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纪念九一八事变93周年国旗下的演讲八篇.docx
-
资源ID:1777011
资源大小:15.8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纪念九一八事变93周年国旗下的演讲八篇.docx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沉重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自导自演了柳条湖事件,集中重兵进攻中国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用铁蹄踏破了中国东北的大门,东三省就此沦陷。从此,每年的九一八的上午9时18分,沈阳都会响起长达3分钟的凄历的防空警报声;沈阳广播电台、电视台中断正常节目,插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画面和警报声音;在沈阳市区规定区域的9条路、18条街上,行驶的机动车辆一律停驶鸣笛。与此同时,在“九一八”纪念馆前残历碑广场的警世钟也会被撞响,把我们再一次带回那段痛苦的岁月,也再一次翻动中华民族历史上那段沉重的记忆。九一八的历史一次又一次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自战争以来,中国无约不损、无战不败,中华民族被奴役、被压迫,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和欺凌,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落后。历史无情,人民有情。那些中华民族的罪人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那些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面对历史,让我们在这里深思:屈辱的不是贫穷,而是自甘落后的卑躬屈膝,悲壮的抗战才是自强自立的开始。不能忘记,把'九一八"刻在心里。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历史为鉴,不忘历史,才能让我们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成为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不忘历史,才能铭记当初的错误和惨痛的教训,不会重蹈覆辙;不忘历史,一个国家才能变压力为动力,站到大国的行列。今天,极端军国主义走向复活并公然向我们发出战争挑蚌,说明我们国家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我们肩上仍然承担着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学好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所以说,今年的九一八,是82年纪念日,我们不应忘记历史,特别是这类国耻日,所以纪念918,勿忘国耻不光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应融入到我们的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努力在各个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中国的未来,正是这些年轻的一代,所以年轻人更应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才能使中国立于世界民族的前列,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和富足。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我们仅需牢记来自历史的教训,肩负起时代的重托,学好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本领,团结奋斗、共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珍惜英烈们为之奋斗的和平,发扬他们百折不挠的抗日精神。这段历史给我们的,是激励,是不断向上奋斗,用这份从历史中传承下来的精神,齐心协力,共同谱写祖国的美好华章。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勿忘历史吾辈自强。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英勇抵抗,进行了十四年的艰苦抗日战争,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2019年2月27日第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确定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不仅是提醒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也是让世界人民更了解这段历史,革命先烈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如今,经过无数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不懈努力,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历史的记忆留下了悲壮的回声。从任人宰割到屹立世界东方,从改革开放到构建和谐社会,几经沉浮,今天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昨日交上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锐意进取的浪潮为祖国的.明天奏响了进军的乐章。为什么?我们能够跨越历史的鸿沟,创造属于东方的奇迹?因为民族精神的支持。民族精神深深地烙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薪火相传。它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是能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是九州生气恃风雷,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抗震救灾精神。我巍巍中华,泱泱大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之所以饱经沧桑而不衰,历尽磨难而更强,靠的就是这民族精神。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重新谈起九一八,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牢记伟大的民族精神。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你们手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初升的太阳,是民族的希望。我们一定要继承这悲壮的历史,继承这不屈的精神,面对机遇,面对挑战,面对希望,面对未型关大捷的捷报频传,到台儿庄战役的辉煌胜利,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但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屈服!如今,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抗日战争也取得了伟大胜利。但历史的伤痕依然清晰可见,那段血与火的记忆永远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们纪念九一八,不仅仅是为了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为了警醒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将来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最后,让我们共同铭记九一八这个屈辱的日子,让历史的警钟长鸣于耳畔。让我们携手并进,勤奋学习,严于律己,共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去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谢谢大家!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一这是列宁对后人发人深省的忠告!过几天是“九一八”事变93周年,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正是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炮击中国东北军的北大营并向沈阳进攻,蓄谋已久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日,日军侵占沈阳,几天之内又占领长春、吉林等地。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从这一天起,东北成为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14年的殖民地;从这一天起,东北的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日本人真正成了近代中国人的梦魇,也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序幕。此事及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日本,乃至世界。历史时常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但是我们对历史的观念却早已翻转,正如香港中文大学霍韬晦先生所说,历史已从神圣的、光明的、高贵的宝座走下来,代之而起的是俗世的、自私的、丑恶的观念公然登上舞台;而且毫不知羞耻,还诋毁过去的价值观念,斥传统所追求的理想为虚假。这就是现实,历史巨流把现实利益提升为至高无上。过去我们还有英雄、义士、侠客、忠臣、高僧、豪杰、君子、圣贤,今天全部崩塌下来,只有唯利是图的商人和唯恐承担责任的小市民。公义何在?只能收归字典了。恩格斯断言“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谟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读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睑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却必不可少。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思,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历史知识乃是一张告诉我们哪里有暗礁的海图,如果我们有胆量使用它,知识就可以变成力量和救星。”当今一系列热点问题,如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问题、靖国神社问题等,实际上都是历史教育问题,这不仅关系着民族的尊严,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我国正在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社会需要适应现代的国民精神,而历史素养是国民精神的核心之一,缺乏历史素养的民族不会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诚然,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历史上。但居安思危、痛定思痛往往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让我们每一位平凡而不甘于平庸的一中人,永远记住“九一八”这个屈辱的日子,勤奋学习、严于律己,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用实际行动去期待、推动、共建中华儿女共同的辉煌未来!谢谢大家!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一一纪念“九一八”事变。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当我们在为祖国日新月异发展而骄傲时,不能忘记曾经屈辱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策划,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并布置假现场,诬称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中国军队驻地,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随后短短4个多月里,日军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从1931年到1945年,长达14年的时间里,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战争罪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高举爰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团结和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浴血奋战,经过艰苦的奋斗与不懈的努力,我们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但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罪恶历史,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能忘记那场侵略战争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伤害,我们更不应该忘记,正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同仇敌代,浴血奋战,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壮丽诗篇。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用优秀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红领巾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像小蜜蜂一样勤劳,像小蚂蚁一样团结,集结在星星火炬之下,为振兴中华、建设强国、不断努力向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