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坝实习报告3篇.docx
关于水坝实习报告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坝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水坝实习报告篇14月3日至4月9日,我们学校(南昌工程学院)组织了第一批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20××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12班的学生参与了其中,而我很荣幸的作为其中的一员,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实地考察,了解了三峡水利大坝的详细情况,为了对这次实习所学习到的东西进行一次更深层次的规划和总结,为以后的工作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和帮助,决定写下这一次有关于这一次的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实习目的1 .了解在国家拉动内需的大政方针下的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趋势;2 .通过对三峡大坝,水电站,三峡展览馆等的参观和现场人员的讲解以及专家的讲座,增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工程概念,丰富生产知识,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切身感受,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基础;3 .熟悉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水电站的典型布置方式,组成建筑物及运行管理;4 .了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步骤,加深对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知识的理解,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二、实习要求1 .通过报告、现场参观和讲解,了解各种水利工程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布置施工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形式及布置合理性进行分析;2 .了解和掌握水库各部分的组成、形式及其功能,各建筑物的形式选择和特点;3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参观和与工程技术人员及专家的交流,熟悉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工程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并对其合理性作出自己的判断;4 .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过程和工程设计报告编写的主要过程,了解三峡工程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三、实习计划1 .日程安排:这次实习为期一周;第一天,听长江三峡高级工程师为我们讲解有关于三峡大坝的构胡口功能,以及有关于参观三峡大坝的有关事项。第二天,赶赴施工区近距离参观三峡大坝.第三天,听蔡老师为我们讲解水工建筑物的几种类型,并介绍和参观了三江的葛洲坝第四天,赶赴宜都参观水利大坝2 .实习方式:听专题报告、现场参观、听取专家及技术人员讲解、现场阅读资料、工地现场参观、讨论及考查、编写实习报告等.四、实习内容总结三峡实习过程,将报告整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三峡水利枢纽概况三峡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距下游宜昌市约40km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经过长期的研究论证,坝段、坝址、正常蓄水位、重庆至宜昌河段的一级开发与二级开发以及分期开发等多方面的比较,最后选定了"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坝顶高程185m,正常蓄水位175m,初期运用水位156m。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75m,总库容393亿m3.防洪库容221.5亿m3,可以使下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可提高到百年一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原68m提高到88m己建成的导流明柒,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0000m3/S,长江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二期工程6年(1988-2OXX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船闸、升船机的施工,20××年6月115日大坝蓄水至135m高,围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张飞庙被淹没,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永久通航建成启用,7月10日左岸首台机组发电。三期工程6年(20XX-20x×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km,最宽处达20XXm,面积达10000km2,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水库平均水深将比现在增加10100m0最终正常冬季蓄水水位为175米,夏季考虑防洪,可以控制在145m左右,每年将有近30m的升降变化,水库蓄水后,坝前水位提高近100m,其中有些风景和名胜古迹会受一些影响。三峡水利枢纽效益显著,拥有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渔业及旅游等综合效益。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投资、技术、移民、生态、水质、人文景观等.但是在工程进展至今的现实表明,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的.(二)枢纽布置和水工建筑物1 .枢纽布置自左至右顺序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升船机左侧非溢流坝段、升船机、临时船闸、左岸非溢流坝段、左厂房坝段及左岸厂房、导墙坝段、泄洪坝段、纵向围堰坝段、右厂房坝段及右岸厂房、右岸非溢流坝段。大坝轴线总长度为2335m(不包括双线五级船闸)。2 .挡水大坝及泄水建筑物(1)任务:挡水、泄洪、排沙.