用C.引起II、In型超敏反应D.有4个亚类E.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35IgG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A.1个F(ab,)2段B.2个Fab段C.1个SCD.1个PF*E.1个FC段36. Ig的生物学功能包括A.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 IgE介导I型超敏反应C. IgG>IgE能与细胞膜上FCR结合D. lgGlIgG2、IgG3、IgM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E. IgG能通过胎盘37. IgM的特性包括A.激活补体的能力比IgG强B.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C.是最早合成的IgD.无钱链区E.主要在血液中发挥抗感染作用38 .关于IgE特性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IgE在五类Ig中含量最低B. IgE有CH4区C. IgE可介导I型超敏反应D. IgE有亲细胞性E. IgE在种系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39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B.Ig单体分子一般是二价C.每种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子与其表面抗原受体(mlg)具有不同的抗原结合特性D.绞链区连接免疫球蛋白的H链和L链E.高变区位于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内40.关于Ig的可变区,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L链靠近N端的1/2及H链靠近N端的1/5或1/4B.由高变区和骨架区组成C.不同Ig的高变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抗体特异性也不同D,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存在的主要部位E.可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二、填空题41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含量最低的Ig是。42 .在五类Ig中,分子量最大的是;参与粘膜免疫的主要是。43 .机体初次受微生物感染时,血中最先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44 .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两个相同的片段和一个片段。45 .人工制备的抗体可分为多克隆抗体、和三类。46 .ABO天然血型抗体属类抗体。47 .在五类Ig中,没有绞链区的是和。48 .发挥调理作用和ADCC作用的的Ig是,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Ig是°49 .根据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将Ig分成五类,根据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将Ig分成两型。50Ig的轻链有两个结构域(功能区),即和。三、名词解释51 .免疫球蛋白52 .抗体53 .单克隆抗体54 .抗体的调理作用55 .ADCC作用56 .独特型四、简答题57 .试述Ig的生物学功能。58 .为什么血清中检出病原体特异性IgM类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59 .人IgG免疫羊,可获得哪几种抗体?60 .何为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C2.A3.E4.D5.C6.C7.A8.C9.B10.D11.D12.B13.E14.A15.B16.A17.E18.B19.D20.C21.B22.C23.D24.E25.B26.A27.C28.E29.B30.EX型题31.BCE32.AC33.ABCE34.ABCDE35.AD36.ABCDE37.ABCDE38.ABCD39.ABE40.ABCD二、填空题41.IgGlgE42.IgMSlgA43.lgM44.FabFc45.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46.lgM47,IgMlgE48.IgGlgE49.CHVH50.VLVH三、名词解释51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52 .抗体: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与相应抗原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53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杂交瘤克隆产生的、只针对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54 .抗体的调理作用:IgG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FCYR结合,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55 .ADCC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M巾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YR识别包被于靶抗原上抗体的Fc,直接杀伤靶细胞。56 .独特型:同一个体体内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IgV区的免疫原性亦不尽相同,称为独特型,是每个Ig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四、简答题57 .试述Ig的生物学功能。(1)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的CDR(HVR)能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Ig与抗原结合,可产生中和效应,并激发体液免疫应答,还也进行抗原抗体检测。(2)激活补体:IgGLIgG2、IgG3、IgM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IgA,lgG4和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3)通过与细胞FC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调理作用:IgG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YR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ADCC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与靶抗原结合后,其FC段可与NK、M的FcyR结合,直接杀伤靶细胞。IgE介导I型超敏反应。(4)通过胎盘与黏膜:IgG能借助Fc段选择性与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主动穿过胎盘。SIgA可经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消化道及呼吸道发挥局部免疫作用。58 .为什么血清中检出病原体特异性IgM类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1)初次受病原体感染时,机体体液免疫应答最早合成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IgMo(2)IgM的半衰期为5天,很短。由于IgM受抗原刺激产生早,消失快,所以血清检出病原体特异性IgM类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59 .人IgG免疫羊,可获得哪几种抗体?人IgG免疫羊,可获得:(1)羊抗人IgG同种型抗体,包括抗丫重链的同种型抗体,抗K型轻链的同种型抗体,抗人型轻链的同种型抗体;(2)羊抗人IgG同种异型抗体(3)羊抗人IgG独特型抗体60 .何为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由一个B细胞杂交瘤克隆产生的、只针对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Ab)。mAb的特点:(1)结构均一,一种mAb分子的重链、轻链及独特型结构完全相同,特异性强,避免(或减少)血清学的交叉反应。(2) mAb纯度高,效价高。(3) mAb可经杂交瘤传代大量制备,制备成本低。第五章补体系统一.选择题【A型题】1.补体系统是: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D.