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完整版)矿山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848989       资源大小:2.24M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版)矿山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立项依据及意义11. 1立项依据11.2目标、任务及意义102治理项目概述122. 1位置交通122.2 XXX县国民经济概况152.3 矿业开发概况162.4 矿山地质环境概况173治理区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423. 1治理区主要地质背景423.2治理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及其特征544治理工程的目标任务744. 1治理的矿山数量744.2需要治理的工程量744. 3本年度需要治理的工程量805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825. 1技术路线825.2工作方法826工作部署866. 1治理工程的部署原则866.2 治理对象、治理措施、工程量876.3 施工进度安排967经费概算987. 1项概算依据987. 2取费标准988. 3投资方向999. 4投资概算10210. 5经费管理1028申请财政资金额及使用方向10511. 1投资概算10511.2 资金来源10511.3 资金使用方向1059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10612. 1组织管理10612.2 人员组织10612.3 术保障10712.4 经费保障10710预期的效益分析10913. 1社会、环境效益分析10914. 2经济效益分析110附件:1 .陕西省XXX县黑木林一二里坝铁矿区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分布图(1:10000)2 .XXX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分布图(1:2000)3 .陕西省XXX县XXX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分布图(1:2000)4 .陕西省汉中华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里坝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分布图(1:5000)5 .陕西省XXX县巩家河硫铁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分布图(1:2000)6 .XXX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布置图(1:2000)7 .陕西省XXX县XXX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布置图(1:2000)8 .陕西省汉中华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里坝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布置图(1:5000)9 .陕西省XXX县巩家河硫铁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布置图(1:2000)1立项依据及意义1.1 立项依据1.1.1 XXX县黑木林一一二里坝铁矿区区域地质环境治理己列入各级规划我国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构建和谐、持续发展的社会,并带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的解决”。20世纪末,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据总体部署陕西将生态环境建设、资源有序开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突出强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1)该治理区已经被列入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9一2015年)中确定的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范围表1-1治理区矿山现状一览表矿山名称矿山规模经济类型矿种矿类现状XXX矿5万吨/年集体企业铁金属在产陕西省XXX矿33万吨/年国有企业石棉非金属破产汉中华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里坝铁矿2万吨/年有限公司铁金属在产XXX县巩家河硫铁矿1.5万吨/年集体企业硫铁金属在产陕西省XXX县黑木林一一二里坝铁矿区包括了四个矿山,分别是XXX县XXX矿、陕西省XXX矿(又称黑木林石棉矿)、汉中华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里坝铁矿(2009年前为集体企业,见附件采矿证)和XXX县巩家河硫铁矿(表11),其中XXX县XXX矿区和XXX县陕西省XXX矿已经被列入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92015年)中确定的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范围。