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调研报告调查研究.docx
-
资源ID:1843195
资源大小:15.3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调研报告调查研究.docx
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调研报告调查研究按照统一部署,我就县供销社综合改革现状、成绩、问题及下步计划和建议进行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县供销社是政府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现在编18人,内设“一室五科”:分别是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业务科、资产科、纪检科。下设有17个基层供销社,直属新合作有限公司、新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烟花爆竹有限公司、生产公司、土产公司、日杂公司、棉麻公司、工业品公司、汽车队、通达油厂等10个企业。占地总面积500余亩,自有经营网点156个,营业面积2.17万平方米,仓储面积2.25万平方米,在职干部职工1050人,退离休920人。在广大供销社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县供销社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连续两年综合业绩考评全市第一,全省先进,各项综合改革也走在全市前列。一、改革成效(一)明确综合改革目标,健全完善基层服务体系明确了改革路径,到2020年,初步构建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电子商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五大”现代经营服务平台;打造合作化的组织、规模化的服务、现代化的流通、市场化的经营、科学化的管理“五大”体系,通过升级改造,实现基层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融合发展。制定了大善县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紧紧结合省、市供销社工作部署,按照规划的任务书和时间表,初步实现了“自主经营的实体、为农服务的载体、农村合作经济的联合体”三位一体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争取用四年时间,对10基层社进行“改造提升”,对7个基层社实施“做大做强”,打造6个省级基层社示范社及4个国家级标杆社。一是健全基层社组织体制。按照建设真正为农服务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重新修订了基层供销合作社章程,遵循合作制经济的要求,吸收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经营管理人员、农村中能人、个体经营者、种养加大户加入到供销社中来,增加农民在供销社中的成分,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监事会,初步建立起了适应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民主管理制度。二是推进基层社规范化建设。建立联合社成员档案,要求成员社达到“六有”标准,即“有章程、有机构、有档案、有制度、有场所、有服务”,随时掌握成员社发展情况;坚持“四个统一”业务经营模式和抱团闯市场,强化为成员社服务理念,实施科技兴社战略,助推联合社规范化健康发展,把联合社打造成供销社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三是加强网点改造与建设。针对系统各经营网点的布局状况,县社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决定采取自筹自建、招商引资、合作共建等多种方式,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利用现有资源优势,重点筹划、储备、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效益突出的大型综合超市、农贸市场等项目。马庄供销社实施招商引资、合作共建等方式规划筹建占地一平方公里、总投资2800万、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马庄新合供销商贸产业园”。大水供销社采取自筹资金、对外招商等措施,拟新建一栋高5层的临街营业大楼,占地11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总投资约60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工作已经启动,地面附着物清理完毕,正在筹备招投标等事宜,预计2017年投入使用,将成为大水镇地标性建筑。(二)创新经营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是供销社经营机制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方向,2015年4月,供销社筹建了商品流通服务网将大善县的特色农产品及大善县农资物流园的农资产品在网站进行展示和推介。注册成立了大善县供销一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知名电商京东商城联系洽谈,利用京东的平台和供销社的网点优势开展农村电商的基础建设。在现有基层自营网点中选取62个门店,实施信息化改造,培训人员170余人次,目前部分网点已经进入试营运阶段,待验收合格后成为京东电商乡村服务站。在巩固发展自身电商运作的基础上,主动与市供销社、省供销社乃至全国总社电子商务平台的联系合作事宜,其中包括中国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开通的“供销e家”平台,双方正在洽谈签约手续问题;中国供销集团海外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开通的海外购,有意选取合适的乡镇级店面为试点,争取尽快将质优价廉的海外产品介绍给大善消费者。(三)强力推进机构调整,优化内部管理机制2015年6月,县供销社机关重新调整了机构设置,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科,调整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更加优化。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社有资产监管。一是建立了供销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制定了社有资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强化了财务监督,落实财务审计制度,规定大额财务开支,所有项目申报、项目资金使用等均须提交县供销社党委或理事会研究决定。三是确立了社有资产监督体制,构建了“县供销社理事会、资产管理科、下属企业”三个层次的社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全系统推行了统一规范的社有资产经营合同格式文本,把社有资产管理纳入规范化运行。四是全面掌控社有资产经营动态,依据有关制度实施监督管理,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全县供销社所有资产的现状、构成、数量、使用权人、产生的效益等,建立了电子台账和纸质台账。五是供销社权益得到依法维护,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开展依法治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巩固传统优势资源,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2015年至今,大善县供销社系统通过资本合作、土地合作、技术合作等方式新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个,目前全系统供销社参股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8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6个,辐射带动农户2000余户,实现经营收入L8亿元,助农增收3000万元。在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选择名称时,统一加注具有供销社合作社特色的“新合”字眼,如大善县位邱新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叫响供销社品牌。这些专业合作社服务领域涵盖了种、养、加及粮、菜、中药材、农资、农机、农技等各个领域。我们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主动适应我县农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形式,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采取土地流转、大田托管、代耕代种、粮食银行、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与省、市农业科研院所、中国农业设施网等涉农科研生产单位合作,建立了30余个良种繁育示范田项目,16个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基地,10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承担了26个农业新技术推广项目,流转托管土地近5万亩。