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docx

    • 资源ID:1804114       资源大小:17.8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docx

    -、名词说明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安排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加、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干脆或者间接的确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3 .公共政策主体实力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加、账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干脆或者间接的确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4 .决策权力.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5 .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卜.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6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侦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7 .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限制的机构。8 .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实行的广泛行动。9 .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须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须要的快速精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实力。10 .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确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状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实力。11 .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与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气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志向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13 .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基本驾驭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供应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14 .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事实上会产生冲突与冲突。政策方案是粗线条的设计。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时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15 .公共政策评价依据肯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与价值进行推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确定政策变更、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16 .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终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依据自己重点驾驭的状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18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好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说明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备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全部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实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19 .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详细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常常运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留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妙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当心的变更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足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实力来猛烈地改造将来,主见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21 .依次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学问和看法的一样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相识和更为一样的看法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这种思维有利于在M常不确定的状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22 .猛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猛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快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变更系统的运行状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23 .头脑风暴法是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建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建性®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方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肯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探讨,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推断。24 .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料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探讨人员首先独创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将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料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接受,并扩展到教化、科技、运输、开发探讨、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25 .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肯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26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依据事物本号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动身,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27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头提出并运用的。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究可能实行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状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供应牢靠的依据。28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协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和彼德G.W.基恩于20世纪70年头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限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一机计算机系统。29 .学问经济是建立在学问和信息的生产、安排和运用之上的经济。学问经济走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学问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学问价值的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30 .扁平式组织削减了很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洁,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31 .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安排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32 .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33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觉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相识和探讨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探讨方法。34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行分性、与公共利益亲密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35 .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36 .公共贵随意指社会成员对参加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担当责任的程度。2、元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3、基本政策:是用以指导方面政策的主导性政策。构成基本政策的主要因素。(1)在层次上,制定和发布政策机关的规格或级别(2)在范围上,政策的适用面是否广泛。(3)在时间长度上,政策是否具有相当的稳定性。(4)在权威性上,政策是否构成相关政策的依据。4、方面政策:方面政策亦称为部门政策或详细政策,主要指针对特定而详细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5、社会政治法权主体:是指那些虽然在肯定的程度上通过多种方式参加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并且法律对他们的合法参加供应爱护,但由于地位的限制,他们自己并不拥有合法的权力去做具有强制力的政策确定的社会行为主体。6、社会非法权主体:是指那些其宗旨不在于参加制定公共政策,却有实力在须要的时候干脆和强有力地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行为主体。7、国家公共法权主体:是指居于法律规定的法权地位、获得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和职位(个人)。通常,他们被称之为正式的决策者。8、系统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系统成员普遍认为值得公众留意,同时又与现存政府的法定职权内的事务干脆相关的一切问题。9、政府议程:又称为正式议程,是指那些引起了政府官员的深切关注并在政府议程过程中被提起的政策问题。政府议程包括界定问题议程、规划议程、议价议程和循环议程。10、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被接受之后,把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11、政策确定是指经由完整的法定程序,由法定的公共权力主体用自然语言表述出来并昭示公众的、关于某一特定政策问题的具有社会公共权威性的规定。12、政策执行环境:是指除政策执行机构自身之外的诸多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总和。13、政策的合法性:主要指既定政策的两种属性:即是否符合法律:是否符合传统。14、政策可行性I是指既定的政策具备执行所须要的基本的客观条件,经过政策执行者的主观认同和努力,可以属性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即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15、政策终结:是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慎重的评估后,实行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多余的、不必要或无效的政策的过程。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具有双重的地位。16、政策议程:称之为政策日程,通常是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确定者深切关注并确认必需解决的公共问题被正式提起政策探讨,确定政府是否须要对其实行行动、何时实行行动、实行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17、政策问题:是指由于客观情势发生了变更,特定的主体感受到了这种变更,并由于H觉价值标准、经济利益、H我意识等受到损害而发生困惑、不满、生气等,于是向政府提起有关政府公共政策的既定诉求。18、政策诉求:是指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正式的社会行为主体或者公共权力主体,就上者的主观认同和努力,可以属性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即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述某一面临的问题向政府提出来的、要求政府实行行动或不实行行动的要求。19、政策分析:是指政府面对困难的政策诉求和困难的价值标准,依据肯定的原则组合起以政策问题专家为主体的政策分析者的组织,而政策分析者会依据肯定的理念、应用肯定的方法进行比较探讨、预料探讨、可行性探讨,并以此作为政策选择和确定的选择基础。20、政策选择:是指在政策分析者所提出的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的基础上,政策确定者依据自己的价值偏好、人生看法、谋略思想推断客观情势、权衡利弊、确定价值,择优选择自认为最佳的政策方案。21、政策确定:是指政策确定者最终作出的、用以“确立公共政策行动的法律地位、指导公共政策的活动方向、确定公共政策的活动内容的确定22、政策宣示:是指在政策确定最终作出之后,通过肯定的法定的或约定俗成的方式。23、政策规划:指的是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而提出系列可接受的方案或安排,并进而制定出政策的过程。24、政策可行性I是指,既定的政策具备执行所须要的基本的客观条件,经过政策执行

    注意事项

    本文(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