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施工技术.docx
30电梯安装工程30-1电梯安装30-1-1井道测量30-1-1-1常用工具及机具电锤、榔头、签子、扳子、水平尺、直角尺、钢板尺、线坠、木工锯、钢锯、墨斗、铅笔、线号笔、激光准直定位仪等。30-1-1-2施工条件(1)井道内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装部门提供的图纸要求。(2)脚手架立管鼓高点位T井道顶板下1.51.7m处为宜,以便稳放样板。顶层脚手架立管最好用4根短管,拆除此短管后,拿下的立管顶点应在最高层牛腿下面500mm处以便于轿厢安装<见图30-1-1).(3)脚手架排管档距以1.41.7m为宜。为使安装作业,每必厅门牛腿卜面200-40Omm处应设一档横管,两档根管之间应加装一档横管,便于上卜攀登,脚手架每层最少铺273面积的脚手板,板厚不应小于50mm,板与板之间空隙应不大于50mm,各层交错排列,以减小坠落危险(见图30-1-2)。(4)脚手板两端探出排管15O-2OOmm,用8号铅丝将其与排管绑牢(见图331-3).%1.1.a8?上脚手架横首/护杆楂板平面N工作面图331/图3312厅门入口处牛腿一300一孔(5)脚手架在井道内的平面布置尺寸应结合轿隔、轿题导轨、对重、对重导轨、层门等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电线槽管、接线盒等的位置,在这些位巴前而帝出适当的空隙,供吊挂铅垂线之用(见图3(1.-4)1.OO100井道、rt-÷1(-/U厅门地植外潴面狙手架一切-对垂导轨C所隔导纨中心线、轿厢导轨-D对班号:不纨中心级1瓯图30-1-4(6)脚手架必须经过安全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7)现场施工用电,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国标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8)每部电梯井道照明应采用36V的安全电压单独供电.应在底层井道入口处设有电源开关,并有过载及短路保护。(9)每层应装有护罩的照明灯,并应有3m的可移动距离,或在适当位置设置手灯插座。底坑与顶层应有较强的照明,机房须有适当的照明。(IO)各层厅门口必须设有良好的防护栏,并且各层厅门口及每块脚手板上应保持干净无杂物。(I1.)实际测量顶U高度、底坑深度应与图纸相符,并核算是否能满足该梯越程的要求。30-1-1-3施工工艺流程搭设样板架一测量井道、确定基准线一样板就位,挂基准线一机房放线一使用激光准直定位仪确定基准线。1 .搭设样板架。在井道顶板卜面Im左右处用膨张螺栓将角钢支架水平固定于井道壁上,水平度误差不大于3/1000,(见图3O÷5)样板架宜采用不小于50X50角钢制作,所用材料应经过挑选与调直,锈蚀严重或变形扭曲的角钢不应使用(如图30-1.-6)样板与支架端部应垫实找平,水平度误差不大于3/100(),为防止位移,在井道测量与放线结束后,应将样板与支架点焊。图331-62 .测量井道,确定基准线(1)预放两根厅门口线测量井道,一般两线间距为门口净宽。(2)根据井道测量法来确定基线时应注意的问题。井道内安装的部件对轿厢运行有无妨碍。同时必须考虑到门上滑道及地坎等与井壁距离,对建与井壁距高,必须保证在轿期及对IR上下运行时其运动部分与井道内静止的部件及建筑结构净距离不小于50mm.确定轿厢轨道线位置时,要根据道架高度要求,考虑安装位置有无问题.道架高度计算方法如下(如图3(M-7):式中H一一道架高(左):1.-轿厢中心至墙面(左)距离:A一轿厢中心至安全钳内表面距离:B-安全钳与导轨面距离(34mm):C导机高度及垫片厚度之和。对全导轨中心线确定时应考虑时重宽度(包括对IR块最突出部分),距培壁及轿厢应仃不小于50mm的间隙,对丁贯通门电梯,井道深度2厅门地坎宽度X2+厅门地坎与轿厢地坎间隙X2+轿厢深度,并考虑井壁垂直度是否满足安装要求。各层厅门地坎位置确定,应根据厅门线测出每层牛腿与该线距离,做到既要少剔牛腿或墙面,又要做到离墙最远的地坎稳装后,门立柱与墙面间隙小于30mm对于厅门建筑上装有大理石门套以及装饰堵的电梯,确定厅门基准线时,除考虑以上5项外,还应参阅建筑施工图,考虑利于门套及装饰增的施工.对两台或多台并列电梯安装时注意各梯中心距与建筑图是否相符,应根据井道、候梯厅等情况,对所有厅门指示灯、按钮盒位置、进行通盘考虑,使其高低一致,井与建筑物协调,保证美观。还应根据建筑及门套施工尺寸考虑做到电梯候梯厅两边宽度致,以保证门套建筑施工的美观要求(如图3OJ-8)。