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四年级上册新劳动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

    • 资源ID:1829808       资源大小:31.31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上册新劳动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

    四年级上册新劳动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第一单元日常清洁第一课洗碗刷锅样样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洗碗刷锅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安全事项。2 .培养学生的家务劳动意识和责任感,成为大人的好帮手。3 .通过完成表格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洗碗刷锅的操作步骤和安全事项,完成周末家务活动表格。4 .难点:培养学生坚持做家务的习惯,理解父母的辛苦。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完饭后就会有锅碗瓢盆需要清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劳动课第1单元日常清洁的第1课刷锅洗碗样样行。大家有没有刷过锅呢?生:有的刷过,有的没有。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刷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5 .洗碗刷锅不陌生(1)展示课本上洗碗刷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刷锅的过程。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片,说一说刷锅都有哪些步骤呢?生:先把锅碗瓢盆收到厨房,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洗洁精清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师:非常好!那在刷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生:要小心不要被热水烫伤,不要用尖锐的东西划伤手。(2)教师总结刷锅的操作步骤和安全事项。6 .今晚刷锅小帮手(1)展示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讨论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做哪些家务。师:同学们,看看这些插图,想一想在周末的时候你会做哪些事情呢?请大家在表格上完成。(学生填写表格)(2)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填写的表格内容。师:谁来分享一下你在周末会做哪些家务呢?你打算坚持几天呢?生:我周末会扫地、擦桌子、洗碗,我想坚持三天。(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坚持做家务的意义。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坚持做家务,爸爸妈妈会有什么表现呢?生:爸爸妈妈会很开心,会表扬我们。师:对呀,我们成为大人的好帮手,他们会为我们感到骄傲。而且我们也能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辛苦,更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7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洗碗刷锅的操作步骤和安全事项,还讨论了在周末可以做哪些家务以及坚持做家务的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成为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大家能做到吗?生:能!师:好,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回家后记得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哦。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洗碗刷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做家务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比如在课堂上模拟洗碗刷锅的过程,这样能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家务经验较少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第二课衣服污渍及时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污渍的清洗方法,掌握常见污渍的处理技巧。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不同污渍的清洗方法,认识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及洗涤步骤。4 .难点:理解相似相容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清洗难洗污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的衣服经常会不小心沾染各种污渍,如果不及时清洗,就会变成顽固污渍很难去除。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清洗衣服上的污渍。5 .清除污渍有方法(1)教师展示一些常见污渍的图片,如墨水渍、西瓜汁渍、油渍等。师:大家看看这些污渍,你们知道该怎么清洗吗?(2)介绍不同污渍的清洗方法。师:汉字污渍可以用白醋和小苏打清洗。沾染的西瓜汁可先涂双氧水再用洗衣粉搓洗。洗洁精和牛奶可以清除衣服上的某些污渍。并讲解这些方法的原理。(3)重点介绍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及好处和腐蚀性。师:双氧水在清洗污渍时有很好的效果,但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因为它有一定的腐蚀性。我们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6 .清除污渍来行动(1)教师按照课本上给出的除污渍步骤方法,进行演示。如清洗墨渍时,先介绍相似相容原理,然后演示用牛奶清洗墨渍的过程。