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 资源ID:1743167       资源大小:27.95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人敷版大耳级上册美木姓名:年级:20年秋期.建筑艺术的美第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她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2 .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3 .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教学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O二、导入新课1 .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2 .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3 .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4 .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5 .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建筑艺术的美。6 .板书课题建筑艺术的美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欣赏古建筑图片。回答问题。三、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建筑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鸣吻、凤、狮子、天马、海马、骏猊、狎鱼、制为、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2 .学生欣赏分析。(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3 .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4 .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1 .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2 .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3 .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造型、材质、感受)(1)学生欣赏。(2)学生分析。(3)学生记录。(4)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孤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四、学生实践1 .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2 .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3 .教师加入讨论,学生作业,交流感受。板书设计: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建筑艺术的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2 .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3 .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教学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O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二、复习导入1 .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2 .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3 .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学生回忆,回答。三、讲授新课1 .欣赏著名现代建筑。2 .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3 .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4 .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5 .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6 .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继续完成作业。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四、完成作业1 .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2 .教师巡回指导。3 .展示有创意的作品。完成作业。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五、课后延伸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2 .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收集资料。板书设计: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2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教学准备:课件、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颍的糖果、学习用具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1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1)这幅画上画了什么?(2)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3)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2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3 .板书课题。学生欣赏。4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1 .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2 .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3 .你还想怎样组合?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五、总结评价1 .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O2 .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作或他人的品O板书设计:添画人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2 .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和想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二、导入新课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引出课题一一添画人像,根据作品分析添画人像的方法。三、探究学习:1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8页、9页的图片,分析、讨论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2 .讲解、演示添加人物头像的方法步骤,学生观察,谈出感受。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布置活动任务:交流并添画人像的另一半。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捕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五、作品展评:1 .学生自评、互评;2 .教师点评。六、课后拓展:收集自己的头像图片。板书设计:添画人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习人物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2 .技能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表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二、导入:引导学生欣赏带来的图片,说一说人的五官特点。三、探究学习:1 .添画游戏:发给学生一些人物头像图片的一半,添画人物的另一半。2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添画作品,分组讨论:添画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可以发挥想象?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布置活动任务:艺术实践,进行添画人像J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五、作品展评:1 .学生自评、互评;2 .教师点评。六、课后拓展:还可以选择其他绘画题材的作品进行添画。板书设计: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时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2 .能力目标: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O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教学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1 .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2 .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揭题:线描画(板书)学生欣赏。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1 .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2 .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板书:多样3 .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板书:线条粗细疏密(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板书:黑白对比4 .欣赏感悟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小组探究,汇报线条的粗细不同;绘条的琉密排列不同;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黑白色块。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O四、学生实践1 .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2 .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3 .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作画步骤:(1)构思(2)起稿(3)线描(4)调整4 .学生设计。学生练习,教师辅导。五、小结展示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板书设计: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2 .能力目标: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O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Q教学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1 .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2 .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学生回忆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三、继续完成作品教师辅导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四、展示作业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板书设计:亲亲密密一家子教学目标:1 .能通过仔细的观察会议,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2 .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理念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学生设计。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板书设计:参观券的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2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3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参观券。教学难点: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学生优秀作品学具:黄泥及工具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认识图片上的建筑吗?北京四合院。无论你曾经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还是乡村,发现身边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老房子,可能是乡村的老戏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名人故居。说一说,你印象深刻的老房子什么样的?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出示课题。二、欣赏讨论、小组探究欣赏回忆图片中的老房子,说一说你觉得他们美在什么她方?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格局的美、材质的美、风格的美。在众多的老房子中,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该如何表现?欣赏书中图片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反馈与交流:谁的想法别具新意?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提示方法步骤:做地基一一墙体、柱子一一屋顶一一细节:门、窗、材料纹理、树木花草、鸡鸭牛羊等。总结:可以用堆砌、手捏、盘条、泥板等方法,可以用刻、压、粘,添加花纹和装饰,表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注意事项:座底要略大,主体不宜太高,添加富有生活情趣的装饰细节:院中小井、墙头小猫、门前古树、檐下木梯等。说说你喜欢的同学作品,有什么优点?使用了哪些方法?学生积极发言。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作业提示:制作一处富有生活情趣的老房子。学生制作、教师个别指导,找出细节有新意的作品随时进行展评。四、小组互评,展示交流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引导学生谈谈创作过程中发现的小窍门和新方法,并进行技法交流。组评:选出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大家评:说一说你喜欢的作品,理由是什么?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板书设计:家乡的老房子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2 .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活动准备:1 .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2 .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3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1 .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2 .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3)全班交流。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教师小结3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二、绘画过程指导同学们,我们知道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江南水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A.讲解线条画(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2)从主要部分入手。(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4)明暗对比强烈。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1 .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2)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2 .色彩描绘方法。(1)线条结合法。(2)色块表现法。3 .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五、展示交流作品上台交流。板书设计: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对家乡某一方面的过去与现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知道自己家乡的标志性景观,并能作简单介绍。2 .能用手绘小报、文字、绘画等形式综合表现家乡的变化。3 .能够与同学合作,搜集、整理资料,进行采访、调查活动。教学重点1 .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家乡的历史与发展。2 .通过一至两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这一主题。教学难点: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课件:从猿人到现代人的人类发展历史图片,引入“发展”的概念。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过程“2 .提问:谁能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说一说家乡这几年哪些方面有了发展变化?3 .小结:我们亲眼见到的变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我们的家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观看并思考。学生回答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变化,无论大小均可以说。二、授新课。1 .家乡的变化是方方面面的。今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的了解。请各小组同学把本组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并按照各组问题卡上的内容进行讨论。2 .“我把家乡的发展说一说”(小展示会)。家乡的胡同与现代街道的变化。城市与农村现代建筑问题卡(课件):交通工具的变迁问题卡(课件):A.早期的交通工具B.现代的交通工具C.现代城市的交通状况D.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3.家乡的这些变化使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与本组题目相关的文字、图片、物品等资料进行交流,并按照本组问题卡上的内容加以讨论和整理。各组的学生代表发言。认真倾听各组的发言。其他组学生可进行补充。3、把本组的题目用所学过的小报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文字抄写、文字排版、图片绘制等各项工作。三、课堂小结: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家乡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新城。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让我们去了解它更多的历史和发展吧,你会更加热爱它。5.作业用班级或校级展览的形式表现出来。板书设计:家乡的历史和发展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变化A.早期的交通工具B.现代的交通工具C.现代城市的交通状况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