多台相对电梯平面图I电梯等候厅图30-1-8确定基准线时,还应笈核机房平面布置。保证出引机、限速器等设备布局无问题,以方便今后维修.3 .样板就位,挂基准线(1)基准线共计IO根,其中:轿厢导轨基准线4根:对重导轨基准线4根:厅门地坎基准线2根(贯通门4根)。(2)按前面所述注意事项通盘考虑后,确定出梯井中心线、翔厢架中心线、对重中心线,进而确定出各基准垂线的放线点,划线时使用细铅笔,核对无误后再麓核各对角线尺寸是否相等,偏差不应大于0.3mm,样板的水平度在平面内不大于3mmo(3)从样板处将钢丝一端悬一较轻物体,缓缓放下至底坑。垂线中间不能与脚手架或其他物体接触,并不能使钢丝有死结。(4)在放线点处用钢条垂直锯V型小槽,使V型槽顶点为放线点,将线放入,以防基准线移位造成误差,并在放线处注明此线.名称,把尾线固定在角钢上绑牢.(5)线放到底坑后用58kg的线坠替换悬挂物.再以桶盛水,将线坠置于其中以使其快速静止。(6)在底坑上800-100Omm处用木方支探固定卜.样板,特基准线静止后用V形卡钉将线固定于样板上,然后安核各尺寸无误后可进行下道工序(图30-1-9)图30-1-9I-撑木:2-底坑样板架:3-铅垂线:4-木楔:5-U形钉:6-线坠4 .机房放线(1)通过机房放线,可核对机房设备各预留孔洞的位置。用线坠通过机房预留孔洞,将井道样板上的轿厢导轨轴级、轨距中心线(门中线)等引至机房地面。(2)以各轴线、中心线及其垂直交叉点为基准,按图纸尺寸要求弹划出各绳孔的准确位置(如图30-1-10)。图30-1-10(3)根据划线的准确位置,修正各预留孔洞,并确定承重钢梁(墩)及曳引机的位置。5 .使用激光准宜定位仪确定基准线(1)井道测量使用激光仪进行井道形位误差检测时,首先将激光仪利用三角架架设在井道顶端的机房地面上并调水平、调垂直,按照需要,先后在几个控制点上,通过地面的孔洞向下打出激光束,逐层对井道进行测量。对测量数据综合分析后按实际净空尺寸在最合理的位置安置自固上样板。(2)确定基准线当上样板位包渐定后,在其上方约50Omm两根轿厢导轨安装位置处的墙面上,临时安装两个支架用于放置激光仪。首先固定好激光仪,调整检查仪罂顶部圆水泡上的气泡在刻度范围内,调整仪器使光斑与孔的十字刻线对正,将光氏中心在卜.样板作标记。在其他支架处重其上述步骤,再按传统工艺进行检验无误后,基准线确定。30-1-1-4施工中安全注Jw项(1)作业时防止物体吆落伤人.(2)各层厅门防护栏保持良好。(3)进入井道施工应做好防护,防止坠落。3O-I-1-5质量要求(I)基准线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各线偏差不大于03mm.(2)基准线必须保证垂直。(3)梯板架水平偏差不大于MOO0。(4)并列电梯、厅门中心距偏差不大于20mm。(5)相对电梯、厅门中心线偏差不大于20mm。30-1-2导轨支架和导轨的安装30-1-2-1常用工具及机具小型卷扬机、电气焊工具、电锤、滑轮.榔头、塞子、钢板尺、盒尺、水平尺、塞尺、导轨尺、活扳手、梅花扳手、油石、钢锂等。30-1-2-2施工条件(1)电梯井道施工完毕,其宽度、进深、垂直度符合施工要求,底坑己按设计标高打好地面。(2)井道内已按要求搭设好脚手架,符合有大的施工、安全要求。(3)井道施工要用36V以下的低压电照明,保证足够的照明亮度。(4)厅门口,机房脚手架上、井道壁上无杂物,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人、物坠落。(5)检查预埋铁是否牢固可靠,有无遗漏,位置尺寸是否正确,预留孔洞的位身及儿何尺寸是否正确。30-1-2-3施工工艺流程确定导轨支架位置一安装导轨支架一安装导轨一调校导轨.1 .确定导轨支架的安装位置没有导凯支架预埋铁的电梯井道,要按照图纸要求的导轨支架间距尺寸及安装导轨支架的垂线来确定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位S1.当图纸上没有明确规定最下、最上一排导轨支架的位置.时应按以下方法确定: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底坑地面以上100omn1.的位置:最上排导轨支架安装在井顶板以下不大于50Omm的位置.在酌定导轨支架位置的同时,还应考虑导轨连接板(接道板)与导轨支架不能相碰,错开的净距离不小于30mm,若图纸没有明确规定,则以最下层导轨支架为基点,往上每隔200Omm设排支架,如遇到接道板可适当放大间距,但最大不应大于2500mm。导轨支架的布置应满足每根导轨两个支架,或按厂方图纸要求施工。2 .安装导轨架根据井道里不同建筑结构确定不同的安装方法。