但是为了取得好的治理效果,治理区将附近的XXX县二里坝铁矿和XXX县巩家河硫铁矿纳入到本次治理范围,以达到好的地质环境治理效果。(2)该治理区已经被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中确定的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范围陕西省国土部门为了保护环境,合理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由XXX县国土局牵头,统一规划,将四个相邻矿山统一规划作为区域型地质环境灾害治理点,符合国家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申报条件,急需政府统一组织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3)该治理区已经被XXX县地质灾害规划中被列为高危险区、重点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是XXX县地质灾害治理的重点区陕西省XXX县黑木林一一二里坝矿铁区矿山地质环境的严重恶化,已引起当地政府和矿山的高度重视,为消除或减轻地质灾害对矿区人民生命财产构成的威胁,建设绿色矿山,创建和谐社会,XXX县县政府已将矿山环境治理和5.12震后重建相结合,对该区区域地质环境进行治理。黑木林一一二里坝矿铁区在陕西省XXX县地质灾害规划中被列为高危险区、重点区(见图1-1),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详见2009年陕西省地矿局九。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编制的XXX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1.1.2 项目实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县研究区位置图11XXX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图1.1.3 治理区地质灾害频发,治理责任人不明晰该治理区地质灾害频发,共发育有滑坡5个,塌陷区2个,崩塌1个,泥石流隐患3个,废弃渣1处。(I)XXX矿是经2004年12月进行了采矿许可证变更后的矿山,采矿权人为“XXX矿”,矿山名称“XXX矿”,采矿许可证号为XXXX,有效期自2008年01月至2015年1月,属于集体企业,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5万吨/年,开采许可深度由1350米一一1200米。该磁铁矿最初由群众报矿发现。1958年大炼钢铁时,XXX县在该矿区曾组织万人大炼钢铁,当时仅采了部分地表露头矿体,开采深度小,开采量不大。该铁矿于1971年由陕西省计委划给宝鸡市开采。1971年底,XXX矿筹建处成立。至1977年基本建成,1978年正式投产,其开采对象为北矿段。至199年闭坑,共采出矿石100万吨左右。在19781996年基建、生产勘探及矿山开采的基础上,XXX矿编写了闭坑地质报告,1995年送交陕西省储委审批。200。年经XXX县招商引资,成立了XXX矿,对原有矿山企业遗留下来的选矿厂进行了恢复性改造。(2)陕西省XXX矿属于国有企业,采矿许可证号为XXX,周边及临近无其他矿权设置。总面积L519knL限定开采矿种:石棉;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生产规模:33万t/年;开采许可深度由1530米一一1050米,2007年12月27日宣告破产(见附件:陕西省XXX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08汉中民破字2-2号)。陕西省XXX矿,属国有企业(原称XXX)自1951年开始由汉中新华公司采矿,1952年由陕西省工业厅领导开采,1958年改名为陕南石棉工业公司,后又改为现名,由中国非金属工业(集团)公司(原为建工部,名称几经更迭至现名)领导,产量由最初的50Ot逐渐上升到1959年的30003之后至1990年产量一直保持在2500t-3000t之间。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公路运输开拓,组合台阶采矿法采矿,主要生产产品为纤维水镁石,采矿和运输能力为35万t原矿石/年,选矿能力为:机械风力吸选2500t年;人工手选1500t年。曾经为国家的经济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由于该矿建矿期间一直没有进行矿山总体设计,造成选厂、尾矿库位置偏高,矿体被覆盖地下,开采成本太高,且现已失去开采价值。加之该矿资源条件差,生产能力小,生产成本高,设备陈旧,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国家因故禁止石棉成品入境,石棉代用品增多,导致国内外石棉市场严重萎缩,该矿山生产经营无法进行正常运转,自1994年起一直处于停产半停产和连年亏损状态。截止2007年12月24日XXX矿账面累计亏损2569.7万元,账面资产负债率为148%。2007年12月27日陕西省XXX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08汉中民破字2-2号)宣告XXX矿破产。故XXX矿运转困难,已破产,对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已无力治理。