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23篇).docx
云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23篇)云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精选23篇)云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篇I欢迎大家来到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大理旅游。大理大理是滇西高原上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竖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并且竖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理古称叶榆,因五代时白蛮首领段思平定立了大理国而得名。唐宋时,大理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的名胜有苍山、洱海、古城及蝴蝶泉,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崇圣寺三塔,它已成为大理旅游的标志。崇圣寺概况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崇圣寺中的“圣”指的售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续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明铸。”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年被评为全国AAAA级旅游区。崇圣寺到了,请随我下车。塔的基本知识进入大门,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位于台阶之上的三塔。前方正中较大的称千寻塔,两侧位置靠后的塔规模较小一些。塔起源于印度,最早用于藏佛的舍利,形状为一个半圆形坟冢。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演化出丰富的形式,有楼阁式、密糖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塔均为密檐式。大理地区盛行建塔,除三塔外,还有一塔、蛇骨塔等。千寻塔千寻塔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据说是唐代恭韬、徽义两位工匠用了48年时间设计建造的。千寻塔矗立在两层高大的台基上,塔高69.13米,共有16层,是我国少有的层数较多的偶数层塔。塔的结构为密檐式空心砖塔,塔心中空,古时有井字形楼梯供人攀登。自下而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两层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以利于塔内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交错开窗有利于塔的坚固性。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渐向内收束,最后收束于塔顶。使得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的直线向上,而是呈上下向内收,中部微凸的曲线,其形制与西安小雁塔路同。以前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翅鸟,传说用以缜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照壁塔正中朝东一面有一照壁,照壁上有“永镇山川”四个楷书大字,每个字高1.7米。为明代黔国公沐世阶所书。题这四个字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大理地区水患多,“永镇山川”意在镇服水患,塔顶的大鹏金翅鸟也是镇龙之物;另一种说法是大理被纳入明朝的版图后,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题下“永镇山川”意在誓死镇守云南山川。小塔南北两座小塔与千寻塔在平面布局上呈一等腰三角形,距千寻塔的距离均为70米,两小塔相距97.5米。它们的建筑年代晚于千寻塔.大约在大理国时期,相当于中原的五代时期(公元12世纪左右)。两座小塔均为十层八角形密檐砖塔,高42.19米,每层分别雕券龛、像像、莲花等,塔身外涂抹一层白色泥皮,塔顶有伞形铜铃和三只铜葫芦。1特点对于三塔,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三大特点:千寻塔为16层,小塔为K)层,均为偶数层塔,与中原盛行的奇数层塔截然不同;千寻塔的外形轮廓是上下向内收缩,中部凸出,呈现出柔和的曲线美;据说建造三塔时采取了“堆土建塔,挖土现塔”的建筑方式。三塔建成1000多年以来,经历了长期的风雨剥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骁,塔基依然稳固,塔身也未见明显倾斜(据载,明正德己亥年,即公元1520_年5月6日大地震,城内房屋倒塌99%,而三塔岩然不动,仅震落千寻塔塔顶宝刹,可见三塔具有很高的建筑技术水平)路中这块石头是有名的蛙鸣石,用石头撞击它会发出青蛙的鸣叫声。文物陈列馆绕过三塔,路的两旁这两个陈列馆是崇圣寺三塔文物陈列佗,里面陈列着在维修三塔的过程中发掘出土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各种文物680余件。