(2)坝型及主要尺寸: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m,坝顶高程185m,最大底宽126m(厂房坝段18Im),顶宽1540m,大坝於工程量1600万立方米。(3)设计标准: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加大10%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m3s.(4)泄洪建筑: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m,设有22个表孑次口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m,孔口尺寸为7X9m;表孔孔口宽8m,溢流堰顶高程158m,表孑次口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3 .水电站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m。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m,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省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水轮机为混流式,转轮直径IOm,最大水头113m,额定流量966m3s,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4 .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德国合作方正在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X5m(长X宽X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1201.83.5m,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万牛顿。(三)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1.防洪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和目标。由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处,工程建成后在重庆至宜昌段形成巨大水库,当水位达到海拔175米时,水库可拥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可有效调节和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对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因此,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关键工程。5 .发电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发电。三峡水电站左岸厂房安装14台水轮发电机组,右岸厂房安装12台,总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6.8亿千瓦时。主管三峡发电的长江电力现已将三峡电能搭接上4条大电网,三峡水电站全殛入发电后,可以把华中、华东。水坝实习报告篇2一、实习目的1 .了解在国家拉动内需的大政方针下的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趋势;2 .通过对三峡大坝,水电站,三峡展览馆等的参观和现场人员的讲解以及专家的讲座,增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工程概念,丰富生产知识,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切身感受,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基础;3 .熟悉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水电站的典型布置方式,组成建筑物及运行管理;4 .了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步骤,加深对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知识的理解,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二、实习要求1 .通过报告、现场参观和讲解,了解各种水利工程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布置施工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形式及布置合理性进行分析;2 .了解和掌握水库各部分的组成、形式及其功能,各建筑物的形式选阚口特点;3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参观和与工程技术人员及专家的交流,熟悉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工程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并对其合理性作出自己的判断;4 .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过程和工程设计报告编写的主要过程,了解三峡工程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三、实习计划1 .日程安排:这次野外实习为期一周,3月9日召开实习动员会,3月10号到3月16日实习,其中,11号到13号主要的过程是上午听专家的讲座,下午到坝区或展览馆参观。14号到15号现场考察三峡库区。2 .实习方式:听专题报告、现场参观、听取专家及技术人员讲解、现场阅读资料、工地现场参观、讨论及考查、编写实习报告等.四、实习内容将报告整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三峡水利枢纽概况三峡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距下游宜昌市约40km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经过长期的研究论证,坝段、坝址、正常蓄水位、重庆至宜昌河段的一级开发与二级开发以及分期开发等多方面的比较,最后选定了"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坝顶高程185m,正常蓄水位175m,初期运用水位156m。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75m,总库容393亿m3。防洪库容221.5亿m3,可以使下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可提高到百年一遇,在遇到千年一遇以上特大洪水时,配合以中游分蓄洪工程等,可以避免发生毁灭性洪灾。