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水害防治督促帮扶省应急厅党委书记 魏振宽202411.docx
-
资源ID:1833317
资源大小:10.3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煤矿企业水害防治督促帮扶省应急厅党委书记 魏振宽202411.docx
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及部分重点煤矿企业水害防治督促帮扶工作情况通报省应急厅党委书记魏振宽(2024年11月4日)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实施治本攻坚,深化专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截至目前,全省煤矿共发生亡人事故75起、死亡87人,同比减少52起、54人,分别下降40.9%、38.3%o其中,较大事故2起、死亡10人,事故起数下降33.3%,死亡人数持平。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尽管全省煤矿事故起数、人数大幅下降,但我们也应清醒看到,我省煤矿事故总量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今年发生了“76”太原东山李家楼煤矿较大透水事故,造成3人遇难,反映我省一些煤矿防治水工作还有漏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煤矿防治水工作,金湘军省长、吴伟常务副省长、杨勤荣副省长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要压实责任,落实防范措施,有效遏制事故发生。杨勤荣副省长先后四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治水专项行动。8-9月份,根据省政府安排,省应急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省地勘局组成4个组,对各市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开展了督促帮扶。督促帮扶组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选取了22座水患较为严重煤矿,从责任落实、体系建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水害防治措施落实等七个方面,进行“体检式精查”,共发现问题隐患447条,提出工作建议219条。通过督促帮扶,有效推动了这些煤矿压实了责任、查清了水患、制定了措施,提升了水害治理能力。各市和各煤矿企业狠抓工作落实,积极解决水害防治难题。晋城市开展地质透明化建设三年行动;临汾市推行煤矿技术红线和煤矿安全管理红线“双红线”管理;长治等地借助科研院所、专业团队优势,开展长期性水害防治协作服务;晋中介休市推行煤矿智能化探放水技术;焦煤集团构建防治水“认知、标准、执行"三大体系,针对带压开采情况开展帷幕注浆治理;晋能控股集团推行定向精准钻探和分支钻探等新技术、新装备,探测构造和积水异常区。潞安化工集团实施防治水工程进规划、进设计、进规程、进预算、进资金、进工资、跟踪物探工程质量并实行终身负责制“六进一跟踪”法。华阳新材料集团超前防范,在榆树坡煤矿开展底板注浆治理工程。其他地方煤矿及民营煤矿,如平鲁区茂华白芦煤业、介休市义棠煤业、灵石县银源新安发煤业、蒲县华胜煤业、河津市船窝煤业等,根据不同的水害情形,实施源头治理、超前治理和全过程管控,取的明显成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充分认识到,我省煤矿水害防治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我省煤炭开采历史长,大多数煤矿都存在采空积水、老窑积水、老空积水等情况,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水害事故,均为导通老空积水所致。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和深度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矿井开始受到底板承压水威胁。二是一些煤矿安全发展理念没有真正树牢,水害防治没有足够重视,防治水基础薄弱,水害防治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业务能力低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的煤矿投入不足,存在两探设备陈旧、先进水害探查装备应用不足等问题。三是一些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不扎实、不彻底,有的甚至“走过场”,未查清水文地质条件;不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不按设计实施物探、钻探和验收,不严格管控探放水超前距。为切实解决以上问题,推动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吴伟常务副省长、杨勤荣副省长讲话要求,扎实抓好水害防治各项工作。各市、各集团公司要借鉴省督促帮扶做法,常态化开展水害防治帮扶工作,按照“体检式精查”要求,督促煤矿建立完善水害防治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扎实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年底前至少查清2年采掘活动范围内的各类隐蔽致灾因素;严格落实水害防治各项措施,加强水害精准探查、智能监测、透明化地质等新技术、新装备推广运用,不断提升煤矿水害防治能力和水平。二是严格管控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狠抓“两办意见”及我省工作措施、国务院安委会“八条硬措施”及我省实施措施落实,结合正在开展的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矿山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一体推进瓦斯、水害、火灾、顶板、冲击地压等灾害事故防范。同时,督促采掘接续紧张煤矿调整采掘接续计划,严厉打击隐蔽工作面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三是不断提升监管执法质效。落实“听民意办实事”要求,规范现场执法检查,有效发挥监管专员前哨探头作用,形成监管合力。同时,加强服务指导,对安全生产不放心煤矿企业,组织专家入企帮扶指导,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四季度全省煤矿安全平稳,助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