其中包括了金刚般若经图卷、大陀罗尼经、纯金观音像、金质春迦牟尼坐像等以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的实物资料。正面这座楼就是南诏建极大钟的钟楼,右边有一个三塔聚影池,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六塔"。钟楼南诏建极大钟钟楼,原名为胜概楼,始建于南诏建板十二年(公元871年),为重檐木构建筑,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楼重建于1997年,高19.97米。原来的大钟称为“建极大钟”,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记中这样写道:“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当时大理著名的十六景中有一景就是“钟宸佛都”。寺内的巨钟与大殿同时毁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现在重铸的建极大钟,是由北京古钟博物馆据史料设计,由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钟高3.86米,直径2.138米,重16.295吨。目前为中国第四大钟,云南第一大钟。钟外壁铸有精美的图案:上层为六幅波罗蜜图案,分别为妙法波罗蜜、胜叶波罗蜜、慈音波罗蜜、金刚波罗蜜、智宝波罗蜜和大轮波罗蜜;下层为六幅天王像,分别是:多闻天王、天主帝释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大梵夭天王和广目天王。钟楼的后面是雨铜观音殿。雨铜观音殿雨铜观音殿为五开问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毁于期间,于1999年重建。殿高29.99米,占地面枳8100平方米。殿内正中供奉着站立的南铜观音像。原像铸于南诏中兴二年,即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后被毁,1999年重铸。像高8.6米,莲花座高1.8米,下面的须弥座高2.2米。观音像及莲花座均为铜铸贴金,共耗费铜H吨。相传当年在铸造这座观音像的过程中,铸到一半铜便用完了,这时天上下了一场雨,奇妙的是,落下的不是水珠而是铜珠,人们收集起这些铜珠便铸完了观音像,所以取名雨铜观音。左边分别供奉着梵僧观音和负石观音;右边分别供奉着水月观音和阿嵯耶观音。他们都是阿嵯耶观音的不同化身。二楼四周墙壁陈列着的是南诏国史图传和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的复制图。三楼现为观音文化展。各位朋友,三塔景区的游程就要结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云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篇2各位朋友:首先,我要谢谢各位的光临,并用藏语向各位贵宾表示欢迎:“香格里拉!”听了我的藏语欢迎词,您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怎么地用这句洋泾浜来欢迎我们呢?且慢,这正是我要告诉各位的,“香格里技”是我们藏族的语言,意思是“老朋友,您来了”!即高兴地与您打招呼欢迎您,各位懂了这个意思,高兴吧?让我再说一遍“香格里拉”!“老朋友,您来了!欢迎您”!然而“香格里拉”在英语里却是另外的意思,“Shangri-1.a”即世外桃源。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我们的迪庆就是一个真正的Shangri-1.a,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要弄清这点,还得从英语一词ShangriTa的来源开始。1933年,英国著名小说家詹蜉斯希尔顿(JameSHi1.tOn)写了一本小说失去的地平线(1.OSTHOKIZON)开始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威的英国外交官与他的三个朋友乘坐了一架被劫持的飞机往世界屋脊。在飞行过程中,汽油烧尽,最后被迫降落在一个冰天雪地的银装世界之中。他们知道确切的位置,弹尽粮绝,走投无路。在绝望时刻,他们遇上进山挖黄连、贝母的藏族人。这些好心的藏族人见他们身处绝境,便接济他们,领他们来到家中,使他们有了安身之处,他们脱离险境,来到了藏民的居住地,第二天醒来,睁眼四看,惊奇的发现,这是个多么美丽神奇的世外桃源啊!一雪山环抱、土地肥沃、阳光明媚、民风淳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藏民的帮助下,他们踏上归程。当他们再想回来看看时,却再也无法找到确切地点了,只记得他们经有听到藏民说的一句话:“香格里拉”。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中就把这个地方叫做“香格里拉”。并对这个地方的环境作了精彩的描写:中国西南部藏区是一个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那里有四面雪山环绕的草原,阳光灿烂,空气新鲜,有高深莫测的活佛,神圣静谧的湖水,辉煌神秘的寺庙,淳朴善良的康巴藏族。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生命在此可以得到永生此书出世,轰动世界,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英语词典里于是有了香格里拉(ShangriTa)一词。