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几种哪种不需要考虑残值哪种最常用-记账实操.docx
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几种,哪种不需要考虑残值,哪种最常用?-记账实操1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Q-预计净残值率H预计使用寿命(年)xl%;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例如,某固定资产原价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0首先计算年折旧率=(I-5%)÷10×100%=9.5%,月折旧率=9.5%÷120.79%,月折旧额=100,000×0.79%=790JLo是否考虑残值: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工作量法计算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l-预计净残值率)上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二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如,企业有一辆运输卡车,原价为5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总行驶里程为800,000公里。单位工作量折旧额=500,000×(l-4%)÷800,000=0.6元/公里。如果当月行驶里程为5000公里,当月折旧额=5000×0.6=3000JLo是否考虑残值: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X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7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例如,某固定资产原价为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年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折旧额=200z000×40%=80,000元,第一年末账面净值=200,000-80,000=120,000元,第二年折旧额=120,000×40%=48,000元,以此类推。是否考虑残值:在折旧初期不考虑预计净残值,但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前三年不考虑残值计算折旧,第四年和第五年要考虑残值。假设预计净残值为10,000元,第四年折旧额=(120,000-48,00028,800-10,000)÷2=16,600元,第五年折旧额也是16,600元。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XlO0%;月折旧率二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例如,某固定资产原价为1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7500元。第一年折旧率=5÷(1+2+3+4+5)×100%=33.33%,第一年折I曰额=(150,000-7500)×33.33%=47,500元。是否考虑残值: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2 .哪种方法不需要考虑残值双倍余额递减法在折旧初期不考虑预计净残值,但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要考虑。严格来说,没有一种方法是完全不考虑残值的,因为残值是固定资产处置时预计可以收回的价值,在资产的整个核算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只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前期计算折旧额时可以暂时不考虑它。3 .最常用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年限平均法是最常用的。因为它计算简单,易于理解,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各个会计期间,适用于大多数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尤其是那些在使用过程中损耗比较均匀的固定资产,如建筑物、一般的机器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