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1720055       资源大小:683.26KB        全文页数:14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docx

    备案号:T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TDT××××-×XXX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echnica1.regu1.ationofthethirdnationwide1.andandresourcessurvey(报批稿)××××-××-×X发布×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前12344.14.24.34.44.54.64.755.15.25.35.466.16.26.36.16.577.17.27.37.488.I8.28.38.48.5言IV范阚1规范性引用文件1缩略谱1总体原则与要求1目的与任务1土地分类2调查精度2数学基础3基本调杳单位3步骤3计量监位3网查界线及控制面积确定4界戏如成4界线来源4调有界战4控制面积4准符工作4制定方案4人员培训5开展试点5资料准备5仪器、工具和设备准备5DoM6遥感数据选取要求6ROM比例尺6DoM精度指标6Dm1.制作7内业信息提取8信息提取内容8解译标志建立8信息提取范国8信息提取方法98.6调查底图制作99土地权属调查99.1 调杳内容99.2 调查方法910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杳910.1调查内容1010.2地类调查1010.3谓查接边1110.4田坎Wj查1210.5图遂举证1210.6面枳计算1311 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有13U-I典查底图制作1311.2 地类调查1311.3 城钝村庄范围界定1512 专项用地调查1512.2 专用地谓查内衣1512.3 耕地细化调查1512.4 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1512 .1永久范本农田调杳1613 .5耕地质房等级调查评价和挑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1613 数据库建设1613.1 基本内容1613.2 总体要求1613.3 县级国土调查数据库1614 统计汇总17U.1面积统计1714.2数据汇总1815 成果核查及数据库城量检查1815.1 地类核查1815.2 数据库质量检查1816 统一时点更新1916.1 统一时点1916.2 主要任务1916.3 更新方法及要求1916.4 数据乐增阮更新2016.6 地类核杳与数据库质处检查2017 主要成果2117.1 县级调食成果2117.2 汇总成果2118 成果检杳2218.1 调查成果检查2218.2 汇总成果检查23附录A(规范性附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分类24附录B(规范性附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三大类对照表35冏录C(规范性附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图式37附录D(规范性附录)图幅理论面积与图理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IH冏录E(规范性附录)图幅理论面枳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89附录F视苞性附录内业佰息提取相关表91冏录G规范性附录)国土调查记录表(电子手簿)93附录H(规范性附录图斑标注内容及代码95冏录I(规范性附录)旧坎系数测算表96附录J(规范性附录专项用地冏查标注内容及代码98附录K(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枳汇总表及有关统计表99I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化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自然资源部调查监测司.本标准主要起单人;而廷利、朱国华、李宪文、冯文利、畅地、张炳智、白谈、李万东、周连芳、曾珏、白晓飞、温礼、李琪、辛丽能、胡小华、梁标、裔莉、张嘉、黄亮、姜开勤、赵H5、牛春盈、袁金、滕学伟、黄家林、宋英秘.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1范囹本标准规定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词查的总则与要求、土地权属彻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恢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专项调查、数据库建设、统计汇总、成果核查及数据库顺量检杳、统一时点更新及成果等.本标准适用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自(以下简称“三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3989-2012国家她本比例尺地形图分锚与编号GBZT15968-2(X)8遥运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H/T1008-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OOO数字高程模型TDZTIWI-2012胞籍调食规程TDT1016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DEM数字卷程模型Digita1.E1.evationMode1.