水电站装容量1820万kW,保证出力499万kWr多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kWh向华中、华东和川东供电。设有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t,万吨船队可直达重庆.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1998年截流,20××年6月水库开始蓄水,20x×年全部建成.坝址地形开阔,河谷宽达100O余m,右侧有中堡岛顺江分布,两岸谷坡平缓。基岩主要为前震旦纪斜长花岗岩,岩性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微风化与新鲜基岩饱和抗压强度100MPa,变形模量3040GPa,纵波速度大于5000ms.岩体透水性微弱,单位吸水量一股小于0011.(minmm).坝区有两组断裂构造,一组走向北北西,一组走向冻,倾角在60。以上。断层规模不大,且岩石胶结良好.花岗岩体的风化层分为全、强、弱、4个风化带。微风化壳的厚度(指全、弱3个带)在两岸山体地地段较大,强、可达2040m,漫滩地段较薄,主河床中一般无风化层或风化层厚度较小。库区和坝区地壳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建筑物按7度设防。水库建成后,可能产生的水库诱发地震,估计最高震级为5.5级。水库库岸总体稳定条件较好。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00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510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t正常蓄水位175m时,库容393亿m3,防洪限制水位145m时,相应库容171.5m3,防洪库容221.5亿m3。枯季消落低水位155m,库容228亿m3,调节库容165亿m3。主要建筑物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加10%校核,相应洪峰流量分别为98800m3s和124300m3s,相应水位为175m和180.4m(库容为450亿m3)。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7年。一期5年(1992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佐坝段的施工。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原68m提高到88m.己建成的导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0000m3/s,长江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二期工程6年(1988-2OXX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船闸、升船机的施工,20XX年6月115日大坝蓄水至135m高,围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张飞庙被淹没,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永久通航建成启用,7月10日左岸首台机组发电.工程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和水深,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汉口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期发展的需要.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以从重庆直达汉口和上海.扩大了重庆至汉口门航道通过能力,可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o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联合运行,对长江上中游的航运效益十分显著。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可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长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条件的改善,将促进船型、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库区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此外,干流两岸遇有大型崩塌、滑坡时,不会再阻断干流航道.4.旅游三峡水库蓄水使老三峡景观重新组合,并迁移保护了大量文物,在库区一支流又开发出原始生态的小三峡旅游区。工程建设本身也是一个难得的景观。(四)三峡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三峡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其中既有技术方面,也有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问题.1.投资和效益问题三峡工程静态投资900.9亿元(1993年物价),工程完成时动态投资约20××余亿元,三峡工程投资来源有:国家贷款,国有电站电价每千瓦时加价040.7分钱,离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发电收入等。预计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十年内,总的工程投资本息,包括工程费和移民费,都能用电费收入偿还,防洪、航运等没有分摊投资。而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是长期的,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应用长江电力上市融资,陆续滚动开发金沙江上游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潭、乌东德四大巨型电站。2.船闸高边坡稳定问题三峡双线五级船闸系在山体中深切开挖修建。在微风化和新鲜岩体部位,为充分利用花岗岩的高强度特性,闸室边墙为锚固在直立边坡岩体上的混凝土衬砌式结构,边坡断面下区还有1500多个屠宰场,900多所医院卫生院,4万多座坟墓,30万平米的厕所都要进行防疫处理,清理难度之大,历史少见。废弃的化工原料,工业排放的有毒物和重金属,其危害远远大于生活垃圾,主要表现在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一旦库区内开始蓄水,这些垃圾、废料就会进入水中,严重污染库区内的水质和影响下游地区的饮水安全。5.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三峡水库蓄水期间的高水位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岩崩、泥石流等。