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账实操-康复器材生产企业的账务处理实例.docx
-
资源ID:1711721
资源大小:13.2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做账实操-康复器材生产企业的账务处理实例.docx
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康复器材生产企业的账务处理实例一、原材料采购1 .现款采购钢材、塑料等原材料借:原材料一钢材等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2 .赊购原材料借:原材料一钢材等贷:应付账款一供应商名称二、生产过程中的账务处理1 .领用原材料投入生产借:生产成本一直接材料贷:原材料一钢材等2 .计提生产工人工资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 .车间发生的水电费等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一水电费等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4 .月末将制造费用分配转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一制造费用贷:制造费用一水电费等各个明细科目三、产品完工入库1.产品完工入库借:库存商品一康复器材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四、销售康复器材1 .现款销售康复器材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贷:主营业务收入康复器材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若适用)2 .赊销康复器材借:应收账款一客户名称贷:主营业务收入一康复器材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若适用)3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康复器材五、固定资产相关账务处理1 .购买生产设备借:固定资产一设备名称贷:银行存款2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借:制造费用(生产设备折旧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办公设备折旧计入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六、期间费用账务处理1 .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借:菅理费用一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一工资2 .支付广告宣传费借:销售费用广告宣传费贷:银行存款七、缴纳税费1 .缴纳增值税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2 .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一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缴纳时:借:应交税费一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八、年末盘点1 .盘点发现康复器材盘盈借:库存商品康复器材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查明原因后,经批准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2 .盘点发现康复器材盘亏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商品康复器材查明原因后,经批准处理:属于正常损耗: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人为过失: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管理费用(扣除赔偿后的部分)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以下是一个康复器材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实例:一、企业基本情况假设"康复科技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康复器材。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团队,本月计划生产康复器材500件。二、成本分类及核算方法1 .直接材料成本钢材、塑料、电子元件等主要原材料。本月采购钢材花费10万元,塑料5万元,电子元件8万元。核算公式:直接材料成本=(各种原材料采购金额2 .直接人工成本生产工人工资。公司有生产工人30名,平均每人月工资为6000元。此外,还有技术人员参与生产指导,工资共计5万元。核算公式:身妾人工成本=(各岗位人员工资13 .制造费用(1)设备折旧费:生产设备原值为200万元,采用直线法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则每月折旧费为:200×(1.5%)÷10÷12=1.58万元。(2)水电费:本月水电费支出1万元。(3)车间厂房租赁费:每月2万元。(4)维修保养费:本月花费5000元。核算公式:制造费用=设备折旧费+水电费+车间厂房租赁费+维修保养费等。三、成本核算过程1 .计算总成本直接材料成本=10+5+8=23万元。直接人工成本=30×6000+50000=23万元。制造费用=1.58+1+2+0.5=5.08万元。总成本二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23+23+5.08=51.08万元。2 .计算单位成本本月产量为500件,则单位成本=总成本÷产量二51.08÷500=0.10216万元/件,即1021.6元/件。四、成本分析1 .成本结构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占比=23÷51.08×100%45%。直接人工成本占比=23÷51.08×100%45%制造费用占比=5.08÷51.08×100%10%o通过成本结构分析,可以看出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大。公司可以考虑优化采购渠道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以隔氐人本。2 .成本控制建议对于直接材料成本,可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同时,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浪费。对于直接人工成本,可以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合理安排生产任务,避免人员闲置。对于制造费用,可以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降低维修成本;合理控制水电使用,节约能源费用;优化车间布局,降低厂房租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