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工作情况汇报.docx
卫生健康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全县上下认真实施“健康XX”行动战略,全面推进“健康XX”建设的重要时期,省卫生健康委调研组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指导卫生健康工作,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与认可,更是对我们的鞭策与鼓舞。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XX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就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暨“健康XX”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高位组织推动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健康中国”“健康XX”“健康XX”战略,把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健康XX”建设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谋划、事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点来推进。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级领导担任组长的推进健康XX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建设“健康XX”的重大问题,将建设“健康XX”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实事来抓,出台“健康XX2030”规划纲要XX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等,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能责任,加强财政投入保障,20XX年对卫生健康领域投入42486万元,同比20XX年投入增长3.57%,高于20XX年国家3%的GDP增长率,略低于我县5.3%的GDP增长率;落实卫生健康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参与、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党建引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设立县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12个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行书记、院长分设;成立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党建指导员等制度,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推行“责任制+清单制”和“三考核一评价体系,打造“120工作法”“服务之星微讲堂”“党建+专科联盟”等党建品牌,建成基层党建“3+2”示范党组织市级5个、县级6个。三是汇聚共建共创。始终把健康XX行动和卫生县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倡导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先后建成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省文明城市示范城市和艾滋病、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二'全面深化医改探索丘区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解决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有效路径,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制机制,推动医疗服务惠及民生。一是推进三医联动。探索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动“编制、岗位、人员、经费、管理、财务、药品、信息”八个统一,实施双向转诊5.1万人次,医学检查和远程会诊协作1.24万例次,县域就诊率保持90%,基层诊疗占73.82%。建立起医保、医疗、医药等多部门综合督查机制,全年带量集采药品为患者节约1719万元,带量集采耗材为患者节约2675.91万元,医疗机构住院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费用增幅控制在5%以内,药占比达23.59%。城乡居民医保费用实际报销52.15%,城镇职工医保实际报销66.29%。患者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14%。二是扩大医疗服务。按照“县级聚集引领、片区竞相发展、乡镇多点支撑”总体思路,优化完善以县级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疗机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核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纽带的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千县工程”,充分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加快建设临床五大中心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推荐标准。实施高水平学科突破行动、高品质医疗推进工程,加强心脑血管、呼吸、内分泌、重症等核心专科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县域癌症、肿瘤、感染、心脑血管等重大疑难疾病医疗救治能力,全县建成2个三级甲等医院和4个二级甲等、7个二级乙等医疗卫生机构,建成5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成重点医学专科省级5个、市级35个,每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超过30项,医疗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及以上标准率93.02%O发展中医药服务,成功申报“两专科一中心”建设,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率100%,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设中医科,配备中药饮片300种以上,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的38%,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的50.4%。三是完善医疗保障。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智慧管理”为手段、“智慧服务”为抓手的“三位一体”信息化建设,县人民医院”5G技术助力急诊急救信息联动平台”建设入选国家工信部“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县中医院成为全省县级中医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领头雁全面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开通线上互认医疗机构2家,出具互认报告12家,线下互认医疗机构78家,检查检验互认项目增加到157项。累计减少重复检查检验1.7万例次,节约医疗总费用148.1万元。落实人才保障,按照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应坚持与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原则,由县委编办对乡镇(中心)卫生院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占编制总额的96.2%,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42.4%、高级职称以上占比为达9.2%。三'提质健康服务坚持防大病、治未病、管慢病、解难症、促健康,打造健康服务“一个好理念、一个好机制、一个好环境、一条好路径”XX模式,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3岁。一是深化基本公卫服务。全县建立462个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派出146名专科医生加入基层家庭医生队伍,推动优质服务下沉,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66.46%,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均超过82%o创新“1+11+N”工作模式(即:1个县级指导中心负责全面专业督导与考核评价、11个卫生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片区业务指导与综合监管、5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管理),全县开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56万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达标,现有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机构54家,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3.62个。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今年1-3季度出生人口3397人(一孩占57.7%),人口出生率3.59%o,人口自然增长率-5.81%o0制定XX县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和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XX-2025年)。现有2家医疗机构建成市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2家医疗机构创建省级儿早基地。提速超额完成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筛查任务,目标完成率分别为101.4%,100.77%,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7.5/10万、7.2%。、6%。以内。二是强化重点疾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工作实现预期指标,荣获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综合评估县级先进单位、肿瘤登记工作进步奖等。