多少年来,香格里拉一直是许多欠,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们所神往的“世外桃源”,无数探险家在中国藏区、ER度、尼泊尔等地苦苦寻觅这神秘之地,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这上谜终于解开了,经过多方调查,充分证实,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中所创的“香格里拉一词系迪庆藏语“老朋友,您来了”的意思。也引申“通往圣洁之地”,“心中的菩萨”之意。现在我就把真正的香格里拉迪庆介绍给各位。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北边与西藏自治区为邻,全州面积23870平方公里,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居住有藏、像像、汉、白、彝、回、普米、功、怒等民族。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国家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腹心地带,三江占两江,雪山占七成,形成三江并流风景区的主体。迪庆州府中甸县距昆明640多公里。迪庆州是云南省的制高点,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著名的有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其余高峰有环立于卡格博峰周围的太子十三峰,太子雪山海拔5396米,白茫雪山海拔5137米,其余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峰还有10多座。在雪山环绕之间,颁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了,这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牛羊骏马成群,特别是中甸县的小大中甸,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五月的中甸草原,碧绿的草地和山坡上的杜鹃花、格桑花和数不尽的各种小花争相怒放,蜡紫嫣红,争奇斗妍,宛如一块块色彩斑斓的大地茂,骏马奔驰,牛羊滚滚,雄鹰翱翔,牧人在白云在蓝天下唱起牧歌,挥动长鞭,这就是人间仙境的生活,一幅活生生的美丽图画。在雪山环抱之间,在草甸中间或边缘,镶嵌着一面大镜子一星罗棋布的天然湖泊。迪庆著名的风景湖泊有碧塔海、纳帕海、属都海等。这些神圣静谧的湖泊,照映雪山森林、蓝天白云,引来牧人畜群,挽留各种飞禽走兽,成为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乐园。在群山环抱间,在草甸或山坡上,这里的各族人民建立起一个个村寨:藏族的厚墙、大盖顶、宽走廊的土掌房,彝族、俅像、怒族、纳西族的木楞房,以及汉族的四合院,白族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都显得特色鲜明,引人注目。我们迪庆,正如失去的地平线所述,江河为池,峡谷狭窄而深长。迪庆州,三江并流据其二,金沙江、澜沧江从青藏高原滚滚而来;在横断山区横冲直撞,裂岸穿石,造成了众多峡谷;许多地方,两岸同仁谷紧贴,急流险滩相连,无石不怪,无水不怒,险象球生,真是“有峡无路鸟难飞,猴子爬岩掉眼泪”。在迪庆德钦县的澜沧江沿岸,您可以看到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的地质景观,您可以看到“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由立体气候产生的立体植物、珍稀动物、名贵花卉、名贵药材等。香格里拉意人人间仙境,世个桃源,人人向往,于是世界上旅游界的有识之士便把世界上建得最好的酒店一五星级酒店称为香格里拉大酒店。云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篇3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原,“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康集散之地。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座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有名。丽江古城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丽江古城观赏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项:一、登高凭胜,你可看古城形势。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二、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M,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四、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云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篇4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和“阿诗玛故乡”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一石林,它位于昆明东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石林风景区距昆明市区89千米,乘车需要近2个小时。