二'困难和问题虽然大善县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政府的要求、干部职工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今后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和繁重,任重道远。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县供销社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不能与飞速发展的新常态相适应。全系统2016年拥有职工1050人,30岁以下的仅45人,40岁以上的868人,占总人数的83%o大中专文化110人,仅占10.4%o县供销社机关2005年初核定编制26人,陆续退休8人,现有编制人员18人,40岁以下只有3人,57岁以上接近退休年龄的3人;缺编8人,急需补充和吸收年轻、有文化的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县供销社机关工作。由于人才缺乏,年龄老化,大部分干部职工思想僵化,不能适应信息化、现代化的干事创业新常态,缺乏求新求变、敢闯敢干的精神,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和供销社综合改革的进程。二是农业项目支持偏弱。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存在棚架现象。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及专业社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在组织千家万户的农民闯市场共同致富,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农民提供产、供、销、种、养、加等系列化服务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偏弱,对供销社及其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承担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扶贫开发、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等扶持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三是基层组织相对薄弱。目前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相对薄弱,社有企业规模偏小,综合服务实力不强,层级联系比较松散,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历史遗留下来的职工队伍庞大,大多数人年龄偏大且下岗再就业困难。系统欠缴职工养老保险金额较大,该问题将是影响供销社发展稳定的一个极大隐患。基层社分类改造矛盾和困难重重,企业转型升级、农产品流通、金融服务等综合改革任务繁重艰巨,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完成,必须通过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中更好发挥独特优势,担当起更大责任。三、计划和建议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发展供销合作事业、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对此,我们应统一思想,厘清思路,坚定信心,奋力推进。我认为,当前全面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统筹谋划是改革之基。供销社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关联性强,任何一方面改革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增强统筹谋划能力。就我县而言,当前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总体谋划是:坚持一条主线(为农服务),抓住两个关键(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深化三项改革(基层社、联合社、社有企业),完善四个体系(组织体系、流通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实现四个突破(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农产品流通服务、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电子商务),统筹把握好供销社综合改革的重点和进程。为此,需要及时出台我县贯彻实施意见,抓紧制订供销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同时,也需要县直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供销社综合改革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改革合力,扎实推进改革。(二)激活体制是源头之水。当前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关键在创新联合社体制。联社活,全局活。组建以生产为基础、以流通为主导、以金融为支撑的“三农”服务综合体,逐步形成农业生产服务中心、农村消费服务中心、农民生活服务中心。如何在联合社机关管理体制、内设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加以创新,取得突破,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探索,比如:尽快解决县联合社机关人才紧缺问题,逐步建立健全更加灵活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机关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一旦舞动了龙头,全盘皆活。(三)压实责任是重要保证。供销社综合改革事关农村改革大局。必须要压实责任,明确任务,确保改革压力层层传导,目标责任真正落实。推进供销社开展综合改革,需要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加强督促检查,兑现考核结果,做到考核有据、奖罚分明,以此促进改革任务落到见效。(四)发展联合社是大势所趋。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合作经济领域中的优势,通过资本合作、土地合作、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实力雄厚、运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养殖大户联合,牵头组建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促进农民由“户户联合”向“社社联合”转变;指导成员社规范化健康发展,促进成员社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在各成员社之间开展“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互相支持、互惠共赢”全方位合作,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联合发展,形成更为宽泛的规模化服务新格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进程。(五)创新改革是关键所在。积极承担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的公共服务,为农民提供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系列化服务。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培育新合作公司农资配送中心、大善县农资公司连锁配送总店等农资流通龙头企业,扩大配送服务。主动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形势,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粮食银行、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方式,参与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和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建设,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系列化服务,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粮如何储”“产品如何销”等问题。支持供销合作社与京东商城等全国龙头电商开展战略合作,尽快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和省总社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开展对接,在县城建设大善农产品特色馆、大善“供销e家”海外购展示厅两个地方特色馆,承接大善电子商务惠农项目,面向国内外推广大善农特产品,并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泊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