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
冬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沟槽开挖本工程土方采用机械开挖,根据开挖面积的大小、形状和开挖的深度具体条件,合理的布置挖掘机、装载机的作业方向,保证运输道路通畅,要有合理的进出环形道路,充分发挥各种作业机械设备的效率,每日应对开挖的沟槽底采取覆盖防冻措施.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经验槽合格后立即施工混凝土或机制砂垫层,如果来不及验槽的基坑或基槽,用二层草袋覆盖在地基上,第二天回收草袋,经验槽后浇灌混凝土垫层。开挖过程中,对暴露出的原有管线进行覆盖或包裹保温.二、管道安装1)管材运输、搬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坚硬物体碰触,不得随意抛甩,避免因碰撞造成管件表面损伤。2)冬期施工期间,禁止水压试验。3)对于冬期未能投入使用管道进行全面检直,管内水及时排净、烘干防止破坏.三、沟槽回填1)本工程基槽回填材料主要为机制砂,水泥拌和应在温度较高时进行;2)填方前要清除基底冰雪、冻土层和保温材料,排除积水,挖出冻块和淤泥,保证管道两侧回填料压实度;3)构筑物周围回填夯实,应对称进行,高差不得大于30cm,且不得漏夯,井室混凝土振捣空实,及时养护;4)填土应连续进行,以防地基或已填材料受冻,大面积填方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5)经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沟槽回填,避免发生冻槽现象;6)冬期土方回填虚铺厚度应比夏季小为宜,一般不超过20cm,用夯锤实或压路机压实。四、混凝土施工1)原材料及配比要求加大对所用商;昆站的管理力度,及时沟通,要求其所用水泥、外加剂、骨料等原材料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为保证施工工期,本项目雨污水井冬期施工阶段,混凝土采用早强防冻混凝土。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冬期施工要求,要求混凝土采用聚竣酸高性能外加剂外掺防冻剂、早强剂: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矿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复检,进场水泥应随即抽取样品交由进行检测,做好相关记录,各原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形成检验批,并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外加剂应首先检查是否有沉淀、结晶或结块,检测时除常规项目检测外,如有凝结时间长等不适用的情况,禁止使用。冬期生产,开盘及生产过程检查时必须增加测试混凝土出机温度,且混凝土出机温度N每次浇筑前对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如坍落度、和易性、出机温度,进行鉴定检验,同时留置,艮凝土试件.在日气温为0-5,采用早强减水剂,另外增加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养护措施.在日气温为-5-10°U-10-15°C,当采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养护时,分别采用规定温度为-5°c、-10的防冻剂。拌制混凝土所用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掺加含有押、铀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说有此类物质的材料。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80kgm3,水胶比不应大于0.55;昆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施工过程应检查混凝土的口站生产用的原材料厂家规格品种、原材料存放条件、骨料清洁、含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物质、原材料加热方法和效果,符合规定的方可生产。2),昆凝土搅拌商品混凝土搅拌时,要求商品;昆凝土厂家严格遵照"混凝土搅拌工艺标准"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以确保混凝土拌不瞰性能为前提;气温低于-5°(:时,采用热水拌合混凝土采用P.O42.5水泥时,拌合水最高温度60,骨料4CTC,热水应先与骨*辨合、再加入水泥;水泥不得直接加热,袋装水泥使用前宜运人暖棚内存放;当气温低于-10°C时,骨料移入暖棚或采取加热措施。骨料冻结成块时须加热,加热温度不得高于65,并避免灼烧;严格控制防冻剂的掺量;搅拌时间比常温延长50%;保证出机温度不低于10,并经过验算确认;防冻剂与其它品种外加剂共同使用时,须先行试验,满足要求时方可使用。3)混凝土运输保证预拌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得有表层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损失等现象。保证混凝土浇筑温度不低于5oC严禁使用有冻结现象的混凝±.罐车必须装上保温套,接料前用热水湿润后倒净余水,以减少混凝土的热损失。结合现场时实际情况在施工前对各家商混供应站供应速度进行测算,其中商混路上行驶时间为30-60分钟。4),昆凝土浇筑浇筑前措施A、入模前确保混凝土温度大于5。C以上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B、浇筑混凝土前及时将冰雪和泥垢清理干净。做好准备工作,提高混凝土浇筑速度。U混凝土输送机具应进行保温或具有加穗置,泵送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对泵管进行保温,并应采用与施工混凝土同配比砂浆进行预热;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幽土林浇筑温度的控制:浇筑混凝土前,昆凝土要经过测温,测定数据填入冬期混凝土入模温度统计表,要与车号对上。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一天中温度较高时施工。5)混凝土养护保温措施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掺少量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外加剂相结合,混凝土浇筑后应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对裸露表面覆盖并保温。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防风、防失水,利用混凝土水化热,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正温。对于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牛采取控温措施。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一层塑料薄膜加盖两层棉被保温。塑料薄膜可避免水分蒸发和减少,昆凝土水化热的散失,增强养护效果,必须保证严格覆盖。以上养护措施,视环境温度及测温情况增减阻燃保温帘.6);土测温施工期间的测温项目与频次应符合下表规定。施工期间的测温项目与频次序号测温项目测温条件测温次数测温时间1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昼夜4次8点、14点、20点、2点、并测出最高、副氐气温序号测温项目测温条件测温次数测温时间2混凝土出耀及入模温度/每车测一次3混凝土养护温度4MPa前昼夜12次每2小时一次(根据浇筑混凝土时间)4MPa后昼夜4次每6小时一次(根据浇筑混凝土时间);昆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4.0MPa时应每隔2h测温一次,以后应每隔6h测温一次,并应同时测定环境温度。采用综合蓄热法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4h-6h测量一次。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可停止测温。B、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是当室外副氐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4.0MPa;二是当综合蓄热法施工的混凝土中应该掺入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外加剂,并应具有减水,引气作用;三是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昆凝土强度等级的50%;四是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五是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受冻临界弓虽度。U测温部位及间隔要求:混凝土浇筑后,在结构薄弱和容易受冻的部位,应加强保温防冻措施,并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或容易冷却的部位布置测温点。养护温度的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A、测温孔应编号,并应绘制测温孔布置图,现场应设置明显标识.B、本工程;昆凝土在冬施期间采用先进的便携式电子测温仪进行测温型号为JDC-2测温时,测温元件应采取措施与外界气温隔离;测温元件测量位置应处于结构表面下20mm处,留置在测温孔内的时间不应少于3minoU采用非加热法养护时,测温孔应设置在易于散热的部位。7)混凝土试块预留在;昆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试块除按规范进行外,尚应增加不少于二组同条件养护试块。要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一定数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试验。其中一组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进行同条件养护。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时应进行试压。试件不得在冻结状态下试压,应在1520°(:室内解冻34h或应放入1015的水中解冻3h;检验抗冻、抗渗所用试件,应与工程同条件养护累计达到600oCd,后进行抗冻试验。混凝土试块标养应在施工现场设置的标养室内进行,冬期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标养室温度、湿度的控制。混凝土试块同条件养护应保持与施工现场条件一致,例如施工现场对浇筑完成混凝土进行棉毡保温养护的同时,对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也应采取棉毡保温养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