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XXXX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护理620201二、入学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三、修业年限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学习形式全日制四、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表1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医药卫生大类(62)护理(6202)R生行业(S4)内科护上(2-05-08-0!)儿科护士(2-05-08-4)2)急诊护士(23-0893)外科护士(2-05-08-04)社区护士(2-05-08-05)口腔科护士(2-O5-O8O7)妇产科护士(2-05-08-08)中匡护士(24)5-08-09)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策应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秉承学院“护爱生命修身明理”的校训,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天使匠心,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院及其他医疗R生机构的护理岗位,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在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素质要求(I)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福和中华民族自交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贡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天使匠心、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2.知识要求(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3)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快学知识。(4)掌握牛.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5)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6)熟悉社区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7) /解中医、社区、康攵及精神科等专科护理知识,口腔护理特色班掌握口腔临床护理专科知识,老年护理特色班掌握老年护理专科知识,儿童护理特色班掌握儿童护理与保健专科知识。3.能力要求(1)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2)能够对常见疾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的能力。(3)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5)能够规范地开展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具番一定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护能力.(6)能够独立进行常见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R生保健指导1.(7)具有完整记录护理过程的能力。(8)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仪罂设备。(9)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课程设置思路1 .课程设依据K大中小学劳动教白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教材(2020)4号)、&国家职业教白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教行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而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地规划(2014-2020)(教发(2014)6号)、4中国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江苏省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教育部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4号)等。2 .课程设置理念依托“大医星''四大特色文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职业原始感恩心、生命原始悲悯心和精益求精天使匠心”为目标,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五度思政''育人法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袍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强化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培养具有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 .课程设置思路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由我院护理专业带头人、行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护理行业专家、职教专家以及优秀毕业生代表共同组成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医教椒合,院校合作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行业调研,明确高职护理专业就业面向与工作岗位,井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要求,从而确定学习领域,形成护理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设巴遵循“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岗位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提升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群和技术能力要求,参考护士执业考试大纲与行业职业标准,优化课程体系.(二)课程设置情况1.第一课堂表2第一课堂课程设一览表课程名称共础程公基课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军事训练、大学英语、信息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人际沟通、劳动救育选修课程限选课程艺术与审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历史、创新创业教育任选课程国家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等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病理基础、药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护理学导论专业核心课程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技术、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急危殴症护理选修课程专业拓展限选课程传染病护理、护理人文与科研、护理综合实训专业拓展任选课程社区护埋、中医护理、精神科护理、口腔临床护理、老年福利机构管埋、长期照护与安宁疗护.老年营养与睹食、儿也保健、儿兔心理与行为、儿次营养、专科护士与康发护理讲座实践教学环15场础护理技术见习、成人护理见习、毕业实习、护理综I1.素养训练、毕业论文注:专业拓展任选课程学生根据个人未来就业规划自主选修11门中的IT门,至少取得5学分,临床护理建议选修社区护理、中医护理、精神科护理等,口腔护理建议选修口腔临床护理,老年护理建议选修老年福利机构管埋、长期照护与安宁疗护、老年营养与膳食,儿量护埋建议选修儿童保健、儿量营养和儿童心理与行为等.4 .