(3)汉中华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里坝铁矿的采矿权人是汉中华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号为c6100002009092120037097,有效期自2009年9月23日至2011年7月23日。开采许可深度由1260米一一1160米;采矿权范围长Lnkm、宽0.40km,面积0.45Km2,开采矿种为铁,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2万吨/年,2009年前属于集体企业,现属于有限公司。二里坝磁铁矿始建于1995年10月,属于集体所有企业,是二里坝村委会向XXX县矿管办申请得开采范围。当时,由于铁矿石原矿市场不景气,便以磁选厂建设为主,而以矿山建设为辅;另因建设资金不到位,且铁矿石价格在低位徘徊,建设进程断断续续,直至2000年5月,该磁选厂才基本建成。矿山在磁选厂建成投产之前,曾在地表采原矿0.5千吨左右。自1995年至2009年初的十三年,除去实际未开采的期间,其平均年开采量仅为0.86千吨左右,不及设计生产能力的二十分之一,远未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4)巩家河硫铁矿其采矿权人为XXX县巩家河硫铁矿,矿山名称:XXX县巩家河硫铁矿,其采矿许可证号为6100000730294,有效期自2007年7月5日至2010年7月5日。矿区长约0.50km、宽约0.58km,面积0.2867km2,开采许可深度由1200米一一100O米。巩家河乡二里坝硫铁矿区采矿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即有记载。1958年1963年,XXX县办硫磺矿在矿区黄厂沟、阴沟湾进行过露天开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化工部、陕西省石化局、汉中地区、XXX县四级投资,建立了县属国有矿山企业“XXX县二里坝硫铁矿”(以下简称县矿)。同时进入矿区开采的,还有巩家河乡建立的集体矿山企业“XXX县巩家河硫铁矿”(以下简称乡矿)。1984年,乡矿承包了县矿,乡矿成为矿区唯一的采矿单位。成为按乡镇企业方式管理的县属国有矿山企业。后经矿管部门批准,乡矿的开采范围为整个矿区,矿床全部储量亦为乡矿所占用。之后,由于侵蚀基准面以上资源量日渐减少及矿业权管理逐渐规范,乡矿采矿证换证过程中,采矿区范围逐渐缩小,2005年5月,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新颁采矿证范围为前述拐点、标高确定的范围。县矿始建于1979年6月,1978年9月由XXX县公交局进行了“陕西省XXX县二里坝硫铁矿初步设计”,1979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规模1.5万吨/年,设计采矿方法为露天加平碉系统联合开拓方式,未设计选矿厂。1979年1995年实际生产规模0.55.4万吨,平均生产规模1.2万吨。1996年2005年实际生产规模1.21.7万吨,平均生产规模1.52万吨。因此,该区域治理区地质灾害频发,加之,历史上矿权不断转换,治理责任人不明晰。1.1.4 地质灾害致灾后果严重,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根据XXX县志记载和历年来地质灾害调查所获得的实际资料反映,XXX县地质灾害灾情比较严重,共造成43人死亡。XXX县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与降雨紧密相关。每年的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暴雨可激发大范围泥石流和滑坡发生,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也易诱发地质灾害。在各个矿山,采矿废石堆没有设置拦渣、护挡、导水及生物工程措施;80%以上的废石堆稳定性差、处于极不平衡状态,随时有向下滑动及垮塌的危险,个别废石堆顶部已经出现大量拉张裂缝,滑动的特征很明显。这些废石堆不稳定体形成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直接威胁矿山周边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由采空区引发的地面塌陷,破坏了村民房屋和采矿平砸I、采矿运输通道和电力设备。废弃渣石产生的酸性物质对植被产生破坏,对地表水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破坏矿区及周边地区植被,污染河流,废水最终会对嘉陵江、汉江流域造成污染,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威胁京津地区人民的饮水安全。采矿活动破坏和占用大量土地,矿山建设及早期生产遗留的采空区及废旧巷道引起的地面塌陷造成植被破坏,耕地林地面积减少。止匕外,矿山废石、废渣堆积地面,也占用大量土地。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其余震涉及陕西XXX,使该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地震同时加剧了矿区的地质灾害程度。1.1. 5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引发农民与政府矛盾,影响和谐社会构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由于采矿形成的滑坡、塌陷、弃渣、土地减少、水体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每年百姓因此类问题集体上访、闹事接连不断,严重干扰了市、县地方政府的正常工作,制约了企业经济发展。