各位朋友,在中国旅游.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到了北京登墙头,到了西安看坟头,到了桂林观山头,到了上海数人头,到了苏州看Y头,到了昆明,大家猜猜看该看什么"头''呢?对了,有朋友说了:石头!前面所提的墙头、坟头所指不用说了,而这石头指的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游览的石林。不少游客说:不到石林等于没到昆明。由此可见石林在云南旅游中的地位。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云南省的旅游标志就与石林有关,那是什么标志呢,这个迷底我们到了石林后自然就能解开。正因如此,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凡来昆明者必到石林一饱眼福。现在我们的车子已驶高市区,脚下这条路就是通向石林的安石公路,它于1991年元旦正式通车,是云南省的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全长120千米,往东到石林,向西到安宁,连安楚、楚大公路,接滇缅公路,属国道320、324线。有朋友会问,云南有高速公路吗?有。云南省己实现以昆明为中心200千米范围内主要干线公路的高等级化,并建成昆明至高明、昆明至玉溪、楚雄至大理等高速公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们的公路建设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呈贡的名字真是因梨而来的吗?其实“呈贡”一词源于彝语“柴谷”,意为: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有朋友问“海湾?哪来的海?”别急,各位清往您的正前方极远处眺望,一线水光若隐若现,那就是被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有人说那应该是“湖”湾,怎么会是“海”湾呢P这个问题等一会我们见到另一个湖的时候我再给大家解答。各位是否注意到车窗外果树下土壤的颜色。对,红色。我们的旅游车正行驶在红土高原上。这土为何呈红色?云南地处低纬度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茂盛的植被及特殊的地貌条件给云南高原上的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由于云南大部分地区地处亚热带、热带,热量丰富、降水丰沛。丰沛的降水不断冲洗着富含铝、铁等金属离子的成土母质,使其中易溶矿物大量分解、流失,湿热的气候加速了土壤中铁的氧化,活动性较差的铁铝氧化物残留了下来,把土壤染成红色。我国南方特别是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大部分土康皆为红色。那么我国北、中、西、东的土壤主要呈什么颜色呢?我告诉大家:我国东部呈青色;西北呈白色;东北呈黑色;中部的黄土高原,为黄色。这与中国道教中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的颜色相符。中为黄色,黄土高原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五种颜色又与中国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相对应,因此就有“五色土”之说。好了,关于土壤我们就说到这。若各位感兴我们还可以再讨论。云南地处西南边睡,交通十分不便,在贵昆铁路通车前,米轨铁路是云南惟一的而且是不通国内通国外的铁路;加之是窄轨,坡陡考急,行速很慢,因此才出现了“十八怪”中的两怪。各位看到的另一条铁路是南昆铁路,是我国“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是中国在艰险山区修建的又一条铁路。它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干线全长899.7千米,为国家一级干线,并一次建成电汽化。南昆铁路途经滇黔桂三省区的29个县,辐射12.4万平方千米,沿线20_多万人民直接受益,对于开发大西南,振兴三省区经济意义重大。铁路所经地区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地形非常险峻,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地下迷宫”。全线共修隧道263座、桥梁461座,许多重点工程创下了中国铁路施工史上的新纪录。南昆铁路的长度约为京九线的三分之一,但隧道长度却是京九线的3倍。只顾讲铁路了,现在各位请看窗外,又有一个湖,它是著名的滇中五大湖之一的阳宗海。阳宗海位于宜良、呈贡、澄江三县之间,古称明湖。它形如草鞋,两头宽中部略窄,南北长约12千米,东西宽3千米,面积3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最深处30米,是我省第三深水湖,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断陷湖,湖东北面的汤池河为出水口,湖水汇入甫盘江最后归入甫海。阳宗海1992年9月列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它碧波粼粼景色秀丽,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也吸引了投资者。