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手交朋友听课记录.docx
拉拉手f交朋友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时间:2024年X月X日授课班级:一年级X班课程: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拉拉手,交朋友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歌找朋友,同时在教室前方的大屏幕上展示小朋友们手拉手一起玩耍的图片。歌曲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听到这首歌,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是不是也想快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呀?”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一拉拉手,交朋友。(二)我的自画像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画纸和彩笔,说:“现在,请小朋友们画一幅自画像,把自己最可爱、最有特点的样子画出来哦。画完之后,我们要拿着自画像去认识新朋友。”学生们认真地画自画像,有的画自己扎着马尾辫的样子,有的画自己戴着眼镜的模样,教室里充满了创作的氛围。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绘画情况,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如:“你画得真不错,这个颜色搭配很漂亮J(三)认识新朋友学生画完自画像后,教师组织“找朋友”活动。学生们拿着自己的自画像,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去和其他同学交流。教师示范交流的话语:“你好,我叫名字,我喜欢爱好,很高兴认识你。你能给我介绍一下你自己吗?”学生们积极地与同伴互动,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爱好等信息,并交换自画像。教师在一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对方的介绍,提醒他们要有礼貌,如看着对方的眼睛、面带微笑等。例如,当看到一位学生有些害羞不敢开口时,教师走过去鼓励他:“别害怕,勇敢地去和小伙伴打招呼,他们都很想和你做朋友呢。”(四)朋友分享会找朋友活动结束后,教师请几位学生上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新认识的朋友。例如,一位学生说:“我认识了朋友名字,他喜欢踢足球,我们还约好周末一起去操场玩呢。”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教师在学生介绍完后,提问:“你们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有什么开心的事情想和大家分享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发现新认识的朋友和自己一样喜欢画画,有的说朋友给自己讲了一个很有趣的笑话。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朋友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喜欢的重要性。(五)朋友相处之道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小故事视频,故事内容是两个小朋友在玩耍过程中因为争抢玩具而发生了争吵,后来他们互相道歉,又和好如初。视频播放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在故事里这两个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觉得他们做得对吗?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做呢?”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说不应该争抢玩具,要互相分享;有的说吵架了要主动道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朋友相处的基本原则,如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学会分享、懂得包容等,并通过简单的例子进一步解释这些原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画自画像认识新朋友、朋友之间的开心分享以及朋友相处的方法等。再次强调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去结交朋友,并且用正确的方式与朋友相处,让自己的校园生活更加快乐和丰富多彩。(七)布置作业回家后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在学校新认识的朋友,并且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件和朋友之间开心的事情。制作一张友谊卡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卡片上写上祝福的话或者画一幅画表达对朋友的喜爱。三、教学评价与建议(一)教学优点教学活动设计新颖有趣,以自画像和找朋友的活动为载体,让一年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友过程中,符合该年龄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友热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交流、分享和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交友的乐趣,学习交友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儿歌、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使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朋友相处的道理,同时也营造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二)教学建议在“认识新朋友”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小组合作游戏,如小组接力拼图比赛,要求小组成员在比赛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朋友相处之道”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表演,如设置朋友之间借东西、不小心弄坏对方东西等情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验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建立一个班级“友谊树”展示区,将学生的自画像和他们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小故事写在卡片上,贴在“友谊树”上,定期更新,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班级友谊的成长和发展,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