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标高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室内标高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第一节、室内标高控制措施一、基础施工阶段施工高程控制网中的水准基点应建立在施工现场适当地点,其点数不少于三个,点间距离以50100m为宜,距建筑物的距离以不大于200m且不小于25m为宜,距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水准基点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网的标桩或外围的固定地物上,也可单独埋设.二、结构施工阶段主体混凝土施工阶段要对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进行复核。每层楼面应根据楼面控制点,弹出轴线,每层楼面应测一次水平,并据此进行上层楼面施工,严格控制上层混凝土楼面的标高。主体施工阶段,为控制好主体结构垂直度,六层及以上建筑,结构工程至多每隔三层应用经纬仪或垂准仪,从底层控制点通过预留孔向上投测出楼面控制点,不得采用逐层吊线方法,以免产生垂直度累积误差。楼面控制点的最大间距不大于30m,控制点连成的矩形应闭合。1、工程施工到一层结构时,应及时将水准基点引测到一层结构柱或墙体上,作为建筑物±0000以上标高传递的基准点,每栋房屋应有三处标高基准点,标高基准点一般设在首层+1.Om标高处。2、楼地面水平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后,在柱、墙上抄出水平控制线,以控制住宅工程的建筑标高。3、房屋标高的竖向传递时,应分别从三处首层标高基准点分别向上引测到施工楼面,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廊时,可取其平均值为施工楼面标高控制点;否则应重新引测。4、砌体施工时,必须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精确设置皮数杆控制标高,砌筑前每层楼面应用水平仪测一次水平,第一皮砖或砌块下存在高差时,应用干硬性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5、模板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楼面标高控制点控制模板标高。现浇板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mm.6、钢筋绑扎时,应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控制主次梁交接处、梁柱交接处梁板钢筋的顶标高,防止因绑扎后的钢筋顶标高偏差过大,而使混凝土标高产生较大的偏差。7、浇筑混凝土前,应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在柱、剪力墙钢筋上抄设混凝土标高控制点,混凝土浇筑时根据混凝土标高控制点拉线检查混凝土的平整度,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混凝土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0mm8、有防水要求的楼面、阳台与室内其它房间楼面标高有高差处,现浇楼板面层钢筋应分离式配置,昆凝土浇筑前高低差处应可靠支设模板,以保证高差处楼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9、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在已施工完成的砌体、柱或剪力墙上引测出1.0m标高控制线。三、装饰施工阶段装修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I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做好灰饼、标筋和护角,发现超标时及时处理。墙体抹灰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当厚度大于30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1、装饰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每层楼面标高控制点,检直、复测1.Om标高控制线,并确保每个房间四面墙、房间内独立柱子上均有1.Om标高控制线。2、同一房间或楼层的楼地面面层、天棚粉刷、吊顶、窗台、栏杆、电气开关插座等的标高必须根据1.Om标高控制线为基准进行标高控制。3、楼地面面层施工前,宜根据1.Om标高控制线在房间的四角、柱子边及门边等部位布设地面灰饼,地面灰饼的上口为地面成活后的顶面标高,地面灰饼可用20×20廊马赛克粒子作顶面标志.楼地面面层施工时,应依据地面灰饼拉线控制楼地面面层标高。4、天棚粉刷前,应根据1.Om标高控制线,在天棚下口的墙面上弹设天棚粉刷控制线,天棚粉刷时应依据天棚粉刷控制线控制天棚粉刷标高。5、在依据1.Om标高控制线布设地面灰饼和弹设天棚粉刷控制线时,应根据房间净高推算值和实际测量数据,利用室内净高允许偏差值和极差值做浮动调整。室内净高最大允许负偏差不大于20三,净高极差不大于20mm。6、外窗台高度不低于900mm,且不得有负偏差。7、阳台栏杆净高不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不低于1.10m,且不得有负偏差。8、落地窗栏杆净高不低于900廊,且不得有负偏差。第二节、混凝土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模板轴线控制1、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顶部位置准确。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4、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5、,昆凝土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彳亍认真检杳、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6、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二、模板变形控制1.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2、梁底支撑间也巨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措施,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檀及对销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5、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6、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昆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7、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31000o三、模板标高偏差控制1.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筵要严密。2、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3、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要及时修整平直。4、钢模板间嵌隆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嵌建堵漏。5、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四、模板脱模剂使用要求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混凝土残浆,而后再刷脱模剂.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3、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一般以2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五、模内清理要求1.在封模前,嬲内垃圾清除干净。2、墙、柱根部的拐角、梁柱接头处留清扫孔,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处封模。3、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内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