各位请看对岸就是由新加坡投资者投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现己建成并投入使用,生意红火。有朋友问了,这仅仅是个湖,你怎么把它称为海?是不是云南地处内陆高原,没见过大海,向往大海的缘故呢?其实这个问题许多人都问过我,有人还把它编入“云南十八怪”:“湖泊叫尾带“黑”音的便是这个意思。如滇池彝语谓之“洛朵黑”,文山的“普者黑”,其它如洱海、通海按云南方言音直译,“海”字自当写作“黑”字,但因汉字是表意文字,若将彝语直音完全译作“黑”,则音存而义非,实不相宜。所以,古人以“海”代之,不仅音近义似,而且两全齐美,二者可以褥而兼之。过了阳宗海,我们现已进入了昆明市的另一个郊县一一宜良。由于海拔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宜良的粮食产量很高,故有“滇中粮仓”之美誉。现在驶过的是南盘江大桥。南盘江是珠江正源,其源头在云南曲靖的马雄山。云南不仅山多,而且江河众多。云南境内河网纵横,大小河:流共有600多条,分别属于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元江和南盘江六大水系。六大水系在分布上构成“帚形”分布的奇特自然现象。特别是在北纬27。37,附近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形成三江并流的奇观。过了大桥,各位看到道路两旁都是餐馆。每家餐馆门口都有烤炉,并有一只只白胖的鸭子挂满杆头。这就是著名的宜良烤鸭。宜良烤鸭有70多年历史,烤制工艺独特:首先选用肥壮的鸭仔,去毛去掌,洗净后从右翼下切口取出内脏,再以蜂蜜水均匀地抹遍鸭身,之后用6厘米长的苇杆作堵塞,插入鸭子的肛门内,防止灌汤后汤从肛门漏出。然后用小铁钩钩住鸭颈,挂在通风处晾干,再灌入调好味的上汤。用编成辫的千松针(“云南十八怪”称“松树叶子辫起来卖”)置于特制的炉内点燃,待烟火去尽,把鸭子挂于炉壁,盖上盖子,适时翻转,烟烧三四十分钟,待鸭身色泽深红油亮时取出,拔去堵塞,撤去上汤,斩为小块,理摆于盘中,佐以花椒盐或特制面普,配上葱白、酸萝卜,即可食用。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到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了。“石林县,地图上及费料上明明写的是路南县啊?”这位朋友问得好。路南由来已久,早在元朝就有路南州的设置。路南二字源于彝语,其一,“路南”彝语为“鲁乃”,“鲁”即石,“乃”即黑色,“鲁乃”就是长满黑石头的地方;其二,“路南”彝语也作“路甸”,路为城,甸为平坝或宽敞之地。路南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199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石林风景区的知度在海内外越来越高,旅游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划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12月14日将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由于有些书籍是此前出版的,因此各位看到的仍是路南这一地名。石林县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并充满生机的地方。如今它是全国50个文化先进地区之一,有''一个彝县五乡美誉”之称,即“岩溶之乡”、“歌舞之乡”、“摔跤之乡”、“绘画之乡”、“烟草之乡”。国家、省、市在这片土地上确立了六大基地:全国41个烤烟生产基地县之一(是优良品种“红花大金元”的故乡,“红河”牌所用烟叶产地),全国奶山羊基地县之一,国家“八五”万亩革果商品基地县,省商品猪生产基地,省绿肥种子基地,市煤炭生产基地。说到石林彝族自治县,我们还要介绍世居于此的撤尼人。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人自称“尼”,意为快乐的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彝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1950年彝族代表到北京,_在中南海接见他们,大家谈到彝族名称过去不统一,有的还带有侮辱和歧视性,应该改掉。听后很赞同,提出将“夷”字改为“彝”字。他认为“鼎彝”之“彝”这个字好,像宫殿里面放东西,有“米”又有“丝”,有吃有穿,日子就富裕了;鼎彝又是古代祭把用的器具,有注重美好之意。大家听了,都很高兴,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个支系的统一称呼。彝族历史悠久,彝族祖先祟尚老虎,把黑虎作为图腾。而石林撒尼人不仅把老虎作为图礴.而且还有蜘蛛图腾。撒尼人自古就有保护蜘蛛的习惯。为什么呢?相传,撒尼人很早以前居住在阿者底,后来迂居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并以族命城,称“果饶”,即彝家之子的意思。撒尼人自称''尼",尼王憨厚能干,建于五代时期,比补陀罗寺要晚100多年,可以说补陀罗寺是中国最早的观音寺。不过,补陀罗寺规模不大,建在盘坤岩上,又低又潮湿,没有多长时间就不复存在了。到元朝大德五年,也就是1301年,在今天这个地方修建寺庙,一直到延祐六年,也就是1319年才建成,前后共花了18年的时间。这座寺庙用“圆通”作名称,仍然是继承了观音道场的意思。因为“圆通”是观音的三十二个法号之一,意思就是“明白“、”开窍“。