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探析与讨论案例》12000字(论文)】.docx

    • 资源ID:1702445       资源大小:78.2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探析与讨论案例》12000字(论文)】.docx

    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分析与讨论案例目录第1康帚新公3财务造13.1康新公康及康公投资集团介绍120.82%43.2 康得新公司造假窠件始末43.3 康得新造假事件危害6第4康出新案例分析与讨论74.1 康行新财务造假手段分析74.2 康得新财务西假内部成因分析94.3 康得新财务造假外部成因分析13第3章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概况3.1 康得新公司及康得投资集团介结XU康得新公司管介2001年8月,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成立,主要生产以光电材料和预涂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在成立的次年,中国第一条预涂膜生产线在康得新手中正式投产,中国的涂膜产业也就此开始发展。公司实力雉厚.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康得新正式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注册地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大股东为钟玉,控股股东则是康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得集团)。图I分别反映了钟玉在康得集团和康得新的股权结佝情况。图1康得集团控制人钟玉与康得集团和康得新的就权结施康得新在上市之初脂股本为16,160万股.其中康得集团持有5,368.66万股;到了2019年,在将近IO年的时间里,搂得新累计增发股票337.930万股,总股本达到354.090万股.此时康得集团持有约88.699.54万股。表3.1展示了2010年和2019年康得新前五大股东持股情况的对比。从表可以看出,从始至终康得集团一直稳坐原得新最大股东的位置不可皤动,持股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四大股东持股比例,而且2019年,前五大股东中除了康得集团,其余四大股东均为服务性公司,并不擅长经营管理类似便得新这种制造业,这更加凸显了康得集团对康得新绝对控制的事实。表3.12010年与2019年康得新前五大股东持股情况对比年份徘名股东名称股数(万股)比例(%)I康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368.6633.2222通用技术集团香港国际资本有限公司1815.0711.232201()3安徽太平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14148.754上海慧潮只进投资有限公司830.425.1395北京科联创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6(X>3.75I康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5141.4724.052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7436.547.7520193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8792.122.484深圳前海丰实云兰资本管理有限公向5687.491.615深圳前海安潞资本管理中心(有限合伙)5687.491.61资料来源:康得新上市公告书及年报3.12康得新公司经营业缄宅者整理了康得新一些突出业绩:自从2002年首条预涂膜生产线建成投产.康得新就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2(X)7年,又在张家港开辟了公司第二条预涂膜生产线,20()9年,公司已经拥有六条预涂膜生产线,在中国预涂膜的领域己经无可匹敌,牢牢占据着龙头老大的位者;2011年,公司开始进军光学膜领域.光学膜的业务发展日益壮大,公司业绩也跟着飞速增长,更是一度被视为称翁世界的光学膜产业集团;20门年,公司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百强企业”榜单中位列第47.是全球唯一上榜的高分子材料企业:康得新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打破了荚国、日本、台湾在光学漠和预涂漠领域业务的垄断局面,不仅弥补了国内光学膜和预涂膜的技术缺口,更实现了退口产品的完全替代。笔者置阅了康得新从上市到2018年的年报,整理了康得新历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相关数据.得出了净利润率I这一财务指标,以此反映康得新历年势利能力,能更直观的了解康得新发展情况。