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1.OrthophotoMap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niwtionSystem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1.oba1.NavigationSate1.1.iteSystem4总体原则与要求1. 1.1目的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杳成果她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国土资就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佶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信结构性改革、宏视网控、自然费源管理体制改班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熨、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i殳等各项工作的脩要。4. 1.2任务5. 1.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谓查和城巾、建制镇、村庄(以下的林域钺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直,交清全国城乡各类上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6. 1.2.2土地权M调件.将城镇国行建设用地范用外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量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中,对发生变化的开展补充调杳。7. 1.2.3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主要包括耕地细化调查、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谓查、永久At本农田调戊、耕地质瞅等级调自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杳评价。8. 1.2.4国上调查数据库建设,起括林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调杳数据库,建立各级国土调食数据分析与共享服务平台。9. 1.2.5成果汇总.主要包括数据汇总、成果分析以及数据成果制作与图件编制等工作。4.2土地分类4.2.1 土地分类采用寸第三次全国国上网查工作分类(以下简称工作分类.工作分类以GB/T2101X2017为葩础,对部分地类进行了细化和归并,具体分类的编码、名称及含义见附录A.4.2.2 对商业银务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进行归并或细化,具体见附录A发A.2.4.2.3城市、建制恢、村庄等用地分类见附录表A.3.4.2.4工作分类与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对照表见附录B.4.2.5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图式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4.3调查精度4.3.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采用优于1米分第率覆前全国的遥感影像资料:城慎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采用优于0.2米分辨率的航空遥感影像资料.4.3.2嫌小上图图班面积冏查最小上图图斑面枳府符合下列要求:a)也设用地和设施农川地实地面积2W)mb)农用地(不含设施农用地)实地面积40OmJc)其他地类实地面积600m?.荒漠地区可适当减低精度,但不应低于150011.d)对于有更高管理需求的地区,建设用地可适当提高彻查精度.4.4数学基础4.4.1平面坐标系统大地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4.4.2高程系统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4.3投影方式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口格投影.1:2000、1:SOO0、1:10000比例尺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3得分带。4.4.4分幅及编号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41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圜在各比例尺标准分幅及编号应符合GBZT139映2012的规定.标准分帼采用国际1:1000000地图分幅标准,各比例尺标准分幅图均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采用经.纬度分幅.标准分帕图编号均以IJ(XX)(XX)地形图编号为基础采用行列编号方法.4.5基本调查单位县级行政辖区.4.6步骤4.6.1准备工作。