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docx
202废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一、单选题1 .以下不属于统计法所规定的统计调查制度内容的是()。A、调查机构和调查表式B、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C、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D、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答案:A解析:统计调查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统计资料的公布、统计信息的共享。2 .由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要求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的小,则方差是用来评价估计量标准的()。A、无偏性B、C、同D、有效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估计量的标准一方差。方差是用来评价估计量的离散程度的,方差越小,说明估计量的离散程度越小,估计结果越稳定,因此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是一个好的性质。而在统计学中,我们常常使用有效性来评价估计量的好坏,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即估计量的精度尽可能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3.某企业2005年增加值408.72万元,要求2005年至2010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则2010年增加值约为()。A、522万元B、548万元C、497万元D、429万元答案:A解析:平均发展速度通常按几何平均法计算。几何平均法的实质是要求从最初水(a0)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可达到的期末水平(即)。即:/=左.则y。=y%yO由题知yo=408.72,n=5,x=105%,贝Uy。=y0x3=408.72×(105%)5=521.64522平(万元),即2010年增力口值约为522万元。4 .统计法规定了政府统计活动的组织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等统计调查对象在统计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A、国家机关、企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B、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C、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个人D、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统计法所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调查对象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等。5 .适合反映2011年我国城镇和农村消费支出结构情况的图形是()。A、环形图B、直方图C、折线图D、散点图答案:A解析:A项,通过画环形图来实现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B项,直方图适用于描述大量数据分布情况;C项,折线图是利用线段的升降来说明现象变动的一种统计图,它主要用于表示现象的分配情况、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和两个现象之问的依存关系等;D项,散点图可以用来反映两个变量的关系。2A.n8石/V-n)£n(NT)啕°,6 .在不重置抽样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DAWA、B、D、答案:C解析: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标准误差,公式为:$fracssqrtn)$,其中$s$为样本标准差,$n$为样本容量。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在不重置抽样时”,可以推断出样本容量不变,因此标准误差也不变,即选项C为正确答案。7 .下列对统计标准的表述,错误的是O。A、统计标准可以分为国家统计标准和部门统计标准B、统计标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统计机关可选择使用C、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D、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答案:B解析:统计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审批;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统计标准是对统计调查中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统一规范,是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可比可靠的基石,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法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8 .某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上升6%,工资总额多付了3%,则从业人员人数()。A、增加了2.83%B、增力口了3%C、减少了6%D、减少了2.83%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平均工资上升6%,而工资总额多付了3%,这说明从业人数相对于以前减少。平均工资上升可能是因为新的工作岗位创造了新的劳动力,所以导致就业岗位变少,从而使从业人员数量下降。根据数学运算的原理,我们可以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设定原先从业人数为n,工资率为P%,现在新岗位创造新的从业人数为叫工资率为Q%。根据题意,可列出以下等式:(P+6%)P=(n+m)/n其中,P=3%,代入上式得;(P+6%)P=(3%+mn)3%解方程得:mn=2.83%所以,从业人员人数减少了2.83%。因此,正确答案是D。9 .生成定量数据的频数分布表时,首先要对数据OA、分类B、确定组距C、分组D、确定组频数答案:C解析:生成定量数据的频数分布表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组,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区间范围划分为不同的组,然后统计每个组内数据的频数,最终得到频数分布表。因此,选项C“分组”是正确的。选项A“分类”是不准确的,因为分类是指将数据按照某种特征或属性进行划分,而不是按照区间范围进行划分。选项B“确定组距”和选项D”确定组频数”是生成频数分布表的步骤,但不是首要步骤,因为在确定组距和组频数之前,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分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10 .下列陈述中,不属于抽样调查特点的是OA、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B、能够根据样本特征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C、不存在抽样误差D、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答案:C解析:抽样调查具有的特点;第一,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排除了主观因素对选取样本单位的影响。第二,能够根据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的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从而达到对调查总体的认识。第三,在抽样调查中会存在抽样误差,但是这个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抽样调查既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可以提高资料的时效性,而且能取得比较正确的全面统计资料11 .假定某一现象每年绝对增长量是稳定的,则年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是()。A、稳定不变B、有所上升C、有所下降D、有升有降答案:C解析:增长速度是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而求得的一种相对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程度,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假定某一现象每年绝对增长量是稳定的,山牛用k速度NI华代那随着时间的延长分LU2PzR十子不变(年绝对增长量稳定),分母变大(上一年水平不断增大),则年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会有所下降。12 .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描述,错误的是OA、三者都是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B、平均数易被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实际中用的也较多C、众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D、当数据为偏态分布时,使用众数和中位数的代表性较好答案:C解析:A选项正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的。