由30多种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2.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参与凝集反应B.对热稳定C.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有免疫调节作用,无炎症介质作用E.补体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3.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三条途径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B.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C.经典途径从Ci激活开始D.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E.经典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C4b2a4 .补体系统3条激活途径均必须有哪种成分参加?A.ClqB.C4和C2C.C59D.B因子E.D因子5 .补体替代(旁路)途径的“激活物”是A.免疫复合物B.细菌脂多糖C.病原体甘露糖残基D.MBLE.以上均不对6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A.ClB.C4C.C3D.C5E.C27 .与抗原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Ig是A.IgM和IgEB.IgD和IgMC.IgA和IgGD.SIgA和IgGE.IgG和AM8.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是A.C3b和C4bB.C2b和C4bC.C3b和C5bD.C3a和C3bE.C3a和C5a9.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A.C4b2aB.C3bBbC.C4b2a3bD.C3bnBbE.C3bBbp10 .同时参与经典、旁路及MBL三条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A.ClB.C2C.C3D.C4E.B因子11 .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B.IgEC.IgAD.IgME.IgD12 .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A.C3bB.C4bC.C4aD.C2aE.C5a13 .下列哪种成分是旁路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A.C3bBbPB.C4b2aC.C3bBbD.C3bBb3bE.C5b914 .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B.所需离子相同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D.激活物质相同E.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15.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B. Clq分子有六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g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C. C4和C2是Cls的底物D.激活顺序为CL2,3,4,5,6,7,8,9E.是三条激活途径中发挥作用最晚的。16 .下列哪种补体成分与C5转化酶形成无关?A.C3B.C2C.C4D.C5E.B因子17 .能协助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C3aB.C3bC.C5aD.iC3bE.C3d18 .Clq能与哪些Ig的Fc段结合?A. IgGLIgG2、IgG3、IgMB. lgGl>IgG2、IgG3、IgAC. lgGlIgG2、IgD、IgMD. IgG2、IgG3、IgG4、IgME. IgG>IgA、IgMI、lgG419 .参与溶细胞效应的补体成分是:A.C3bB.C4b2bC.C5b9DC5b67E.C4b2b3b20 .能抑制Clr和CIS酶活性的物质是:A.C8bpB.DAFC.ClINHD.S蛋白E.C4bp21 .可协助I因子裂解C3b作用的是:A.H因子B.DAFC.C4bpD.P因子E.HRF22 .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A.经典途径一MBL途径一旁路途径B.旁路途径一经典途径一MBL途径C.旁路途径一MBL途径一经典途径D.经典途径一旁路途径一MBL途径E.MBL途径一经典途径一旁路途径23.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A.炎症介质作用B.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C.免疫粘附作用D.溶菌和细胞毒作用E.调理作用【X型题】24 .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补体成分大多数以非活性的酶前体存在于血清中B.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均是酶的级联反应C.补体系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补体系统的激活具有放大效应E.激活的补体具有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25 .能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包括:A.细菌脂多糖B.酵母多糖C.葡聚糖D.凝聚的IgAE.IgM26 .能裂解C3的复合物包括:A.C5b9B.MACC.C3bBb3bD.C3bBbPE.C4b2a27 .C5a的生物学效应包括:A.介导细胞溶解B.趋化作用C.ADCCD.调理作用E.过敏毒素28 .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A.参与经典途径的C1C9B.参与旁路途径的B、D、P因子C.参与MBL途径的MBL、丝氨酸蛋白酶、C反应蛋白D.补体调节蛋白I因子、H因子、C4bp等E.CR1、CR2、CR3等补体受体29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溶细胞效应B.调理作用C.引起炎症作用D.免疫粘附作用E.ADCC30 .补体系统的调节因子包括:A.I因子B.D因子C.B因子D.H因子E.衰变加速因子(DAF)31 .能裂解C5的复合物包括:A.C4b2aB.C4b2a3bC.C3bBb3bD.C3bBbE.MAC32 .关于旁路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激活物质是细菌的内毒素B.可以识别自己与非己C.旁路激活途径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旁路激活途径发挥效应比经典途径晚E.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二.填空题33 .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是和。34 .补体的激活过程有、和三条途径。35 .补体系统由、和三大部分组成。36 .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有、和。37 .被称为过敏毒素的补体活性片段有和。38 .经典激活途径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39 .旁路激活途径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40 .经典激活途径的激活物是。41 .经典激活途径的激活是从补体系统的成分开始,旁路激活途径的激活是从补体系统的成分开始。42 .在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中,不依赖于抗体的是和。三.名词解释43 .补体系统44 .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CIaSSiCalpathway)45 .补体活化的MBL途径(MBLPathWay)46 .补体活化的旁路途经(alternativepathway)47 .过敏毒素四.问答题48 .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49 .试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50 .简述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D2.C3.B4.C5.B6.C7.E8.A9.A10.D11.D12.E13.D14.E15.D16.D17.B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