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冀美版《漫画与生活》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冀美版漫画与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漫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漫画是如何从生活中取材、反映生活现象和表达生活情感的。掌握运用漫画形式表现生活场景、人物和故事的基本方法,包括构思、构图、人物塑造、表情表现以及简单的文字说明,能够创作一幅与生活相关的漫画作品。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漫画实例、分析经典生活题材漫画作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深入的分析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实践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用漫画语言表达生活体验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漫画创作风格。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漫画艺术的热爱之情,使学生认识到漫画是一种生动有趣且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可用于记录和表达生活。培养学生积极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让学生在漫画创作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趣味,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生活是漫画创作的源泉,重点讲解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漫画价值的素材,如有趣的人物互动、常见的生活场景、生活中的小烦恼或小惊喜等。指导学生掌握漫画创作的关键步骤和技巧,包括根据生活素材构思漫画情节、合理安排画面构图以突出主题、运用夸张和变形手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展现人物情感,以及添加适当的文字说明来丰富漫画内容。2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深刻、有趣且独特的漫画主题,避免作品的平淡和俗套。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将生活中的复杂现象简化为漫画语言,用简洁明了的画面传达丰富的生活内涵。在创作过程中,帮助学生处理好漫画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画面的疏密、人物与背景的协调、色彩的搭配(如果涉及色彩)等,使漫画作品在视觉上吸引人且能准确传达生活情感,同时要引导学生注重漫画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生活题材漫画作品图片、漫画创作过程视频、漫画家创作故事资料、生活场景照片等)、绘画工具(画纸、画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油画棒、橡皮擦等)、展示用的优秀生活题材漫画作品若干。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有趣瞬间照片,比如一只猫咪试图钻进纸盒却被卡住的滑稽场景、小朋友在雨中玩耍却被溅了一身泥的欢乐画面等。展示完后,问学生:“同学们,这些生活中的小片段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我们把它们用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会更加生动哦,你们知道是什么绘画形式吗?”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兴趣。2.教师接着展示几幅根据类似生活场景创作的漫画作品,引出课题一一漫画与生活。(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漫画与生活是相互依存的。漫画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漫画的素材。例如,我们每天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家人朋友的相处、街头巷尾的见闻等,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都蕴含着无数的漫画故事。强调漫画是对生活的艺术加工,它通过夸张、幽默等手法将生活中的现象、情感、问题等进行提炼和升华,使读者在欣赏漫画时能产生共鸣,或从中获得启示。漫画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生活的真实与美好、烦恼与快乐。2 .从生活中取材的方法观察日常细节:讲解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小动作、小表情、小物件都可能成为漫画的亮点。比如,观察人们在公交车上的不同姿态,有人打瞌睡、有人玩手机、有人焦急地看时间,这些细节可以构成一幅生动的生活漫画。挖掘情感体验:介绍关注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也是取材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尴尬等情感,都可以通过漫画来表达。例如,当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的兴奋、与朋友吵架后的难过,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转化为有感染力的漫画情节。关注社会现象: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如环境保护、文明礼貌、交通拥堵等问题。可以用漫画的形式对这些现象进行讽刺、提醒或倡导,使漫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三)欣赏分析(10分钟)1 .展示多幅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生活题材漫画作品。对于家庭生活题材的漫画:观察画面中是如何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在一幅描绘家庭晚餐的漫画中,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画出了家庭成员不同的吃相,爸爸狼吞虎咽、妈妈温柔微笑、孩子调皮地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画面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氛围。同时,通过简单的对话文字,如“爸爸,你吃得像个大怪兽!”进一步增强了家庭的趣味互动,体现出家庭生活的和谐。分析校园生活题材漫画的独特之处:在一幅关于校园运动会的漫画中,作者重点突出了比赛场景的紧张和同学们的拼搏精神。画面中,跑步的同学被夸张地画成了一阵风,头发和衣服都向后飞扬,旁边加油的同学则表情各异,有的大声呐喊、有的激动得跳起来,通过对人物动态和表情的生动描绘,让我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活力。漫画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校园元素,如跑道、奖杯、校服等,增强了校园氛围的真实性。观察社会生活题材漫画中对现象的反映:在一幅关于垃圾分类的漫画中,作者用对比的手法,一边是整洁的分类垃圾桶和正确投放垃圾的居民,另一边是垃圾乱扔的脏乱场景和被垃圾困扰的小动物。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和简单的人物形象设计,讽刺了不文明的行为,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使漫画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漫画中的文字说明简洁有力,如“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作品的独特之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以及从中获得的灵感,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素材选取、人物塑造、情感传达和教育意义(如果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四)示范讲解(10分钟)1.简单生活漫画示范(创作一幅上学迟到的漫画)材料准备:画纸、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制作步骤:构思情节:确定以一个小朋友上学迟到为主题,表现他匆忙赶路和慌张的状态。