B选项正确,平均数易被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实际中用的也较多。C选项错误,众数不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因为众数是指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不受其他数值的影响。D选项部分正确,当数据为偏态分布时,使用众数和中位数的代表性较好,因为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综上所述,选项C是错误的。13 .某企业生产环保垃圾袋,包装标准是每包平均装100个垃圾袋。假定每包的垃圾袋数量服从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为3,贝J95.45%的包装中垃圾袋数量的取值范围是()A、(100-3,100+3)B、(100-6,100+6)C、(100-9,100+9)D、(100-18,100+18)解析:以9545%的置信水平推断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为:14 .频数分布中的频数是指0。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落在某一特定属性特征的数据个数D、标志变异个数答案:C解析:频数分布中的频数指的是数据集中落在某一特定属性特征(如组别、条件等)的数据个数,即数据在各组间的分布情况。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15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0A、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统计资料B、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C、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D、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答案:D解析:统计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6 .设有4组容量相同的样本数据,即"8,相关系数分别为:rl=O.65,r2=0.74,r3=0.89,r4=0.92,若取显著性水平0=005进行显著性检验,哪一个相关系数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A、rlB、r2C、r3D、r4答案:A解析:【解析】该检验的原假设为:HOpQ与样本相关系数T有关的1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n-2=8-2=6的1分布:查1分布表,自由度=n-2=8-2=6的临界值为:2.447o当口=0.65时,f=r回4=095<2.447,所以不拒绝原假设;当2=0.74时,l=r监耳=2695>2,447,所以拒绝原假设Wl-0.74,O同理,r=0.89,r4=0.92时,同样要拒绝原假设。17 .如果一个时间序列连续3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8%、20%和25%,则三期的总增长速度为。A、18%×20%×25%B、118%×120%×125%-1C、7(18%×20%×25%)D、7(118%×120%×125%)-1解析:环比增长速度是逐期增长量与前期水平之间的比率,总增长速度为逐期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减1。已知连续3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8%、20%和25%,所以三期的总增长速度为(18%×20%X25%)×1(1-18%×20%X25%)=1.18×1.2X1.25-I=B选项。18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是()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理论统计D、应用统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即样本数据如何推断总体特征。其中,描述统计主要是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和估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即推断统计。理论统计主要是研究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应用统计则是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19 .为了掌握全国乳制品的质量,选出蒙牛、伊利、光明和三元等几个大型乳制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统计报表答案:C解析: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当调查的任务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状况与基本的发展趋势,而不要求掌握全面的准确资料,而且在总体中确实存在着重点单位时,进行重点调查是比较适宜的。而蒙牛、伊利、光明和三元属于我国乳制品业的重点单位,因此属于重点调查。20 .某地区8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则货币购买力指数为0。A、95.24%B、8524%C、10524%D、90.24%答案:A货币购买力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货币购买力变动的相对数,以说明单位货币在不同时期所能获得的商品和服务数量的变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解析.货币购买力指数二度计得XlO0%,代人数据得:d三XMW.24%21 .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A、能够识别统计调查对象身份B、能够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C、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D、调查对象所有信息答案:C解析: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22 .广义的统计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A、统计行政法规B、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C、统计行政法规、统计行政规章D、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答案:D解析:统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广义的统计法是指统计法律制度,包括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统计地方性法规、统计规章和统计规范性文件。23 .在重置抽样时,假设总体比例为0.2,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比例的标准差为()。A、0.2B、0.02C、0.04D、OJ6答案:C解析:在重置抽样中,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因此样本比例的标准差可以依据概率论中的公式进行计算。根据题意,总体比例为62,样本容量为100,因此样本比例的标准差为总体标准差乘以样本容量再除以总体量的平方,即0.04o所以,答案为C。24 .根据某地区20062014年农作物种植面积(X)与农作物产值(Y),可以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得到判定系数R2=0.9,回归平方和SSR=90,则估计标准误差为()oA、1.195B、1.291C、3.162D、3.586答案:A解析:【解析】由R2黑和SST二SSE+SSR得,SST簪餐XQCfSSE=SST-SSR=100ifU.X905。所以LJz4事工僧=店"的25 .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随机样本,其均值为x.png=81,标准差S=I2。总体均值U的95%的置信区间为O。A、81±1.97B、81+2.35C、81±3.10D、81±3.52答案:B解析:根据置信区间公式,给定样本均值为81,标准差为12,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为:81-2.35(标准差),81+2.35(标准差)。因此,答案为B。26 .涉外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是依法赋予行政相对人实施涉外调查行为的。A、法律责任的行为B、法律义务的行为C、法律资格的行为D、法律权利的行为答案:D解析: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属于依法赋予行政相对方从事涉外调查工作的法律资格的行政行为;涉外调查项目审批是指依法赋予行政相对人实施涉外调查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行为。A,y=15-0.48xz0.65B.j=-15-1.35x,r=-O.81C.y=-25+0.85x,r=0.42D.y=120-3.56x,r=-0.9627 .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0。答案:A解析: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A项,回归系数小于0,即两个变量负相关,则相关系数必然为负数。28 .