从至今还保存的叙利亚境内的最古老水库坝算起,人类已有三千三百多年筑坝历史,但建造坝高超过一百米、二百米甚至三百米的高坝,还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1936年美国的胡佛水库地区发生地震,才引起人们的注意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但当时认为只是一个孤立现象.六十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1962年中国的新丰江水库发生了6.1级地震;1963年世界上库容最大的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卡里巴水库发生了5.8级地震;同年意大利的VAIONT水库发生地震的同时也出现山体崩塌和滑坡;1966年希腊的Kremasta水库发生了6.3级地震;1967年印度科依纳水库地区发生至今最严重的水库诱发地震,地震强度为6.5级;1972年世界上大坝最高的苏联NUREK水库(坝高三百十七米),发生4.5级地震,当时大坝尚未完工,但是地震却一个接一个的不断发生;19乃年美国的OROVI1.1.E水库发生5.8级地震,公众的忧虑迫使附近正在施工的AUBURN水库停工,重新论证,修改抗震标准;1981年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斯旺大坝后的纳赛尔水库发生了5.6级地震.这些地震大多数发生在弱震地区或地质构造稳定的地区,地震强度均超过历史上所记录的最大地宸强度,这些地震强度足以造成人员伤亡和对建筑物,以至对大坝本身的破坏。1970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立了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研究的专家组,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地震学家认为,"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实用的判断水库诱发地爱风险的指标,所以,所有的大型水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著名的地震学家洛德(曾任世界地震学会主席)在研究了水库诱发地震和大坝高度的关系后指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大坝越高,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越大。三峡大坝坝址在三斗坪的黑云母花岗岩基岩上,有人把它吹为是个上帝赐的最好坝址。成都地质学院邓明聪教授认为,"三斗坪工程坝基不好,人所熟知,因为从历史上的灾异记载看,三峡谷区为紧密摺皱所造成的背斜地带,山势不但高峻,而且峰峦紧接.在瞿塘峡至西陵峡的数十公里内,瞿塘为大背斜,紧临长江南岸,巍峨重詹,壁立如城,它的岩崩长期来未能停止。在它的出口处建筑大坝,如何会是好基地?"从一个很小范围来看,三峡工程坝址是由侵入盐酸岩中的火成岩组成,岩体较完整,但从一个较大范围来看,三峡工程大坝所在的黄陵水坝实习报告篇3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主要建筑物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等,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2、实习任务: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主要建筑物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等,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3、实习时间安排:十月9号下午开实习动员大会,10月10号10月16号到三峡大坝实习,10月11号下午清华大学毕业资深老教师给我们开讲座,10月12号上午老师开水工建筑物讲座,下午去清江隔河岩参观。10月13号上午到茴电宾馆听讲座并参观了葛洲坝。10月14号上午参观了三峡大坝。4、实习地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峡水利枢纽区域。二、实习内容:2.1 三峡水利工程2.1.1 工程概况三峡水电站,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全国水利专家智慧结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呢?原因有二:(1)工程规模巨大。(2)工程效果显著。三峡水利枢纽是治理长江,开发长江的关键。工程施工非常困难:从开始规划,建设,实施前后历经100多年。早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就预想过建设三峡大坝工程.如有谁破坏三峡航运,将写入共产党党史。每年有一万万水流入大海,为何不利用?三峡大坝是中国十大旅游区之一。5A级风景名胜区。整个工程综合效益高,下游水少。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装机26台,前甘溶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俯瞰三峡工程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建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在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O亿度(5倍于葛洲坝,10倍于大亚湾核电,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水力发电的20%)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一期5年(1992-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二期工程6年(1998-20××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三期工程6年(20XX-20××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3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x×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20××年7月,三峡电站机组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日发电量可突破4.3亿度电!占全国日发电量的5%左右)。1949年,中国总发电量仅为43亿度。2.1.2 三峡大坝位置位于宜昌市,平常坐车40多分钟到达。位置特殊很难代替。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大坝拥有三峡展览馆、坛子岭园区、185园区、近坝园区及截流纪念园5个园区,总占地面积共15.28平方公里。旅游区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一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在坛子岭可以远眺大坝,俯瞰长江。泄洪观景区则是波澜壮阔、雷霆万钧。而在185米水位线观景区,大坝上游的高峡平湖与下游滔滔江水所形成鲜明的反差。