(1)电梯井壁有预埋铁:按安装导轨支架的垂线检查预埋铁位置,并清除预埋铁表面混凝十.,若其位置有偏移,达不到安装位置要求,可在预埋铁上补焊钢板。钢板厚度§N16mm,长度一般不超过30Omm°当长度超过20Omm时,端部用不小于小16的膨胀螺栓固定于井壁,加装钢板与原预埋铁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要求三面满焊。(2)若电梯井道壁无预埋铁,又为混凝土现浇结构,则采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导轨支架。使用的膨胀螺栓规格要符合电梯厂图纸要求,若厂家无要求,膨胀螺栓的规格不小于"16mm,打膨张螺栓孔时位置要准确且要垂直于墙面,深度要适当。遇到增内钢筋时,可适当调整打孔位置。一般以膨胀螺栓被固定后,护套外端面和墙壁表面相平为宜.若墙面垂直误差较大,可局部剔凿,使之和导轨支架接触面间隙不大于Imm,然后用薄辇片蛰实。待导轨支架就位,并找平找正,将膨胀螺栓紧固。(3)若电梯井道壁为砖墙结构,不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导轨支架,一般采用剔孔洞,用混凝土灌注导轨支架的办法;或采用穿钉螺栓在井道壁内外侧固定钢板(216mm),将导轨支架焊接在钢板上。3 .安装导轨从样板上放基准线至底坑,基准线距导轨端面中心2-3mm,并进行固定。底坑固定好导轨底座,并找平垫实,其水平误差不大于1/HXX)。采用油润滑的导轨,需在立基础导轨前将接油盘放巴好。检杳导轨的直线度应不大于16(XX).I1.单根导轨全长偏差不大于0.7mm,不符要求的导轨可用导轨校正器校正或更换。导轨端部的梯头连接部位加工面的油污毛刺、尘渣等均应清除干净后,才能用于安装。在梯井顶层楼板卜挂一滑轮并固定牢固,在顶层厅门口安装并固定台05t的卷扬机。在每根符合要求的导轨棒头端上装好连接板,吊装导轨时要采用U形卡或双钩勾住导轨连接板。若导轨较轻且提升高度不大,可采用人力,且用2616的尼龙绳代替卷扬机吊装导轨。若采用人力提升导轨,须由下而上逐根立直。若采用小型卷扬机提升,可将导轨提升到一定志度,与另一根导轨连接,安装导轨时应注意,每节导轨的凸梯头应朝上,并清洁干净,以保证导轨接头处的缝隙符合规范的要求。导轨吊运时应扶正导轨,避免与脚手架碰搔,导轨在逐根立起时就用连接板相互连接牢固,并用导轨压板将其与导凯支架略加压紧,待调凯校正后再紧固。4 .调整导轨(I)用钢板尺检查导轨端面与基准线的间距和中心距离,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导轨前后距离和中心距离,然后再用导凯尺进行调整。将导轨尺端平,并使两指针尾部侧面和导轨侧工作面贴平、贴泮,两端指针尖端指在同一水平线上,说明无扭曲现象(图30J.11)。铝合金板制成条形线道尺(长度小于轨距O5mm)活恤钉/指'平帽螺Fr曲曲误差指示线图331-11(2)如贴不严或指针偏岗相对水平线,说明导轨存在扭曲现象则用专用蛰片调整导轨支架与导轨之间的缝隙,使之符合要求。导轨支架和导轨背面间的衬垫以3mm以下为宜,超过37mm时,要在衬垫间点焊:当超过7mm时,耍垫入与导轨支架宽度相等的钢板垫片后,再用较薄的衬垫调整,调整导机使其端面中心与基准线相对,并保持规定间隙,同时也要调整两导矶间距。两导轨端面间距偏差在导轨整个高度上应符合轿厢导轨0+2mm,对至导轨0*3mm的要求。修正导轨接头处的工作面,可用钢板尺或刀口尺靠在导抗接头处工作面,用塞尺检查a.b.c.d处不平度(图304-12)。要求导轨接头处的全长不应有连续缝隙,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图30-1-13).两导轨的侧工作面和端面接头处的台阶应不大于0.05mm,对台阶应沿斜面用手砂轮或油石进行磨平,修光长度应大于15Omm的要求(图30-1-14)。图30-1-12图30-1-13小于修整长度-修整长度修整长度-修整长度小于0.05mmT1.30-1-1430-1-2-4施工中安全注意Ir项(1)井道施工特别是吊运导轨时,应仔细检查吊具、卷扬机等设备,防止意外发生.(2)井道中施工人员藏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30-1-2-5质要求(1)导轨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2)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为:轿懈导轨02mm,时重导轨0+3mm°(3)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装应固定可靠。