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乡村振兴 共享农庄建设指南.docx

    • 资源ID:1838352       资源大小:19.3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乡村振兴 共享农庄建设指南.docx

    ICS03.080.01CCSA16DB3205苏州市地方标准DB3205/T1057-2022乡村振兴共享农庄建设指南RuraIrevitaIizationSharedFarmConstructionGuide2022-11-28实施2022-11-22发布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原则11.1 1以农为本、多元融合11.2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21.3 联农带农、共建共享25建设主体25.1 主体类型25.2 运营投资26基本要求26.1合法合规26.2功能齐全26.3环境达标27建设要求27.1位置选择27.2景观建筑37.3基础设施37. 4农业生产37.5 休闲活动37.6 配套设施38管理要求48. 1内部管理48.2品牌管理48.3安全管理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明辉、朱琳、邢夫敏、钱剑林、张青、赵慧莎、何其全。本文件为首次发布。II乡村振兴共享农庄建设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共享农庄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主体、基本要求、建设要求和管理要求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苏州市共享农庄的建设引导。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10-20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0001.2-202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施行)GB/T18973-2022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27306-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GB/T34805-2017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通用要求GB/T37066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GB37487-201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T39000-2020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NY/T2858-2015农家乐设施与服务规范SL/T246-2019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共享农庄sharedfarm以从事乡村产业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联结紧密的多资本混合所有制涉农企业为载体,以特色农业和乡村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通过资源、技术、人才等共建共享,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发展新业态。4总体原则4.1 以农为本、多元融合始终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全面拓展农业的生态、教育、文化、养老、体验等功能,延长产业链,挖掘乡村特色,统筹三产融合发展。4.2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规范利用土地。充分挖掘农庄农业特色、农耕文化,结合地域特色、资源优势等,实现差异化发展。4.3 联农带农、共建共享吸引社会资本、市场主体参与共建,充分保障农民及市场主体的利益,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激发内生动力与发展潜力,促进致富增收。5建设主体1.1 主体类型建设主体为主要从事乡村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或与其联结紧密的混合所有制涉农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包含农业一二三产经营服务内容。1.2 运营投资建设主体宜为投资主体,并直接参与共享农庄的运营管理。由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投资主体的,须以村集体经济组织领衔的农民合作社为依托,或具有明确的第三方负责整体运营。建设主体重点围绕“农业+”融合发展及“共享”开展相关建设,且投资达一定金额。6基本要求6. 1合法合规符合国家土地管理使用相关法律法规,持有土地权属有效证明,设施农用地审批手续齐全;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证照。7. 2功能齐全具备农业生产功能且农业生产面积不少于100亩(单一粮油生产面积不少于200亩);具备餐饮、住宿接待能力,功能符合NY/T2858-2015GB/T39000-2020中相关要求。6.3环境达标大气、声、土壤环境质量分别达到GB3095-2012>GB3096-2008、GB15618-2018中相关要求,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分别符合GB/T37066、GB8978-1996中相关要求。7建设要求7.1位置选择7. 1.1符合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区域上位规划。