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枇杷冷藏保鲜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20B05DB3205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DB3205/T1442018代替DB3205/T1442007白沙枇杷冷藏保鲜技术规范2018-12-31发布2019-01-01实施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编写。本标准代替DB3205/T1442007白沙枇杷贮藏保鲜技术规范,与DB3205/T144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成熟度要求; 修改了包装技术;修改了包装材料; 修改了出库指标。本标准由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市吴中区果蔬园艺站、吴中区临湖镇农林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化坤、吴燕红、袁卫明、李浩宇、张文敏、殷成刚、储春荣、郑红丽、张文韬、杨大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205/T1442007o白沙枇杷冷藏保鲜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白沙枇杷果实的采收、分级、包装、果实预冷、贮藏前的准备、贮藏技术、出库技术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苏州地区白沙枇杷的冷藏保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适用于本文件。GB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7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5592008GB/T98292008NT/T31022017DB32/T5662009DB32/T5672009苹果冷藏技术水果和蔬菜冷库中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枇杷贮藏技术规范白沙枇杷白沙枇杷生产技术规程3采收3.1采收要求3.1.1采摘方法按DB32/T5672009中13.2规定执行。3.1.2果实平放在衬有柔软材料的果筐或竹篓中。以4kg5kg为宜,置于阴凉处。采后田间停留不超过4h,并加遮盖物。3.2成熟度要求按NT/T31022017标准执行,质量要求符合DB32/T5662009中的规定。4分级、包装1 .1分级在阴凉环境下按3.2要求进行挑选分级。2 .2包装4 .2.1包装技术包装与分级同时进行,单层排列,排列整齐。一般放2层,层与层之间用软纸、纸板或珍珠棉分隔,容量Ikg2kg。精品包装采用单果包装,用泡沫网袋包后放泡沫箱或纸盒。上用柔软材料覆盖,然后盖紧,防止擦伤。5 .2.2包装材料采用厚瓦楞纸板盒、泡沫箱或塑料筐,纸盒需符合GB/T6543-2008要求,泡沫箱、塑料筐应符合GB4806.72016的规定。盒体应干燥、坚实牢固耐压,内壁平滑,箱两侧留直径1.5Cm的通气孔四个。所有内包装材料卫生指标应符合GB4806.72016的规定。4.2.3其他要求同一包装盒内只装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的果实。在包装盒上标记品种、等级等信息,盒内放置标签,标签应符合GB77182011和DB32/T5662009的规定。5果实预冷分级包装后,采用5冷库开盖预冷8h后将箱密封。6冷藏前的准备6.1库房准备6.1.1库房消毒库房及各种容器、货架等在果实入库前应进行彻底清扫、消毒,按GB/T85592008规定执行。6. 1.2库房调试入库前应先对制冷、通风等系统进行调试,提前Id将温度降至预设温度。6.2 入库技术要求6.3 .1贮藏架总高度一般不超过库高的2/3,摆放牢固、整齐、通风,便于出入和检查。堆码的主风道方向与库内冷风机的出风方向一致。6. 2.2按枇杷品种、等级及入库时间码箱,每垛以5盒为宜,上下垛间距为20cm。6.2.3入库后应填写货位标签,并制出平面货位图。7冷藏技术7. 1冷藏时间以15d20d为宜。最佳冷藏温度为5°C,波动幅度不得超过±1。7. 3湿度最适相对湿度为85%90%,当库房内相对湿度降到85%以下时,应加盖塑料薄膜保湿,薄膜应距地面30cmo7. 4定时检测冷藏期间要定时检测库内温湿度,测定方法应符合GB/T98292008的规定。7.5通风换气每周至少通风换气一次。一般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气温较低时进行,通风时间不宜超过30min,尽量避免库内温湿度的波动过大。7. 6抽查冷藏期间每2d3d抽查1次,检查果实有无冷害、失水、腐烂等情况,并及时处理。8出库技术8. 1品质要求8.1.1果实饱满无皱缩,有弹性,易剥皮,果肉不僵硬。8. 1.2口感与入库前相近,无异味,无腐烂。8. 2升温处理果实出库前宜进行梯度升温处理,避免温差太大对果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