详见图2折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康得新公司从上市开始直到2017年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净利润率更是在2017年达到挂值。2018年由于证监会开始问询关于大额账户货币资金真实性、债务违约等种种问题,社会各界开始产生质疑的声音.公同迫不得已开始再次渊整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相关数据,故净利润率出现“跳楼式”下佚。2010-2018康得新净利润率(%)图2康得新历年净利润率上市以来,公司实际控制人钟玉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发展策略.逐渐不满足一直止步在涂膜领域,不断地涉足新兴行业,如光学膜、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并于2016年整合形成了四大业务板块:新材料、智能应用平台、智能显示、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就此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好景不长,就在2019年I月15日,康得新手握“巨额现金”却无法足额偿付IO亿元短期融资券本息,令社会各界一片哗然。随后.康得新的股票因银行账号被冻结而触发深交所规定中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被纳入“退市风险警示股票”名单,直到证监会向康得新下发中国证券监督笆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一场精心策划的百亿元级财务造假大案开始一步步浮出水面,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3.1.3康得投资集团筒介康得投资集团成立于1988年,创立地为北京中关村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明黄金15亿,首批元老也就是集团的创始人,是由钟玉带领的五名原国企技术骨干.其中钟玉持有康得集团80%股权.为集团实际控制人。康得集团成立初期,冷利润率=冷到)中分业收入.是反映公诃依利僮力的,11要财务折标,主要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发展,后来在近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三次创业:第一次以货易为主体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第二次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化发展:第三次产业与费本相结合实现跨越发展。康得集团在经过三次创业后,最终形成了五大核心产业板块,分别是先进高分子材料、新挺源电动汽车、新型显示技术、互联网应用和金融,总资产规模近千亿人民币,对外交易教案可观.是经营机和遍布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旗下更是有大量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总量达到30余家。集团总部下设金融产业板块、战略投资中心、财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总裁办和审计部。康得集团成立28年以来,经营情况稳定,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经邑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多年来一直保持持续盈利。由于文莹篇幅有限,笔者在图3中列举了部分康得新的全资子公司,供读者查阅。3.2 康得新公司造假案件始末3.2.1 “初现修尻”阶段2014年,康得集团冏康得新通过第三方银行北京西单支行违规签署了现金管理合作协议,签订协议并未经过康得新股东大会授权同意.协议签署后康得新及下属子公司的资金将实时向上集中至集团虚拟资金池统一管理。在此协议中,只有康得集团和北京支行才能查询到账户实际余额。康得新自从上市,关联交易资金金额常年占比巨大,尤其在2017年关联资金占用余额与康得新货币现金金额之比高达近1/3,表现十分异常。从20”年开始,康得新频繁为关联方提供融资担保.2016,2017年更是与旗下子公司签订多份存单质押合同.但是康得新一直都在忙于隐藏相关关联担保事实。2017年8月康得新第一次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问询的主要有“关于关联方非法占用公同资金这一情况是否皤实、企业所发生的各项交易费用金额是否合理、存在的那些大额对外投资是否合理及用途”等问题;9月,康得新在公告中表明将与康得集团、荣成国资合作出资130亿建设大型项目“康得碳股''的计划;I1.月,“康得碳股”项目莫基开工,但应由康得集团出资的绝大部分资金却迟迟未到,自此豪得集团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征兆。