(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清洗一些准备好的有污渍的布料。师:现在大家分组进行实践,按照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清洗这些污渍。(3)小组展示清洗成果,分享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7 .课外拓展师: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不小心将一些难洗的污渍弄到衣服上,比如油渍、油漆渍、咖啡渍。大家课后可以去实践一下如何清洗这些污渍,并把它记录到课本上。下节课我们来分享大家的实践成果。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清洗衣服污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可以多准备一些不同污渍的布料让学生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要提醒学生在使用化学清洁剂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第三课日常用品勤除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日常用品的除菌方法,掌握正确的除菌技巧。2 .培养学生的家务劳动参与意识和责任感。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不同日常用品的除菌方法,如毛巾、抹布、拖布等。4 .难点:理解除菌的重要性,养成日常用品勤除菌的好习惯。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很多物品,这些物品如果不及时除菌,就会滋生细菌,影响我们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常用品的除菌方法。5 .物品除菌有方法(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哪些日常用品需要经常除菌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生:毛巾、抹布、拖布等。(2)展示不同日常用品的图片,介绍其除菌方法。师:像洗脸、擦手毛巾,我们可以每天用肥皂清洗,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晾干。还可以定期蒸煮毛巾,增强除菌效果。(3)请学生分享自己家的除菌消毒好办法。生:我家会用白醋浸泡毛巾来除菌。6 .家庭除菌我参与(1)提问学生:“家庭除菌过程中,你参与过哪些呢?”生:清洗消毒毛巾。(2)教师讲解清洗消毒毛巾的三个步骤,并强调如何避免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师:第一步,用肥皂或洗衣液清洗毛巾;第二步,用清水充分漂洗干净;第三步,将毛巾晾干或烘干。为了避免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要注意保持毛巾干燥,不要长时间放在潮湿的地方。(3)介绍清洗抹布、拖布的方法和要领。师:清洗抹布可以用洗洁精和热水,清洗后要晾干。拖布可以浸泡在消毒液中20分钟进行消毒。(4)学生分组讨论家庭除菌的其他方法,并分享交流。7 .日常除菌勤动手(1)发放记录卡,让学生记录自己日常除菌的过程。师:现在大家动手试试不同日常用品的除菌方法,并把过程填写在记录卡上。(2)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录卡内容,总结日常除菌的经验和体会。8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日常用品的除菌方法,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养成勤除菌的好习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大家能做到吗?生:能!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日常用品的除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除菌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第二单元生活技能第一课清理家用电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理家用电器的方法和重要性。9 .掌握清理冰箱、电饭煲、洗衣机的具体步骤和所需材料。10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11 激发学生对家电清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清理冰箱、电饭煲、洗衣机的方法和步骤。2 .难点:理解不同家电清理的注意事项,能正确使用洗涤剂等材料。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家用电器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不及时清理,它们就会变得很脏,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清理家用电器。3 .清理家电的方法(1)展示一些脏污的家用电器图片,如冰箱、电饭煲、洗衣机等。师:大家看这些图片,这些家用电器如果不清理会有什么后果呢?生:会滋生细菌、有异味、影响使用效果等。(2)介绍清理不同家电的一般方法。师:清理冰箱可以先断电,把里面的食物取出,然后用湿布擦拭内部,去除污渍和异味。清理电饭煲要先拔掉电源,用软布擦拭内胆和外壳。清理洗衣机可以使用专门的洗衣机清洁剂,进行清洗和消毒。4 .清理家电我们行(1)详细讲解清理冰箱的步骤、方法和所需材料。师:清理冰箱首先要准备好洗涤剂、抹布、小苏打等材料。第一步,断电并取出食物;第二步,用湿布擦拭冰箱内部的污渍;第三步,用小苏打水清洗冰箱的角落和密封条,去除异味;第四步,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冰箱内部,然后把食物放回。(2)讲解清理洗衣机的方法、步骤和所需洗涤剂。师:清理洗衣机可以使用专门的洗衣机清洁剂。首先,将清洁剂倒入洗衣机内,按照说明书选择合适的清洗模式;第二步,清洗完成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拭洗衣机的内外壁;第三步,打开洗衣机门,通风晾干。(3)讲解清理电饭煲的步骤和方法。师:清理电饭煲时,先拔掉电源,用软布擦拭内胆和外壳。如果内胆有污渍,可以用洗洁精和温水清洗,然后用干布擦干。5 .家电清理乐探究(1)发放表格,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填写“清理小能手”表格,包括家电名称、清理方法、所需材料等。(2)讨论除异味的小妙招,如橘子皮、咖啡豆、小苏打、茶叶等的使用方法。师:大家知道橘子皮、咖啡豆等怎么用来去除家电的异味吗?