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医药大学防控XX疫情国际学生、外籍教师开学返校工作方案(2024年).docx
-
资源ID:1841880
资源大小:21.8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XX中医药大学防控XX疫情国际学生、外籍教师开学返校工作方案(2024年).docx
XX中医药大学防控XX疫情国际学生、外籍教师开学返校工作方案(202X年X月X日)为有效防控XX疫情,做好202X春季国际学生及外籍教师开学返校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任务树立“外事无小事”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XX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充分认识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把XX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底线”思维,对师生负责、对社会负责,把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做好开学前后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外防输入,内防扩大,顺利做好国际学生、外籍教师返校工作,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二、组织机构成立国际学生及外籍教师返校工作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在学校防控XX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会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全校国际学生、外籍教师返校的组织协调、卫生防疫、运输安保、宣传教育、预防管控、应急处置等工作。长:X常务副组长:X成员:X工作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国际教育学院),由周平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三、国际学生返校前相关工作(一)国际学生返校相关工作要求1 .开学时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待省教育厅明确后,以学校正式文件通知为准。2 .国际学生不得提前返校。教育引导国际学生强化纪律意识,严格落实学校相关工作要求,禁止提前返校,已经购返程机票需全部取消,否则将劝其返回并予以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对于国内旅游返校的国际学生,辅导员应详细了解返校学生的假期去向、身心健康状况及接触史,并及时向学校防控XX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学校防控办)和校医务所报告,配合校医务所等相关部门进行不低于14天的隔离观察。3 .严格落实国际学生返校具体要求。各辅导员需提前掌握国际学生确切的返校时间、航班或者车次信息、中转站、抵达站点与时间等信息,确保填报及时、数据精准、信息畅通。提醒国际学生,凡是发热、干咳、乏力以及腹泻、腹痛、结膜炎等症状者,症状消失前禁止返校。出现上述症状的返校国际学生,返校后要如实填写的假期去向、身心健康状况及接触史。4 .做好弹性值班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值班制度,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做好寒假期间值班值守。全体国际教育学院教职员工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5 .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国际教育学院通过网站、工作群、学生微信群、邮件等多种渠道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国际学生的疫情防控和学习生活的宣传教育,及时传达有关部门如省教育厅、省外办等文件精神并编发假期生活提示,指导国际学生安排好在家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开学返校的各项准备工作。6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心理咨询指导中心负责按照省教育厅关于针对XX疫情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的通知要求,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通过“XX”微信公众号、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平台(https:/X/psy/IOgin.aspx,账号和密码为个人学号)等多种渠道为国际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防护知识宣传,直接与咨询老师进行网络交流,给予国际学生在线答疑辅导,帮助国际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疏导心理情绪。7 .国际学生返校接站工作视疫情情况再做安排。8 .协调落实基础物资供应。协调校医务所等相关部门做好必要的防护衣、温度计、洗手液(肥皂)、口罩等防护用具和红外体温检测仪等器械设施设备的储备供应工作;设立国际学生返校现场接站点和休息区(搭设帐篷),体温检测、个人防护措施督促检查、乘车安排、应急处置等工作;协调经资办等相关部门加强商城各商户管理,配齐配足师生必需学习、工作、生活用品,切实保障师生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协调资产处、校医务所、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部门落实隔离观察场所设置安排及相关准备工作。9 .做好开学前全员排查分类处置。加强与国际学生及家长的沟通联系,精准掌握返校国际学生的行程,详细了解国际学生寒假期间流动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如14天内体温纪录、发热烧、干咳、乏力等症状),做好情况统计,加强分析研判,健全完善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10 .实行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按“学校一学院党总支一年级一班级一寝室”的层级,形成疫情网格化防控模式,完善信息员制度和疫情信息逐级报告制度。对每位国际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如14天内体温纪录、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建立动态跟踪台帐,及时上报疫情测控动态数据信息表,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学校防控办、校医务所等相关部门。