2018年5月,深交所再次发出问询函,问询的依旧是针对去年的年报,除了继续追问第一次问询的相关问题,又追加了一些新的问题:关于公司资金真实的存放地疝、为何隐瞒前几大供应商和主要客户、日常投资现金有无异常流出、与主要供应商是否是关联方、募集的大额资金用途是什么、关联方是否存在资金占用行为、对外担保合规与否等,总计19个。除此之外,还要求负责审计康得新财报的第三方审计机构重新出具专项解释报告;到了下半年,母公司康得集团旗下以抱财网为代表的一些金融类子公司纷纷遭受严里的货金流动性危机,对康得集团造成了极大资金压力.被迫卷入危机中.集团选择运用资金向上归集方式占用子公司资金抵抗风险:12月,康得新公缶称受国内融资环境等多方影响.康得集团对项目投入资金到位时间延长至2019年6月30日前。2019年7月31日,康得新再次发布公告显示,钟玉、康得集团、康得新通过康得集团及其关联方将全部出资予以抽逃,至此“康得破股”项目彻底失败。3.2.2 “浮出水Er阶段2019年I月15日,康得新第一期超短期10亿元融资债券因为没有按期偿付本金与利息构成了违约;18B,康得新承认了公司内部确实存在大股东违规侵占资金的行为,并且证监会在核查中也发现了这一情况:210.第二期超短期5亿元债券也因到期未作足额偿付本金与利息,构成了违约.股票名称也由“豪得新”变更为"ST康得新”,债务危机正式爆发;22日,康得新股票名称正式变更为ST康得新,关于150亿巨颔资金的用途及去处也终于得到了公司管理人员的正面回答,回答中表明资金确实被大股东私自挪用,证监会对这一情况的真伪展开调查,公安部门同步接收了证监会调查中发现的犯罪线索。2019年4月,康得新2018年年报对外公布,公司独立蚕事强烈质疑了存放于西单支行的122.1亿元巨额存款的真实性,对2018年年报,瑞华事务所也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巨大的退市风险威胁若康得新.股票名字简称再次由“ST康得新”变更为“火ST康得”。由于公司账上明明显示存在150亿现金但却无法恺还十几亿债券利息这一现段无法解释,各界开始发出质疑的声音.自此“千亿白马股”来得新开始被怀疑财务造假.社会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也日益上升。3.2.3 处罚与退市阶段2019年5月12日,苏州市公安局发布公告.康得集团董事长、康得新实际控制人钟玉因涉嫌犯罪被警方实施强制管控措施。2020年9月9B,公安部门对康得新财务造假等行为侦查终结,主要罪责有违规披露、不披露更要信息等.并依法起诉;22日,证监会给与了此次造锻事件所有相关参与人员顶格处罚的决定。主要的处罚包括“给与涉事公司警告,费令限期改正、对相关涉事人员给与警告、对主要人员禁止再次进入证券市场经济处罚主要有“对主要负责人处以90万元的顶格罚款,对一般人员处以30万到69万元不等的罚款”,处罚决定中要求康得新对2015至2018年的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28日,根据*ST康得公告,证监会对康得新及公司实控人下发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2021年2月28日,追溯调整后的财务报表被披露.公司实际从2015年开始连续亏损,净利润均为负数,触及国家重大违法展制退市情形;3月12日,证监会在就康得新退市问题答记者问时阐述了康得新三方面信息披露违法事实,“一是从2015年开始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情况,通过虚构销售业务方式虚相营业收入、虚构生产采购各血费用虚增营业成本及费用、对年报中披露的银行存款余额存在虚假记载;二是未及时且故息源闹康得新为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情况;三是未如实披露未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使用情况。”3月168.深交所依法启动*ST康得终止上市程序;4月13日,*ST康得发布公告,公司股票将于4月14日进入退市整理期,期间涨铁幅限制为10%,30个交易日后公司股票将被摘牌。3.3 康羯新造假事件危害3.3.1 对公司整体的危害自财务造假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被曝比后,康得新信誉受损产重.呈现断崖式下降。不仅费金账户不断地被银行冻结,大量企业资产也面临若被查封的危险.除此之外还因债券违约等情况屡屡被起诉,至2019年4月16日止.被诉案件共一百多起,被诉赔偿总额高达五个多亿.占公司净资产三成有余.公司的形象和声誉也因为这些事件一落千丈。投资者、供应商和借款方们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纷纷对康得新提起了诉讼,要求其尽快偿还资金,公司瞬间腹背受敌.隹债压力巨大,甚至面临着根本无钱偿还的窘迫局面。3.3.2 对投资者的危害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一经爆出,股市动荡,十五万投资者受到波及.“千亿白马股”在一夜之间面临着成为退市股的危险,投资者在震惊之余更加不想看到康得新退市的消息,因为那将意味着大股东的过铝最终还是小股东来买单了。可是最终康得新还是被强制退市,被公司耿啸蒙在鼓里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不仅血本无归,更加对投资市场失去了信心.