预埋件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应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其连接强度与承受振动的能力应满足电梯产品设计要求。(4)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fW面与顶面)与安装基线每5m的偏差均不应大于下列数值:轿厮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亚导轨为0.6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为1.Omm.(5)轿制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导矶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05mm。如超过应修平,修平长度应大于15Omn1.(6)不设安全钳的对武(j-1.i)导轨接头处健隙不应大于1.0mm,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15mm.30-1-3轿厢及对重安装30-1-3-1常用工具及机具电锤、倒链、战根、钢统绳卡、克丝钳、活扳手、手电站、梅花扳手、榔头、水平尺、盒尺、钢板尺、线坠等。30-1-3-2施工条件(I)导轨已安装调整完毕,顶层脚手架已拆除,保证有足够的作业空间。(2)顶层厅门口应有足够搬运大型部件的通道,并应在地面垫上防护材料。(3)机房门窗都应封闭,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机房地面无杂物,预留孔涧暂时覆盖.(4)井道内施工照明应满足作业要求,必要时使用手把灯和碗铐灯。30-1-3-3施工工艺流程准备工作一安装底梁一安装立柱一安装上梁一安装轿底T安装导靴一安装轿壁、轿顶一安装轿门装置及开门机构一安装斩厢其他装一对重框架吊装就位一对重导靴安装调整一安放对重块并固定。I.准备工作(1)在顶层门口对面的混凝土井道壁相应位置上安装两个角钢托架,每个托架用3个M16膨张螺栓固定,在厅门口牛腿处横放一根木方,在角钢托架和横木上架设两根200X200木方或20号工字祁k两横梁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1000.然后把木方端部固定(图30-1-15)。(2)若井道壁为砖结构,乂赶不上水泥圈梁,则在厅门门口对面的井壁相应的位巴上剔出两个与木方大小相适应,深度超过墙体中心20mm且不小于75mm的洞,用以支探木方的另一端(K30-1-16).(3)在机房承重钢梁上相应位置横向固定一一根直径不小手巾50的圆钢或规格为e75X4的钢管,由轿厢中心绳孔处放下钢丝绳扣(不小于13)并挂一个3t的倒链,以备安装轿厢使用。2.安装底梁(1)将底梁放在架设好的木方或工字钢上,调整安全钳口与导轨面间隙,如电梯厂图纸有具体规定尺寸,按图纸要求:同时调整底梁的水平度,使其横、纵向不水平度均W1/I000(图30-1-17)。调.安全钳口和轨道面间隙,使得Kr*=省廿安全钳口图30-1-17(2)安装安全钳楔块.楔齿距导筑侧工作面的距离调整到34mm(安装说明书有明确规定者按产品要求执行),且4个楔块距导轨侧工作面间隙应一致,然后用厚垫片塞于导轨侧面与楔块之间,使其固定(BR30-1-18).图30-1-183 .安装轿厢立柱招轿厢立柱与底梁连接,连接后使立柱垂直,其不垂直度在总海上W1.5mm,不得有扭曲,若达不到要求应用垫片进行调整,也可在安装上梁后调整04 .安装上梁用倒链将上梁吊起与立柱相连接,装上所有的连接螺栓。调整上梁的横、纵向水平度,使不水平度2(X)0,同时再次校正立柱,保证不垂直度不大于1.5mm。装配完的轿厢框架不应有扭曲应力存在,然后分别紧固螺栓。5 .安装轿底(1)用倒链将轿删底就吊起,然后放于相应位置。将轿底与立柱、底梁用螺栓连接但不用把螺栓柠紫。安装上斜拉杆,并进行调整,使斩底不水平度21(XM),然后爵斜拉杆用双螺母锁紧,把各连接螺栓紧固(图30-1-19).(2)若轿底为活动结构时,先按上述要求将轿胤底盘托架安装调好,并将减振器及称重装宣安装在矫厢底盘托架上,用倒链将轿厢底盘吊起,缓缓就位,使减振器上的螺栓逐个插人轿底盘相应的螺栓孔中,然后调整轿底的水平度,使其不水平度2/1000,(3)安装调整安全钳拉杆,拉起安全钳拉杆,使安全钳楔块轻轻接触导物时,限位螺栓应略有间隙,以保证电梯正常运行时,安全钳楔块与导轨不致相互摩擦或误动作。