生:可以把橘子皮放在冰箱里去除异味,把咖啡豆放在电饭煲里吸收异味。(3)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选择一种家电进行清理,并尝试使用除异味的小妙招。师:现在大家分组进行实践,选择冰箱、电饭煲或洗衣机中的一种进行清理,并试试我们刚才讨论的除异味小妙招。(4)小组展示清理成果,分享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6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清理家用电器的方法和步骤,还了解了除异味的小妙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定期清理家用电器,保持家庭的整洁和卫生。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生:如果洗衣机清洁剂用完了,可以用什么代替呢?师:可以用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溶液来代替洗衣机清洁剂,也有一定的清洁效果。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清理家用电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展示一些实际的清理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清理的方法和效果。同时,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课家庭餐具消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餐具消毒的方法和重要性。2 .掌握不同餐具的消毒步骤,学会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设备。3 .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家务劳动能力。4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家庭餐具消毒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蒸汽消毒、消毒液消毒、煮蒸消毒等。2.难点:理解不同消毒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正确使用消毒设备和消毒剂。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使用餐具吃饭,但是如果餐具不卫生,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餐具消毒的方法。2 .餐具消毒有方法(1)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对餐具进行消毒呢?”引导学生思考餐具消毒的重要性。生: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保证我们的健康。(2)介绍不同的餐具消毒方法。师:碗筷、汤勺、锅铲、蒸笼等可以用蒸汽消毒的方法,简单实用。还有专用的消毒液也能帮助我们消毒。大部分消毒柜采用的是高温消毒的方法,一般加热温度大于100摄氏度,并持续运作15分钟以后,能使餐具上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机体蛋白质、组织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3 .餐具消毒来行动(1)介绍可以使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液,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师:常见的消毒剂有84消毒液、漂白粉等,但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稀释,避免浓度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2)分别讲解陶瓷餐具和竹木筷子的消毒方法和步骤。陶瓷餐具消毒方法:可以用高温消毒,如放入消毒柜中;也可以用消毒液浸泡后冲洗干净。竹木筷子消毒方法:用煮、蒸的方法进行消毒。(3)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消毒步骤。4 .课外乐趣,实践乐趣多(1)布置课外实践任务,让学生回家给家庭餐具消毒,并把过程填写在课本上的记录表上。师:同学们,回家后请大家给家庭餐具进行消毒,并把消毒的过程记录下来。下次课我们来分享大家的实践成果。(2)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消毒设备和消毒剂。师:在进行餐具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烫伤或被消毒剂灼伤。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家长。5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家庭餐具消毒的方法和步骤,希望大家能够养成定期给餐具消毒的好习惯,保证我们的饮食卫生。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生:如果没有消毒柜,还有其他方法消毒吗?师:可以用开水煮的方法消毒,把餐具放入开水中煮10分钟以上也能达到消毒的效果。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家庭餐具消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在进行餐具消毒时的安全。此外,可以鼓励学生探索更多的餐具消毒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第三课日常杀菌除异味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常杀菌除异味的方法,掌握不同物品的清洁技巧。6 .培养学生的家务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7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杀菌除异味的方法,如用醋、橘子皮、柚子皮、白醋加柠悻寸。2 .难点:理解不同清洁方法的原理,正确使用清洁用品。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容易残留细菌和产生异味,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常杀菌除异味的方法。3 .杀菌除味有方法(1)分享案例。师:奶奶用醋给案板残留的细菌和异味进行清洁,还有用橘子皮水冲洗微波炉内壁污垢,用白醋加柠檬给微波炉杀菌除味,把柚子皮放在垃圾桶里防止异味等。这些方法大家见过吗?(2)介绍原理。师: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和除异味的作用。