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宣传委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1762030
资源大小:11.8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乡镇宣传委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心得体会.docx
乡镇宣传委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盛夏时节,万物葱茏。北京刚刚落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犹如炎炎夏日里吹来的一缕清风,给人以无限的希望与力量。作为一名基层宣传工作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认真学习了全会公报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深深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一、感受时代脉动,汲取奋进力量(一)感受改革再出发的大气魄。全会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吹响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决定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保持历史主动,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让改革这个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永远向前。(二)感受制度优势的强大力量。全会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这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回首过往,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面向未来,我们更要坚定制度自信,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感受为民情怀的深厚温度。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这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细读全会决定,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无不彰显着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二、深学笃行细照,推动学习走深走实(一)原原本本学,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首要任务是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我将认真研读全会公报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反复研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尤其要深入理解“七个聚焦""六个坚持”的重要内涵,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二)联系实际学,切实找准工作着力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于知行合一。我将紧密结合乡镇宣传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如何推动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特别是要思考如何创新宣传方式方法,让全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如何发挥宣传阵地作用,营造全面深化改革的浓厚氛围;如何讲好基层改革故事,传播改革正能量。(三)创新方法学,不断提高学习实效性。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重在学以致用。我将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方法,如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举办青年干部学习分享会等,通过多种形式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同时,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推出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学习产品,让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三、立足本职岗位,推动改革走深走实(一)激发改革动力,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乡很宣传干部,我将积极宣传党的惠农政策,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一是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展示农村发展新面貌。二是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文明乡风。三是发挥新型农民作用,凝聚发展新力量。(二)凝聚改革共识,奏响基层民主和谐曲。全会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我将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实践,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一是创新议事形式,拓宽群众参与渠道。二是完善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三是健全监督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三)营造改革氛围,绘就乡村文明新画卷。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努力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一是培育文明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三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春潮澎湃,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改革的精神、奋斗的姿态,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坚持自信自立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是我们党一百多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真理,对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自信自立,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信心就是力量,自信才能自立。信心就是力量,自信催生勇气。理想信念是“压舱石”,是行稳致远的“航标灯二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练就的精神气质,是我们跨越“雪山草地”、攻克“娄山关”“腊子口”的最大底气。自信自立,既是过去我们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历史伟业的成功密码,更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强大的自信来自制度的优势、理论的支撑、文化的积淀和道路的成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自信自立这一精神特质,根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根源于我们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历程,根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可以说,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我们坚持自信自立最有底气的现实基础,也是我们迈向未来开创伟业的信心源泉。独立方可自主,自立才能自强。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自立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必须自立自强、筑基强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等,强劲而有力的文化脉动激扬起中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是涵养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文根基和深厚沃土。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自信自立自强才能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战略定力,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确保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推进强国建设,自强才能制胜。“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事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目标的壮丽,更在于过程的精彩;精神的崇高不仅在于成功的激励,更在于自强的力量。从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小康“千年梦想”,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今天的中国,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更为充沛、竞相迸发,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更加富有力量地走向光明宏大的未来。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实现梦想、达成目标要靠自强不息的精神,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尤须力耕不辍的奋斗。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朝着既定的目标勇毅前行,才能在愈进愈难的道路上不停步、不止步,在愈进愈险的征途中应变局、开新局,在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后取得胜利。目标越宏伟,越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来标注;前路非坦途,更应以乘势而上的奋斗来开拓。在朝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迈进的新征程上,自信自立是我们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