按设计标准,某自动食品包装机所包装食品的平均每袋重量为500克,若要检验该包装机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该采用()。A、左侧检验B、右侧检验C、双侧检验D、左侧或右侧均可答案:C解析:对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可分为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单侧检验又分为左侧检验和右侧检验。拒绝区域在样本平均数分布的两端的检验是双侧检验,适用于观察在规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是否显著地高于或低于假设的总体参数的情况。所以要检验食品包装机实际运行状况,即观察样本平均数是否等于500,则应采用双侧检验。29 .统计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和乡、镇统计人员,应当对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的统计资料进行审核。A、乡镇级B、县级C、地市级D、省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统计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内容。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我们可以知道应当填写的是空格中的内容。根据题干中的引用,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法律条文,即统计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根据该条规定,应当对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的统计资料进行审核的是(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和乡、镇统计人员。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30 .地方性统计法规既不能与统计法律相抵触,也不能与()相抵触。A、地方统计规章B、统计行政法规C、统计规范性文件D、部门统计规章答案:B解析: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统计行政法规相抵触,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统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和发布的,用于规范统计工作的重要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必须与它相一致,不得有冲突。31 .统计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O。A、调整方法B、立法目的C、法律责任D、调整对象答案:D解析:统计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而言的,这也是统计法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根本所在。部门法之间最主要的区别也是调整对象的不同。32 .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做出后,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O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A、15日B、30日C、60日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可以确定是从收到决定书开始计算时间。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33 .下列指数中,属于个体指数的是()。A、海尔电冰箱的价格指数B、衣着类价格指数C、商品价格总指数D、服务类价格指数答案:A解析: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当指数表明某单一要素构成现象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个体指数,如某一种产品或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水平就是个体指数;表明多种要素构成现象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综合指数,如多种不同的产品或商品的价格综合变动水平就是综合指数。BCD三项属于综合指数。34 .设总体XN(,d),基于来自总体X的容量为16的简单随机样本,测得样本均值x=31.645,样本方差s2=0.09,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度为0.98的置信区间为()。A、(30.88,32.63)B、(31.45,31.84)C、(31.62,31.97)D、(30.45,31.74)答案:B解析:【解析】这是。未知的小样本情形。总体均值U的1-Q的置信区间为卜士5为,代入数据可得总体均值的置信度为0.98的置信区间为(31.45,31.84)。35 .设一个总体共有5个元素,从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共有。种可能的样本。A、25B、5C、10D、50答案:A解析:设总体共有N个元素,从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在重复抽样过程中总体单位总数始终不变时,共有Nn种抽法,即可以组成Nn个不同的样本,N'U.nL"!('一)!在不重复抽样过程中总体单位总数始终在减少时,共有个可能的样本。本题共有52=25种抽法。36 .北京市昌平区统计局在业务上以()的领导为主。A、北京市统计局B、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C、北京市人民政府D、国家统计局北京市调查总队答案:A解析:北京市昌平区统计局作为地方统计局,在业务上通常以北京市统计局为主导,接受上级统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因此,选项A“北京市统计局”是正确的答案。37 .下列关于统计执法监督检查表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B、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C、具有严肃性、权威性D、被检查对象可以拒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统计执法监督检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被检查对象应当配合检查,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情况,不得拒绝。因此,选项D表述错误,是本题的正确答案。38 .对于一组数据:16、25、25、27、27、36、36、36、41、3、41、41,异众比率为()。A、1/3B、2/3C、4D、41答案:B解析:众数为41,众数出现的次数为4,因此异众比率为8/12。39 .下列对周期性普查的表述,错误的是O。A、周期性普查的周期可以随时任意确定B、反映的是各个统计调查对象在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情况C周期性普查取得的统计数据,具有全面、系统、准确、可靠的特点D、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可能年年进行答案:A解析:周期性普查是根据事先确定的周期(5年或10年),通过逐个调查各个统计调查对象在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情况,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提供反映国情国力的统计数据的调查方法。40 .某乡镇2012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15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中物价上涨了4%,则商品销售量指数为。A、130%B、104%C、80%D、125%答案:D解析:销售额指数=15600/12000:130%,价格指数=1+4%=104%,因为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X价格指数,则销售量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130%104%=125%o41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5.6%.7.1%.8.5%.6.4%,则定基发展速度为()。A、5.6%7.1%8.5%6.4%B、(105.6%107.1%108.5%x106.4%)-100%C、(5.6%7.1%8.5%6.4%)-100%D、105.6%107.1%108.5%106.4%答案:D解析:定基发展速度为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再减1,即选项D。42 .部门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受()的指导。A、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B、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上级人民政府D、同级人民政府答案:B解析:统计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各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并受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43 .下列不属于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机构的有()。