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智能化设计全套.docx
小区智能化设计一、视柒安防监控系抗系统设计采用数字高清网络监控系统,在室内和室外公共区域设置高清网络摄像机,实现对小区室内外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震慑非法人员,保障小区的公共安全,监控中心设置在智能化中心机房。1.监控点位设置:室外:周界围墙,小区出入口,室外公共区域:小区道路、地库出入口、休闲区、活动区。室内:地下车库:出入口、停车位、自管设备用房,住宅单元:大堂门厅、电梯轿厢、非机动车库、屋面,监控中心。2、摄像机类型选用:小区出入口采用200万像素室外网络高清红外球型摄像机地库出入口采用200万像素室外网络高清红外宽动态枪型摄像机室外其他区域采用200万像素室外网络高清红外枪型摄像机为主;地下车库采用200万像素室内网络高清红外枪型摄像机电梯轿厢采用200万像素电梯专用高清网络防暴半球摄像机其他采用200万像素室内高清网络红外防暴半球摄像机为主。3、系统传输:前端摄像机采用超五类非屏蔽网线/6芯单模光缆传输接入智能化专网,通过智能化专网将视频信号传输至监控中心。网线传输距离按不大于80米设计。4、系统设计采用视频存储设备集中式存储,中心管控和显示设备设置在监控中心。监控录像存储分辨率不低于108OP(1920*108025P)水平,全天24小时不间断录像,按存储时间30天设计。监控中心设置监控电视墙,拟采用55寸液晶拼接屏组成,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4/9/16画面分割及多画面自由组合,满足安保监控需求.系统具备基于IP的网络远程调看及管理功能。并具备与周界报警、门禁、消防等系统的联动功能,可在报警及紧急状况下将现场监控画面自动弹至主显示屏显示。5、系统供电:监控系统统一由UPS不间断电源进行集中供电,后备供电时间满足2小时。二、楼宇对讲系统楼宇对讲系统采用全数字式楼宇可视对讲系统,通过TCP/IP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实现访客呼叫对讲、户户对讲、云对讲、开锁、联动呼梯等功能,门口机/围墙机支持IC刷卡、人脸识别、二维码、APP开锁功能。1、设备选用配置:1)户内设置数字7寸彩色电容触屏式室内分机,单元楼大堂门厅主出入口设置人脸识别型彩色可视对讲门口机,小区出入口设告人脸识别型彩色可视对讲围墙机,监控中心配置一台中心管理机。2)室内分机采用POE交换机进行供电按8户配置一个POE交换机,每单元设置1台24口百兆接入交换机(千兆上行、百兆互联),对应楼层配置电源箱和设备箱。3)单元楼一层大堂和地下室电梯前室出入口均配置可视对讲门口机,门口机和围墙机均支持与门禁联动开门,支持与消防联动。4)访客可通过围墙机或门口机呼叫对应单元楼内业主开锁,也可通过刷访客二维码进入小区,访客二维码由通过APP申请获取.2、系统传输:室内分机、门口机、围墙机均采用超五类非屏蔽网线接入智能化专网,实现小区对讲网络统一管理。网线传输距离按不大于80米设计。3、系统供电:室内分机由各单元楼弱电井内强电插座就近取电,其他设备由单元智能化机柜取电。三、户内报警系统本次户内报警系统设计包含户内手动紧急报鳖和燃气泄漏报警。具体点位布省参照土建预留点位及管路设计方案。1.每户在客厅设置一个紧急报警按钮,接入可视对讲室内分机;报警(言号上传监控中心,安保值班人员可以第f1.间知悉并处理。四、门禁管理系统本项目门禁系统采用网络型架构,主要由网络型门禁TM几、电子门锁、出门按钮等组成。通过加强对建筑各出入口的有效管理,从而配合周界报警、视频监控、电子巡直等子系统实现对项目公共安全的全方位防护,保障防护区内人、物等的安全。所有门禁均支持IC刷卡开门。火灾报警时,门禁系统电锁自动释放.管理中心位于智能化中心加房.1、门禁系统1)前端点位设置六、周界防范报警系统系统通过在周界设置报警设备,当前端发生报警时,控制中心主机将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安保人员及时处理。1、报警点位设置:在项目小区围墙上设置四线高压脉冲电子围栏,按50米一个防区设置。2、系统设计采用目前成熟稳定的网络+总线制报攀结构(上层采用TCP/IP协议、下层采用RS485或CAN总线协议),该网络结构属于标准的模块式节点传输网络,系统设备通过现场总线直接将信号传输至智能化中心机房.3、报警系统控制主机设置在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设置报警电子地图,并配置声光报警器,在发生警报时实现声光提示,同时显示报警区域,并且联动监控在电视墙上显示监控画面。七.电子巡更系抗电子巡更系统是用于加强对保安人员日常巡逻的工作管理。1.系统设计采用可视化手持巡更棒,安保人员可使用其打点签到,也可以进行可视对讲和拍照取证等.2、巡更点主要设置在室外建筑外围、重要设备用房、监控死角等重要区域。3、保安人员根据规定的时间、路线进行巡查工作,管理人员通过系统软件可实时对保安人员的工作进行有看及有序管理。巡更路线、巡更点可根据日后的物业管理需要进行更改和扩展。八、背景音乐系统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可掩盖环境噪声,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处理紧急事件时可与消防等其他系统联动。本项目广播系统包括两种功能:公共区域的背景音乐系统、消防事故广播系统。1、本次背景音乐系统设计主要针对小区室外公共区域建设背景音乐系统,采用室外草地音箱,样式多种可选。2、广播点位主要设置在室外公共景观区域、休闲区域等处。3、系统设计采用数字式网络广播系统,由于本设计系统功率放大器、前置功率放大器、广播话筒、管理工作站等设备设置在监控中心。扬声器原则上以均匀、分散的方式设于广播服务区.其分散的程度应保证服务区内的信噪比不小于15dB.九、信息发布系统本项目信息发布系统主要设置在小区出入口区域,向业主发布停水、停电、物管信息、天气预报、新闻、通知、宣传视频等内容,有效提升小区的生活档次。1.设备选型设置:采用室外P5全彩1.ED屏,规格:1.ED显示屏(高*宽)1500*2660,宽高比:16:9,最终安装位置结合现场景观确定。十.电梯五方对讲系统智能化施工单位负责由各单元电梯机房敷设RVVP4*1.0至消防监控中心的通信线路。