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空气是什么样的听课记录.docx

    • 资源ID:1848431       资源大小:9.8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空气是什么样的听课记录.docx

    空气是什么样的听课记录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空气是什么样的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对象:一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科学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5分钟)教师拿着一个透明的空玻璃瓶走进教室,问学生:“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瓶子,现在里面有东西吗?”学生们有的说没有,有的则不太确定。教师接着说:“其实这里面充满了一种神奇的东西,那就是空气。那空气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J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二)观察空气的颜色与形状(8分钟)教师将玻璃瓶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空气有颜色吗?”学生们认真观察后回答:“没有颜色。”教师又问:“那空气有形状吗?”学生们开始思考并讨论,有的说像瓶子的形状,有的说没有形状。教师引导学生:“大家想想,如果我把瓶口打开,空气还会是瓶子的形状吗?”学生们经过思考后回答:“不是,空气没有形状。”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空气是无色、无形的。(三)感受空气的存在(12分钟)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小塑料袋,说:“同学们,大家试着用塑料袋去装空气,然后感受一下空气。”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开始操作,他们拿着塑料袋在空中挥舞,然后迅速扎紧袋口。有的学生用手捏着塑料袋说:“老师,我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还有的学生把塑料袋放在脸上挤压,说:“空气凉凉的。”教师借此引导学生:“虽然我们看不到空气,但通过这些感受,我们知道空气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空气存在的感知。(四)探究空气的流动性(1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小风扇,打开开关,问学生:“同学们,风扇转动的时候,你们能感觉到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有风。”教师接着说:“其实这风就是流动的空气。那空气为什么会流动呢?”然后教师在教室的一端点燃一支香,让学生观察烟雾的飘动方向。学生们看到烟雾朝着风扇的方向飘动,教师解释道:”因为风扇转动,使空气流动起来,带动了烟雾的飘动。这说明空气是可以流动的,而且会从压力大的地方流向压力小的地方。”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师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给每组提供一个吸管和一杯水,让学生用吸管向水中吹气,观察水中气泡的流动方向,进一步感受空气的流动性。(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无色、无形、存在于我们周围且可以流动的。”然后教师布置拓展任务:“回家后,大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个小实验,用扇子在房间里扇一扇,感受空气的流动,并且观察房间里的轻小物品,比如纸条、羽毛等,看看它们会有什么变化J通过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空气的特性,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三、教学评价与建议(一)教学评价优点:导入环节简洁明了,利用常见的玻璃瓶引发学生对空气的思考,快速聚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让学生观察玻璃瓶、装空气、感受风扇吹动的风以及进行吸管吹气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认识空气的颜色、形状、存在性和流动性等特性,符合一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如关于空气形状的讨论、空气流动原因的探究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拓展任务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和生活性,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家庭生活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空气特性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家校互动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足:在感受空气存在的环节,个别学生在装空气和感受空气时过于兴奋,导致课堂秩序略有混乱,教师在课堂组织管理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规范。在探究空气流动性的实验中,对于空气流动原理的讲解相对较为简单,一年级学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可以采用更形象、更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比如通过动画演示或简单的比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压力与流动的关系。(二)教学建议在感受空气存在的环节,教师可以在学生操作前更加明确地强调课堂纪律和操作要求,如安静地进行实验、有序地感受空气等,并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提醒和纠正学生的行为,确保课堂秩序的良好。在讲解空气流动原理时,可以将空气比作一群调皮的小蚂蚁,压力大的地方小蚂蚁多,就会向压力小的地方跑,从而形成空气的流动。或者播放一段简单的动画,展示空气分子在不同压力下的运动情况,以更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空气流动的原因,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注意事项

    本文(空气是什么样的听课记录.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