第二课意(I)讲座学习表3专题敦育、讲座安排表学期项目名称二三四五六学时入学教刊8行业专家讲座8安全教育4爱国主义教育4实践创新项目(包括参与社会调研、技能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或创业活动等)<12校史及淮安历史文化讲座4文明礼仪教育4实习前教育8医院专超讲座8就业教育S14毕业教育8注:学生完成第二课堂的学时,16学时计1学分,可以申请替换第一课堂任选课程的学分.(2)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奏等参加学校举行的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一等奖计0.5学分:参加市级比赛获一等奖计I个学分、二等奖计0.5学分:参加省级比赛获一等奖计1.5学分、二等奖1学分、三.等奖().5学分:参加全国比赛获一等奖计2学分、二等奖1.5学分、三等奖1学分.可替换第一课堂任选课程学分.5 .第三课堂学生通过学习本专业网络精品课程(爱课程、智慧树、智慈职教、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取得学分,可替换选修课学分。(=)专业核心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1 .健康评估课程目标I(I)学会从事护理实践必需的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有科学的发现评估对象健康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3)学会运用整体评估观、评判性思维,评估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4)树立尊克、爱护患者的专业信念及养成积极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索质。主要内容:他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及社会评估、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常用实验室检查和护理病历书写。教学要求I(1)结合课程特点,把“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天使匠心Z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严谨慎独的医学人文精神''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2)医教融合共同编制课程标准,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理实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方法。(3)加强临床案例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吸纳前沿临床新技术。(4)注重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5)强化过程性考核和增加人文素版等方面的考核比例。2.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目标I(I)具备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治疗及急救需求的基础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规范地运用基础护理各项技能满足患者身心需要。(2)获得初步病情观察的能力、与护理对象仃效沏通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护理程序初步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3)理解护理新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4)授保过程引导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深化严谏求实、一丝不苟,认我慎独的专业精神。主要内容:(1)医院环境的要求、患者入院及出院护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患者的清沽护理、舒适与安全的护理、饮食护理、排泄的观察及护理、冷热疗法、药物疗法及药物过敏试验法、静脉输液和输血、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临终护理、医疗与护理相关文件记录。(2)铺床技术、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生命体征的测量、导尿术、灌肠术、各种注时、静脉输液、吸氧、吸痰等基础护理操作技能。(3)各项基础护理技术的临床新进屣。教学要求:(1)结合课程特点,把“尊重生命,热速岗位''的课程思政元素和“护爱生命、修身明理”的校训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2)医教融合共同编制课程标准,采用案例教学、理实体、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3)加强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自主开发微课和信息化资源,收集临床案例丰富课堂教学。(4)建设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积极开展翻传课堂、线上线卜混合式教学改革。(5)结合课程特点,理论和实践双考核,注重过程性考核和小组考核。3母要护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常握母婴护理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查阅文献养成主动学习及终生学习的习惯,在临床工作中能正确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管理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主要内容:(I)母婴护理的概念及妇产科的发展历史:母婴护理学习方法;女性生殖系统与生理的基本知识;妊娠生理的基本知识:妊娠诊断方法:孕期监护的手段:正常分娩的基本知识:平产接生:新生儿处理:正常产据的基本知识及健康教育:国生儿的护理:常见异常妊娠的基本知识、特殊检查配合及护理措施:妊娠合并症的护理:难产的识别及处理配合:异常产褥的护理:产科常用手术操作及手术配合.新生儿的护理,计划生育的相关内容。(2)临床常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妊娠分娩产褥过程中的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教学要求:(1)结合课程特点,把“爱心、细心、耐心、贪任心”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强调对生命的尊重。(2)践行“三维触合、六位一体”医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目理念,专兼教师集体备课,共同完成临床案例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吸纳临床新理念、新技术,设计教学实施的具体环节,共网编制课程标准。(3)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采取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利用中国大学翳课、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实训中心的虚拟仿真系统、OSCE号站,结合高仿真模拟人等模型,虚实结合,增强现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及能力。(4)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特点,盛合实践考核的内容,转变单个项目考核为模块化考核,适度增加实践考核比例,强化过程性考核。(5)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上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化过程性考核:评价主体上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评价内容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从而构建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4.儿海护理课程目标:(I)掌握儿童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整体护理能力和现代护理理念。(2)辨析小儿常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熟练进行儿科各项治疗技术的操作。(3)能运用整体护理程序的方法,刻儿童健康问题进行指导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I(1)学会小儿生长发育及评价、小儿的营养与喂养、新生儿生活护理、新生儿疾病、儿科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2)完成抚触、包裹法、暖箱和蓝光箱使用、小儿体格测量、配奶和喂奶法、头皮睁脉穿刺、新生儿更苏等护理技能操作。