圆通寺历经明清两代和建国后多次大规模维修、改建,形成了今天这个规模,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佛寺之一。1956年曾在这里举行过迎奉佛牙的盛典。不同的寺庙有不同的风格,圆通寺就有3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圆通寺的前身-一补陀罗寺是中国最早的观音寺。另外两个特点是什么呢?待会儿到了圆通寺我会告诉大家。现在圆通寺到了,让我们进去看看吧。这是圆通寺的山门,大家往上看,”圆通禅寺”这块匾额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题写的,启功先生是满族,而且还是清皇族,姓爱新觉罗。前面是“圆通胜境”牌坊。这座牌坊是吴三桂在清朝康熙七年,也就是1668年命人修建的。原来,圆通寺的山门就在这牌坊处。吴三桂命人修这座牌坊时,将山门移到现在所在的地方。请看,牌坊上部的木雕与下部的石刻融为一体,群龙在彩云间翻滚,时隙时现,狮虎在高山深涧,或奔或卧,栩栩如生。现在我们到了圆通寺的精华所在圆通宝殿。大家有没有发现。广般佛寺的大殿都叫“大维宝股”,为什么这里却叫“圆通宝殿”呢?“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意思是法力无边,一切无畏,殿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而圆通寺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所以大殿就叫“圆通宝殿”。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殿里供奉的却是释迦牟尼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清朝同治年间,大殿内的主尊观音像毁坏,到光绪年间重修时,不知什么原因却被塑成了释迦牟尼佛像,因此大殿名称与供奉的佛像相矛盾。大家看,大殿内现在供奉的就是三身佛,表示释迎牟尼的三种不同身,即法身、报身和应身。申间的是法身,右边的是报身,左边的是应身。三身佛也表现了具有慧根的凡人勤修至佛的历程,激励广大信徒潜心修行。法身佛两旁侍立的是迦叶和阿难。迦叶是佛祖的大弟子、阿难是二弟子。三身佛座前的双柱上盘绕着明代塑造的青黄二龙。龙头伸向佛祖,仿俵在聆听讲经布道。二龙塑工精湛,生动传神。相传为四川泥塑大师南纳福的杰作。三身佛背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的是教主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接引佛”。右侧的是大太子不峋,后修成观音菩萨,她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左侧是二太子尼摩,后修成大势至菩萨,他以智慧光芒,普照一切,二人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前往极乐世界。毫米,宽1T5毫米,内外两面均被鳞片状毛或茸毛;花燃5枚,黄白色,芳香,长6-11毫米,宽3-7毫米,具纵脉IO-M条,外面被鳞片状毛,内面近无毛;雄蕊1275枚,长约4毫米,两轮排列,花药线状披针形,药室顶部具尖头,药隔附属体椎状;子房长卵形,3室,每室具胚珠2枚,密被白色的绢状毛,花柱细柱状,无毛,柱头小,略3裂。果实长卵形,密被银灰色的绢状毛;果翅近等长或3长2短,近革质,长6-8厘米,宽0.6T厘米,具纵脉5-7条,基部狭窄不包围果实。花期5-6月,果期8-9月。云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篇14泸沽湖位于云南丽江宁蔻县北部永宁乡和四川省盐源县左侧的万山丛中,泸沽湖大落水村距宁范县城有73公里,距丽江古城200公里左右。泸沽湖为川滇两省界湖。为四川云南两省共有,四川约占总面积的1/3,云南占总面积的2/3,云南远比四川湖面面积大,而湖岸线四川要比云南的湖岸线长约占2/3o泸沽湖面积50多平方千米,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达93米,透明度高达11米,最大能见度为12米,湖水清澈蔚蓝,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云南第二深的淡水湖之一。湖中有5个全岛、三个半岛和一个海堤连岛,形态各异,翠绿如玉。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湖中各岛婚蟀玉立,形态各异,林木葱郁,翠绿如画,身临其间,水天一色,清澈如镇,藻花之境。今天,就请各位朋友和我一起到这个享有“云南小桂林”之称的秀美之境,去探访普者黑的美丽和热情。导游带团软件或许朋友们会有这样的疑惑,“普者黑,好奇怪的名字'怎么一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会起这样奇怪的名字?”其实,“普者黑”是当地彝语,即“鱼奸多的池塘”之意。普者黑鱼虾之多,味道之鲜,在当地已是盛誉广传了。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普者黑景区门口,请各位顺序下车,各位请随我来。各位游客看,那门前顶上的牛头象征了这一民族的尊严,穿过踏青石板路,来到码头,开始我们今天的快乐之旅各位游客,站在码头边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湖水,葱翠的孤峰、峰林和峰丛。事实上,普者黑景区的湖不止一个,孤峰也不止这些。在这里,湖泊群、孤峰群、溶洞群“三群”密集。据统计,普者黑景区里孤峰有三百余座,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而普者黑的“湖”是以普者黑湖、落水洞湖、仙人洞湖相连贯通长达21公里的水域。