A、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B、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设立的专门办理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事项的内设机构D、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设立的专门办理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事项的内设机构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办法的相关规定,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机构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设立的专门办理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事项的内设机构,以及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设立的专门办理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事项的内设机构。因此,选项A“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和选项D“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设立的专门办理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事项的内设机构”均属于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机构。而选项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设立的专门办理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事项的内设机构”也是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机构的一部分。然而,选项B“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并不是专门负责办理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事项的内设机构,因此不属于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机构。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44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调查方法的选择。对于大规模的商品质量检查,采用全面调查显然不现实,成本和时间都会非常高。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基于某些特定的情况或者问题进行的,不够全面。因此,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通过对样本的检查来推断整体的质量情况,既能够保证调查的准确性,又能够节省成本和时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45 .某地有2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50公斤,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10公斤,按重复抽样条件计算,应抽选。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A、100B、250C、500D、1000答案:A解析:【解析】在重复抽样条件下,由于EMF竟,所以=5"c已知,Z4,5S=2,=50,E=IO,则n爷艺s100()o46 .根据统计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A、补充性的国家统计标准B、部门统计标准C、行业统计标准D、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答案:D解析: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审批。47 .如果相关系数r为正,说明0。A、随着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减少B、随着一个变量减少,另一个变量也减少C、y一般小于XD、x一般小于y答案:B解析:相关系数的符号代表着变量间的相关方向:r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正相关,即一个变量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增加(或减少);KO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问负相关,即一个变量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减少(或增加)O48 .根据随机抽样调查资料,某企业工人生产定额平均完成103%,标准误为1%,置信度为95.45%,可以推断该企业工人的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A、小于Io1%B、大于105%C、在102%104%之间D、在101%105%之间答案:D解析:根据随机抽样调查资料,标准误为1%表示抽样误差的范围,置信度为9545%表示有95.45%的置信水平,因此可以推断该企业工人的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在101%105%之间。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49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中,复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A、1R1B、0R1C、-1R0D、0答案:B解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中,复相关系数(multiplecorrelationcoeffiCient)是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的指标,其取值范围为0到1。当复相关系数为0时,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复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自变量完全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异。因此,答案为B。50 .在统计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中,统计行政执法机关是()。A、原告B、被告C、统计诉讼代理人D、统计诉讼第三人答案:B解析:统计行政诉讼中的双方当事人,被告只能是行使统计行政权力、做出引起纠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行政执法机关,即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原告则是认为统计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51 .按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方程Y中参数的实质是使()。A,2(y-y)=0B.Z(x-x)2=0CZ(y-j)2二最小值DZ(x-x)2=最小值A、答案:C三f:【解析】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方程中参数的实质是每一个指标实测值与指标理论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即Q(Po91)=(y<y)2=y1-(o+x1)最小。52 .某商品销售额本年同上年相比没有变化,而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平均()A、下降了6.5%B、上涨了5%C、下降了7%D、上涨了7%答案:A解析:假设去年商品销售额为100元,销售量为X件,则平均售价为100/X元。今年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平均售价为1.07(100x)元。由于商品销售额本年同上年相比没有变化,因此今年商品销售额仍为100元。则今年商品销售量为100/(1.07(100x)=93.46x件。因此,商品销售量平均下降了(1-93.46x)xl00%=6.5%o所以,答案为A。53 .在一个统计样本中,标准差越大,说明0。A、它的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分散B、它的集中趋势越好C它的离散程度低D、它的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集中答案:A解析:在一个统计样本中,其标准差越大,说明它的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分散,它的趋中程度就越差。反之,其标准差越小,说明它的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集中,它的趋中程度就越好。54 .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统计调查项目的()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并公布。A、必要性、科学性B、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C、可行性、科学性D、合法性、科学性、必要性答案:B解析: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并公布;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55 .某区100o名学生高考成绩的平均分数为560分,标准差为6分,其中1名考生的分数为620分,其在该区100o名学生考分中的相对位置得分是()。