按照“属地管理、家底明确、救治到位、管理得当、处置有力”的原则,乡镇建立起由属地政府主管,卫健、公安、民政等部门派出机构联动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模式,实现“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全县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967人,规范管理率98.54%,规律服药率81.95%。今年1-3季度新报告艾滋病病例数较20XX年同期降低26.54%,艾滋病个案按照“一镇一村一分析”方式,精准制定“一人一策''管理措施。织密织牢结核病防控网络,坚持“防、治、管、教”四项举措,今年1-3季度报告发病率44.35/10万,较20XX年同期降低4.04%。规范犬伤暴露人群监测处置,无狂犬病例报告。三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以基本医疗保障为核心,打出“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组合拳,保持现有帮扶政策基本稳定,重点监测对象入户核实率、救治率、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均达到100%。重点监测对象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达到100%,有效推动“无病早预防、小病早发现、大病早治疗”。保障食品药品安全,20XX年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XX站、XX海关技术中心抽检食品和食用农产品1230批次,结果均为合格;抽检药品50批次、XX5批次均为合格;抽检食品2034批次,完成不合格96批次的处置。规范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占比100%。四'普及健康生活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健康教育与促进,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促进全社会关注健康、重视健康。一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构建县乡村三级健康教育与促进网络体系,1000余名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推进健康科普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行动。年内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1467场次,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752处,1.ED屏100余块,制发慢病防控、疾病防治、健康生活等资料50余种、30余万份,播放影像视频1.37万次、2.86万小时。通过短信平台推送信息5000多条,通过XX融媒、直播XX平台发布科普信息300多条,在大众健康报、XX日报等平台发布践行“三心”服务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等10条经验信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9年的14.9%提升至U20XX年的25.7%。二是增强全民健康体质。县政府出台XX县全民健身计划,推进体育卫生融合,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或低收费开放服务,年内承办大型赛事20余次(其中:省级4次、市级2次),接待群众健身超过50万人次。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100%,开展阳光大课间、校内体育课外活动等,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超过1小时。学校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并配备专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率100%,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48%O加快完善城乡健身设施,积极建设健身中心、足球场地、健身步道、户外运动等公共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37.2%,现有482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县每千人拥有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87.8%o三是优化健康环境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建成国家卫生乡镇2个、覆盖率6.5%,省卫生乡镇31个、覆盖率100%,省级卫生村379个、覆盖率82%o城区内公共场所均张贴有禁烟标识,党政机关、医院及学校全面禁烟,建设无烟党政机关671个、完成率100%。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县级16个部门联合制发XX县“十四五”职业病防治规划,工业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率10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91.18%,重点行业(人群)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86.12%。2018年以来,无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病例,无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慢性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急性职业性放射性事故。全力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20XX年全县环境空气优良天数353天,同比增加4天,优良天数率96.7%,同比上升1.1%;PM2.5浓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1%;PM1.O浓度4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0.6%;综合指数在全省183个县市区排名第73位。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断面平均水质达标,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安全。依法健全环境风险评估制度,严格申报项目环境风险评估。五'发展健康产业实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行动,以发展医药、保健、体育等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中医药和体育产业发展。一是做大医工支柱产业。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出台XX县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四条硬措施,培育太极集团一XX天诚制药有限公司、XX中兴药业有限公司、XX绵德堂制药有限公司等6家规上医药企业,重点生产中医药特色产品及衍生品、健康食品和卫生材料等,年均销售额突破1亿元。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先后投入10亿元打造健康食品产业园区,计划建设20余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目前已建成1.4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XX家,能够有效保障入驻企业运营和发展需求,20XX年被授予“XX市健康食品(XX)产业园”称号。二是做强中医药优势产业。将XX大健康产业作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抓手,编制中国XXXXXX大健康产业总体规划(2017-2030),推动XX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全力争创全省首个50亿中药材大品种。与省药投合作组建全省首家中药材大品种全国资平台公司-XXXX产业发展公司,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主体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每年安排本级财政资金30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6.7亿元,推广XX仓单质押和价格指数保险,撬动平台公司和社会资本投入5.75亿元。联合XX中医药大学制定“XXXX”种苗质量、种植技术等10个地方标准,建成国家GAP认证XX生产基地6个,新建ERP(种植溯源)基站15个,XX质量全程溯源面积达2.2万余亩。积极探索“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新模式,引进XX天府商品交易所建成中国XX电子交易平台和结算中心,电商销售额达18.6亿元。“XXXX”成为全国XX知名品牌,是我国唯一在同一地区同一品种拥有6个GAP认证基地的中药材,成功创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XX)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五星级XX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三是做优医养体育新兴产业。坚持优势互补、点面结合,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加快构建“一核一环一带四片区”的医养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目前正依托盛世樱花悠乐谷、狂欢谷、春风XX江项目等集群打造北部童玩康养休闲旅游区,依托广东会馆等集群打造西部古镇休闲养生度假区。加快推动创意休闲观光园、红花园养心谷、凤凰山康养文化区、翠湖生态旅游康养城等项目实施,培育一批“小而精、优而美、特而强”的文旅融合发展的省级百强中心镇。积极支持XX梓瑞养老服务公司、XX龙轩养老服务公司壮大发展,打造县域高品质医养中心,切实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紧紧抓住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依托县域人口资源优势,引进安吉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安吉纳体育(XX)数字化产业园,集鞋类、服装等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建成西南第一家全智能化制衣车间,预计年产值约17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针对与创建标准存在的差距、短板和失分,我们将认真组织研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加以解决,持续优化提升,对创建“健康XX示范县”充满信心和决心,恳请省卫生健康委将我县列入“健康XX示范县”创建单位。我们将扛起大县担当、展现大县作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立行立改,高标准高质量创建示范县,为推进健康XX行动贡献XX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