不同种类的醋在清洁杀菌方面作用基本相同,白醋价格低廉。柠檬中特有的柠檬酸成分能够有效去除水垢、油污等污渍,避免细菌滋生。4 .杀菌除味齐动手(1)讲解不同物品的杀菌除味步骤。切菜案板:生熟分开,用醋擦拭后冲洗干净。微波炉:将白醋和柠檬混合液放入碗中,加热后用湿布擦拭内壁。冰箱:用小苏打水擦拭内部,放置活性炭除味。碗筷柜:定期用消毒水擦拭,保持通风干燥。洗碗槽:用洗洁精清洗后,用热水冲洗,倒入醋消毒。下水道:倒入小苏打和醋,用热水冲洗。(2)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步骤和原理。5 .日常清洁勤动手(1)发放表格,让学生回忆日常进行过的清洁活动,如清洁菜刀、厨房垃圾桶、浴室下水道等,填写清洁用品、方法和自我评价。(2)学生分享填写内容,互相交流经验。(3)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养成日常清洁的好习惯。6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日常杀菌除异味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积极运用,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新的想法吗?生: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杀菌除异味的小妙招吗?师:大家可以尝试用茶叶、咖啡渣等物品来除味,也可以定期晒太阳杀菌。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日常杀菌除异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展示一些实际的清洁效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方法的作用。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清洁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止匕外,还可以与家长合作,让学生在家庭中实践所学知识,共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第三单元家庭帮厨第一课加热熟食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同熟食的加热方法,了解加热过程中的安全事项。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用蒸锅、微波炉、汤锅加热熟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难点:根据不同熟食选择合适的加热方法。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剩余的熟食需要加热后再食用。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加热熟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热熟食的方法。5 .加热熟食讲方法(。展示各种加热熟食的场景图片,如用蒸锅加热馒头、包子和米饭,用微波炉加热熟食,用热水加热带包装的牛奶和豆浆,用汤锅加热小米粥和汤面等。师:大家看这些图片,说一说这些加热方法有什么特点呢?生:蒸锅加热可以让食物像刚蒸好的一样;微波炉加热速度快;热水加热方便;汤锅加热口感好。(2)教师总结不同加热方法的优缺点。6 .分组实践收获多(1)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实践用蒸锅加热馒头和包子、用微波炉加热红烧排骨、用汤锅加热小米粥的方法。师:现在我们分组进行实践,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熟食进行加热,注意按照正确的步骤和安全事项进行操作。(2)教师讲解每种熟食加热的具体步骤和安全事项。蒸锅加热馒头和包子步骤:蒸锅内加入适量水,铺好笼布,将笼屉放在蒸锅上,把馒头和包子放在笼屉上,盖上锅盖,开火加热。安全事项:注意加水不要过少,避免烧干;小心蒸汽烫伤。微波炉加热红烧排骨步骤:将红烧排骨放入微波炉专用容器中,设置合适的加热时间和功率。安全事项:不要使用金属容器;注意加热时间,避免食物过热或烧焦。汤锅加热小米粥步骤:将小米粥倒入汤锅中,开火加热,搅拌防止糊底。安全事项:小心烫伤;加热过程中不要离开,防止溢出。(3)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展示加热成果,分享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7 .课后拓展快乐多(1)提问学生:“厨房里还有好多熟食,它们分别适合用哪些方法来加热呢?”引导学生思考。生:饺子可以用蒸锅加热;蛋糕可以用微波炉加热。(2)发放表格,让学生将自己想到的熟食加热方法记录到“加热熟食我能行”表格中。(3)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4)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填写的表格内容。8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热熟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实践大家也掌握了一些操作技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正确选择加热方法,安全地加热熟食,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生:如果食物在加热过程中着火了怎么办?师:如果食物在加热过程中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或关闭火源,用灭火器或湿布进行灭火,不要用水灭火,以免引起更大的危险。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加热熟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提供一些不同种类的熟食让学生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其他熟食的加热方法,拓展他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第二课蒸拨烂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山西特色美食蒸拨烂子的制作方法和营养价值。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激发学生对传统美食的热爱和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蒸拨烂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学会制作土豆拨烂子。