包括方案制定、人员培训、资料收集、仪器设备准备等.4.6.2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确定.4.6.3DOM制作及内业信息提取.4.6.4土地权房调查,4.6.5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圜查.4.6.6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态.4,6,7专项用地调交。4.6.8各级数据冰建设,4.69统计汇总。46.10成果整理与分析.包括调查资料整理、图件娟制、成果分析、报告端写等.4.6.11成果检查,包括自检、预检和核查等.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枳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陵(hms)和由。5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确定5.1界线组成调查界线以国界线、零米等深纹(即经修改的低潮线)和各级行政区界线为基础组成.调查界线仅用于面枳统计汇总,与之不相符的权属界我予以保附”5.2界线来源5.2.1国界采用国家确定的界线.5.2.2杏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界、台湾省界采用国家确定的界战.5.2.3零米等深线,采用国家确定的界践,5.2.4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全国陆地行政区域勘界成果确定的界规.乡M级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各县(市、区)Ai新确定的界践,5.2.5各级调杳界税应继承最新年度土地变更调农界戏,如有变化依据相关资料调整。5.3 调查界线5. 3.1国界线依据主管部门最新勘界资料调整.6. 3.2零米等深线(含海岛),依据主管部门最新海洋基础测绘成果调整。7. 3.3省、市(地)、县徼冏查界税,依据各级民政部门行政区划网整相关文件调整.8. 3.4乡(镇)级调查界线,依据县(区、市)人民政府相关文件调整.5.4 控制面积5.4,1依据调行确定的坐标系、比例尺和调钝控制界践,制作标准分闱控制界戏图,以图幅理论面枳为控制,按冏录D的DJ计算图幅内各区域控制面积(即破幅面枳)。5.4.2依据标准分幅控制界找图制作本调隹区域£图福在论面根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8(见附录E),计算本调查区域控制面积.冏查区域控制面积为本调查区域内所有整幅和破幅图帕面积之和.整两图帼理论面积可按附录D的D.2计算.也可从附录D的表D.2-D.4中查取.6准备工作6.1制定方案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埔制本地区第三次国土调电方案方案内容包括调查区基本概况、目胡任务、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喝查准备工作、内业数据处埋、外业实地门衽、内业整理建库、成果质量控制、调者主要成果、计划进度安排,现织实施等.62人员培训在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前,各地对参加询查的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任务和主要内容、统一地类标准和成果要求、规范作业程序和调查方法、确定遍查原则和工作纪律,保证调查工作进度,确保调查成果质fit.63开展试点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电点针对工作流程、技术方法和要求等方面开展隅查试点工作.64资料准备6.4.1基础调查奥料6.4.1.1界线资料.包括国界线、零米等深线、行政区域界线等资料.641.2遥感资料,近期航空、航天遥照图件和数据等资料。6.4.1.3基础地理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地形图、DEM、地名等基础地理资料.642权属调查资料64.2.1农村集体土地所行权确权登记成果,6.4.2.2城镇国有建设用地以外的国有土地使川权登记成果.642.3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B、4土地权1«界战争议原由出等调查成果,6.4.2.4其他相关权眄资料.643地类调查资料包括黑土地两在数现阳、已有土地利用图、冏龙手海、困坎系数测算原始资料等地类调查相关图件、表格、文本和数据库等.644城销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收集城慎利调查范围内的地库调查、地名地址、城恢村庄现划、城镇村庄大比例尺地形图、土地审批、土地供应、土地登记、上地整治、国土执法监察等其他相关资料。6.4.5土地管理有关资料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整治、土地执法等图件、数据和文字报告资料,6.5仪器、工具和设备准备包括GNSS定位测址设备、皮尺.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通信设备、手持激光测距仪、全站仪、软件系统,以及交通工具等,7DOM71遥感效据选取要求遥感数据选取满足卜列要求:a)光学数据单.景云当址一般不应超过10%(特殊情况不应超过20%).且云雪不能覆蠡重点洞查区域:b)成像侧视角一般小于ISJ鼠大不应超过25°,山区不超过20。;c)圜查区内不出现明显喔声和缺行:d)灰度范用总体呈正态分布,无灰度值突变现象;O相邻景影像间的重心范阚不应少于挖景的2%.7.2DOM比例尺721航空影像比例尺基于数码和机航空摄影时,DOM比例尺与数码相机像素地面分辨率的时应关系见表1-表1不同比例尺DOM与数码相机像素地面分辨率对应关系单曲:mDOM比例尺数码相机像索地而分辨率1:500优于0.051:1OOO优F(U1:2OOO优于0.21:5OOO优F0.41:10000优于0.8722航天影像比例尺采用航天遇博数据制作DOM比例尺马原始数据空间分辨率的对应关系见表2。