十一、笆能化专网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所有建立在广域网、局域网上的"智能电系统”的信息通道,是网络系统的高速公路,是智能化系统的神经线。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楼层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管理间子系统.1潜能化专网布线主要包括智能化各子系统,布线点位全部设计到位;水平布线及工作区全部采用超五类布线方案;主干数据布线采用单模光缆。2)工作区子系统信息点设置包含:普通语音点、数据信息点、无线AP信息点、光纤点、面板、跳线及综合布线箱。3)水平布线子系统包括从前端插座开始到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4股备间主干布线设备有语音主配线架(MDF年口光纤g己线架(ODF)MDF配线架采用开放式机架配线架,ODF配线架采用全密闭机架式配线架。2、计算机网络系统针对本项目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智能化专网。1)系统设计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级网络架构。核心层交换机采用万兆网络交换机,下行通过光纤与汇聚、接入交换机连接。汇聚交换机采用二层千兆管理型网络交换机,接入交换机采用二层百兆网络交换机,下行通过超五类非屏蔽网线与前端网络设备连接。保证各自网络的稳定畅通。十二、智1社区集成系统智慧社区管理集成系统主要由私有云/服务器、物业管理软件、业主APP.物业APP几部分组成,可以实现小区对讲、门禁、监控、停车智能物联,实现物业缴费、物业信息发布等智能管理。在小区主次出入口及各单元门门口安装人脸抓拍摄像机,接入公安系统,公安对接部分需满足当地公安机关相关部门要求,建成后确保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十三、综合管网工程管道及桥架系统工程是本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室内外综合物理通道,包括弱电井主干垂直桥架、各层水平桥架、各设备的末端金属钢管以及室外管道、手井等.管线工程设计能够根据国家标准,确保电缆铺设的可能性.要求桥架为全密封结构,可以通过锁扣开启盖子,桥架之间通过配套的连接片和螺拴连接。金属线槽线管殖故好有效接地保护。管道桥架施工要求:1、本项目的智能化管路按综合管网设计,各子系统线路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划分的原则敷设于对应的管路中。2、本项目智能化系统电缆桥架全采用防火防腐金属桥架,可采用吊架吊装或用无臂支撑,支架或托臂分别每隔1米15米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壁或吊顶板上,弱电竖井内的桥架应与水平桥架按相关规范要求对接,以满足线缆要求的弯曲半径,其厚度需满足以下要求:75mm×50mm规格时,其厚度不低于1.2mm;宽度大于15Omm而小于400mm规格时,其厚度不低于1.4mm;桥架内全部导线截面积不宜超过桥架截面的60%除注明外,穿线管均采用优质镀锌电线钢管;±0.00及其以下区域采用JDG钢管;±0.00以上室内明装采用JDG管;室勺原用PE管敷设。钢管内部需光滑且不应有扁曲和折痕,钢管弯曲时应可能有较大的曲率半径,弯头较多或长度大于30米时需增设过路盒,钢管两端口需光滑且酶放好牵引钢丝;电线管内弱电线缆的导线截面积不宜超过钢管截面的40%.除系统特殊说明外,本工程终端底盒及过路盒均采用优质金属86H60盒,过路盒加盖86ZB盖板,盒口朝下。本工程内凡进入人防区域的弱电管道、桥架,在穿越人防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及顶板等民防围护结构时,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具体做法参见: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图集-07FD02,图内不再特别注明。凡与施工有关而本设计说明又未说明之处,需参见国家、地方标准图集施工,或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十四、机房工程本项目机房工程包括机房的内部装饰(顶面、墙面、地面)市电配电、照明、UPS供配电、防雷接地、机房安防,消防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可由消防单位统一考虑。智能化中心'机房按C级电子信息机房设计标准设计。1.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作为整个智能化的揄出工程,UPS供电系统是本项目最高级别的防范需要,其重要负荷必须确保智能化系统长期无间断运行所需的不间断供电。因此要求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并配置UPS对中心设备及前端设备进行供电。考虑供电线路合理性,在智能化中心机房配置一套三进单出UPS系统,容量按20KVA设计,配备12V100AH电池32节,延时不低于两小时。对UPS前级供电系统的要求:1)前级供电系统电源质量不宜太差,电压及频率应稳定在正常范围。大容量UPS主机输人电压范围应为380V±15%电压过低,将使UPS备电池频繁放电,最终因长期处于欠压充电状态而大大缩短它的使用寿命,相反,电压过高,则易引起逆变器损坏。2)前级供电系统中不应当带有别的频繁启动负载,比如经常使用的电梯,频繁开启的空调等.原因是在这些负载开、关机时会出现瞬间高低压,使供电线路上电压波形失真度过大,造成UPS市电旁路供电与逆变器供电转换控制电路误动作,进而引起同步控制电路故障。所以在条件许可下,宜将UPS前级电源尽可能由电网输入的前端介入.3)前级供电系统中的交流发电机组容量应适当放大(若本系统具备发电机组)在配置发电机组时,其容量应考虑不少于UPS电源额定输出功率的1.5-2倍,以保证发电机输出电压、频率正常,并改善其波形失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