对上市公司失去了信1叽这一状况相十分不利于日后投资市场的发展,这意味着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建立起来的信任都在此次荒唐又血狂的财务造假事件中土崩瓦解了,以后的投资者在投资行为发生时只会更谨慎,要想里建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任绝非易事。第4章康得新案例分析与讨论4.1 康得新财务造假手段分析4.1.1 虚构销售收入和虚增利润康得新此次财务造假的手段之一是通过虚构外销业务来虚构销售收入。笔者根据证监会对康得新相关贡任人员的问询宅录,找到了有关外销业务虚假的证据:康得新生产的一系列产品.如光学膜、3D膜等外销比例几乎为零,主要是以内销为主,外销业务中也只有少量ITO膜曾出口到台湾,并非是康得新描述的产品拥有15家外销客户。通过检查康得新对外报关报检清单、销售合同等资料发现.所谓的外销合同都是康得新自己制作签订的.外销客户签名也都由内部人员冒充.实际上的外销客户根本没有向微得新采购合向中列示的产品,一切不过是配合康得新财务玷锻演戏而已。与以往的财务造假只在某单一环节“做手脚”不问.康得新虚构了整个销售流程,其手段更恶劣也更难以识别。表4.1中.从2015年到2017年.康得新虚增利润总、额一路从23.81亿元攀升到39.74亿元,虚增的利润金额占实际披露利润金额的比例也常年居于百分之百以上,2018年突然激熠.达到了722.16%。这些数据反映出公司实际上早已停止盈利,亏损的情况也日益严垂。4.120152018年康得新虚增利润总额年份虚增利润总额/亿元虚增利润占实际披爨利润比例/%201523.81144.65201630.89134.19201739.74136.47201824.77722.16资料来源:康得新公告412虚构关联交易虚殿的销售业务还存在于与关联方之中C康得新通过虚构大量跟关联方之间根本不存在的销生业务.顺理成萤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随着大量应收账款科目金额的增长,自然就带来了巨额虚姒收入,为了避免自己一系列的造假操作露出破绽,康得新竟然从2012年开始就不再对外公开且己供应商的详细名单,更是在年报中隐龌了公司之前五大客户和供应商的名单,给财务造假操作留有更大的余地和迷惑性。笔者在查阅媒体报道后发现,201()年,康得新第三大供应商是北京中海天郎国际货易有限公司,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该公司注册地址竞然是康得集团,这更坐实了康得新隐胭供应商名单就是为其造软提供便利的不争事实。笔者查阅资料还发现.2018年,康得新和关联方之间签署过一系列委托采购设备处议.预付款助21.74亿元在当时也已支付,本来是常规交易一切合理.但是直到交易结束也没有看到哪怕一个包装盒,交易实质性存疑。阅读表4.2的数据,发现自2014年起.康得新与康得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不仅越来越密切,交易金额也节节事高.金额最高年份达到了171.50亿元,这些关联交易的共性是:虽然表面看交易行为真实存在,但实质交易内容却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关联交易的真实性无法得到合理保证。表4.220142018年康得新与康得集团美联交易金额及占比年份与康得集团发生的关联交易金额/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资产的比例/%201465.23171.75201558.37120.92201676.7283.262017171.50109.922018159.3188.36资料来源:证痣会对康得新等作出处罚及禁入告知书4.1 3虚假记St银行存款2014年康得集团与北京西单支行签订了现金管理合作协议2.将康得新纳入集团虚拟资金池统一管理。表面上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是为了资金能够更有效的周转和管理,但是实际上根据证监会答记者时的回应可知,此次资金归集只是配合财务造假的幌子。表4.3201.52018年康得新年报披露银行存款余尊年份银行存款余额/亿元北京西单支行账户存款余额/亿元201595.7145.992016146.8961.602017177.81102.882现金管理合作协议:2014年,康福集团通过北城何生支行与康利新公司签署现金合作协议.的议中规定子公司康用新.包括其旗下3家子公司账户的所有资金都将向上归集到母公司账户门调配.子公司只显示身金往来应计余额,没彳除金赧。资料来源:康得新年报根据表4.3可以看出,尤其是在2018年.来得新在年报中曾披露在西单支行账户存款余额高达122亿元之多,后全部被查实只是虚假记载,其实康得新及下国子公司账户实际余额一直是0.银行账户记戴资金并不是真实存款,只是累计归集总数。证监会对此解释为“康得新涉案银行账户主要是为了配合造假便于完成虚假销售回款,虚假销隹回款打入账户就会被立刻归集到康得集团账户再被循环用于造锻所需。”4.1.4康得新还通过隐藏为关联方担保相关事实进行财务造锻。康得新在上市之初并未对其他公司提供过担保,但是从上市的第二年开始.公司的融资担俣漫漫长路就拉开了序幕C2016年至2017年短短两年,康得新的子公司一一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就与厦门国际银行位于北京的分行签订了3份存单法押合同;2018年,又与中ISSi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I份存单质押合同。