(二)学院具体工作要求1 .提醒国际学生注意返校交通安全。提醒国际学生注意做好返校路途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提醒国际学生购票返校时不经过疫区转机或转车;提醒国际学生返校时,要注意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及学校所在地的南昌市湾里区地方政府,对进出人员和车辆严格管控,只允许在校国际学生本人进入校园,非本校人员与车辆均不得进入校园。2 .提醒国际学生返校时注意携带好个人证件和防疫物品。要随身携带护照、学生证(校园卡)、电子路条(国际学生将返程信息发给各自辅导员,由各辅导员开具),注意自备口罩、体温计、手套等必要卫生安全防护用品;返校前要自备好在校用餐的餐具,返校后学校按疫情防控要求,实行错峰用餐、分散用餐,师生自备用餐餐具回各自办公室或宿舍用餐,不在食堂聚集用餐,减少一次餐具和公共餐具的接触使用。3 .提醒国际学生做好返校前健康监测。国际学生返校前14天,要居家进行严格健康监测(如14天内体温纪录、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每天应及时将本人健康监测情况报告给辅导员,辅导员负责督促落实国际学生每天按要求填报健康监测信息。国际学生如无可疑症状的,可正常返校;国际学生如有接触史者建议在家隔离观察14天,解除隔离后方可返校;国际学生如有发热等症状的应及时就医,直至痊愈或解除医学观察后方可返校。4 .成立国际学生志愿服务队。广泛发动国际学生,建立校院班三级志愿服务队,并加强医学防疫、安全防护、心理支持、志愿服务等各方面的培训。5 .加强舆情引导监测。强化网络舆情、舆论的监控、管理和疏导工作,配合做好相关处置工作。四、国际学生返校后防控要求L构建完善严密网络化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一学院党总支一年级一班级一寝室”五级防控体系,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疫情信息员制度和疫情信息逐级报告制度,各寝室设疫情信息员1名,各班级至少设1名疫情信息员,辅导员为所带班级的疫情信息员,心理咨询指导中心设1名疫情联络员。疫情信息员和疫情联络员信息报学院备案。提前组建国际学生志愿服务队,配合开展相关疫情防控管理、隔离观察区国际学生生活保障等工作。6 .做好返校后国际学生疫情防控筛查。国际学生返校进入校园及校内公共区域时,会同相关部门引导国际学生配合工作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健康登记、核验身份等相关工作;国际学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国际学生进入学生宿舍后,需在门卫处实名登记、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后入住并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国际学生返校后,各辅导员应第一时间对返校国际学生的健康状况全面开展一次地毯式逐一细致排查,组织国际学生在企业微信填报健康卡(健康卡至少应包括: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成员身份健康状况、返校前15天内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含座位号信息),假期是否曾前往武汉市及周边等重点疫区、是否来自有病例报告的社区、是否有和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等),各辅导员要按要求填报XX中医药大学学生返校情况统计表,不得瞒报漏报谎报。各辅导员要按照学校要求,及时通知国际学生在“企业微信”上填报好返校预约,方便返校时扫码通行。7 .及时发放防护物资。国际学生返校后,学院会同校医务所第一时间将必需的红外体温检测仪、温度计等防护用具发放到国际学生班级、国际学生寝室。医务所并指导学生做好自我防护和检测工作。医用酒精要在医务所的指导下使用,确保安全使用,防范发生火灾。8 .持续强化健康教育。国际学生返校后,开展好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通过学校企业微信号、微信群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点名工作核实国际学生返校情况,对国际学生进行一次集中防控知识教育,持续通过多种渠道和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指南”相关内容的宣传普及教育,严格落实“口不离罩、足不外行、饭不聚吃、手要勤洗”的要求,教育引导国际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按要求佩戴口罩,规范处置废弃口罩及其他防护用品,控制和减少各类人员在各公共场所之间的流动、楼栋之间的流动、教室之间的流动、班级之间的流动、寝室之间的流动,错峰用餐,减少聚集,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不断提高师生防范意识,科学做好防护。心理咨询指导中心持续开展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指导各辅导员为国际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9 .加强国际学生每日体温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国际学生返校后,各辅导员分别于每天上午8:30前和下午16:0018:00组织对国际学生进行体温测量,按要求及时填报XX中医药大学XX疫情防控工作学生晨检、午检信息登记表,如实登记体温和症状信息,并于每天上午10:00前将晨检结果上报学院,由学院汇总后上报学校防控办。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及时报送疫情信息。各辅导员要及时、详细、准确掌握本班国际学生疫情防控动态,不得谎报、瞒报、漏报。如发现国际学生出现发热、乏力、咳嗽、胸闷等症状的,要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防控办、校医务所,并按照疫情防控有关程序规定对其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和应急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10 落实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工作管理。对因病请假的国际学生问清楚病情,做好国际学生因病缺课详细记录,追踪国际学生病情体温变化情况,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学校防控办、校医务所,并配合校医务所进行应急处置。11 严格国际学生外出请销假管理。