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工具观察听课记录.docx
借助工具观察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听课日期:2024年X月X日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内容:一年级苏教版科学一一借助工具观察授课班级:一年级X班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先拿出一个苹果,放在讲台上,问学生:“小朋友们,看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你们能看到什么呀?”学生们纷纷回答能看到苹果是红色的、圆圆的等。教师接着说:“那如果老师想看到苹果里面是什么样的,该怎么办呢?”引发学生思考,有的学生说可以切开,教师表示赞同,然后说:“对,切开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借助工具来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借助工具观察J(二)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放大镜,向学生介绍:“这是放大镜,它可以让我们看到物体更细小的部分。比如说,我们用放大镜来看这个苹果的表皮,会发现它并不是像我们眼睛看到的那么光滑,而是有一些小纹理J教师拿着放大镜对着苹果表皮,让学生们轮流上前观察,学生们惊奇地发现苹果表皮上的细微纹理,发出阵阵惊叹声。教师又拿出一个塑料杯和一杯水,将一根筷子插入水中,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根筷子,它在水里看起来是不是像折断了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的眼睛有时候会被一些现象迷惑,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工具来更准确地观察。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个透明的杯子,把筷子放在里面,从不同角度观察,就能发现这是光的折射现象。”(三)小组观察活动(15分钟)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了放大镜、一些树叶、花朵、小昆虫标本等物品。“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这些东西,看看能发现什么新奇的地方。”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地进行观察,有的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树叶的叶脉,发现叶脉像一条条小路;有的学生观察花朵的花蕊,看到花蕊上有很多细小的花粉;还有的学生观察小昆虫标本,发现昆虫的触角上有很多小绒毛。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提醒学生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以免伤害眼睛,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四)讨论分享(8分钟)教师让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观察发现。一组学生说:“我们用放大镜看到树叶上有很多小孔,像小眼睛。”另一组学生说:“我们看到花朵的花瓣上有一些细细的条纹,像小皱纹。”教师对学生的发现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提出问题:“在观察过程中,你们觉得放大镜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如果没有放大镜,我们能发现这些吗?”引导学生思考借助工具观察的重要性,学生们积极回答,有的说放大镜能让东西看起来更大,有的说能看到更清楚的细节。(五)总结拓展(2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借助工具观察,像放大镜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很多我们眼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让我们对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观察工具,比如望远镜可以让我们看到远处的东西,显微镜可以让我们看到非常非常小的东西。”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一种物品,如爸爸的手表、妈妈的首饰等,并把观察到的画下来,第二天带到学校来分享。三、教学评价(一)优点教学目标明确达成度高:教师围绕让一年级学生认识放大镜这一观察工具并了解其作用,以及培养学生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展开教学。通过知识讲解、小组观察活动、讨论分享等环节,学生们不仅认识了放大镜,还能熟练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并分享发现,深刻体会到借助工具观察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科学课程入门要求。教学方法直观有效: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如用放大镜展示苹果表皮纹理、通过筷子在水中的折射现象演示光的折射,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借助工具观察的神奇之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组观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使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物体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讨论分享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注重学生实践与体验:整堂课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观察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探索不同物体的细微特征。这种注重实践体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好奇心。联系生活实际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导入环节从生活中的苹果切入,还是总结拓展环节提及生活中的望远镜、显微镜等其他观察工具,以及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庭物品,都始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实用性。(二)建议知识讲解深度与简化: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在知识讲解部分,一些概念的解释可以更加简化和形象化。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时,可以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免学生产生困惑。小组观察指导细节:在小组观察活动中,虽然教师进行了巡视指导,但对于一些学生在使用放大镜时遇到的具体问题,如聚焦不准确、观察角度不对等,可以给予更详细的个别指导。同时,可以鼓励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问题开放性拓展:讨论分享环节的问题相对较为常规,可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如“除了我们今天观察的这些东西,你们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呢?”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总体而言,这是一堂非常出色的一年级科学课,教师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且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工具观察的科学方法。若在知识讲解、小组观察指导和讨论问题设计等方面加以优化,将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奠定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