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资源ID:1712298
资源大小:14.0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理解、收集资整理提高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伟人精髓并学以致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建国艰辛和各族人民百折不挠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大会,工业科技的发展等概况,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祖国的飞速发展。课时安排:3课时第二课时学习内容:保家卫国独立自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及意义,知道我国在这次战争中以弱胜强的原因,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德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2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对比分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以及新中国的外交成就。3 .行为与习惯:学会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见解,通过对事物进行对比分析,认识感悟理解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的能力。4 .情感与态度:感受英勇无畏、舍身忘死、保家卫国的精神并立志报效祖国。为新中国能够走上世界舞台感到喜悦与自豪。教学重点:了做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及意义,了解建国初期外交政策及外交成就。教学难点:感受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舍身忘死、保家卫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的初心和决心。教学准备:1、黑板、板贴,教师课前制作课件、视频资料,2、学生课前收集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外交家取得外交成就的故事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情感铺垫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启发思考:抗美援朝是一场怎样的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群怎样的战士?出示课题:保家卫国独立自主【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顺势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后面新知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二.探究抗美援朝经过与意义,感受志愿军保家卫国的精神。1、回顾抗美援朝背景,激发保家卫国使命感。(1)该不该打?一一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举,国家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为什么又要卷入朝鲜战争?出示PPT:请学生阅读教材P79页第一段内容,自主思考后与小组成员交流:为什么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我国东北和朝鲜接壤,唇亡齿寒郑!况且东北领土和百姓已经遭到了美军空军的轰炸,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安全。(2)能不能胜?一一我们新中国才成立不久,刚刚从战争的苦难中解脱出来,综合力量还很薄弱,又要投入战争,而且面对的是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如果打的话,很难打赢啊!学生围绕此次战争输嬴后果自由发言。过渡:怎么办?面对如此艰难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权衡,终于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2、分析敌我双方军力悬殊,感受战争惨烈和胜利来之不易。(1)为了保卫新中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志愿军毅然奔赴朝鲜,但迎接他们的敌人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对比感受一下,请看:PPT出示中美双方军事装备和物质装备对比表思考后交流:看完这个表后有什么感受引导:我国刚成立不久,国力并不强盛,跟美国军事装备比起来,相差不是一倍两倍而是几十倍到几百倍,力量对比悬殊太大!要想获胜太难了,简直比登天还难!(2)那战争最后的结果究竟怎样?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在一致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中国志愿军经过两年零九个月苦战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迫使美军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3、感受伟大的志愿军精神,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萌芽。中国志愿军又是凭什么以弱胜强,赢得了这场战争?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园去寻找答案吧!出示PPT:阅读教材P79页活动园,思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谁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观看PPT视频烈火英雄邱少云,从视频中,你看懂了什么?拓展延伸:你们还知道哪些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观看PpT视频战斗英雄黄继光特级英雄杨根思,你能想到用哪些词语为我们的英雄点赞?不怕牺牲,视死如归坚守阵地,同归于尽出示PBT9和PBT1.0,思考:中国志愿军为什么能以弱胜强?师生小结:那些为了保卫祖国捍卫和平而不怕流血、不惧牺牲的志愿军战士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让我们向这些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5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坚定国家自信。(1)学生阅读教材P79页相关链接,思考: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有什么意义?观看PPTII徐焰将军报告和PPT12郭继承教授演讲,有什么感受?汇报交流,师生共同理解感悟。(2)观看PPT13,师生共同小结: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粉碎了帝国主义扩大侵略的野心,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向全世界证明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及返了!更说明一个觉醒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设计意图】四个环节层层深入,让学生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重大意义,同时通过中美军事物质力量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艰难,更加烘托出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保家卫国,视死如归,以弱胜强的坚毅品质和革命大无畏精神!三、了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能够走上世界舞台感到喜悦与自豪。1,新中国外交政策,立场鲜明扬国威。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过过程中发生了几件大事件,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看一看。<1)学生阅读教材P80页和平外交政策相关内容,思考: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2)出示PPT14日内瓦会议、PPT1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意义。(3)出示PPT16万隆会议,了解“求同存异”方针在国际上的影响。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汇报:新中国的一系列外交政策有什么影响和作用?(4)小结:中缅日内瓦会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战,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印联合万隆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出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包容尊重。2、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华儿女倍感自豪。<1)重返联合国:学生阅读教材P81页相关内容,思考:中国何时重返联合国大舞台?中国在联合国地位如何?出示PPT1.7中国重返联合国讥学生讨论交流。小结:1971年10月25日中国重返联合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逐渐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2)外交故事议一议: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说明了什么问题?P81页活动园赏析;视频欣赏,出示PPT18小球转动大球。拓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巳经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对此,你有何感想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极大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天在联合国的各个机构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代表的身影。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强力量。【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议一议中体会到了祖国的独立自主、日益强大,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四、课堂小结,升华情感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学习了志愿军战士不怕流血牺牲保家卫国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了解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不管在什么时期,你们都要以史为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五、板书设计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一保家卫国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