由于湖群主要受地下水补给,且四周无任何工业设施的污染,所以水色清爽、水质清纳。线条柔和圆润的孤峰与峰丛相间有致,与水体构成了绚丽的山水美景,山连山,水饶水,湖光山色浑为一体,姿态万千,真可谓“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不愧有“云甫小桂林”之誉。亮洞和火把洞两大溶洞景观。溶洞中,洞厅宽敞,景物迷人,钟乳石千姿百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力。事实上,普者黑的溶洞也是景区一绝。可以这样说,普者黑“山山有奇洞,洞洞藏秀水”,景区内共有具有观赏价值的大溶洞83个,可使大家流连忘返。除了我刚才所提到的月亮洞、火把洞外,现已开放的溶洞还有仙人洞、彩云洞、远望洞等。很快,我们的小舟到岸了,现在请大家离船上岸,随我一起登上青龙山,游览有山内外的别样洞天。看过了钟乳石的神奇,登上山顶,连绵起伏的山峦,山环水绕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正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普者黑的玲珑秀美,“湖深游鱼浅,野沃盆地宽”,这是一幅何等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啊!普者黑不仅有秀美的娇山柔水,而且有古朴多姿的民族风情,特别是生活在仙人洞村的彝家撒尼人,定会让大家体会到热情似火的彝家真情。现在就请远方的客人们随我前往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一起感受彝家撒尼人的热情吧、在仙人洞村,最有趣的民俗游戏就是“抹花脸”。它是撒尼人择偶交友、表达情意的有趣活动呢在一年一度的“花脸节”里,姑娘小伙用猪油拌锅烟灰尽情地相互涂抹,抹得越黑越过瘾,抹的越黑越开心。凡是来到村里的人,无论您来自何方,何种民族,也不论您是高官还是百姓,全是他们尊贵的客人和朋友。他们会用特有的方式向您表达友情,会趁您不注意时悄悄地、轻轻的抹您一个大花脸,越黑越受欢迎呢来到普者黑,不仅可以欣赏她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而且很多民间小吃也让游人津津乐道。如果夏季到普者黑旅游,朋友们还可以吃上撒尼人特有一消屠、解乏的荷叶粥呢。此外,普者黑的“彝家醉虾”和“清汤鱼”,是著名的地方特色菜肴,欢迎大家品尝呢导游带团软件各位朋友,今天的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个“鱼米之乡”能和朋友们一起“荡柳叶轻舟,赏荷花秀色;游地下暗河,观洞里乾坤;登青龙宝顶,揽山水田园;进民族村寨,品民俗风情”。希望这次旅程能给各位朋友带来美好的回忆!云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篇17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坐落在丽江坝中部,玉龙雪山下,北倚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与同为笫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间中、山西平遥、安徽款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山西平遥古城):云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篇18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和“阿诗玛故乡”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一石林,它位于昆明东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石林风景区距昆明市区89千米,乘车需要近2个小时。各位朋友,在中国旅游,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到了北京登墙头,到了西安看坟头,到了桂林观山头,到了上海数人头,到了苏州看Y头,到了昆明,大家猜猜看该看什么“头”呢?对了,有朋友说了:石头!前面所提的墙头、坟头所指不用说了,而这石头指的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游览的石林。不少游客说:不到石林等于没到昆明。由此可见石林在云南旅游中的地位。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云南省的旅游标志就与石林有关,那是什么标志呢,这个迷底我们到了石林后自然就能解开。正因如此,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凡来昆明者必到石林一饱眼福。现在我们的车子已驶离市区,脚下这条路就是通向石林的安石公路,它于1991年元旦正式通车,是云甫省的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全长120千米,往东到石林,向西到安宁,连安楚、楚大公路,接滇缅公路,属国道320、324线。有朋友会问,云南有高速公路吗?有。云南省已实现以昆明为中心200千米范围内主要干线公路的高等级化,并建成昆明至高明、昆明至玉溪、楚雄至大理等高速公路。所改名为“呈贡”o元朝皇上是否真吃上宝珠梨史籍中无据可查,但我要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品尝一下我们的宝珠梨。