面对历史积存问题,面对资源近于枯竭、矿山企业处于亏损边缘状态,造成矿山收不抵支,筹措不出巨额的治理资金。大量危害程度严重的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监测、治理,地质环境问题日趋突出,耕地损毁、房屋开裂、道路损毁坍塌,导致农民耕地减产、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也极大地制约了矿山企业正常生产,加剧了农民与企业、与政府的矛盾,影响和谐社会构建。1.2. 6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点多面广,需要统筹规划,统一实施XXX县以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分两个层次,一是金山寺一阳平关一大安断裂以北地质工作程度高,有色、地矿、武警黄金支队等多家地质勘探单位从50年代开始直到现在仍进行矿产勘查工作;金山寺一阳平关一大安断裂以南仅进行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研究程度稍低。环境地质工作有原水文工程部队909队针对宝成铁路开展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及地矿部及防滑办、矿管局等部门对县内滑坡、崩塌、泥石流作过一些灾害点基础调查工作。陕西省XXX县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报告结果认为,5.12地震后本研究区内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为堆积层滑坡、崩塌、地裂缝、不稳定斜坡等四种类型。共调查灾害点12处,其中滑坡5处,崩塌1处,地面塌陷2处,泥石流隐患3处,废弃渣1处。前人在调查区及其相邻地区不同程度开展了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基本上查清了调查区地质灾害分布,初步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汶川地震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调查区内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有大的变化,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已经纳入XXX县地质环境治理规划,且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能有效的改变塌陷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现状,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矿区人文环境,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1.3. 标、任务及意义1.3.1 地质环境治理的目标在矿区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以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为危岩体、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塌陷、滑坡)及矿山植被恢复为治理重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改善周边生态环境。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消除矿山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减弱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产生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恢复矿山生态环境。1.3.2 地质环境治理的任务系统调查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查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其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深入研究总结多年来地质灾害防治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手段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建设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危岩体不稳定斜坡的变形监测等。进行矿山植被恢复。通过实施覆土还田,植树造林工程,消除废渣飞扬、降雨淋溶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逐步恢复和修复矿区生态环境,化解村民不满的情绪,构建和谐社会。1.3.3 地质环境治理的意义通过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将有效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对矿区群众构成的潜在威胁,保护矿区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使人民安居乐业。