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表现和急救.docx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表现和急救一、精神失常的分类精神失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根据其症状学特征可分为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二、抗精神失常药物的种类治疗精神失常的药物统称为抗精神失常药物,抗精神失常药物根据临床用途分为3类:1、抗精神病药;2、抗躁狂抑郁药;3、抗焦虑药。三、抗精神病药中毒1、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对其他精神失常的躁狂症状也有效,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吩喂嗪类:如氯丙嗪、氟奋乃静及三城拉嗪。硫杂蕙:类:如氯普嚷吨。丁酰苯类:如赧哌嚏醇。其他类:如五叙利多、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喳硫平、奥氮平。2、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传统(或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吩嚷嗪类、硫杂类、丁酰苯类等。非传统(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哇硫平、奥氮平等。3、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毒理(1)传统(或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作用多为单纯的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其中毒机制主要有镇静作用,并增强其他中枢抑制药如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及乙醇的作用。锥体外系反应。抗a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抗胆碱能作用。抗组胺作用。(2)非传统(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除多巴胺D2受体以外的其他受体,包括5羟色胺(5HT)受体、谷氨酸受体等也有阻断作用,锥体外系反应少。4、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1)以吩嚷嗪类的氯丙嗪为例:治疗剂量范围大,临床上不良反应多见,氯丙嗪一次剂量达24g可发生急性中毒反应°(2)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反应最具有特征性,表现为宸损麻痹综合征、静坐不能和急性肌张力障碍。其他还可能出现变态反应及嗜睡、无力、口干等中枢神经及自主神经不良反应。(3)急性中毒表现:体温调节异常,患者出现低温或高温: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心律不齐,心电图见PR间期或QT间期延长,ST-T改变:昏迷、呼吸抑制及施痫发作。5、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诊断要点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过量服药病史。临床特征。与其他导致昏迷疾病相鉴别:如肝性脑病、糖尿病、急性脑卒中,以及其他可致昏迷的中毒鉴别。患者呕吐物、洗胃液及尿液分析和血药浓度测定。6、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急救措施(1)维持患者病情稳定:尤其注意对昏迷患者进行气道保护,对出现呼吸抑制者予以人工呼吸.(2)清除毒物:病情允许时予以催吐、洗胃、导再。血液净化不能有效清除本类药物。(3)无特效解毒剂,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重点在以下方面:维持患者体温正常。低血压患者补液扩容,必要时予以a受体兴奋剂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注意。受体兴奋剂如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会加重低血压,应避免使用。治疗奎尼丁样心脏毒性可予以5%碳酸氢钠250m静脉输注,对心律失常者可予以利多卡因。对昏迷患者可予以中枢神经兴奋药物如盐酸哌甲酯W-100mg肌注。对出现震颤麻痹患者予以盐酸苯海索、氢漠酸东芨着碱等。对急性及张力障碍患者可用苯海拉明25-50mg口服或2040mg肌注。四、抗抑郁药物中毒1、抗抑郁药物的种类目前临床上常用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三环类及其他新型抗抑郁药等,单胺氧化酣抑制剂由于副作用大,作用较差,临床上已被三环类等取代。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丙米嗪、地昔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等:其他类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斌伏沙明等。2、抗抑郁药物的中毒机制(1)抑制单胺类递质重摄取,丙咪嗪及多塞平属于II: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剂,地昔帕明屈于去甲肾上腺素(NA)再摄取抑制剂,阿米替林及其他新型抗抑郁药是5-HT再摄取抑制剂。(2)镇静作用,增强中枢性抑制药作用。(3)抗胆碱作用。3、抗抑郁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1)中枢神经系统:嗜睡、困倦、头晕、乏力、手指震颤、行走不稳、兴奋不安、躁动、澹妾、惊厥、昏迷。(2)心血管系统:血压先升高后降低,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STT改变、QRS波增宽、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者可致心脏停搏。(3)消化系统:口干、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肝损害。(4)泌尿系统:排尿困难、尿潴留。(5)其他:瞳孔扩大、视物模糊及眼压增高,体温升高等。4、抗抑郁药物中毒的诊断要点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杳综合判断:过量服药病史;相关临床表现;与其他导致昏迷疾病以及其他可致昏迷的中毒鉴别;患者呕吐物、洗胃液及尿液分析和血药浓度测定。5、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急救措施(D由于本类药物抑制胃肠蜻动,故服用后超过12小时仍需洗胃和灌肠。(2)血液净化对于清除本类药物效果不显著。(3)无特效解毒剂,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治疗重点包括: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予以利多卡因注射,不宜使用普鲁卡因胺,其可能加重心脏毒性。出现QRS波增宽及低血压,可予以碳酸氢钠滴注。抗胆碱能表现常能自行减轻及消退,毒扁豆碱可能加重传导阻滞,不应常规使用。低血压患者积极补液扩容,必要时可考虑去甲肾上腺素。瘢痫发作时予以苯妥英钠,避免巴比妥及BZRAS,因其可能加强中枢抑制作用。五、抗躁狂药中毒1、抗躁狂药的种类抗躁狂药包括有氯丙嗪、氟哌嚏醉等,但典型的药物为碳酸锂。2、抗躁狂药中毒的毒理抗躁狂药其安全范围较小,血锂浓度达1.5s2.011三)1.1.时,可导致中枢中毒症状。3、抗躁狂药中毒的临床表现抗躁狂药中毒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共济失调、震颤及疲痫发作。4、抗躁拒药中毒的诊断要点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杳综合判断:过量服药病史。相关临床表现。与其他导致昏迷疾病以及其他可致昏迷的中毒鉴别。患者呕吐物、洗胃液及尿液分析和血药浓度测定,血锂浓度超过1.5'2.Ommo1./1.o5、抗躁狂药中毒的急救措施(1)催吐、用生理盐水洗胃,并用硫酸钠导泻。(2)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能有效增加锂排泄。(3)血液净化疗法:血液透析能有效增加锂排泄,降低血锂浓度。(4)对症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