同时,应进行模拟动作试验,保证左右安全钳拉杆动作同步,其动作应灵活无阻。达到要求后,拉杆顶部用双螺母紧固。6 .安装导靴(1)安装导靴要求上卜导靴中心与安全钳中心3点在同一条垂线上,不能有歪斜偏扭现象(图30-1-20)。图30-1-20(2)固定式导粒要调整其间隙一致,内衬与导轨两工作侧面间隙各为0.5-1mm,与导轨端面间隙两侧之和为2.51.mm弹性导靴应沏电梯的额定载重址不同而调整,使其内部弹簧受力相同,保持轿厢平衡.滚轮导就安装平正,两侧滚轮对导抗的初压力应相同,压缩尺寸按制造厂规定调整。若厂家无明确规定,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滚轮的限位螺栓,使侧面方向两滚轮的水平移动量为Imm,顶面滚轮水平移动量为2mm,允许导轨顶面与滚轮外园间保持间隙不大于Imm,并使各滚轮轮缘与导轨工作面相比平行无歪斜和均匀接触(图30-1-21)。图30-1-217 .安装轿壁、轿顶首先将轿壁底座与轿厢底盘连接,连接螺栓要加弹簧垫圈,以防止因电梯的振动而松动.若因轿底局部不平而使轿壁底座下有缝隙时,要在缝隙处加调整垫片垫实。安装斩壁,可逐扇安装,也可根据情况将几扇先拼在一起再安装。安装轿嬖应先安装轿壁与井道间隙最小的M.再依次安装其他各侧轿壁。待轿壁全部装完后,紧固轿壁间及轿底间的固定螺栓,同时将各轿壁板间的镶条和与轿顶接触的胶垫整平。轿壁和轿顶间穿好的螺栓先不要紧固,待调整轿壁垂直度满足不大FW(X)O时再加以紧固。安装完要求接缝紧密,间隙一致,嵌条整齐,轿厢内壁应平整一致,各部位螺栓垫圈必须齐全,紧固牢掂,无晃动歪斜.般电梯的轿顶分为若干块独立的框架结构进行拼装,也有做成整体结构,但无论采用哪种型式,都应安装牢固,不耍忘记安装衬垫及减振材料。先将轿顶组装好用倒链悬挂在轿厢架上梁卜方,作临时固定,待轿壁全部装好后再将轿顶放下,按图纸设计要求与轿壁定位固定,客梯轿顶通常还有装饰结构,用于安装装饰板及灯光,对于粘贴物应仔细检包是否松脱活动。轿顶接线盒、线槽、电线管、安全保护开关等要按厂家安装图安装,若无安装图则根据便于安装和缩修的原则进行布置。8 .安装轿门装置及开门机构轿门安装基本同于厅门安装,要保证门扇的垂直度和运动自如。安全触板安装后要进行调整,使之垂直。轿门全部打开后安全触板端面和轿门端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安全触板的动作应灵活,功能可靠,其碰接力不大于5No在关门行程1/3之后,阻止关门的力不应超过150N。安装、调整开门机构和传动机构使门在启闭过程中有合理的速度变化,而又能在起止端不发生冲击,并符合厂家的有关设计要求。若厂家无明确规定则按其传动灵活,功能可靠的原则进行调整.一般开关门的平均速度03ms,关门时限3.O5.Os,开门时限2.540s.在安装轿门扇和开门机构后,安装开门刀。开门刀调整完端面和恻面的垂直偏差全长均不大于05mm.并且达到J.家规定的尺寸位置要求。9 .安装轿厢其他附属装置轿厢的其他附属装置包括轿顶护栏、平层感应潺、限位开关碰铁,满载起敦开关以及轿厢内的扶手、装饰镜、灯具、风扇、应急灯、到站钟、踢脚板等。安装时应按照厂家图纸要求准确安装,确认安装牢固,功能有效。10 .对重框架吊装就位(1)在电梯底匕脚手架的相应位置拆除局部脚手管,以便了吊装配重枢架和装入配建块。在适当高度的对全导轨支架上栓上钢丝绳扣,在钢丝绳口中央悬挂倒涟。钢统绳扣应栓在导轨支架上,不可直接栓在导轨上,以免导轨受力后移位或变形。在对揖缓冲器两侧各支一根方木,如图3(1.I-22所示.探木高度C=A+B+越程距离,其中A为缓冲落底座高度,B为缓冲器高度。越程距离见表30-1-1。越程距离表30-1-1(2)若导靴为弹簧式或固定式的,要将同一侧的两导靴拆卜.,若导靴为滚轮式的,要将四个导靴都拆下。将对垂框运至井道.用钢丝绳扣将对重绳头板和倒链钩连在一起,悚作倒链揩对重框吊起到预定高度,对于一侧装有弹簧式或固定式导靴的对重框架,移动对重框架使其导靴与该侧导轨吻合并保持接触.然后放松倒链,使对重框架平稳牢固地安放在事先支好的方木上,应使未装导靴的框架两侧面与导轨端面距离相等。11 .对重导靴安装调整固定式导靴安装时要保证内讨与导轨端面间隙上、下一致,若达不到要求用垫片进行调整。在安装附簧式导靴前将调整螺母紧到最大限度,使导靴和导靴架之间没有间隙,这样便于安装。若导靴滑块内衬上、下与导轨端而间隙不一致,则在导靴座和对盘框架间用垫片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同固定式导靴。滚轮式导靴安装要平整,两侧滚轮对导凯的初压力应相等,压缩尺寸应按制造厂家规定。如无规定则根据使用情况调整压力适中,正面滚轮与道面压紧,轮中心对准导轨中心。12 .