表2不同比例尺DOM与航天遥感数据空间分蝌率对应关系单曲EDOM比例尺数据空间分辨率1:2COO0.51:5OOO11:100002.57.3DOM精度指标7.3.1平面位置精度按照GB/T15968-2008,DOM地物点相对于实地同名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表3之规定.特殊地区可放宽0.5倍.规定两倍中误差为其限基.表3DoM平面位置精度单位:mDOM比例尺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1:5000.300.*101:1OCO0.600.801:2Qoo1.201.601:5Qoo2501751:10OOO5.007.507.3.2镣嵌限差7.32.1利用航空影像制作DoM时,像片或影像之间镶嵌限差见表4<表4像片或影像雄嵌限差单位ImDOM比例尺平地.丘陵地山地、岛山地1:5000.10.151:1OO1.0.20.31:20000.40.61:5OO1.1.01.51:100002.03.07.32.2利用下星影像制作DoM时,景与景之间的镶嵌限号见表5。表5景与景镣嵌限差单位ImIjOM比例尺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1:20001.01.61:50002.54.01:10«005.08.07.323利用不同分辨率影像(包括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制作DOM时,二者之间的接边限差见去5。7.4DOM制作74.1航空DoV制作依据国家航空摄影涮址及正射影像图制作相关标准,恻作航空DOM.7.4.2航天DOM制作7.4.2.1平面控制平面控制点GNSS接收机等仪器实测,或从分疥率、比例尺优于预校正遥感影像的己有DoM、地形图上采集.7.4.2.2高程控制采用近期相应比例尺DEM为高程控制.DEM应满足CH/T1008-2001中有关规定.不同比例尺DoM与DEM比例尺对应关系见表6,表6不同比例尺DOM与DEM比例尺对应关系DoM比例尺DEX1.比例尺1:20001:100001:5OOO1:100001:10000I:】OOOo或I:SOoOo7.4.2.3图像处理742.3.1.根据数据获取情况,以单景影像、条带影像或区域影像为单元,采用物理模型或有理函数模型进行几何纠正.重采样方法采用双线性内插或三次卷枳,重采样像元大小根据原始影像分辨率,按0.5m的倍数就近采样.7.4.2.3.2.影像要求纹埋清断、色网均匀,无史修和模糊等现象,地物层次丰富、边界明显。融合或多光谱影像模拟自然真彩色,JX实反映当时地类光谱特征7.4.2.3.3.重穆区影像纹理度一致.当影像时相相同或相近时,要求整体光谱特征一致:时相差距较大影像.允许存在光谱差异,但慎嵌或接边处应过渡白然,同一地块光谱特征一致.74.3DOM制作单元DOM以县欲整区为制作总元,按照外扩不少于50个像素、沿最小外接矩形祓切.根据县级辖区内影像间镶嵌和接边情况,通过镶嵌规、接边战及外国县级行政界线组成的若干矢,闭合面,并在年个闭合面内记录所使用影像的展本属性信足,以此制作DOM影像信息文件。8内业信息提取8.1 信息提取内容在最新DoM基础上,按照工作分类,依拉:影像特征内业逐地块判读土地利用类型,提取土地利用图斑.8.2 解译标志建立根据区域白然地理、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类型及土地利用结构、分布规律与擀作方式等情况建立网查区典型地类解译标志.8.3 信息提取范围以县级行政描区为单位,全区域比对提取.8.4 信息提取方法通过逐地块分析三调DOM纹理、色调、区位、附着物和周边环境.按照三调内业信息提取分类标准判读图理地类,依据影像特征提取土地利用图班.并对比原土地调查数据库地类将内业提取的土地利用图理分为与数据库地类不致的A类图斑和与数据库地类一致的B类图理.8.5 变化信息表达8.6 5.1图斑编号以县级行政整区为总位,按照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I”顺序编号,每个图斑的编号均具行唯一性.8.7 5.2图斑属性表建立与DOM数学基础相致的内业提取图斑矢量数据层及屈性衣,全面记录提取图斑的相关胧性.内业提取图斑类型、标注及含义见附录F.86调查底图制作以县级行政修区为单位.在DoM上套合内业提取的土地利用图斑及区县行政界线、集中建成区界战,以工程文件形式制作标准化调变底图.8.8 土地权属泄查9.1 调查内容利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城钝国有建设用地范M外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国土调杳成果中,结合相关资料,对发牛.变化的开展补充得者。9.2 调查方法9.2.1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和其他相关登记成果,以及合法有效的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城慎国行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线落实在国土网杏成果中.城镇内部的国有十地使用权界税不调查上图.城试内部街道行政界蹑两杏上图.9.2.2在权属界线上图过程中,因成图精度等客观因索,部分权M界线与遥感影像产生位移的,根据协议书等描述转至相应位汽,9.2.3土地权属状况或界址发生变化的,按照TD/T1001-2012等相关技术要求开展补充调查后上图。10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0.1调查内容以调查底图为基础,实比调连每块图斑的地类、位置、池阚、面枳等利用状况.10.2地类调查10.2.1地类图班10.2.1.1单一地类的地块.以及被行政区、城镇村庄等调查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以。