通过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使矿区遗留边角矿石资源及周边矿产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可以恢复矿区生态环境,消除矿山环境污染,保护汉江乃至长江的水资源环境。通过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可以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避免因矿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众集体上访等不安事件,体现党中央“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工作,将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减少和控制灾害发生,缓解当地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着力构建一个生态环境良好、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治理项目概述2.1位置交通XXX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汉江和嘉陵江上游,东接勉县、南与四川省接壤、西与甘肃省接壤、北依XXX县。行政上隶属XXX市管辖,秦岭横亘于北,巴山绵延于南,是个南北交汇,襟陇带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全县东西长100knb南北宽65km,总面积3246k11L地理位置:东经105°29,10-106°35,18,北纬32°37'06-33°12'4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有五丁山隆起。XXX交通较为便利,贯穿XXX的国家干线公路有川陕公路(108国道,北起大安镇石窝金连接勉县,南至棋盘关连通四川广元)、川陕高速公路,通车能力较强;宝成铁路和阳安铁路接轨于阳平关(图1-1)。通往各乡镇的县乡、乡村道路部分路面已硬化,但因近年的水毁、灾后重建的重型车辆的通行对路面的损害和灾后部分乡道、村道的整修、硬化,导致去往村镇极为不便。(1)XXX矿位于陕西省XXX市XXX县357°方位40Km处,行政区划属陕西省XXX市XXX县庙坝乡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6。16f00;北纬33。11,30。略(阳)宁(强)公路纵贯矿区东南,矿山北至接官亭309省道约30公里,接官亭至XXX县城15公里;矿区南至XXX县大安镇108国道23公里,大安镇、XXX县城均有火车站,交通较方便。(2)陕西省XXX矿位于陕西省XXX县城30方位38km处,行政区划属陕西省XXX县庙坝乡管辖。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6o15,45,北纬33。10,45。略(阳)宁(强)公路从矿区东侧(相距6km)通过,有矿山公路与之相连。矿山北至接官亭309省道25km;矿区南至108国道大安驿及XXX火车站22km。矿区至XXX县61km,交通较方便。(3)XXX县巩家河硫铁矿位于陕西省XXX市XXX县正北90。方位直线距离60km处,行政区划属陕西省XXX县巩家河乡管辖。矿区中心点坐标:东经106°17,26,北纬33。13,08,矿区面积72867km20矿山距XXX县城路程75km,距108国道约42km,矿区有乡村公路和国道相连。距阳安铁路代家坝车站约31km,经黑木林至阳安铁路大安车站31km,交通较为方便。(4)二里坝铁矿位于XXX县城350。方位80km处。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2,47,北纬33。11,38,行政区划归陕西省XXX市XXX县巩家河乡管辖,从矿区至108国道约40km,至代家坝火车站约40km,交通较方便,可以满足小型矿山的生产运输需求。见交通位置图(图2-1)。25km图2-1县政府驻地省界。乡政府驻地县界。村庄I铁路交通位置图“高速公路乡间小路主干公路河流、水系一般公路;:矿区2.2XXX县国民经济概况XXX县总人口33.98万,密度为104.66人k11分布按自然地理环境大致可分为玉带河流域(包括汉源镇、铁锁关、高寨子、胡家坝等乡镇)、嘉陵江流域(包括代家坝、阳平关、燕子硬、广坪、青木川等乡镇)、大安河流城(包括大安镇等乡镇),川道谷坝人口相对密集,山区人口居住分散零乱,大多散居在海拔800-100Om的斜坡上。人口密度最大的高寨子镇面积103.02k11)2,总人口21015人,密度203.99人/kmz,其次为大安镇、汉源镇,人口密度180人/kmz以上。青木川镇面积200.06km2,人口7689人,人口密度仅38.43人/knA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小的乡镇。XXX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物、矿产、水能资源独具优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南北兼备,森林覆盖率达59.5%,林特资源种类420种,茶叶、香菇、天麻、香菇、生漆、杜仲、核桃、西洋参等林特产品享誉南北。野生动物142种,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有50种。XXX县历史文化沉淀厚重。独特险要的地理位置,促使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汇,秦蜀风情在这里融合,巴蜀文化特色鲜明。