安放对重块并固定(1)装入对重块的数量应由下列公式决定:块数=轿厢自重+额定载荷X<0.4-0.5)一对重框架重每块配重的重量这只是个估算值,具体数量:应在做完平衡数荷实验后确定。装入配重块后应按厂家要求装上对我块压紧装巴,并上紧螺母,防止对全块在电梯运行时发出撞击声。(2)如果有滑轮固定在对重装置上,应设理有效装理以避免伤害人体、悬拄绳松弛时脱离绳槽、绳与绳槽之间落入杂物。这些装巴的结构应不妨碍对滑轮的检查维护,对重装置如设有安全钳,应在对重装置未进入井道前,将有关安全钳的部件装妥°对重在底坑的安全栅栏的底部距底坑地面应为5(X)mm.安全棚栏的顶部距底坑地面应为25mm.一般用扁铁制作。在同一井道有多台电梯时.,应设安全护棚厢离,其高度从轿厢或对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至底坑地面以上2.5m。如两部电梯部件水平间距小于0.3m时,则护栅应贯穿整个井道。3O-1.-33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I)当轿厢对重全部装好,并用戋引钢丝绳挂在曳引轮上准备拆除支承矫厢的横梁和对重的支撑之前,定要先将限速器、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安全钳拉杆安装完成,防止万一发生电梯失控打滑时,安全钳能发挥作用聘轿厢轧住在导轨上,而不发生坠落危险。(2)在安装轿厢过程中,如需将轿厢整体吊起后用倒链悬停时,不应长时间停滞,且禁止人员站在轿箱上进行安装作业。(3)严禁私拆、调整出厂时已整定好的安全钳部件。30-1-3-5质量要求(1)斩厢组装牢固、轿壁结合处平整、开门倜壁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H1.OO0。轿厢沽净、无损伤,无撞击凹痕。(2)导靴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刚性导靴:能保证电梯正常运行,且轿厢两导轨端面与两导靴内表面间隙之和为1.52.5mn°弹性导靴:能保证电梯正常运行,且导轨顶面与导靴滑块面无间隙,导靴弹簧的伸缩范困不大于4mm滚轮导靴:滚轮导就不歪斜,压力均匀:说明书有规定者按规定调整,中心接近一致,且在整个轮缘宽度上与导凯工作面均匀接触。(3)门扇平整、洁净、无损伤j。启闭轻快平稔、无冲击振动。中分门关闭上下部同时合拢,门缝一致。(4)安全钳楔块顶面与导坑侧面间隙为3-4mm,各间隙最大差值不大于0.3mm.如厂家有要求时,应按产品要求进行调整.(5)安全钳钳口与导轨顶面间隙不小于3mm,间隙差值不大于0.5mm。超载开关应在电梯额定载重显110%时动作,满载开关应在电梯额定载重量时动作。(7)极限开关碰铁安装要垂直,垂直偏差不大于1/1000,最大的偏差不大于3mm;30-1-4厅门安装30-1-4-1常用工具及机具电焊工具、电锤、手电钻、活扳手、榔头、水平尺、线与、斜塞尺、钢板尺。30-1-4-2施工条件厅门上建尺寸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包括门洞的宽度与高度,以及预留的呼梯盒与层显盒的大小和尺寸,特别应注懑混凝土牛腿的长度和宽度。脚手架横杆应既不妨碍稳装地坎,安奘厅门,又使广铺设脚手板有利于施工。各层厅门在未施工完毕前,都应设有安全防护撷栏,防止人、物坠落。30-1-4-3施工工艺流程稳装地坎T安装立柱、门头、门套一安装门扇、调整厅门一锁具安装.1 .稳装地坎(1)当导轨安装调整完毕,以样板架上悬放的厅门安装基准线和导轨确定厅门位置,(2)若地坎牛腿为混殿土结构,将地脚爪装配在地坎上,用32.5级及其以上水泥砂浆固定在各以牛腿上,灌注混凝土时,应捣实无空鼓,I可时注意地欢水平度和与基准线的对应关系。地坎安装完毕应高于垃终楼板装修地面25mm,并与地平面抹成斜坡,防止液体流入井道(图30-1.23)。图30-1-23(3)若厅门土建结构无牛腿时,要采用钢牛腿来稳装地坎,从预埋铁件上饵支架,或以M16以上膨胀螺栓固定牛腿支架.支架数量视电梯额定数重量确定,100Okg以卜不少于3个,1()0Okg以上不少于5个,进出叉车,电瓶车等运战工具的货梯还应考虑车轮的位置,进行特别加固(图30-1-24)。Y地坎-一橹制牛腿图30-1-242 .安装立柱、门头、门套(1)等待灌注地坎的水泥完全干结后,安装门立柱、门头。要保证门立柱与埔体连接可旅,有预埋铁的可直接将连接件焊接其上:无预埋铁的应利用膨胀螺栓、Zfi钢等替代(S30-1-25)»()图30-1-25(2)要保证门立柱垂直度和门头的水平度。如恻开门,两根滑道上端面应在I可一水平面上,并用线!