城铤村庄内部同一地类的相邻宗地令并为一个图班.10.2.1.2地类图现编号统一以行政村为IR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1”顺序编号.102.2地类图斑划分及表示10.2.2.1按工作分类末级地类划分图随,10.2.2.2周查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分割的地块形成图B1.10.2.2.3当各种界线威合时,依调查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的高低顺序,只表示商一号界然10.2.2.4沿海图图的陆地侧界线应与海岸线一致,10.2.3图斑地类认定102.3.1依据工作分类,按照图斑的实地利用现状认定图斑地类.10.2.3.2三调不再新认定可词整地类.对原有可词整地类图Pb实地现状为耕地的.按拼地时查:对实地现状为非耕地的,羟所在县级自然资源主首部门和农41农业主管部门共同评估认为仍可快更为拼地的,可继续保留可网整地类地性:难以恢兔成耕地的,按实地现状调杳,10.2.3.3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按实地利用现状谢查和认定地类.10.2.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格时使用的土地,按图斑原地类阿查认定地类.10.2.3.5光伏发电的光伏板用地按原胞类调镀.10.2.4图班调查方法10.24.1依据调查底图,实地逐图斑调查图斑地类.谓绘图班边界.蟋正国家内业提取的图现界线.当有更高精度航空影像时.也可根据其影像特征调绘图理边界.陶绘图龙的明显界蹑与DOM匕同名地物移位不应大于图上Q.3mm,不明显界线不应大于图上1.0mm.10.2,4.2对胖像未能反映的新增地物应进行补测,有条件地区采用仪器补测法使用高精度测M设备进行补测,条件不具备的地区也可枭用简易补测法。补测的地勘点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应大于25m,山地不应大于3.7Sm,最大误差不超过2倍中误差.10.2.4.3填写国土调查记录表(电子手簿)i(见附录G),记录图斑地类、权属和其他属性信息。IO10.2.5线状地物调查10.2.5.1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河流和沟渠等线状地物以图理方式调查,坐落单位、权属单位、地类均一致的及宽度、走向地本一致的,划为一个雄性地物图斑上图。10.2.5.2线状地物词查应充分利用交通及水利等部门的相关资料,保证道路和水系的连通性。城状地物发生交会时,从上向卜仲视,上部的城状地物连续表示,下压的战状地勒断在交叉处。10.2.5.3线状地物边界应依据影像特征留绘,对宽度较小的农村道路或沟架等影像不能准确调绘的,可依据原有单线线状地物的走向和宽度以图掰的形式上图.10.2.6图斑标注10.2.6.1郴地种植属件标注.根据耕地的实际利用状况,按照附录H.1标注,耕种GZ、休粮一XG、临时种校园木一YM.临时种植林木一1.M、临时种植牧草一MC、(&时坑城一KT、林根间作一1.UZ、观学园艺一GSYY、速生林木一SS1.M、绿化草地一1.H、未耕种一WG-10262种植园用地细化标注。对林业部门调Sf的林区内的种植园用地,按种植园用地调杳,如果原土地调杏数据库是林地,按冏录H.2标注,林区种植园用地一1.QYa10.2.63草地标注。对灌木发盖度大于等于30%小于40%的草地图周,按附录H.3标注,灌丛草堆一GCCD。10.2.6,4工业用地细化标注。根据工业用地的实际利用状况,按附录H.4标注,火电工业用地一HDGY、钢铁工业用地一GTG丫、煤炭工业用地一MTOY、水混工业用地一SNGY、玻璃工业用地一B1.GY和电解铝工业用地一D1.GY,10.2.6.5城侬村及工矿用地标注.对城市、建制钝和忖庄范围内的地类图斑,按照附录去A.2标注,城市一201、建制钻一202或村庄用地一203,城钺村庄外部的采矿用地、盐IH,空闲他和特殊用地应按实地利用现状调在标注,盐田及枭矿用地一204或特殊用他一205;城锹村庄内部的采矿用地、盐田、空闱地和特殊用地根据其坐落标注,城市一201、建制恢202或村庄用地203.对城市、建制镇和村庄范附内的独立工业用地分别标注为*'20IA"、“202A”和2()3A".10.3调查接边10.3.1省级和地市级负责组织共睇区范围内相关地市级和县级阿爸单位的调查接边工作.第一:次全国国土网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三调办“)负费组织各省开展诩查接边工作。10.3.2依据影像辅助实地调钝,对不【可行政区界践两蚪公路、铁路和河流等至要地刿进行接边,确保重要地物的切通性:刻影像反映明显的地物界筏进行接边,保证同名博物的一致性:刻地类、权属等属性信息进行接边,保证水库、河流、湖泊、交通等重要地物网查信息的一致性.10.3.3当行政界线两例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0.6mu不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2.0m时,双方各改一半按边:否则双方应实地核实接边。10.4田坎调查10.4.1总体要求IH坎调查采用系数扣除方法进行调变。来用更高ii查精度的区域,田坎也UJ按图掰调S.但应保证有级周杳将收标准统一.第二次全国土地得查利算的田坎系数,如无特殊变化可继续沿用,也可由省级统始线虫新测算本省的田坎系数,测算方案及结果上报的案,10.4.2系数测算10.4.2.1端地坡度分级耕地分S个坡度奴(上含下不含)坡度W2的视为平地,其他分为悌IHM联地两类.耕地坡度分级及代码见表7。表7耕地坡度分级及代码坡度分IS22'-6,6''15-15-25,>25-坡度级代码123A510.4.2.2国上调育数据库他成后,依据DEN1.生成坡度图,套合耕地图掘,牛成耕地坡变图,计驾不同坡度级的梆地面积.10.4.2.3耕地田坎系数测算104.2.3.1.坡度大于2”时,测算耕地田坎系数。10.4.2.3.2.按耕地分布、地形地皎相似性等特征,对完整省(区、巾)物区分区.区内按不同坡段级和坡地、梯H1.类型分组,选择样方、测算系数.样方应均匀分布,每组数出不少于30个,单个样方不小于0.4h11.10.4.2.3.3.