历代文人骚客对XXX多有题咏,如唐代杜甫、李白,宋代的文同、陆游,明代的薛宣、杨慎,清代的曾国藩、何绍基以及近代的于右任、罗章龙等人,都曾写下赞美XXX的壮丽诗篇。今年来,XXX涌现出了一批文学、音乐、书法、美术人才,其中多名书法人才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各项展览中获奖的现象,法界称为“XXX书法现象”,受到广泛关注。现存历史以及主要有青木川明清古建筑群、古三泉县遗址、燕子硬古街等,其中青木川魏氏古宅保存较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XXX山清水秀,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地处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东段,为汉水发源地,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旅游资源融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为一体,呈“一个中心、三条线路、六大风景区”格局。一个中心即以县城为中心的汉江源头;三条线路指北线的阳平关三国主战场、古三泉县遗址、青木川古建筑群、白龙湖风景区和大安片的大渔洞、祥龙洞、番冢山、金牛峡、五丁关,东线的李家洞、宝塔寺、九台观、天湖风景区,南线的新汉源飞瀑、三关(牢固关、西秦第一关、棋盘关)风光、牢固关森林公园;六大风景区指秦巴山区旅游风景区、白龙湖风景区、天湖风景区、九台观风土民情风景区、牢固关森林公园、三泉遗址风景区。这些年来XXX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着力水、电、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就是加强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化经营,极大的促进了XXX县的经济发展。200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2.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3.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亿元,财政总收入1.2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55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771元。“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年均增长预期保持在12%左右。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2亿元,人均GDP达到647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5%,“十一五”期间累计达到21.6亿元。初步建成“两横四纵”的公路网主骨架,县境内等级公路比重提高到38%以上;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县城市容市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5. 12特大地震突如其来,损失惨重,全县受灾人口达24万,因灾死亡11人,受伤1078人,城乡共有22739户居民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受灾学校230所,医疗机构受灾278个,公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新增地质灾害点130处,被国务院确定为地震重灾县。2.3 矿业开发概况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为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重点地区之一,已探明矿种34种、矿产地155处,潜在价值200亿元以上。目前已开采利用矿种有金、铅、锌、铜、锦、铁等6个金属类和磷、石棉、滑石、石英、页岩、灰岩、粘土、沙石10个非金属类。目前,共有各类矿产企业47个,其中国有企业1家,集体企业22家,私营企业20家,股份企业4家。年产矿石68万吨,从业人员近5000人。2007年实现矿业产值近9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以矿产资源开发为支柱的矿业经济已成为推动XXX县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XXX是汉江发源地,境内有嘉陵江、汉江两大水系,水能蕴藏总量达45.44万千瓦,可开发量17.96万千瓦,现已建成小水电站51座,开发7万千瓦。二十项兴陕工程之一的二郎坝引嘉入汉工程装机5万千瓦,年发电量2亿度。2.4 矿山地质环境概况2.4.1地形地貌图22XXX县地貌分区图XXX地处秦岭、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受秦岭纬向构造和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影响,山势陡峻,沟谷深切,地形多呈“V”形。本县地形呈现为东南高、西北低,中部有五丁山隆起。