这些质押合同无一例外,均约定用康得新子公司光电材料大额专户资金存单为康得集团提供担保。以上罗列的是比较典型且金额较大的担保合同,笔者通过资料整体发现,康得新在六七年时间里,竟然发生了300余次担保行为,无论担俣数量还是担俣规模,都呈现出一路上升的态势。大规模的担保行为带来很多严重后果.一是担保金额随着时间推移呈激增趋势,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与巨大压力,二是由于担保金额常年占净资产的比例非常之高(一直稳居60%以上),.这一现及随之而来的就是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担保风险。在证监会最终调查结果公示资料里,清晰看见康得新一直忙于螃被公司的美联担保情况,并没有及时对外完整披露重大担保事实,一而再再而三的刻意隐瞒和掩盖,不断地汾饰财务报表,迷惑利益相关各方,最终造成年报中存在重大遗漏。4.2 康得新财务造假内部成因分析4.2.1 企亚内部压力因素根据舞弊三角理论搭述:一个企业如果存在压力因素.走投无路、急于求成时,为了缓解或者摆脱这种压力,可能会产生财务造假的动机O内部压力因素对于康得新来说确实是不能避免也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宅者在了解了康得新发展历史后就不难理解它压力的来源,下面进行概括分析:一是转型升级压力大。在我们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康得新作为制造业的领军代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公司进行转型升级,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转型升级对一个多年从事传统制造业的公司来说实非易事.一个企业要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进行的前期准备工程十分浩大,时间也是漫长的,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二是康得新一直致力于提升企业规模、拓展市场版图、同时又要保持迅猛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康得新自公司上市至2017年,市值一路攀升到943亿.也由此得到了“新材料白马股”的美遑。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稳步成长并不能满足豪得新急切扩张版图的野心,这从公司积极拓展碳纤维市场就可以疑见一二。另一方面公司总层激进管理.钟玉为了研发新产品、布局新产业,抛开现实基础,空许下不切实际的冒进目标,资金跟不上开发诳度,为了一直维持良好的企业形象,不缺后果在资本市场上大量举愤、侵占子公司资金,以此来堪堪支撑庞大的资金需求量,不至于使公司的财务资金能断裂;三是上交所和深交所有明的规定:“如果一个公司连续三年都是亏损状态,那么很可能会造成延缓或暂停上市的结果;只要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盈利为负,证监会就有资格撤销该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所以康得新还要时刻面临若会被退市的压力与风险:四是在现代企业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往往处于两权分圈状态,经营者和股东最终目标肯定是不一致的,利益也肯定是冲突的。经营者与股东的区别在于.经营者要参与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来,而股东并不参与,这就使得经营者在面对诱惑时,为了溟求自身的利益,有更多的机会和动机参与财务造假甚至是主导财务造殿。根据舞弊三角理论,正是在以上种种动机和压力下,使得康得新一步步深陷造辍泥潭,从隐瞒各种关联担保事实到粉饰财务报表,一次又一次处JU积虑的蒙蔽投资者和社会公众。4.2.2 内控体他有缺陷,执行力度不足康得新再三触碰法律在线,在众目蹊睽之下肆息进行财务造假活动长达四年之久未被内部员工发现,公司内控制度的缺失不容忽视。关于内控,早在1912年,学者蒙哥马利就提出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思想:员工与员工之间必须相互控制、相互检查、相互监督。这一内部控制牵制理念可以说是内控理论的雏形。时至今日,只有内控健全的企业,才能合理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在发生经营风险时进行及时的预警、处理和反馈。另外,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也直接关系到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笔者认为康得新内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万面问题:一方面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康得新的股权结构表现出相对松散且失衡的状态.