每日更新在校国际学生住宿情况,全面掌握国际学生的流动情况,严格履行外出请销假程序,引导国际学生非必要原因不外出,不到人流密集区域逗留,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的国际学生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发现异常者,及时向学校防控办、校医务所报告,并配合校医务所进行应急处置。12 配合加强校园进出管控。配合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部门,教育引导国际学生加强校园进出管控,国际学生出入校园必须出示学生证(校园卡)、通行证,经实名登记和身份核验并检测体温合格以后方可进出校园;严禁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确需进入的,需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并进行严格的实名登记和体温检测;国际学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出必须实名登记验证并检测体温,疫情防控期间一律谢绝访客;严禁国际学生外卖、快递到校。一旦发现疫情,实行倒查制,及时将接触人员全部隔离检查及观察。13 国际学生自带餐具分散用餐。加强与后勤保障处的沟通协调,强化食品卫生安全,平抑食堂伙食价格,丰富膳食品种,不断优化用餐方式,教育引导国际学生错峰分散到食堂用餐;加强个人卫生防护,不使用一次餐具,减少公共餐具,自备用餐碗筷;分散用餐,不在食堂聚集用餐。14 .抓好寝室环境卫生。开学前一周,协调后勤保障处等相关部门完成一次全覆盖式的校园卫生整治,确保不留死角,摸清卫生防控风险点,对风险点进行重点关注。开学后,以防控XX疫情为重点,组织国际学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教育国际学生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强化国际学生内务卫生环境整理和维护,鼓励国际学生床位悬挂围帘、蚊帐等简易性防护工具,对国际学生寝室进行全面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地面桌椅进行擦拭消毒等;定期督查;协调后勤保障处、经资办、校医务所等相关部门强化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加强对教室、宿舍、商城、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加强配备洗手液及肥皂等必要消毒用品,做好每日消毒工作,加强对废弃口罩及其他防护用品的规范处置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公共区域进行环境卫生维护,创建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对有确诊或疑似病例的教室和学生寝室,协调校医务所等相关部门并会同相关学院进行消毒应急处置。15 .加强舆情监测与引导。密切关注XX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强化舆情监测与引导,积极引导国际学生不信谣、不传谣、不在媒体上传播不实信息,避免引发恐慌。16 .加强值班值守。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值班值守工作,严格值班值守纪律,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按要求报送相关信息,重要情况及时上报,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切实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17 .暂停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疫情防控期间,暂停举办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国际学生的集体活动暂缓进行。召开小型会议,必须限定人数,参会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并做好其他防护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引发疫情扩散。五、疑似或确诊病例应急处置措施L患者消毒隔离处置。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按照规定立即上报学校防控办和校医务所。按学校统一部署,立即启动紧密预案,在校医务所的指导下,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对疑似人员传染区域进行通风换气和消毒处理;对疑似病例和相关接触者进行踪随访。2 .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在学校防控办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协同校医务所等部门,对疑似病例直接接触的人员,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等,进行全面摸底,准确无误地做好人数统计,按要求上报相关信息;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症状筛查,医学观察,尽早发现疑似患者;加强宣传并要求国际学生进行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咳嗽、胸闷等可疑症状,要立即就诊并报告辅导员。3 .疫情信息报告。第一时间向学校防控办和校医务所报告疫情信息情况,要按上级要求和疫情实际,对患者及接触人员情况如实报告和说明,做到实事求是,不迟报、不瞒报、不虚报、不谎报,并由学校相关部门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4 .加强心理疏导。根据疫情实际,心理咨询指导中心会同学院对确诊病例国际学生、隔离观察国际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及时消除恐慌心理情绪。5 .加强网络舆情管控。会同党委宣传部等部门强化校内外网络舆情管控,严防网络炒作和负面交流发生。6 .加强工作协同。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防控工作,并协助作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六、外籍教师返校工作方案1 .开学时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待省教育厅明确后,以学校正式文件通知为准。2 .外籍教师不得提前返校。教育引导外籍教师强化纪律意识,严格落实学校相关工作要求,禁止提前返校,已经购返程机票需全部取消,否则除扣发2月工资外,学院报学校防控XX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学校防控办)和校医务所,在隔离室不低于14天的隔离观察。3 .严格落实外籍教师返校具体要求。负责外籍教师的老师需提前掌握国际学生确切的返校时间、航班或者车次信息、中转站、抵达站点与时间等信息,确保填报及时、数据精准、信息畅通。