以大安镇桑树湾一广坪镇一金山寺连线为界,将全县分为南北两片,北属秦岭山系,大部为海拔100O160Onl的属大巴山系,大部为海拔100O180OnI的台阶山地,山脉多为纬向,沟谷切割较深,山顶比较开阔,岩溶地形较发育,主峰九坡子,海拔2103.7m,是全县最高峰。燕子硬镇嘉陵江入川处,海拔520m,为全县最低点。全县共分4个地貌类型(图22,照片2-1照片2-4),即河谷阶地区、低山区(海拔5001000m)、中山区(海拔100o1800m)、高中山区(海拔大于1800m)o照片2-1治理区地貌状况照片2-2治理区地貌状况照片2-3治理区地貌状况照片2-4治理区地貌状况河谷阶地区:面积19.48km2,占全县总面积06%o为嘉陵江、汉江、玉带河河漫滩阶地,地势较平坦。海拔多在85Onl以下,阶地长200100Onb宽2020Onb高差小于100m。该区垦植和修建铁路、公路及水库等人类活动频繁,在降雨诱发下,常会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低山区:面积1274.24k11)2,占全县总面积的39.3%。主要为广坪河、安乐河、嘉陵江、汉江、玉带河及其支流中下游两岸丘陵地带,相对高差200-500mo谷坡陡缓相间,缓坡段坡度1025°,陡坡段坡度3560°。加之修路、陡坡垦植等人类活动强,降雨常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中山区:面积182L76k112,占全县总面积的56.2%。主要分布在山脉两侧的峡谷地带,相对高差一般50070011,坡度2550。,许多峡谷断崖达70-80oo本区陡坡垦植、采矿等人类活动频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发育。高中山区:面积127.5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9%o主要分布在巴山北坡,县东南角,山大沟深,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岩溶地貌较发育,形成天生桥、落水洞、暗河等,最高海拔2103.70m。2.4.2气侯、水文2.4.2.1气候XXX属山地暖湿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水平、垂直、阴阳坡差异明显,时空分布不均。县内海拔800m以下的河谷区为北亚热带气候类型,总面积590.8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8%;主要包括大安河、嘉陵江、玉带河流域及西部低山区,年均气温高于13SC,年降水量900-1000mm,无霜期247天左右,适宜于种植中晚熟稻、麦品种。海拔8001400m地区属暖湿带气候类型,总面积2166.6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66%,年均气温H.013.5,年降水量9001400mm,无霜期220240天,适宜种植早中熟品种稻、麦。海拔140Om以上地区,总面积525.24km2,占全县总面积16%,年均气温低于1。,年降雨量大于1400mm,无霜期不足180天,全年阴凉过湿,长冬无夏,春秋相连。XXX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178mm,降水量年月变化受季风影响很大。地域分布上,以五丁关为界,北少南多,降水量由西北往东南递增。海拔100Om以下的低山谷坝地区年均降水量800-1200mm之间,海拔100Om以上的中高山区,县城以北为9001300mm之间,县城以南为11OO2000mm之间(图2-3)o据XXX县气象站观测资料,XXX县年降雨量9601600mm(图24),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多为暴雨和连阴雨,为每年的丰水期(图25)o比例尺1:5000002001S>6Ow图24XXX县年降水量曲线图降水宓图2-5XXX县月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平均每年有34场暴雨,1981年暴雨日数达14日(表21,图26),最大日降水量为184.6mm,最大1小时降水量54.3mm,2003年7月15日XXX县遭遇特大暴雨,县城十个小时降雨量达1817mm,;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占全年暴雨总数的86%。其中7月最多,占总数的30.3%;8月次之,占28.1%;9月第三,占22.5%。日降水量在10020Omm的大暴雨1959年至1982年出现12次。据19592005年统计,本县年年都有连阴雨,最长持续38天(1961年),最短16天。主要出现在510月,以7、9月最多。2001年9月10日一9月29日,连续20天降雨,降水量265.5mm。表21XXX县国家基本气象站暴雨日数年份暴雨日数年份暴雨日数年份暴雨日数1980319905200021981141991120012198241992220023198341993120032198431994320040198511995120055198611996220064198751997O20072198851998720083198951999220095图26XXX县暴雨日数曲线图2.4.2.2水文XXX县属长江流域,境内河流分属嘉陵江、汉江两大水系(图27)。河网密度为L4kmkn2,5km以上的河流有78条。全县年均降水量1178m11,多年平均自产水径流量17.36亿优另有入境客水56.6亿nf,合计全县拥有地表水资源总量76.86亿神。境内主要河流有玉带河、嘉陵江、大安河、安乐河等。