实测样方中的田坎面积,计算样方用欧系数,即国坎面枳占扣除其他线状地物后样方面积的比例(%)(见附录I)*10.4.2.3.4.当同组样方田坎系数相对集中、最大值不超过最小值的30%时,取其算术平均数,作为该组H1.域系数.10.5IS班举证10.5.1图斑举证要求1051.1实地拍摄包含定位坐标和拍掇方位角等信里的图现举证照片,报送至统举证平台,10.5.1.2地方实地调查认定地类与全国三调办内业判读地类不一致的图斑,落实地举证.对影像未能反映,地方补测调育的新增地物需实地举证,10.5.1.3由点地类变化图斑原则上施实地举证.包括相对于蟆上惚询杳数据麻新增的建设用地和设脩农用地、原有耕地内部二级地类发生变化的.以及原有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的图斑.105.1.4对城镇村内部涉及建设用地细分类型的图施,无需举证;对于由于纠正精度及图理综合等原因造成的偏移、不够上图面积或狭长地物图理,可不举证:对同一条道路或沟渠等线性地物的图掰,可选择典型图掰实地举证,其他地段瞽注说明无人类生活活动的区域,如沙漠、冰山、森林、戈壁等无人区,影像可以划断地类的,可不举证。10.5.2举证照片拍搔要求10.5.2.1举证照片应在图斑实地拍摄拍炎方向能够反映图理实际利用现状.10522举证照片包括全景照片、局部近景照片、城构筑勒内部和农用地及未利用地的利用特征照片三类。对调杳地类与影像不一致区域应拍扬局部近景照片举证,根据需要拍摄农作物特征或新埴建设用地内部以及设施农川地内部等利用特征照片举证。10.6面积计算10.6.1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10. 6.1.1图用面根与图斑地类面积一致,按田坎系数扣除的耕地图切面枳除外,11. 6.1.2图斑面枳按附录D的公式及要求计以,12. 61.3按出坎系数扣除的耕地图班地类面枳为耕地图掰面枳减去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13. 6.2田坎面积14. 6.2.1实测的田坎面枳计比方法与图囱面积计宽方法一致,15. 6.2.2按系数扪除的田炊而枳.等于桥地图斑面积与印坎系数的乘积.11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5.1 调查底图制作15.1.1 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底图制作以DOM为基础,结合地籍调在、地名地址、城镇规划图及地形图等宽料,采用数据转换、抽取或数字化等方法,制作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底图.16. 1.2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笠底图制作以DoM为屉础,结合村庄地籍调查,地名地址、土地整治等资料,采用数字化或数据转换、抽取等方法,主要绘制村庄调查范围内的公用道路、水塘、成片林木等村庄土地利用框架,制作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网查底图“16.1 1城钝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IS应依据工作分类,划分土地利用现状图斑.16.1.1 城镇村庄地类图应的上图面积按照本标准第4.3.2的规定执行.16.1.2 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图斑调查16.1.3 .1ISsi调姥以城镇内部土地利用调查底图为基础.按照工作分类,依据城镇宗地的用途,参照城镇规划的功能分区等,结合影像特征,绘合判定土地利用类型.合并土地利用类型一致的宗地初步调绘城慎土地利用现状图斑.a)特大型的企评业单位,内部土地利用类里明显不同且分割的界线(如市政道路、河流等)明显的,可以依据工作分类划分成多个图b)城彼内部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等市政道路用地按照城加村道跖用地图班调杳。C)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内部道路妇并到坐落图现.d)临街门面等,归并到城钺道路外的相邻图斑,O城镇内部符合上图面积要求的耕地、种掖园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其他土地图风等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杳。O城镇内部的全部图班.属于城市的标注“201”,属于建制做的标注-2()2-.11.2. 3.2外业核实参考城市地形图单位注记、土地审批、土地供应、土地登记、土地整治、国土执法整察和其他相关资料,站合实地在勘,核实城钺土地利用现状图珥的准确性。针对外业核实发现的问遨,修正城钺土地利用现状图斑边界和地类属性等内容,11.2.4 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图斑调查11.2.5 .1图班调绘以得查底图为基础,依据村庄地籍谢杳(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皆等成果,按照工作分类,结合影像特征,判定土地利用类型,初步网绘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图理.a)村庄内部邮过上图面积的耕地、种植园用地、林地等土地按土地利用现状图典调绘。b)房前屋后不够上图面积的空地、晒场、树木及宅基地之间的通道等可归并到相邻的宅基地图掰.C)村庄内部符合上图面枳的水塘宜按照使用特征,以生活用水为主的水塘可归并到相邻的建设用地图训,以农业生产用水为主的水域应调绘坑地水面。穿越村庄的公路、河流、铁路等,宜按照10.2.5的要求调查,不宜作为村庄内部的图斑进行调绘,c)村庄内部的全部图理应标注“203”属性.11.2.4.2外业核实利用村庄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承包羟营权登记、林权登记、土地整治、国土执法监察和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擀.