提醒外籍教师,凡是发热、干咳、乏力以及腹泻、腹痛、结膜炎等症状者,症状消失前禁止返校。出现上述症状的返校外籍教师,返校后要如实填写的假期去向、身心健康状况及接触史。1 ).对于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期返校的外教,如所在国已发布前往中国的旅行警告,要求所有公民推迟前往中国,停飞部分来华航班,应及时了解掌握所在国航班信息和出入境政策,与学院保持密切沟通,并由学院向学校报备,待条件允许时再返校。2 ).对于因主观原因不能按期返校或特殊原因需要提前返校的外教,应及时与学院沟通个人实际情况,并由学院向学校申请报备,经上报学校研究决定其延迟或提前返校。4 .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国际教育学院通过网站、工作群、外教微信群、邮件等多种渠道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外籍教师的疫情防控和工作生活的宣传教育,及时传达有关部门如省教育厅、省外办等文件精神并编发假期生活提示,指导外籍教师安排好在家的开学前工作和生活,做好开学返校的各项准备工作。指导外籍教师安排好在家的教学准备和生活,做好开学返校的各项准备工作。5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心理咨询指导中心负责按照省教育厅关于针对XX疫情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的通知要求,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通过“XX”微信公众号、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平台(httpsXpsylogin.aspx,账号和密码为外籍教师工号)等多种渠道为外籍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防护知识宣传,直接与咨询老师进行网络交流,给予外籍教师在线答疑辅导,帮助外籍教师解决心理困惑和疏导心理情绪。6 .协调落实基础物资供应和专业教师返校接车安排。国际教育学院协调校医务所等相关部门做好必要的防护衣、温度计、洗手液(肥皂)、口罩等防护用具和红外体温检测仪等器械设施设备的储备供应工作;收集外籍教师尽量集中时间返校,调度车辆在机场接外籍教师返校。协调资产处、校医务所、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部门落实隔离观察场所设置安排及相关准备工作。外教返校后,学院会同校医务所第一时间将必需的温度计、洗手液(肥皂)、口罩等防护用具发放到外教手中。7 .实行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学院要按“学校一学院党委一外管员一外籍教师”的层级,形成疫情网格化防控模式,完善信息员制度和疫情信息逐级报告制度。要对每位外籍教师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动态跟踪台帐,要及时上报疫情测控动态数据信息表,有异常况及时报告学校防控办、学工处、校医务所等相关部门。8 .做好返校后外籍教师疫情防控筛查。外籍教师返校进入校园及校内公共区域时,学工处会同相关部门及各学院教育引导学生配合工作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健康登记、核验身份等相关工作;外籍教师公寓实行封闭式管理,外籍教师进入公寓后,需在门卫处实名登记、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后入住并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外籍教师返校后,应第一时间对返校外籍教师的健康状况全面开展一次地毯式逐一细致排查,组织学生在企业微信填报健康卡(健康卡至少应包括: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成员身份健康状况、返校前15天内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含座位号信息),假期是否曾前往武汉市及周边等重点疫区、是否来自有病例报告的社区、是否有和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等),按要求填报XX中医药大学学生返校情况统计表,不得瞒报漏报谎报。9 .加强外籍教师每日体温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外籍教师返校后,外教专管员分别于每天上午8:30前和下午16:0018:00组织对国际学生进行体温测量,按要求及时填报XX中医药大学XX疫情防控工作学生晨检、午检信息登记表,如实登记体温和症状信息,并于每天上午10:00前将晨检结果上报学院,由学院汇总后上报学校防控办。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及时报送疫情信息。外教专管员分别于每天上午8:30前和下午16:0018:00组织对要及时、详细、准确掌握外籍教师疫情防控动态,不得谎报、瞒报、漏报。如外籍教师出现发热、乏力、咳嗽、胸闷等症状的,要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防控办、校医务所,并按照疫情防控有关程序规定对其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和应急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10 .开学后教学开展。在开学后14天内,教师可以在家利用企业微信群开展理论教学和作业辅导,学生在各自寝室里学习,避免集中学习造成恐慌。11 .学院督导师生教学和学习。成立学院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和学习督导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12 .如果万一外教均不能如期返校,只有通过“暑假换寒假”来弥补。即通过推后开学时期,暑假不放假,继续开展教学,把推迟开学的暑假补回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时间不变。七、工作要求1 .统一认识,提高站位。充分认识XX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严峻性,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不留死角,做到严防死守。2 .明确责任,履职到位。强化责任意识,坚守阵地意识,及时、准确掌握有关信息,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强化工作措施,将工作要求落细落小落实,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确保学生平安返校,保障学校安全稳定。XX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2X年X月C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