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委会班子管理方案.docx
校委会班子管理方案一、总则1 .为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校委会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协作能力,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管理方案。2 .本方案适用于学校校委会全体成员,包括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等。二、班子成员选拔与任用1 .选拔标准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忠诚于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在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领域有突出表现。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够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团队。具有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能够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学校发展的新要求。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在师生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公信力。2 .选拔程序民主推荐:由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教职工进行民主推荐,推荐结果作为选拔的重要参考。组织考察:学校党支部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推荐人选进行全面考察,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重点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任前公示:对拟任用的班子成员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X个工作日,接受教职工和社会的监督。任命: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党支部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式任命。三、职责与分工1 .校长职责全面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安排,并组织实施。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负责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学校经费,确保学校经费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协调学校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的关系,争取各方支持,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 .副校长职责协助校长开展工作,分管学校的教育教学、德育、总务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根据校长的工作安排,制定分管工作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深入分管部门和教学一线,指导和监督分管工作的开展,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开展分管工作的检查、评估和总结工作,向校长汇报分管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3 .教导主任职责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负责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工作,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选用合适的教材。组织开展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负责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做好学生的学籍注册、转学、休学、复学等工作。4 .德育主任职责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德育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德育常规管理工作。指导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组织班主任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形成教育合力。5 .总务主任职责负责学校的总务后勤工作,制定总务后勤工作计划和总务后勤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总务后勤常规管理工作。负责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做好学校资产的登记、清查、盘点、报废等工作,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和维护工作,组织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负责学校的物资采购和供应工作,根据学校教学和办公需要,制定物资采购计划,严格按照采购程序进行采购,确保物资的质量和供应及时。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加强对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I,组织开展安全演练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四、会议制度1 .校委会会议校委会会议由校长主持,一般每周召开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校的重大事项,如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安排、人事任免、财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等。会议议题由校长或班子成员提出,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认真研究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由校长签发,印发给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并负责监督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2 .校长办公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由校长主持,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等参加,一般每周召开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校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如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安排的调整、重要活动的组织实施等。会议议题由校长或班子成员提出,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认真研究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由校长签发,印发给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并负责监督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3 .专题会议专题会议由分管副校长或相关部门负责人主持,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某一专项工作,如教学研究、德育活动、总务后勤保障等。会议议题由主持人提出,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认真研究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由主持人签发,印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负责监督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五、学习与培训制度1 .校委会班子成员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2 .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参加教育管理培训和业务学习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3 .鼓励班子成员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论坛和培训课程,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提升综合素质。4 .建立学习交流机制,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活动,分享学习成果和工作经验,促进共同提高。5 .班子成员应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六、考核与评价制度1 .建立校委会班子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班子成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价。2 .考核评价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重点考核其工作业绩和管理能力。3 .考核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价、教职工评价、上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考核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4 .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班子成员奖惩、晋升、调整岗位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班子成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表现不佳的班子成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况进行调整或免职。七、监督与问责制度1 .建立健全校委会班子监督机制,加强对班子成员的监督管理。2 .监督内容包括班子成员的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权力运行等方面。3 .监督方式采用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内部监督主要由学校党支部、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实施;外部监督主要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等实施。4 .建立问责制度,对违反党纪国法、学校规章制度的班子成员进行问责追究。问责方式包括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八、附则1 .本方案由学校党支部负责解释。2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