教学要求:(I)结合课程特点,把围绕政治的爱心、忠心:文化的信心、关心;科学的精心、匠心:情感的仁爱心、货任心:创新的用心、留心等思政元素触入课程教学全过程.(2)医教融合共同编制课程标准,采用项口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3)加强临床案例的收集弓整理,积极吸纳临床新技术、新方法.(4)注重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5)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特点,适度增加实践考核比例,强化过程性考核。5 .成人护理(一)课程目标:(I)说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能制定疾病护理计划。(2)辨析内科各疾病的临床表现、内科常见急危重拉的特点,熟练进行各项内科诊疗操作。(3)能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配合医生对内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和护理。(4)能对内科多发病、常见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养成“重预防”的健康理念。主要内容;(1)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包括急性呼吸道建染病人的护理、肺炎病人的护理、结核病病人的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等.(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包括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心脏拙膜病病人的护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心肌疾病病人的护理、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等。(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包括急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肝硬化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慢性便秘病人的护理等。(4)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包括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悭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等。(5)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包括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的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血友病病人的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裁病人的护理、过敏性紫嫩病人的护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等。(6)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库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精尿病病人的护理、痛风病人的护理等。(7)风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包括风湿热病人的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骨质魂松病人的护理等。(8)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包括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叉神经痴病人的护理、急性炎症性脱脂鞘性神经病病人的护理、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麻痫病人的护理等.教学要求I<1)结合课程特点,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校园层面、专业层面四个方面提炼思政元素,把,职业感恩心、生命悲悯心、技术匠心''的新时代“天使匠心''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2)医教融合共同编制课程标准,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3)加强临床案例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吸纳临床新技术。(4)注歪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5)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特点,适度增加实践考核比例,强化过程性考核.成人护理(二)课程目标I全面系统的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培养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指导临床实践活动的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及将来从事外科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内容:(1)外科学总论部分:水、电解质、酸硬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馋痛病人的护理、损伤病人的护理、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和肿痛病人的护理等.(2)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3)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甲状腺肿痛病人的护理。(4)胸部疾葫病人的护理: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脓胸病人的护理,食管癌病人的护理,肺癌病人的护理,眼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5)省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腹膜炎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胃肠减压病人的护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耳、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胃癌病人的护理,肠梗阻病人的护理,阑尾炎病人的护理,大肠痛病人的护理,直肠、月工管良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等。(6)周用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7)泌尿外科病人的护理:泌尿外科常见症状护理,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结石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结核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肿痛病人的护理,前列腺良性增生症病人的护理等。(8)运动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件折病人的护理,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急性血源性骨酹炎病人的护理,骨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腰腿痛病人的护理,骨肿瘤病人的护理等。教学要求:(I)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护理岗位需求,灵活采用“PB1.