俗话不是说吗:“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呈贡的名字真是因梨而来的吗?其实“呈贡”一词源于彝语“柴谷”,意为: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有朋友问“海湾?哪来的海?”别急,各位请往您的正前方极远处眺望,一线水光若隐若现,那就是被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有人说那应该是“湖”湾,怎么会是“海”湾呢P这个问题等一会我们见到另一个湖的时候我再给大家解答。各位是否注意到车窗外果树下土壤的颜色。对,红色。我们的旅游车正行驶在红土高原上。这土为何呈红色?云南地处低纬度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茂盛的植被及特殊的地貌条件给云南高原上的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由于云南大部分地区地处亚热带、热带,热量丰富、降水丰沛。丰沛的降水不断冲洗着富含铝、铁等金属离子的成土母质,使其中易溶矿物大量分解、流失,湿热的气候加速了土壤中铁的氧化,活动性较差的铁铝氧化物残留了下来,把土壤染成红色。我国南方特别是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大部分土壤皆为红色。那么我国北、中、西、东的土壤主要呈什么颜色呢?我告诉大家:我国东部呈青色;西北呈白色;东北呈黑色:中部的黄土高原,为黄色。这与中国道教中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的颜色相符。中为黄色,黄土高恶的野兽出来伤害人畜,便会高声呼唤。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景色,给山川风物增添了迷人的色彩。续前行,到“中虎跳”。这里喝崖排空,或直剌青天,或斜扑江口,宽阔浩荡的江水,遇到危崖的挤压与阻拦,似乎变得怒不可遏,它聚集力量,向崖石不断发起冲击,狂涛汹涌,飞瀑,嚼空,空谷轰鸣,声震山谷。江底惊涛裂岸,崖头山泉喷泻。当你在哈巴雪山腰,沿着壁间蹬道小心攀行时,常常会遇到飞泉流瀑,从你顶上掠过,犹如进入水帘洞中。沿山路前行,尺把宽的小径忽升忽降,脚下是深不可测的悬崖,谷底是惊涛骇浪的轰鸣,头上是呼啸而过的劲烈江风,逼着人靠近岩根,小心前进,偶尔碰落一个石头,便如九飞坠,很久才见到它落进江心激起的浪花!走过有斜坎的陡壁,一道银流,闪入眼底,这便是“上虎跳”。只见两山夹峙,形若两扇铁门,当中立着青黑色的虎跳石,似凶神恶煞的把门将军。金沙江从他的两侧越过断崖,凌空飞下,以雷霆万钧之力冲向崖底,又弹跳而上,形成万朵雪白晶莹的浪花,旋即化作银雨乳雾,润湿了周围的岩石草木。断崖之下,千波万涛,沸沸扬扬,回旋翻滚,如千条蚊龙搅湖闹海,似万匹银马奔腌驰聘,然后乘风而去。面对这壮丽的图景,这磅磅的气势,令人浩气溢怀。清代雍乾之际的云南诗人孙梨翁,在金沙江一诗中写道:劈开善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虎跳峡的壮美风光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背包客”来这里徒步旅行。其中:虎跳峡徒步线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主要由高路徒步线和中虎跳峡徒步线两大部分组成。虎跳峡位于香格里技市虎跳峡镇境内,距香格里拉市96公里,距丽江市80公里。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龙皤乡东北。峡谷长17千米,南岸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北岸中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中间江流宽仅30-60米。虎跳峡的上峡口海拔1800米,下峡口海拔1630米,两岸山岭和江面相差2500-3000米,谷坡陡峭,蔚为壮观。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7个陡坎,216米短距离落差。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旧时曾因山崩截断江流,至今尚有痈积物遗留。另有广东信宜虎跳峡与之同名。虎跳峡为流水地貌,落差大,水流急。20年7月15日,距离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城105公里的虎跳峡景区,大批游客观赏“超级山洪”。在与惊涛骇浪咫尺之隔,已被巨浪打湿的水制栈道上,游客们拿出手机相机拍照,大呼过殖。口头场滩抒东信宜虎跳的入口,奇石满堆,千姿百态,人只能在乱石中走,恍若置身于怪禽异兽群中。从这里至“虎口”嵯岩峭壁绵延,这里两岸峭壁耸立、中间湍水淙流。江左有仙人桥,是仿效四川栈道凿石开成的行人道,路面埼飒而窄,上为突出的岩石遮盖,下临深渊,这是锻炼人的胆量的好去处。昔日,新嫁娘乘轿返夫家,惯例是途中不能下轿的;但到了这里,也得破例下新步行,过了这险道再乘轿,故又名新人桥。桥下是深潭,旧名大岩,据说渔人也莫测其深度,肥美大鱼捉不完,石屋上有一个石洞,叫大王洞,又名“翼王宫”,曾为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所居。明万历四年(1576年)罗旁战役中,他在这里抗击两广总督凌云翼所派遣的高州参将陈璘的征讨,英勇牺牲。瑶民在虎跳口建一座庙纪念他,现庙己废。虎跳境地还有金锁、石狮、谷仓、盐仓、石象、插剑台等名胜,江岸有仙人床、闸门等古迹。附近有“五马归槽”名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