比例尺1:500000图27XXX县水系图玉带河是汉江的源流,发源于XXX县西北箭竹岭水池娅,为常年流水河流,境内干流长87.5km,流域面积1022.8km20大安河,为史书记载之汉江正源,由源于陈家大梁的石钟沟水,纳汉王沟水而构成,经大安镇在石窝进入勉县境,在炭场寺与汉江干流汇合,县境内长18.5km,流域158.25km2o导岭沟,源于XXX大石包,从庙坝乡进入本县,境内流长30.55k11,流域125.12km2o嘉陵江,自曾家河乡石滚坪进入本县,由北向南,至岛湾复南折,在青滩庙入川,县内流长65km,流域445km2,主要支流10条。黑水河,源于XXX县境内,从巩家河进入本县,自北而南纳入东皇沟、南沙河,境内长53.9km,流域273.9km2,在黑水村流入嘉陵江。安乐河,源于甘肃康县,从八海乡进入本县,于八海河街纳入八海河,从北到南,至安乐河石包上入川境,在广元市北清风峡注入嘉陵江,境内长25.6km,流域331.3km20西流河,源于XXX县黎坪乡,在水田坪乡的潘家河进入本县,依次拿芝草沟、冷水沟、小河等,西南流,从毛坝河镇南入川境,县境内流长37.5km,流域面积470.5km2oXXX县地处秦巴山地,山高坡陡,故河流比降大,水流急湍,洪枯水位变幅大,如玉带河,枯水季节,水流清澈,水深0.51m,甚至上游出现断流;雨季时,则水位暴涨,泥浪滔天,浩浩荡荡,水深达810m。2.4.3土壤、植被县境受秦岭纬向构造和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影响,山峦起伏,谷沟发育,地形差异极大;县境河川纵横,有流程较小,流量较大的常流水,更多的是瀑涨瀑落的山溪水;加之占全县总面积96.19%的黄棕土壤,结构疏松多孔,里层紧实粘重,多含石砂,一遇暴雨易成灾害。XXX县矿山林立,由于不科学采矿和废渣堆积,产生了许多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区处属凉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带,与中亚热带相比较,常绿阔叶本植物的种类成分的种群数量比中亚热带少,但比暖温带要多,照片2-5。调查区约有木本植物406种,分属81个科,179个属。其中乔木种,灌木种,藤本种,落叶树种306种,常绿树种96种。照片2-5治理区植被状况2.4.4地层岩性地层岩石性质由变质较深的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及片理化喷发岩至变质的千枚岩、变质砂岩和未变质的砂岩、页岩、灰岩均具。其中下元古界主要为片麻岩、片岩、片理化喷发岩和部分千枚岩组成,且部分因火山岩影响具有混合岩化现象。上元古界震旦系由碳酸盐岩及少量碎屑岩组成。古生界寒武系至二叠系以碎屑岩为主,及少许碳酸盐岩,这些岩层因所处构造单元不同变质程度又有差异。中生界三叠系为海相沉积的碎屑岩及少量不纯的碳酸盐岩。侏罗系仅出露在构造凹陷带中沉积的陆相砂砾岩。新生界为第四系除广布全区的残坡积物及冲洪积物。侵入岩体为晋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侵入岩。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一)元古界1 .何家岩岩群(PtUlj)何家岩岩群(PtMhj)是从原碧口群中分离出来的,意指呈构造穹窿或片岩分布于新街场-太阳岭-巨亭一带,与碧口岩群以平行剪切面理想接触的一套变质火山岩组合。主要岩石类型有浅绿色绿泥绿帘钠长片岩、绿帘钠长片岩、灰绿色娟云绿泥石英片岩、浅灰色娟云石英钠长片岩及灰绿色变质基性熔岩、凝灰岩并具有少量的中酸性变质火山岩。该岩群野外可见火山角砾、集块,肉眼可见玻屑,岩性成分层原始层序已无法恢复。岩石多为片状构造,少量千糜状构造,镜下微辟石域可见变余斑状结构、凝灰结构、变余角斑结构。何家岩岩群为一套经变质变形改造的早、中元古代岛弧火山岩建造。2 .大安岩群(Pt+2d)大安岩群(Pt1-2d)是从原碧口群解体出来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系指分布于峡口驿-黑木林基底拼接带东南,与上复碧口群组和震旦系以韧性剪切带或剪切面理相接触的一套变质火山岩组合,呈岩片或构造窗出露于大安一沮水河和烟家湾一带。主要岩石类型有灰绿色变玄武岩、变玻屑凝灰岩、灰色火山角砾-集块熔岩及浅绿色绿帘阳起片岩、辉石细臂给岩、变安山-玄武坊岩。总体表现为以溢流相为主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组合。野外可见残余枕状、气孔、杏仁状构造。由于构造剪切、压扁,残余的火山岩构造均已变形。大安岩群为早中元古代大洋板块之残片,经后期构造改造,成为现今具绿片岩相变质和强烈变形的岩貌特征。3 .碧口岩群(Pt2+3bk)碧口岩群(Pt2+3bk)为中元古代聚合型大陆边缘火山岛弧一弧后盆地的产物,经晋宁运动、印支运动等变形变质事件的改造,形成了现今的变质火山-沉积岩面貌,广泛分布于金山寺一阳平关一大安断裂以北地区,以剪切面理或韧性剪切带与下伏何家岩岩群、大安岩群相触,其上被震旦系及所覆。岩性主下部为中酸性火山岩组(Pt2+3bk),以角斑岩、角斑质凝灰岩为主,局部夹石英角斑岩、细碧岩;中部为中基性火山岩组(Pt2+3bk2),细碧岩、角斑岩、角斑质凝灰岩互层,局部夹石英角斑岩;下部为火山碎屑岩组(Pt2+3bk3),以细粒层状凝灰岩为主,局部夹粗粒晶屑岩屑凝灰岩。4 .秧田坝岩组(Py2-yt)秧田坝岩组(Pt2+3yt),为碧口岩群上部一构造岩石地层单位,与碧口群部分呈东西相变关系,总体超复其上,主要分布于曾家河一带。主要岩石类型有灰色变质长石石英杂砂岩、含砾岩屑杂砂岩、紫灰-灰绿色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凝灰质板岩。该岩组火山碎屑和长石碎屑含量丰富,且有火山角粒和凝灰岩夹层。岩基多为杂基支撑,基底孔隙式胶结。5 .刘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版)矿山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