A、-10B、10C、1.67D、-1.67答案:B解析:标准分数计算公式为原始数据与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用以测定某一个数据在该组数据中的相对位置。<Z>Pa.q小Zq0R<7PZ%PC<7PoEgla口9fiPc56.派氏物价指数的计算公式为。A、B、D、答案:C解析:派氏指数是采用报告期作为权数的指数,其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的编制方最氏物价指数=善屈氏物Q指数(X,)二钓4口与支法如下:±I%P,57 .在整个统计法律制度中,根据法律效力排序正确的是()A、统计法律>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法规B、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C、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法律tD、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于统计法律制度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我国法律体系的层级结构,法律效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司法解释、合同、习惯法等。因此,本题中的三种法规都属于法律效力较低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统计法律是最高法律,统计行政法规是次之,地方性统计法规是最低的。因此,正确答案为B。58 .下列图形中,适合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的是O。A、条形图B、饼图C、环形图D、散点图答案:C解析:饼图只能显示一个变量(如年龄变量)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如果想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就可以通过画环形图来实现。59 .统计法将统计调查项目分为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三类。A、部门统计调查项目B、涉外统计调查项目C、民间统计调查项目D、企事业统计调查项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统计法中对统计调查项目的分类。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可以知道统计调查项目分为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三类。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解析:选项A中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是统计法中规定的一类统计调查项目,与题干中的分类相符。选项B中的“涉外统计调查项目”虽然也是一类统计调查项目,但不属于本题中的分类范畴。选项C中的“民间统计调查项目”和选项D中的“企事业统计调查项目”也不符合题干中的分类。因此,排除B、C、D三个选项,正确答案为A。60 .下列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O。A、产量B、收入C、性别D、体重答案:C解析:分类变量是指能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顺序变量是指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定量变量是指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61 .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取得的北京市统计数据,可以由()公布。A、国家统计局B、北京市调查总队C、北京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北京市人民政府解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职责和规定,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取得的北京市统计数据,应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62 .人民法院在统计行政诉讼案件立案之日起O日内,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A、5B、10C、15D、20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在统计行政诉讼案件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63 .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A、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变小B、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变大C、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D、大于总体标准差答案:A解析: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是指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差异,它的计算公式为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量的平方根。随着样本量的增大,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会变小,因为样本量的增大会使样本的方差减小,从而使样本均值更接近于总体均值。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C、D都与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的性质不符,因此都是错误的。64 .两个总体的标准差相等,平均数不等,若比较两总体的差异程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俩总体的差异程度相同B、平均数大的总体差异程度大C、平均数小的总体差异程度大D、平均数小的总体差异程度小答案:C解析:离散系数也称作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它是将一组数据的标准差除以其均值,用来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数。标准差相等,均值越小,离散系数越大,总体差异程度越大。65 .P值越小,()。A、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小B、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大C、拒绝备择假设的可能性越大D、不拒绝备择假设的可能性越小答案:B解析:P值就是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如果P值很小,说明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如果出现了,根据小概率原理,我们就有理由拒绝原假设,P值越小,拒绝原假设的理由就越充分。66 .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甲厂比乙厂大B、乙厂比甲厂大C、两个工厂一样大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在不重置抽样时,样本均值的方差为:嫉T胪二T其中的?为修正系数。由于Np=2Nz,所以器=,群;小二£则甲厂工人的样本均值的方差大于乙厂工人。67 .当对正态总体均值检验时,如果总体方差未知,在小样本情况下应采用O。A、Z检验B、F检验C、t检验D、X2检验答案:C解析:在小样本情况下,对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通常采用t检验。因为t检验的设计就是为了处理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特别是在数据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得出有效结论的方法。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68 .以下关于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基本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B、它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C、它是依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D、它是一种事后的检查,仅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答案:D解析: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二是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三是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四是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具有主动性。主动性体现在: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还要主动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通过开展“双随机”抽查,查找违法隐患,纠正违法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