截流纪念园有丰富多彩的歌舞及其他节目表演,同时也是景区内部交通的中心.损失远超过黄河,但决口比黄河少.2.1.3 三峡主要建筑物三峡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三大部分组成,具体如下:(1)大坝大坝的形式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轴线全长2309.47米。(2)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的型式为坝后式水电站,其总装机容量为18200兆瓦,单机容量为700兆瓦.(3)通航建筑物三峡的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其中双线五级船闸的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过闸的船队吨位为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为5000万吨,三峡垂直升船机的型式为单线单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有效尺寸(米)120×18×3.5,最大过船吨位3000吨级客货轮。2.1.4葛洲坝为什么修了三峡还要修葛洲坝呢?原因:葛洲坝是三峡水利枢纽解决下游航运问题的反调节水库。距离三峡大坝38公里。施工30年。选坝70-80年。2.1.5工程特点(1)工程规模大:。双线五级船闸,规模举世无双,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它全长6.4公里,其中船闸主体部分1.6公里,引航道4.8公里。船闸的水位落差之大,堪称世界之最.最大一级落差36米.三峡大坝坝前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高程,而坝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这就是说,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船闸世界纪录。此前,世界水位落差最大的船闸也只有68米,永久船闸共有24扇人字闸门。三分之二的人字门高38.5米,宽20米,厚3米,重达850吨,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其外形与重量均为世界之最,号称天下第一门J技术要求非常之严格,焊接,无缝,不漏水.(2)经济效益高:具有防空,发电,航运,灌溉多方面综合效益。是南水北调重要组成部分。是治理长江,开发长江的关键。2.1.6技术复杂技术问题1:大江截流。挖导流明渠。施工人员一万,挖了两年。(前后4年)。截得水流占宜昌三分之一以上。两大难点:(1)水深。超过60米。两大土坝,高。(2)地质条件复杂。坝址有淤泥,不好开挖,人工水下开挖太过复杂.三峡大江截流时河床最大水深60米,截流水深居世界首位,三峡工程创造出"预平1旭垫底、上游单俄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施工方案,解决了深水截流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承担保护二期大坝浇筑重任的二期围堰最大堰高82.5米,设计拦洪量20亿立方米,工程建设要求这道在长江深水中建起的围堰“滴水不漏”.在二期围堰施工中,三峡建设者在围堰防渗墙施工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道围堰已经受10多次长江洪峰冲击,圆满完成了保护二期大坝浇筑的重任。技术问题2:高边坡稳定。世界上最大的双线5级船闸一一三峡永久船闸是从坚硬的花囱岩山体中整体开挖出来的,它的直立边坡最高达175米.在开挖过程中,三峡建设者利用预应力锚索、高强锚杆、喷碎支护、光面预裂爆破等新工艺、新技术,使陡峭的岩体开挖出来如刀切豆腐一般,岩体边坡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目前,船闸已基本建成并进入调试.地应力释放问题已解决.软方法:混凝土加入泡沫塑料.三峡大坝利用此技术高边坡每年变位不超过05mm,是一个基本不动的状态.技术问题3:高强度浇筑混凝土.为保证三峡大坝混凝土高强度高质量施工,多年来,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施工方案和主要施工设备进行了反复的论证。三峡建设者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优化资源配置,选定以塔带机为主,辅以高架门机、塔机和缆机的综合施工方案。从传统常规的吊罐浇筑改变为混凝土一条龙连续生产工艺.该浇筑系统由各混凝土拌和楼通过皮带机将混凝土输送到塔带机直接入仓浇筑,集混凝土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于一体。配置5大混凝土拌和系统,设计拌和能力为每小时2500立方米。为实现砂石料的优质快速生产和供应,采用国际先进的成套生产加工设备。并充分利用基坑开挖料等,采用冲击式破碎制砂机、拌磨机、啼分及回收石粉联合制砂新工艺,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快速施工的需求。塔带机具有连续浇筑、生产率高、适应混凝土工厂化生产的特点。三峡工程左岸厂坝部位布置6台塔带机,单台平均生产率为每小时100立方米左右,高峰可达200立方米。单台平均浇筑月强度34万立方米,高峰可达5万立方米。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很细,三峡混凝土总量2790万方.浇筑的混凝土连续三年打破世界纪录。在20××年混凝土浇筑达到了548万方。4疑控制三峡左岸大坝柱状块尺寸大,基础温差标准高,加上坝区气温骤降骤升频繁,混凝土表面防裂难度大,温控措施要求严格。为此,三峡工程在广泛分析国内外工程已采取单项或多项温控措施现状的基础上,首次实施全过程、全方位、高标准、大容量的综合温控技术。采用了从选择优质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出机口和浇筑温度、通水冷却、表面保温和流水养护等一整套温控措施。尤其是高温季节,塔带机快速高强度浇筑坝体约束区混凝土,这一整套温控技术在国内外水电工程建设中尚属首次采用,确保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20x×年6月10日,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高程.截止20x×年9月底,根据埋设在大坝各部位的6252支各类监测仪器观测结果表明:大坝基础变形小于1亳米,基础渗流量为904升/分,仅为设计量的1/10;大坝水平位移和应力均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大坝质量优良。5.无转坝三峡工程创造的世界奇迹三峡是重力坝,坝型比较安全,主要问题不是强度。强度低没关系,主要的是重量.强度比房屋都低,基本没有钢筋。最大问题是裂缝,葛洲坝含有裂链20××多条(已被修复)没有大坝是不出裂链的,无缝坝只是一个指标.裂缝分四等级:一级:0.2mmo表面暴晒的结果。水蒸发快。二级:0.20.3mm.不影响安全。三级:危害性裂舞。0.305mm0(无筑坝标准)四级:0.5mm。裂缝不可怕,关键是及时检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