8. 1.2具备较为便捷的交通条件。7.1.3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及乡村旅游发展潜力。7.1.4远离地质灾害及其他危险区域。7. 2景观建筑7.2. 1建筑物、景观小品等无剥落、无污垢,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7.2.2 主要道路、渠系种植绿化组合形成季相分明、舒适宜人的农田景观林网,无裸土、无播荒地。7.2.3 设施和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自然景观环境及建筑风格相协调,景观小品造型别致。7.2.4 宜利用建筑墙面、电线杆等开展农耕文明、地方民俗文化展示彩绘。7. 3基础设施7.1.1 农庄外围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内部道路网满足农业生产加工、农产品观光采摘、项目体验、环境保护及员工生活等方面要求。7.1.2 沟渠、蓄水池等设施运行良好,灌溉及排水工程符合SL/T246-2019中相关要求。7.1.3 具有可视化监控系统,覆盖无线网络,实时监控农庄管理情况。7 .3.4具备适应于游客承载量的专用停车场及公共休息设施。8 .3.5结合生产、生活及休闲功能,安装公共照明设施。7.4农业生产7.4.1 以苏州特色水稻、果蔬、水产等农业产业为基础,积极运用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7.4.2 宜积极开展农业数字化建设,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智慧农业。7.4.3 宜采用立体种养、动植共生、绿色循环等新模式。7.4.4 宜使用生物农药、理化诱控或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农药使用按照GB/T8321.10-2018相关要求进行。7.4.5 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符合GB/T34805-2017中相关要求。7.4.6 定期进行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实现可追溯。7.4.7 依托资源优势,结合三产融合发展要求,开展农产品加工、创意包装、休闲体验等项目,拓展农业多功能。7 .5休闲活动7.1.1 宜依托农庄资源特色,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开展休闲农业类、民俗文化类等节庆活动、赛事、展览等,弘扬传承农耕文明。7.1.2 宜结合农庄农业资源开发农耕体验、休闲采摘、科普研学、亲子教育等活动,增强活动体验性与教育意义。结合乡村民俗、农业文化遗产等开发田园康养、乡村生活体验等活动。7.1.3 宜根据游客需求开发定制性活动,满足企业团建、青少年研学、家庭聚会等项目。7.1.4 有条件的农庄宜积极开发夜游项目,提升可玩性,避免同质化发展,激活夜经济。8 .6配套设施8.1.1 具备住宿接待能力,室外活动空间适宜,室内装饰简洁舒适,具有地方特色,基本住宿用品配备满足游客需求,且使用功能完好。民宿基本功能符合GB/T39000-2020中相关要求并达到三星级及以上标准。8.1.2 具备餐饮服务能力,餐厅接待规模宜与农庄接待能力相匹配,餐位布局合理,宽敞舒适,厨房间干净整洁,分区明确。餐厅卫生、食品安全及生活饮用水标准分别达到GB37487-2019.GB/T27306-2008及GB5749-2006相关要求。8.1.3 设有专用会议室,并配有会议专用设备,满足部分会议需求。7. 6.4配备适应于游客承载量的公共厕所,并符合GB/T18973-2022中相关规范。7 .6.5宜在农庄内部重要节点设置具有农庄特色的导视系统,包括农庄总平面图、宣传栏、指引牌等,并符合GB/T10001.2-2021中相关规定。8 .6.6宜配展示展销区,用于农产品加工设备展示、自产及代销农产品销售、农庄文化宣传等。8管理要求8. 1内部管理8. 1.1明确经营主体,完善管理制度,各种证照公开上墙。8.1.2按时发放员工工资,关键岗位持证上岗,明确各岗位职责,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及安全培训。8.1.3农事操作、游客接待等各种档案记录完整。8.1.4制定农庄服务标准,明确服务范围、收费标准、投诉电话等内容并公示,提供附近旅游信息介绍服务,提供雨伞、轮椅等便民服务用品。8.1.5宜建立投诉机制及游客满意度评测制度,定期进行调查评测,提升服务质量。8. 2品牌管理8.2. 1宜参与“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农业品牌创建项目;宜参与“主题创意农园”“乡村旅游示范点”等乡村示范项目创建。8.2.2 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前沿,依托农庄特色,创建农村创新创业平台。8.2.3 注册农庄商标,创建自有品牌,拓展连锁经营。8.2.4 创建微信公众号、利用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开展电商经营,扩大农庄知名度。8.3安全管理8.3.1民房改造符合有关部门房屋质量安全及消防技术安全相关要求。8.3.2 配备完备的消防、安防、救护、应急照明等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功能完好,使用正常。8.3.3 设有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建立紧急救援机制。8.3.4 3.4做好入住游客身份信息登记工作并接入苏州市公安局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8.3.5宜为游客购买人身意外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

    注意事项

    本文(乡村振兴 共享农庄建设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