检查上滑道与地坎滑槽两垂面水平距离和两者之间的平行度。(3)安装厅门门套时,应先将上门套与两(W门套连接成整体后,与地坎连接,然后用线哈校正垂直度,固定于厅门口的墙壁上。钢门套安装调整后,用细钢筋将门套内筋与墙内钢筋焊接固定,加固用钢筋应具有一定松弛度的弓形,防止焊接时变形影响门套位置的保持。为防止浇灌混凝十.或门口装修时影响门套位置,可在门套相关部位加木楔支撵或挡板,待混凝土固结后再拆除(图30-1-26)«图30-1-263 .安装门扇、调整厅门(1)先将门底滑块、门滑轮装在门扇上,然后将门扇挂到门滑道上。在门扇与地坎间垫上适当支撑物,用专用垫片调整门滑轮架与门扇的位置,达到安装要求后,用连接螺栓加以紧固(图304-27)。(2)撤掉门下所垫支掾物,进行门滑行试验,应保证门扇运动轻快自如,无刮跑磨擦、冲击、跳动现象,并用线坠检查门扇垂直度,如不符合要求,重发以上调整步骤。4 .锁具、其他零部件的安装机械门锁、电气门锁(安全开关)要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安装,保证灵活有效,无撞击、无位移。待慢车试验时,再对其位置进行精确谢整,并加以紧固。门扇安装完后,应立即将强迫关门位置装上,保持厅门的关闭状态。当轻微用手扒开门缝时,在无外力作用F,强迫关门装置应能自动使门扇闭合严密。30-1-4-4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1)井道内施工注意安全保护,防止监落,施工人员系好安全带、配戴安全帽。(2)各展厅门在安装后,必须立刻安装强迫关门装置及机械门锁,防止无关人员随意打开厅门监入井道,电气安全回路未安装完不得动慢车。(3)在建筑物各层安装厅门使用电动工具时,要使用专用电源及接线盘,禁止随意从就近各处私拉电线,防止触电、漏电。30-1-4-5质量要求(1)层门锁钩必须动作灵活,在证实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的最小啮合长度为7mm,(2)层门强迫关门装置必须动作正常。(3)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偏差为0+3mm,且最大距离严禁超过35mm。(4)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不应小于5mm。(5)乂门地坎水平度不得大丁2/1000,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5mm.(6)厅门门框立柱的垂直误差和门头滑道的水平误差不应超过1/1000,门扇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mm。(7)中分门门健下口最大扒开量不大于IOn1.m.且动力操纵的水平滑动门在关门开始的1/3行程之后,关门阻止力严禁超过I50N。(8)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瑞与地坎的间隙,柒客电梯不应大于6mm,载货电梯不应大于8mm。30-1-5机房戋引装置及限速器装时安装30-1-5-1常用工具及机具倒链、电锤、电气焊设备、撬杆、水平尺、线坠、盒尺、钢板尺、扳手、榔头、螺丝刀。30-1-5-2施工条件机房土建施工应完毕,门窗齐全封闭。按照电梯机房土建布置图,其结构必须符合承载要求,预留孔河的位置及尺寸应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特别注意采用混凝土台上安装承重梁的方式,其楼板应为承重型楼板,厚度及钢筋排布都有特殊的要求。用于起吊重物的机房吊钩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30-1-5-3施工工艺潦程安装承重钢梁一安装曳引机和导向轮一安装限速器一安装钢带轮。1 .曳引机承重钢梁的安装(I)依据机庆上建布巴图及现场实测数据,安装承歪钢梁。其两端施力点必须置干井道承重墙或承重梁上,般要求埋入承型墙内并会同有关人员作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要求承重钢梁支承长度超过墙中心20mm,且不应小F75mm,在承重钢梁与承重墙(或梁)之间的垫一块5N1.6mm的钢板,以加大接触面积(图30-1-28)。(2)受条件所限和设计要求,一些电梯承筑钢梁并非贯穿整个机房作用于承重端或承重梁上,而仃端架设于楼板上的混凝土台。这时要求机房楼板为加厚承重型楼板,或混凝土台位置有反梁设计.混凝土台必须按设计要求加钢筋,且钢筋通过地脚摞栓等方式与楼板相联生根,与钢梁接触面加垫SN16mm的钢板<30-1-29)承重钢梁斤16钢板二年叫一楼板赢螺栓图30-1-292 .