“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这就直接导致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三方之间职务重叠,制衡关系流于表面,本职作用发挥不出来,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失效。众所周知.一个成熟的公司本应该由全体股东和萤事会一并主导与掌控重大经济活动,但是康得新作为上市公司,所有经营活动都由大股东钟玉一个人控制,而作为公司内部核心机构一一萤事会和监事会变得无足轻重,并未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大股东钟玉一人掌控大局,实际受益人自然也是他本人,公司里的管理层无计可施.只能被被动的操控若,这就导致整个内部控制治理体系违背了设计初衷,既没有发挥本职作用,也没有起到管理的效果。分析康得新内部情况.结事会隹为公司核心机构,本应承担起监督高管、经理层的责任.要对制定的决策和战略提出建设性怠见及建议。但是康得新由于股权结构的失衡,导致了大股东钟玉绝对控制的局面,董事会成员还兼任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亳无服责独立性可言。“身兼数眼.自我监督自我决策”,正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失效的表现O另一方面,虽然康得新针对不同经昔活动也设省了相对应的内控管理制度.但是在货币黄金使用权、决策权等方面的内控制度还很薄弱,内拴体系也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2014年公司与集团签订了现金合作孙议,但是康得新的董事会高层与相关财务工隹人员竟然对如此重要的决策表示完全不知情:对于为何要加入现金管理处议合作的原因也不清楚:当证监会问询公司大额货币资金去向时财务人员也给不出合理的解释,种种迹段都表明康得新内部关于资金控制权、使用权等的内控制度不完善不规范,漏洞与缺陷问题并存,现有的内控系统也比较薄弱,内控各环节落实不到位,不吒很好地预警潜在的财务危机O这一点在康得新自查时候就己经发现,”以前存在部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严格,或者部分业务管理制度缺失的情况,财务管理尤其是银行账户开立,存款管理、款项支付等方面操作不够规范,存在内控缺陷乙倘若康得新能够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内控执行力度,在大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发生异常举动和损害公司利益的不正当行为时反应就可能会更加机敏.或许可以从源头遏制财务造蛛行为。4.2.3 “私有思想”根深芾63冰山理论认为,财务造假事件受“行为”和“结构”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其中“行为”因素(比如人的主观情感、价值观、性格等)深藏在冰山之下的海里,不能够被轻易发现,通常造成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里和恶劣。这一理论就能很好地运用在康得新造假案例分析中。康得新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钟玉一手打造了康得新帝国,没有他就不会有康得新的辉煌。正因为是这样,钟玉才会理所应当的认为公司舱够拥有目前的成就,一切都是他打拼的结果.公司的资产自然也就应该为他所用、归他所有,这也是冰山理论中“行为”这一因素的具体体现。笔者收集整理的资料显示,康得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同达三十余家.像康得新这样的制造业并不多,多数都是金融类子公司,当金融类公司资金流动性出现风随时,钟玉就想出用康得新的资金来弥补金融类子公司资金聚口的办法。钟玉正是因为企业资产私有化的念头根深蒂固,不能将公司与个人资产理智的区分开,混为一谈,这才有了后续与西单银行违法签订现金合作协议等一系列操作;另一方面,钟玉脱程实际的雄心壮志,也没有冷静分析评估新的领域所存在的风险,造成开发项目资金大量亏空的问底.进而导致变本加厉侵占康得新费产,最后崩盘还不上欷,只能虚构越来越多的假显.造成一系列无法挽回的恶果,最终走向退市的深渊。4.2.4 股权质押引起控他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控制权私利理论3指出:“当公司大股东开始使用股权质押方式笫集资金,就代表着股东的利益与公司整体的利益出现不一致,当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带来的利益超过自身股份所需承担的损失时,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信高程度就会越来越大,导致股权质押比例不断上升,股东侵占公司资产的想法就会越来越魂烈。”康得新实际控制人钟玉在上市几年后急为匆的宣布涉足碳纤维业务领域,寄希望于能够像之前在新材料领域那样再攀新高。但是建立碳纤维业务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急切需求大至资金支持的他.