教学”、“护患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做中学、学中做,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3)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充分利用实物、多媒体动画、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将教学中不易表达、不易理解、无法呈现的难点和近点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提高课常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完成配套电子教学资料,如图片库、课件、视频、电子题库、仿真软件等:开发网络资源,建立外科护理网络学习平台:编写或利用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等:工学结合,建立及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5)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把德技并修,培养职业道德高尚、技术技能合格的外科护理人才作为课程思政的总目标,以心护理论为切入点,立足于学院新时代天使匠心,总结凝练出十心作为外科护理课程的思政元素。分别是立足于职业原始感恩心的真心、细心、耐心。立足于生命原始悲悯心的爱心、热心、仁心、同情心。立足于精益求精技术匠心的精心、恒心、责任心。结合外科护理课程特点,将十大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6)考核评价,对知识、能力、素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重视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不断完善和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考试考核制度化、常规化管理,严格实行教考分离,改变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和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建立开卷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考试、考核办法。6 .老年护理课程目标:(I)说出老年护理学、老化、人口老龄化、老年型社会、老年保健概念;叙述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老年自我保健具体策略等:说出不同功能状态的老人环境改善和护理安全的侧重点:列举老年人各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健康问题。(2)辨析老年人患病特点及治疗原则、心理变化特点、着系统形态和功能方面的生理性改变:熟练进行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操作并对老年护理对象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3)晶进行老年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养成爱岗敬业、爱老敬老、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能够尊重生命、关爱健康,养成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主要内容:(I)老年护理绪论、老年人健康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日常生活环境的营造、老年人进餐护理、老年人排泄护理、老年人梳洗护理、老年人活动的护理、老年人睡眠护理、老年人服药护理)(2)常见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如老年感觉系统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老年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老年循环系统常见疾病患拧的护理、老年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忠者的护理、老年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患拧的护理、老年代谢、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忍者的护理、老年运动系统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老年生殖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等。教学要求:(I)结合课程特点,把“爱老、敬老、尊老、养老、孝老、护老”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深程教学全过程。(2)医教融合共同编制课程标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对分课堂教学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3)加强临床案例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吸纳临床新技术。(4)注重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7.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目标:(I)能说出心搏骤停的诊断标准,独立完成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2)能辨析动物咬伤、淹溺、电击伤、中若、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乙醇中毒患者并能有效急救。(3)通过合作对伤员实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能想关心、尊重和爱护病人,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4)通过完成单人徒手心肺纪苏术,体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准确性对电苏效果的影响,培养时间意识、急救意识、质量意识。主要内容:院前急救概述,心搏骤停病人、气道异物梗阻病人、创伤病人、动物咬伤病人、环境及理化因素病人的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1CU病人的监护,灾难救护等。教学要求:(I)结合课程特点,把“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不畏限险、爱心、仁心、贡任心”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2)医教融合共同编制课程标准,采用情景教学、案例讨论和PB1.教学、理实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实训中心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3)结合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的特点,加强临床案例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吸纳临床新技术。(4)注全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5)注Jg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增加过程性评价权歪。(四)实践性效学环节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社会贡任感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教学质址的基础和前提,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实训、教学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德育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实验、实训教学安揖在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附属医院或相关协作医院等完成。课程见习、毕业实习原则上安排在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完成,主要包括的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门急诊、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社区、特色科室等,口腔、老年、儿童特色护理人才培养的同学课程见习、毕业实习包括口腔医院、老年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毕业论文要求在指导老册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德育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组织,鼓励应用假期进行,可以在医院、社区或其他场所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应用标准化病人、护理临床思维训练系统等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毕业实习严格执行国家6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高等职业学校普通护理专业顶询实习标准。