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进博会落下帷幕感悟心得.docx
第七届进博会落下帷幕感悟心得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进博会已走过七年,每一年都在扩容升级,每一届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新气象。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本届进博会企业展继续保持36万多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都超过了上届,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它是中国政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的最佳注解。展会,是展现国家政策的最佳窗口,也能为全球经济贸易搭建共享平台。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增长动能不足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仍是各国企业的最佳选择之一。数据是最好的说明。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其中,出口18.6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3.71万亿元,增长4.1%。进出口总值创出新高,各季度都在10万亿元以上。前三季度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最新的经济数据,是世界各国和外资企业、机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抱有乐观态度的有力支撑,是我们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市场不断扩容提质的具体体现。中国市场始终在为推动外贸质升量稳而努力,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为各国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贸易拓展、投资兴业、创新应用的发展空间,本就是以开放合作增强国际经贸活力,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局面。外资企业的选择也在彰显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广阔前景。回顾过去几年来与进博会相关的媒体报道,很多参展商被赋予了一个贴切又形象的标签一一全勤生。顾名思义,“全勤生”就是每届进博会都能看到这些参展商的身影。进博会上的“全勤生”,是中国开放市场的助力者,也必将在中国大市场中不断受益。可以看出,外资企业选择中国,除了中国足够广阔的市场需求,还包括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对世界高端制造业带来的贡献。伴随中国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世界产业循环的效率也得到相应提升。“中国真诚向各国开放市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向世界作出了郑重承诺。走过七年的进博会,已向世界展现出大国开放、包容的气度,向世界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进博会还将继续举办,中国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中国坚定不移履行大国担当,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始终是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从首届开始,进博会一直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多方面优惠和便利。本届进博会为37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食品和农产品展区进一步扩大非洲产品专区面积,举办“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合作”分论坛中国以实际行动为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打开新的机遇之门。卢旺达奥克斯乐园蜂蜜公司创始人索朗热穆雷凯齐表示,这不仅是中国市场的开放,更是对非洲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在进博会“惠全球”的理念下,世界没有“被遗忘的角落”。环境在变,初心不变;形式在变,信念不变;在变与不变之间,进博会的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愈加凸显,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更加清晰。在开放中彼此成就,在合作中共创未来。这样一个互利共赢的约定,值得中国与世界年年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