选择通过股票质押的方式荻取大额融资来维持新业务的顺利实施。表4.420102018年期间康得集团股权质押年度情况表年份持有股股持有股占总股本比例累计质押股数累计质押占砂股本比例累计质押股数占持有股数比20105368655033.22%4800Ooo29.70%89.40%20111073731(X)33.22%10400000032.18%96.86%201217796684828.72%I725(XXXM)27.84%96.93%201326899377228.51%26883(XXX)28.50%99.94%201422401781723.53%224OOOO23.52%99.99%201524585650717.12%24479974617.05%99.57%201678548238122.27%78523365522.27%99.97%201785141468224.07%84721764723.95%99.51%201885141468224.05%84669485123.91%99.45%资料来源:俵得新历年股票质押相关公告如表4.4所示,康得集团一直频繁地进行解压、质押程序,忽略那些小幅波动,从2013年开始,康得集团每年质押股数占持有股数比例都维持在99%以上。这代表康得集团将自己手里持有的康得新几乎所有的股份都亳无保留质押出去了。再根据计算现金流权的方法(如大股东甲持有上市公司乙70%的股份,中将所持股份的60%进行了质押.则质押股数占公司乙总股数的42%,甲对乙拥,控制权M利由DyCk和Zinjaks在.2)O4年提出.定义为用"i控股股东能独享的、其他任何股东无法取得的利i.1现金流权I现金流权足折按持股比例拥仃谖公司的引产分红权,有的控制权为70%,现金流权为18%),笔者计算得出表4.5中康得集团现金流权的数值,发现每年的现金流权比例几乎为0,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绝对值差额百分比直逼康得集团对康得新控制权的百分如此高比洌的股票质押虽然不会破坏控股股东自己对股权的控制,但是是这样一来代表若实际权益的现金流权肯定相对很低,两者之间的差额相差那么悬姝.并且常年居高不下,也正是这一点.被公同的高层和集团的实际控制人钟玉加以利用,疯狂的侵占掠夺康得新资产。表4.5"ST康得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圈情况表年份控制权(%)股权质押数占持股总数比例()现金流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绝对值差额()201033.22%89.40%3.52%29.70%201133.22%96.86%1.04%32.18%201228.72%96.93%0.88%27.84%201328.51%99.94%0.02%28.49%201423.53%99.99%0.002%23.528%201517.12%99.57%0.07%17.05%201622.27%99.97%0.01%22.26%201724.07%99.51%0.12%23.95%201824.05%99.45%0.13%23.92%4.2.5出子公司之间信用机制失效田子公司间有效的信用机制包括“对公司借款严格审核并合理分配、对借款用途严格审核、对借款要求统一制定标准、审批手续严逢完整等乙而在康得新案例中,当账户百亿资金不翼而飞了之后,公司独立董事才对存在联动银行里资金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公司相关财务及工作人员甚至对大额资金去向和用途都不知情,直到财务造散事件被踪光才后知后觉.以上事实都是母子公司之间信息阻滞的具体表现,表明康得新对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方面的信用机制存在失效。除此之外康得新还存在对公司借款及担保等相关情况审核不严格、审批流程不清晰不完备、资产分配不合理、资金用途去向审批松散等等情况O如果康得新与集团母公司之间存在一套有效的信用机制,就能及时做出财务风险预警,对现金管理协议的内容保持警觉,及时叫停处议签订工作,这样或许也就不会出现后续震惊证券市场的财务造叙事件。43康得新财务造假外部成因分析4.3.1 外部审计员差,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瑞华)早在2010年就开始作为康得新的外部审计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相关服务,到财务造假案件爆发为止已有将近10年。笔者整理了这些年瑞华对康得新出具的审计报告结果:曾经有连续五年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018年康得新爆出债务违约被证监会问询调查.瑞华才仅仅出具的是“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一个金隹了十几年的公司财务情况究竟如何,是否有财务造假的嫌疑,有没有相关的证据.作为本应该最敏锐、最专业的第三方审计,旌道真的亳不知情吗?再从审计费用的角度若眼:840万,这个数字正是康得新普在四年时间内对瑞华支付的审计费金额。瑞华尊者如此高品的审计费用,又和康得新合作了那么多年,却没能做好本职工作.