可以设计他头发凌乱、书包半背在身上,一边跑一边看手表的场景。构图与起稿:在画纸的上方画出学校的大门,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校门的轮廓和一些标志性的装饰,如校牌。在画面下方画出主角小朋友,先确定他的身体姿势,用几条简单的线条表示奔跑的动态,比如倾斜的身体、前后摆动的手臂和迈出的大步。然后添加头发、五官、衣服和书包等细节,注意表现出头发的凌乱和慌张的表情,如瞪大的眼睛、微张的嘴巴。人物塑造与细节添加:用铅笔仔细地勾勒出人物的轮廓,把线条画得流畅一些。在人物的衣服上添加一些褶皱,体现奔跑的动态。可以在小朋友的周围画一些飞扬的纸片或树叶,增强画面的动感。在画面中添加一些简单的背景元素,如路边的树木、路灯等,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复杂,以免影响主体。色彩填充(可选):用彩色铅笔为漫画上色。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颜色选择,如校服的颜色、书包的颜色等。可以用较深的颜色表现阴影部分,突出立体感。用彩色铅笔为背景元素上色,如绿色的树木、灰色的路灯,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最后,可以用黑色彩色铅笔在画面中添加一些速度线,从小朋友的身后向前延伸,强调他奔跑的速度和迟到的紧张感。2 .复杂生活漫画示范(创作一幅关于友情的漫画)材料准备:画纸、铅笔、橡皮擦、水彩颜料、画笔。制作步骤:构思情节:构思一个体现友情在困难时刻发挥作用的情节。比如,两个好朋友在森林中探险,其中一个不小心掉进了陷阱,另一个想尽办法救他。构图与起稿:在画纸的中心位置画出陷阱的大致形状,可以是一个大坑,周围有一些石头和树枝。在陷阱里画出掉进去的小朋友,他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伸手向上求救。在陷阱上方画出另一个小朋友,他趴在地上,一只手伸向陷阱里的朋友,表情坚定。在画面的背景部分,画出森林的环境,如高大的树木、茂密的草丛等,营造出探险的氛围。人物塑造与细节添加:用铅笔仔细地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和背景元素,注意人物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要表现出紧张和坚定的情感。在人物的衣服上添加一些细节,如口袋、拉链等,使人物更加真实。对于陷阱里的小朋友,可以画出他身上沾了一些泥土,表现出他掉落陷阱的狼狈。在背景的森林中,画出不同形状的树叶、藤蔓等,增加森林的层次感。色彩填充:用毛笔蘸取水彩颜料进行上色。根据森林的色调选择绿色系为主的颜色,用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现树木的光影变化和层次感。用棕色涂画树枝和石头,用明亮的颜色为两个小朋友的衣服上色,使他们在画面中更加突出。在表现人物的肤色时,注意光影效果,可以用淡色表现受光部分,用深色表现阴影部分。最后,可以用一些暖色调,如黄色或橙色,为画面添加一些阳光照射的效果,营造出温暖的氛围,暗示友情的力量。(五)学生创作(15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个主题,如一次有趣的旅行、家庭聚会、和小伙伴的游戏等,然后开始创作漫画。2.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想象力。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生活素材提炼、情节构思、人物设计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给予帮助,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整洁和情节的连贯性。(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组织学生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2 .让学生先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作品的主题、创作思路、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对自己作品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3 .其他同学进行互评,从生活素材运用、情节设计、人物表现、画面效果和主题传达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用积极、鼓励的语言评价他人作品,并提出改进建议,如某个同学创作的家庭聚会漫画很有生活气息,但人物的表情可以更丰富一些,或者画面的背景可以再详细一点,以增强氛围。4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表现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同时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情节平淡、画面构图不合理等,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六、拓展延伸1 .生活漫画日记鼓励学生在课后养成用漫画记录生活日记的习惯。每天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小片段,用漫画的形式画下来,并可以在旁边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漫画创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珍惜生活点滴的意识,同时也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2 .生活漫画故事集创作与分享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大的生活主题创作一组漫画故事集,如“我的成长历程“。在这个主题下,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经历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个故事可以是独立的,但又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故事的情节发展、人物的成长变化以及整体风格的统一。完成后,可以将故事集在班级内或学校内分享,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成长,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如果是小组合作创作)。七、板书设计漫画与生活漫画与生活关系:源于生活、艺术加工取材方法:观察细节、挖掘情感、关注现象创作示范:上学迟到漫画、友情漫画(构思、构图、人物、色彩)评价要点:素材运用、情节设计、人物表现、画面效果、主题传达拓展延伸:漫画日记、故事集创作分享八、教学反思在本次漫画与生活美术教学中,通过展示生活有趣瞬间照片和漫画作品的导入方式,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漫画创作的兴趣。在知识讲解和欣赏分析环节,学生对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取材方法和优秀作品的表现方式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在示范讲解和学生创作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作品呈现出了一定的创意和对制作技巧的初步掌握。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积极发言,评价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到优点。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知识讲解环节,对于如何从生活中挖掘更深刻的主题和情感可以讲解得更深入一些,部分学生在创作中可能只是选取了表面的生活场景,缺乏深度。在示范讲解方面,对于复杂的情感表现和情节连贯的技巧(如在多幅画面中如何保持情感的延续和情节的流畅)可以再详细一些,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关于挖掘生活主题深度的指导和复杂情节创作技巧的专项示范和练习。在拓展延伸部分,对于学生在漫画日记和故事集创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需要更充分的考虑,提供更多的指导和资源,以充分发挥拓展活动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漫画与生活这一主题更深入的理解、创新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