4 .难点:理解不同食材制作拨烂子的特点,合理搭配食材。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道山西特色美食一一蒸拨烂子。拨烂子又叫不烂子、拌子等,是一道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物。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呢?5 .蒸拨烂子有讲究(1)介绍蒸拨烂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师:拨烂子是山西人民就地取材制作而成的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可以用土豆、豆角、槐花、榆钱等食材制作。(2)讲解蒸拨烂子的步骤和所用材料。师:以土豆拨烂子为例,我们需要准备土豆、面粉、少许调料。步骤是先将土豆擦成丝,然后加入面粉搅拌均匀,让每一根土豆丝都裹上面粉,最后放入蒸锅中蒸熟。(3)强调蒸拨烂子的注意事项。师:在蒸的过程中要注意火候和时间,避免蒸得太干或太湿。同时,要选择新鲜的食材,确保食品安全。6 .分组实践收获多(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好制作土豆拨烂子所需的食材和工具。师:现在我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大家要按照课本上的步骤进行制作,注意安全事项。(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小组展示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师:每个小组介绍一下你们制作的土豆拨烂子,说说有什么特点和不足之处。7 .知识窗(1)讲解土豆的营养价值。师:土豆富含淀粉、纤维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材。(2)介绍大部分粗粮的特点。师:大部分粗粮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但淀粉、纤维素、矿物质等含量丰富。我们可以将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营养更均衡。8 .课后拓展,乐趣多(1)介绍拨烂子的多种吃法。师:拨烂子的吃法有很多,比如炒着吃、拌着吃、蘸着吃都可以。大家可以回家尝试不同的吃法,感受拨烂子的美味。(2)开展厨神大挑战。师:同学们可以回家尝试制作其他美食,填写课本上的“厨神大挑战”表格,包括美食的名称、食材、家长的评价和成果展示。下次课我们来分享大家的挑战成果。9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蒸拨烂子的制作方法和营养价值,还了解了拨烂子的多种吃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尝试制作传统美食,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生:除了土豆,还可以用哪些食材制作拨烂子呢?师:除了土豆,还可以用胡萝卜、南瓜、红薯等食材制作拨烂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进行选择。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蒸拨烂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尝试不同的食材和吃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传统美食的文化价值,增强他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三课煮汤面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汤面的营养价值和制作方法,掌握煮制汤面的小窍门。10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1 激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不同口味汤面的制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2 .难点:理解煮面条的技巧,如控制火候、加食盐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俗话说“热汤面下肚,暖过穿秋裤”。汤面是一种美味又营养的食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煮汤面。3 .汤面营养味道好(1)介绍汤面的营养价值。师:汤面易于消化,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蔬菜和肉类等营养成分,一碗下肚,浑身暖和。(2)讲解煮制汤面的小窍门。师:大家读一读课本上的内容,了解一下煮制汤面的小窍门。比如,煮面条之前在水里放一点食盐,这样煮出来的面条更筋道;煮面条时要控制好火候,适时加点凉水,避免糊锅。4 .分组实践收获多(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口味的汤面进行制作。师:不同口味的汤面煮制方法不同,现在我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大家可以根据课本上给出的方法,选择普通汤面或者炮锅面进行制作。(2)讲解制作汤面所需的食材、步骤和好吃的秘诀。普通汤面:食材有面条、蔬菜、肉类、调料等。步骤是先将水烧开,放入面条煮熟,捞出备用;再将蔬菜和肉类炒熟,加入适量的水烧开,放入调料调味,最后放入面条煮一会儿即可。好吃的秘诀是加入蒜末、香菜、葱花等调料,增加香味。炮锅面:食材有面条、葱姜蒜、蔬菜、肉类、调料等。步骤是先将葱姜蒜爆香,加入蔬菜和肉类炒熟,加入适量的水烧开,放入面条煮熟,加入调料调味即可。(3)强调安全问题。师:在制作汤面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烫伤和被刀具划伤。(4)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展示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5 .知识窗(1)再次强调煮面条的技巧。师:煮面条之前在水里放一点食盐,这样煮出来的面条更筋道。煮面条时要控制好火候,适时加点凉水,避免糊锅。大家记住了吗?(2)介绍其他煮面条的小技巧。师:比如,可以在面条煮熟后过一下凉水,这样可以使面条更加爽滑。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不同的调料和配菜,制作出各种口味的汤面。6 .课后拓展,乐趣多(1)布置课后任务。师:面条的煮法、汤底的调制、营养的搭配等都是煮好汤面的关键。回家后,大家可以尝试制作不同种类的汤面,把做法、名称、准备的食材、家长的评价和成果展示填写在课本上的表格里。