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3篇.docx
-
资源ID:1828130
资源大小:18.6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3篇.docx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发言材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召开以来,我通过参加会议、研读文件和党报党刊等方式,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干劲。现汇报四方面学习感悟和体会。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增强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迫切需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我们要站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站在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理解“四个迫切需要“,从内心深处认同深化改革、拥护深化改革,在实际行动上贯彻改革要求、落实改革任务,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把改革进行到底。二、深化理论学习,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更是一种全面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意味着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注重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潜力,又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发展环境。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不仅需要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三'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要勇于担当作为。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我们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改革一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加强学习和实践。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注重实践锻炼,积极参与改革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要加强团结协作。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和协作,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我们要树立大局意识,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确保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四'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问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扫清障碍。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收入分配不公等。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要着力解决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要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情况阶段性工作总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县高度重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现将我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情况阶段性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县委高度重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为副组长,县委常委、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学习贯彻工作有序推进。(二)制定学习方案,明确学习目标县委制定了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三)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安排县委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大会,对全县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县委书记在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紧密结合实际,切实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二、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一)领导带头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组织专题学习会,县委书记亲自领学,县委常委结合各自分管工作进行交流发言。通过领导带头学,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二)党员干部集中学,确保学习全覆盖全县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确保学习全覆盖。(三)广泛宣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县委宣传部制定了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了宣传的重点、方法和步骤。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组织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一)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推动经济发展相结合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某某”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组建专业招商队伍,主动出击,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强项目调度和服务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专项行动,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三)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水平。二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加强党的建设相结合县委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存在的问题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学习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二是学习与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部分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宣传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虽然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宣传,但宣传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宣传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二)下一步工作打算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不断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专题研讨,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推动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某某做出更大的贡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周易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J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记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秦国一扫六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改革,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敢于求新、勇于求变的改革精神的体现。到了近代,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短暂辉煌的戊戌变法,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诞生于近代中国大变革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不懈努力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先人,秉持变革求新的思想,一次又一次地以“改革”的方式,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书写了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壮丽史诗。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广东。此行,他向全党全国发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动员令。十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主持召开70多次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构建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十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奔波调研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广东深圳到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从对外开放新高地海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浦东他在一次次考察调研、一遍遍分析研判中,找到破题关键,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更加明晰。改革的航程惊涛拍岸,思想的伟力澎湃激荡。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议大事、抓大事、谋全局,察实情、听民声、谋良策。聚焦“改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往哪儿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着眼“怎么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三'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注重从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以坚定的制度自信筑牢根本制度,以更高标准完善基本制度,以更大力度创新重要制度,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一方面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要及时予以修改或废止,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要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重大关系,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重大关系,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重大关系,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关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统一。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