结合实地查勘,核实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图班的准确性.针对外业核实发现的何起.修正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图理边界和地类属性等内容.112.5城乡土地利用现状图斑衔接11.2. 5.1衔接内容以门查底图为基础,衔接城乡土地利用现状图斑,近点做好城镇村庄调查范困与农村士地利用现状网查范围、国有土地图图与国有土地图理、国有土地图理与集体所有土地图斑、佻体所有土地图斑与集体所有土地图殂、城镇村庄道路图班与农村道路图斑等界税位置和展性内容的衔接.11.3. 5.2衔接要求11.4. 5.2.1.城镇村庄土地调查范圉、界线与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询查范阚、界线应无健的接.11. 2.5.2.2城锹村庄内部上地利用现状图好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现的地类应无鳍衔接.11.2. 5.23.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图地与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斑相互衔接时,应以低精度图龙界线服从高精度图斑界线位置为原则.在允许误差范阚内应踪合考虑图斑衔接的网滑性和协调性.11.3. 5.2.4,城钺村庄道路与农村遒路相互连通时,应各自独立划定图斑.同时要保持道路农现时的完整性.11.4. 镇村庄楚国界定城市201、建制钠(202)、村庄203)范困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划定。城市(201)、建制钝(202),村庄(203)范围界线,按照单独图层方式录入国土倜查数胡阵.12专项用地调查12.1 专项用地调查内容包括拼地细化调伐、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杳、永久基本衣用调杳、耕地桢球等级调查评价和拼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12.2 耕地细化调查参考相关部门的有关资料,根据新胞的位祝和立地条件,开展耕地细化调农,细化标注内容见附录J.12.3 3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12.4 .1调查范圉包括部综合伯息赛管平台处设用地批准范围界蹑内图班.12.5 3.2调查方法按照实地现状,全面查清”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范的内土地的地类,分布和权属状况.12.6 永久基本农田调查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落实在国上调变成果中,杳清永久基本农田范用内的土地的实际利用状况.12.7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在耕地质城调直和怦价的基础上,将最新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杳评价和科I地分等定级评价成果落实到国十.冏查成果上,对评价成果进行更新完善.13数据库建设13.1 基本内容国土调杳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专项调杳、胡础地理、DOM、DEM等信息,具体参见TD/T1016.13.2 总体要求13.2.1县拨国土调/数据底建设按照TD,T1016执行,以完整县级行政轼区为单位,依据国土调杏结果,建立一体化的国土调杳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调食数据、权加调杳数据与专项用地调锂数据应一体化住屋,保证各类国土调农数据成果的衔接,13.2.2国上调置数掘障建设应同步建立数据原管理系统.数据底管理系统可以管理十.地利用现状网查数据、权属调15数据、专项用地隅杳数掘、遥感影像等栅格数据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支持国土调也公开数据格式,具有数据导入导出、格式转换、编辑处理、告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及更新等功能,可实现各级国土调件数据库之间的互联共享和及时更新。13.2.3县级数据库成果经逐级检食、组织和整合后,建设市地、省、国家各级国土调查数据库,并建设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3.3县级国土调笠数据库13.31图形数据采集13.3.1.1根抵外业啊查结外,以各类谓杳界线为控制,结合内业资料进行图形矢量化工作,形成全区域所有冏查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于电子化外业数据,外业采集要索在导入数据库的过程中不应有要素丢踊和便置偏移的情况.13.3.1.2图形数据按照TD/T1016规定内容采集,包含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泰、权属数据采佻、专攻川地调If数据采集、不致图形处理四个步骤.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图理边界由国家统一采集,其余调查成果由县欲采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权属漏查数据、专项用地调杳数据图形边界不衔接的,血绪合影像、外业调查、权属协议书等手段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