(2)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师: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加入一些新的食材和调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汤面。(3)分享交流。师:下次课,我们来分享大家的课后实践成果,看看谁的汤面最有创后、O7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煮汤面的方法和技巧,大家都掌握得不错。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尝试烹饪美食,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生:除了面条,还可以用什么食材来制作类似汤面的食物呢?师:除了面条,还可以用米粉、粉条等食材来制作类似汤面的食物,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煮汤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尝试不同的口味和做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在制作汤面的过程中安全无虞。止匕外,可以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烹饪,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享受烹饪的乐趣。第四单元传统美食第一课熬制腊八粥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腊八粥的历史文化和营养价值,掌握熬制腊八粥的方法。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熬制腊八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特点。4 .难点:理解腊八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在寒冷的冬天,熬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仅能温暖我们的身体,还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熬制腊八粥。5 .腊八粥知多少?(1)提问导入。师:大家知道腊八粥是传统食品,那你们对腊八粥有哪些了解呢?请同学们分享一下。(2)学生分享。生:熬腊八粥需要七八种材料,有大米、小米、红豆、绿豆、红枣等。熬粥前要把食材浸泡几个小时。腊八粥的味道甜甜的。(3)知识窗讲解。师:大家说得都很对。腊八粥的历史悠久,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腊日在上古时代是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日。腊八粥不仅美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6 .精心熬制腊八粥(1)介绍腊八粥的特点。师:腊八粥是一种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它将多种食材混合在一起,有和聚万物之意。山西腊八粥别称八宝粥,食材以小米为主,再加上红豆、小豆、红枣等。(2)讲解熬制腊八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步骤:准备食材,将各种食材洗净,浸泡数小时。将浸泡好的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期间不时搅拌,防止粘锅。熬煮至粥变得浓稠,食材软烂即可。注意事项: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烫伤。掌握好火候和熬煮时间,确保腊八粥的口感。(3)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师:现在我们分组进行实践,大家按照步骤和注意事项,动手做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4)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7 .形形色色的腊八粥(1)展示不同地区腊八粥的图片。师:由于地域的差异和人们饮食习惯的不同,不同地方的腊八粥也各不相同。大家看看这些图片,猜猜它们的味道有什么不同。(2)学生讨论交流。生:有的腊八粥可能会加入肉类,味道会更丰富。有的地方的腊八粥可能会更甜一些。(3)小调查分享。师:大家通过查资料了解到了哪些不同地区的腊八粥呢?请把你们的小调查填写在课本上,然后互相交流。8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熬制腊八粥,了解了腊八粥的历史文化和不同地区的特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多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生:除了这些食材,还可以加入其他的东西熬腊八粥吗?师:当然可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加入一些坚果、水果干等食材,让腊八粥更加美味。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腊八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不仅掌握了熬制腊八粥的方法,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尝试制作传统美食,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二课用陈醋腌制腊八蒜、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腌制腊八蒜的材料准备和方法步骤,掌握腌制技巧。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3 .增进学生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腌制腊八蒜的材料选择、步骤和注意事项。4 .难点:理解不同材料和方法对腊八蒜口感的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腊八节除了喝腊八粥,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腌制腊八蒜。老陈醋、紫皮蒜、腊八节、醋泡蒜,一起腌制腊八蒜,能让过年的气氛愈加浓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陈醋腌制腊八蒜。5 .材料准备有讲究(1)提问引导。师:每年腊八节,家人总会腌制腊八蒜。大家先来交流一下自己家的准备情况吧。比如,挑什么样的蒜?买什么样的醋?用什么样的容器?有哪些讲究呢?(2)学生分享。生:要挑紫皮蒜,蒜比较新鲜、饱满的。