安装曳引机和导向轮(1)目前国内外电梯厂家多采用型钢制作出引机底座,轻便而乂经济,直接与承重钢梁联接,中间加垫楞;胶隔声减振垫,其位置及数址应严格按照厂家要求布置安装,找平第实(S30-1.-30)(2)利用机房吊钩和倒链,将曳引机和底座(多数设备在出厂时已联接在一起)置于承重钢梁上。吊装戋引机时,应严格按照设备吊装示邃图或吊装标记进行吊装,防止设备损坏或人身安全事故,吊装钢丝绳应定位于设备底座最下部的吊装孔内,尤其注意不要出在电动机和减速器外壳上的卅环上(图30-1-31)图3O-I-3I(八)曳引机组正确的起吊方式:(b)戋引机组错误的起吊方式(3)曳引轮及导向轮的绳槽处悬挂铅垂线,通过样板架或放线图确定曳引机的整体位置,保证与轿厢中心和对垂中心的尺寸要求,在曳引轮挂绳承建后,检测调整此引机的水平度和呗引轮、导向轮的垂直度及端面平行度。3 .限速器安装(1)限速器安装于机房地板上,按照机房设备布置图找到预留孔,适当进行剔凿,用6212mm的钢板制做限速器底板,其上加工绳孔和安装孔(图30-1-32),并用MI6膨胀螺栓固定于楼板,将限速器和底座用螺栓联接;或用角钢与楼板钢筋焊接生根,沿预留孔边洞形成安装基础,其上放置限速涔。图30-1-32(2)根据机房设得布置图,由限速器轮槽中心向轿照安全钳拉杆绳头中心悬挂铅垂线,并沿限速轮另一(W绳槽中心向限速绳某紧装置的绳槽中心吊一垂线,借此调整并确定限速器位置。预以安装并通过在限速器和底座之间的型片,来保证限速器水平度和限速轮垂直度。当限速器安装就位后,绳孔要求穿钢管固定,并高出楼板50mm,同时找正后,钢丝绳和导管间隙要求均匀一致,间隙大于5mm。4 .钢带轮安装(I)若电梯采用钢带轮反映轿厢位置,则应根据轿厢架或对重架上选层器钢带固定装置的位置来确定钢带轮的位置.用厚度不小T12mm的钢板或型钢制成钢带轮底座,在底座相应位置.上打钢带轮安装孔和膨胀螺栓孔,把钢带轮用螺桎固定在底座上。(2)根据安装布.置图位置将钢带轮就位,同时用线坠测圻钢带轮切点、某紧轮切点、轿厢固定点,保证三点位于同一垂线:同时也要保证钢带轮和某紧轮的另侧切点位于同垂线(图30J-33)。确定位身以后,在机房地面上打膨胀螺栓,对钢带轮加以固定,并再一次检杳调整。图30-1-333O-1.-53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1)起用全物时,为防止意外发生,起出人员应远离克物下落范围,并严格检查起吊设备的可舞性和耐用性。(2)当井道和机房同时有施工人员作业时,婴防止物品坠落,井道中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配戴安全帽。(3)机房内若不具备正式电源,临时用电应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防止触电、漏电发生。30-1-5-5质量要求(1)索急操作装置动作必须正常,叨引机抱闸搬手及盘车轮必须放置于较易接近处,紧急救援操作说明及平层标记表必须贴于易见处.(2)当曳引机承宙钢梁需埋人承重墙时,埋人端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至少20mm,且支承长度不应小于75mm.(3)曳引机、曳引机底座与承1R钢梁的安装应符合产品设汁要求。(4)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边缘间隙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50mm的台缘。(5)曳引机减速箱内油量应在油标所限定的范围内。(6)轿厢空载时,发引轮垂直度偏差±05mn,导向轮端而与义引轮端而的平行度偏差小于mm°(7)限速器绳轮、钢带轮、导向轮安装必须牢固,转动灵活,其垂直度偏差小0.5nm.5 0.1.6井道机械设备安装30-1-6-1常用机具及工具电焊机及电气焊设备,活扳手、套筒扳手、榔头、钢丝钳、盒尺、水平尺、钢板尺、线坠。30-1-6-2施工条件电梯井道施工完毕,符合设计要求。底坑按设计要求平整夯实,打好地面,底坑卜.部没有进人空间,发现有潮湿渗水现象时,应特别注意作好防水。井道施工照明应用36V以下低压电照明,每部电梯单独供电,保证足够的光照亮度。各层厅门要求安装完毕且调整好,门锁装置灵活有效。30-1-6-3施工工艺流程安装缓冲器底座一安装缓冲器一安装限速绳某紧奘21.挂限速绳一安装选乂器卜钢带轮、挂钢带一安装戋引补偿装置1 .安装缓冲器底座首先测量底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