七、学时安排总学时为2804,具体教学活动时间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见表4、表5。表4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周)学期教学考核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课程见习毕业实习护理粽合素养训练毕业论文与毕业教Rf合计I16222021721412031721*I204102820520206I126120总计60922*24061120注:带安播在课外或假期进行.表5理论与实睑教学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学时理论教学1232实践教学(含毕业实习)1578(960)实践教学(含毕业实习)比例1:1.28总计(学时)2810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2019皴三年制护理专业课程设*及教学进程表«sWN*««««»SMMi*«学分AW实16二17I_m三17W*IIMm安II)I1.-N2H百21)126!公MU即Wn三I胆出道怆修号法神也比231011101B%4S3993妹地F技木此习戊妒理收W习实习it号IK珀W毕业实习与创斯钥业较rr妒n徐分族nn炼啖论2匕泳东必加和中囚特色“会主义爱讫伸东央论231011102Bq4H1.843体育与健旅2J1021103B6KK16,),“?W2ZI6WZ,I6W2/IOW4大学英遇221021101B6Q7820425G1.Q技木岁Q2”ZB232161626中华优秀件陵Z化221(121ICttA232321)27军隼理论231.(1.IIWA2X232I)2X於舒t政仍251.(1.I1.CMA152321>14W2(4X24WIUWtJ心内6!里救忏23KHna5B22862K1.人川沟逸231.(1.I1W»HI16KH1力动数H2X21616军R炼C2W4i4火学生呗。浅上',他"勒沙BI20IOII)2A小计40567IMS1363送临课S供出iZ术、审员221021105A116160IKW2S党魁主义狄本叔理231.(1.IIWA2*341)2AJ中BI历史23OIIM2A2321)2A4A.>jn11BI16IO6小计6W926I11<»WAthMzMC5IXII4X1)5M1.D2A小计S.Nt1.02AV业设程0修Mn号兆*硼WI正京人除州构54XH2IO2B5602052正总人体功艇542012103B4<S41443峋P,米础342012105B35137H34生*化学342OI2ICMB2A226625UiKH:拘叮生农342012107B351391236为再学542015101B351391237护理学导论5IXI2IOIBI16IO6I*21Mt26584813专IIIUUiifU5IXIMCB35124273.zMOTSMJ*u,sNc=efi*RS8r*u<Esiw-r5xx三¾cfXG*xxsws¾c*÷.-1三»s*<÷三三sr»:二,,耳QY三b&-5MY*x1.we-9-a!vW超三1H-2HttxWXJr<s-九、实施保障主要包括加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质量管理等方面,满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要求,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与行业双主体协同育人。(一)就资队伍保障护理专业群现有专兼结合混编式教学团队364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在读博士2人,其中双师占比98.9%,硕士学位占比57.5%,高级职称占比25.3%,中级职称占比44.8%,兼职教师高级职称占比52.2%。专兼职教伸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充满活动、热爱教学,能筋满足本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需要。建有标准化教研室5个,标准化实训中心I个,建有“基于护理技能大赛赛教融合”护理技能教学改革团队、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团队、馆技并修导向下“双业四合、四境合一”的外科护理课程改革和护理自然科学研究共4个教科研团队。专业带头人为副教授,主管护师,硕士学位,曾工作于淮安市第人民医院7年,熟悉护理行业发展现状,曾于美国及台湾进修学习,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护理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主持市级以上研究课题5项,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共M篇,其中核心6篇。曾获省护理技能大赛指导教师两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社会兼职有江苏省高等教仔学会护理教育.研究会理事、淮安市护理学会常务理事等。行业专业带头人为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院长,主任护师,硕士学历,硕士生导师,曾获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市劳模等荣誉。社会兼职有淮安市护理学会理事长,省护理学会副主任委员等,为我校优秀毕业生,主持完成市级以上课题6项,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共26篇,核心6篇.(二)教学设施保障1 .正常课程教学以促进行业岗位核心胜任力培养为引领,依托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与“天医星”特色文化,具备满足正常课程教学的基本条件,所有教室均配有白板、多媒体计匏机、投影设备、音响等教学设备,学校互联网实现全覆盖,计算机房、语音室数珏满足教学需求,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现教室与职业工作岗位的有机结合。2 .信息化教学依托学校建立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评教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信息化基研;条件能满足教学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护理专业群有13门课程搭建了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卜.混合式教学改革,有3门课程获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5门课程为校级立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训中心建立了信息化胸腹部教学管理系统、OSCE教学与考核系统、妇产科虚拟仿典教学系统等,满足本专业信息化教学需求。3 .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中心建筑总面积达2.8万余平方米,生均面积121平方米,专业仪器设备总值3475多万元,生均I万余元围绕学生基础护理能力、专科护理、综合护理能力的培养,我们扎实推进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建有基础护理实训室、专科护理实训室和综合护理实训室,以标准化实训中心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学生满诲度高,能够满足实践技能培养需求,具体实训设备配置见表7。表7护理实训室主要仪器设备序号实训教学场所主要功能主要仪暮设备名称ft*I基咄护理技术实训室用于恻床、病员运送、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口腔护理、晨晚间护理、床上洗发、床上擦浴、压疮的护理、生命体征测最、鼻词、导尿、灌肠、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冷热疗、洗胃、吸痰、辄气吸入、尸体护理等然础护理项目训练医用人体秤2台病历车2辆医院办公系统I套桶床单元240套平车5辆轮椅10辆电热煮沸消祢器2个手提式压力摧汽火苗器I个紫外线消勒车10辆治疗车100辆晨间护理车8辆洗头车8辆成人女性护理人100个成人男性护理人10个气垫桐2个压疮仿真模型4个红外或治疗灯IO个牙模型10个电子血压手林10个台式汞柱式血压计So个发药车4辆超声雾化湍4个皮内注射模型IO个上皙肌内注射模型10个弊部肌内注射模型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