醋要买山西老陈醋,味道好。容器要用玻璃的,干净卫生。(3)介绍山西老陈醋。师: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东湖、水塔、宁化府等品牌非常有名。6 .一起腌制腊八蒜(1)讲解腌制步骤和所需材料。步骤:准备材料,紫皮蒜、山西老陈醋、玻璃容器。将蒜去皮洗净,晾干水分。把蒜放入玻璃容器中,倒入老陈醋,醋要没过蒜。密封容器,放在阴凉处腌制。材料:紫皮蒜、山西老陈醋、玻璃容器。(2)强调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注意事项:蒜要晾干水分,否则容易变质。醋要选择质量好的老陈醋。密封要严实,避免空气进入。安全问题:使用刀具去皮时要小心,避免划伤手指。拿取玻璃容器要轻拿轻放,防止破碎。(3)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认真观察。(4)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7 .家家腌制腊八蒜(1)引导学生创新。师:如今腊八蒜出现了不同的口味和做法,今天就让我们独立腌制一罐家人都爱吃的腊八蒜吧。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呢?(2)学生填写课本上的表格,包括腌制腊八蒜所需的食材、制作方法和口感。(3)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生:我想在里面加一点糖,让腊八蒜有点甜味。或者加一些辣椒,让它有点辣味。(4)阅读知识窗,了解腊八蒜的由来。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课本上的知识窗,了解一下腊八蒜的由来。8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陈醋腌制腊八蒜,大家都掌握得不错。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还了解了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多参与传统习俗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生:腌制好的腊八蒜可以保存多久呢?师:如果密封好放在阴凉处,腊八蒜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但要注意观察,如果出现变质的情况,就不能再食用了。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腌制腊八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实践活动的安全进行。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腌制腊八蒜,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三课香甜豆包做起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山西蒸豆包的传统习俗,掌握包豆包的方法和技巧。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包豆包的准备工作、操作流程和安全事项。4 .难点:理解不同形状豆包的包法和传统豆包的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山西是中国的面食之乡,蒸豆包过大年是我们的传统习俗。蒸好的豆包面香、馅甜,寓意着来年生活蒸蒸日上,一年更比一年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包香甜的豆包。5 .包豆包前的准备工作(1)提问引导。师:在包豆包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2)学生分享。生:要用老酵头发酵或者酵母粉发酵,蒸出来的豆包才会又鲜又香或松软香甜。蒸豆包的时候要放一块蒸布,防止粘连。还要提前把芸豆和红枣煮好,搅拌成泥做馅。(3)教师补充。师:大家说得很对。同时,如果家里有血糖高的人,像这位同学的妈妈一样,可以少放糖和红枣。6 .我们一起包豆包(1)讲解操作流程和安全事项。操作流程:准备好面粉、发酵剂、馅料等材料。将面粉和发酵剂混合,加水揉成面团,进行发酵。发酵好的面团揉匀,分成小块,擀成面皮。包入馅料,捏成椭圆或包子形状的豆包。将包好的豆包放在蒸布上,放入蒸笼蒸熟。安全事项:使用刀具切红枣等食材时要小心,避免划伤手指。揉面和擀皮时要注意力度,避免受伤。蒸豆包时要注意蒸汽,防止烫伤。(2)教师示范包椭圆豆包和包子形状豆包的步骤。(3)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7 .我为家人包豆包(1)学生填写课本上的“巧巧手包豆包”表格,包括不同豆包的名称和操作要领。(2)请学生分享自己包的豆包名称和特色。生:我包了红枣芸豆馅的椭圆豆包,操作要领是把馅料放得满满的,捏得紧紧的。(3)听家里老人讲过去豆包的作用、做法和意义。师:同学们可以回家问问家里的老人,过去的豆包有什么作用?是怎么做的?又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呢?然后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下次课我们一起分享。8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包香甜豆包的方法,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棒。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项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能,还了解了山西的传统文化。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动手实践,为家人制作美味的食物,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生:除了芸豆和红枣,还可以用什么做馅料呢?师:除了芸豆和红枣,还可以用红豆、绿豆、板栗等做馅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尝试。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包豆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尝试不同的馅料和形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实践活动的安全进行。此外,可以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包豆包,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上册新劳动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