及时发现资金的异常流动情况,到底是能力不足还是有意包庇,有待商榷C笔者查阅资料和新闻,瑞华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会计师事务所,在2016年的时候业务收入就已经超过了40个亿,从业队伍高达9(XX)余人,雉厚的实力与一流的人才赭备更是备受业界好评,也尿得了上市公司的广泛信赖。其拥有的上市公司客户数至也是十分可观的.合作过的上市公司多达300余家。但是.早在2015年,瑞华就遭受证监会处罚,处罚分值达到8分;2016年时瑞华就变成了所有事务所里面被处罚分值最多的;2017年更是被费令必须限期整改,在整改完成之前不准许承接新的证券业务C数罚于一身,瑞华不仅没有引以为戒及时整顿,反而变本加厉,屡查屡犯,在康得新事件后.瑞华彻底断送了前程。瑞华并未发现康得新财务造锻蛛丝马迹,结合瑞华近况事实,原因主要为:虽然瑞华事务所内部从业者众多,但优秀的审计人员流失严重.剩余员工专业胜任境力缺失,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瑞华在每年年审业务量激增阶段内部专业职能人员供不应求,为了合理性制成本,急需大量可能都没有经过审计专业培训的实习生,这些实习生绝大多数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很多甚至并不来自于审计专业而是会计专业,就直接进入项目参与审计工作,难免因缺乏实操经验导致审计程序实施过程中存在漏洞与问题,而项目经理往往自身事务都应接不暇,有时不能及时纠正和指导,就会导致一系列审计问题的发生C而且揣华曾经因为承接项目过多,创下4个月同时做18(X)多个不同审计项目的记录,每天都要完成数十个项目N能追赶进度,这根本就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这样做势必会导致审计流程“走马观花各种风险细节测试粗枝大叶,只能通过无限度刷底稿应付检查和被审计单位,在对康得新审计过程中这种现瑛也有所暴露:首先是银行函证相关程序敷衍,瑞华直至2019年才通过比对康得新银行回函信息和公司内部资金记射情况“后知后觉”发现资金余额不一致可能存在财务风险;其次关于销售收入相关审计程序执行过于格式化,没有针对企业特点实施程序.千篇一律招“抽查大额交易,核对合同条款与合同金额、抽查验收单据”等实施在康得新审计中.并没有发现实际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最后对关联方实施的审计程序也存在不足.康得新利用关联方虚构大额交易金额,瑞华既没有对其关联方存在实质实施针对性审计程序,也没有对相关交易给予额外且足够的关注,以上事实无不暴露出瑞华对康得新审计工作的粗制滥造和程序缺失。4.3.2 外部监管不利,违法成本低康得新从四年前财务造假就已经初现端尻.在如此长期持续的造暇过程中.想要做到事事亳无破绽是不太可能的,那为什么次次都可以逃脱监管的眼睛?除了以上分析外,外部监管机构监管不利,监督机制不健全甚至失效,绝对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现行的审计业务监管体系主要由财政部、审计署和证监会构成。机构部门的差异问更难免反映在监管过程中,不同部门可能对审计准则和审计内容标准的理解和诠释也有所差异,那么沟通和协调的不及时导致侑息传递不及时、监管流于形式和表面,不能达到合力只同发挥最大监管效果也就不难理解了。许多企业正是因为了解监管机构存在的固有限制和弊端.才会处心枳虑设法钻监管的空子,在监管盲区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扰乱市场经济,如此一来监管部门存在的意义就微乎其微了。证券法和公司法作为财务造假法律层面监管的依据,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对于上市公司造殿、投资者权益保护、促进资本市场经济稳定等等相关内容来说,法律条文规定不够细致,范围不够广泛.表述不够明确;计对财务造叙舞弊恶性事件的经济处罚力度也不能与所产生的恶劣结果相匹配.新证券法虽然较原证券法对于财务造假的顶格处罚额度已经有了质的飞沃,从“实施财务造假的公司最多3060万元的处罚,相关责任人处以W告和最多60万元罚款的处罚”提升到现今的2000万元;但同样是关于财务造假条例.美国证券法则对造假主体做出最多500万美元的罚款或者2()年监禁的处罚规定,这样比较来看,我们国家对财务造假的经济处罚力度犹如隔靴搔痒,起不到真正的惩戒作用。正是因为处罚力度小.重刑轻,违法成本低廉,起不到震慑的作用,所以才使企业产生了一种惯性,甚至愿意付出和丰厚的回报相比不足挂齿的成本,铤而走险,导致财务造假案件屡屡发生,如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线、欣泰电需IPO勉务造假、尔康制药财务玷修、包括本篇所研究的康得新财务造假,都是因为有造媛成本低这一惯性思维,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洛。但是本篇研究的康得新公司展后遭受了退市的处罚,这一处罚决定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它可以为所有的企业敲响一记有力的警钟,警示那些准备铤而走险实施财务造假的企业立刻打消此念头,否则就可能面临难以承担的后果。

    注意事项

    本文(【《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探析与讨论案例》12000字(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