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黔西南州无废城市建设H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稳步推进我州“无废城市”建设,根据贵州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推进方案,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走生态优先、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发展道路。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无废城市”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充分挖掘黔西南州特色资源与潜力,推进我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处置和信息化监管,重点探索形成具有黔西南特色的创新经验模式,为贵州省及其他地区同类型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提供示范借鉴。二、工作任务(一)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基于黔西南州现有社会经济基础,识别固体废物领域的关键问题、关键行业及关键环节,因地制宜提出建设目标及实施路径,发挥区域特色。清晰目标定位,突出重点任务,逐步提升黔西南州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和管理水平。(二)坚持系统谋划,逐个突破。明确黔西南州“无废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及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调节的作用,系统提升工业、农业、生活、危险废物等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以工业领域固体废物管理为核心,以农业和生活领域绿色转型为重点,以危险废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切入点,促进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转运、贮存、处理与处置能力全面提升。(三)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利用。针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难点、堵点、开展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综合利用路径,加快创新成果形成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加快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井下填充、生态修复、士康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着力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四)坚持以点带面,协同发展。加快构建“无废小区、无废学校、无废医院”等“无废细胞”,全面提升公众参与度、认知度和满意度,厚植全民“无废理念”,助推“无废城市”建设。逐步推动形成“点、线、面”统筹发力的良好格局,推动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固体废物利用及处置联动,建立区域固体废物全过程污染防控体系,实现固体废物全过程高效管理。(五)坚持理念先行,全民参与。加强宣传教育,全域深入推广“无废城市”理念。以垃圾分类为抓手,以绿色消费为重点,全面宣传“无废城市”理念,培养公众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提升社会资源节约意识,倡导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三、工作安排(一)分批次申报建设“无废城市”。根据固废产生及“达峰”情况,我州“无废城市”建设以县(市、区)人民政府为主体独立开展,并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次为兴义市(义龙新区)、贞丰县;第二批次为安龙县、册亨县、望谟县;第三批次为兴仁市、晴隆县、普安县。(二)启动“无废城市”建设。第一、二、三批次县(市、区)分别于2024、2025、2026年向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建设省级“无废城市”申请,并根据国家、省关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要求,科学编制“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细化建设指标体系。(三)组织开展实施。工作方案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实施,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县(市、区)人民政府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制定废物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逐级细化分解各项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强工作调度、督导和考核,确保实施方案落地落实见效,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四)开展总结评估。建设期间,各县(市、区)对“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并于次年1月底前报省生态环境厅。(五)命名申请。各县(市、区)组织实施建设后,对照通过评审后工作方案的建设指标自查,已达到建设目标的,向省生态环境厅提出核查命名申请。第一、二、三批次县(市、区)要分别于2025、2026、2027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省级核查,获得贵州省“无废城市”命名。四、保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州“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及协调机制,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强化责任落实。建立“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机制,将“无废城市”建设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内容。各县(市、区)要对照工作方案,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州级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应在每年1月底前,向州生态环境局报送“无废城市”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三)加强资金支持。保障“无废城市”建设重点支出,加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推广应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绿色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四)强化技术保障。深化相关领域产学研合作,在工业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农作物秸秆高值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动各领域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提升。(五)加强帮扶督导。州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要指导各县(市)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工作思路,抓实抓牢“无废城市”建设总目标,抓好重点任务重点工作。加强对“无废城市”窿设的督促检杳,形成上下统一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全州“无废城市”建设。(六)强化宣传引导。深入总结生态文明、绿色出行等现代文化体现的“无废”精神。加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宣传,深入开展“无废城市”理念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注重运用新闻报道、典型宣传等形式,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附表:1,黔西南州“无废城市”建设参考指标体系2.黔西南州“无废城市”创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附表1黔西南州“无废城市”建设参考指标体系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基准值(2022玮)目标值(2025年责任部门1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工业源头减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支3.3V万元逐步降低州生态环境局、州统计局,各我(市、区)(以下均由各县(巾、区)负责落实)2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0.03V万元逐步降低州生态环境局3迪过清洁生产市核评估工业企业占比100%完成年度目标州生态环境局4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建设的工业园区占比11.11%50%州生态环境局、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伯恩化局5标色矿山建成率*1.03%完成省级关于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州自然资源局6农业源头减埴规模化养殖场占比8.61%持续增加州农业农村同7建筑业源头减肽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支33.02%35%州住房城乡建设局8生活领域源头减生活坨圾涌运量*18(X)1.d17(K)td州住房城乡建设局9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炎徵位率0.6%320%州住房城乡建设局IO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个数010州住房城乡建设局11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吸物资源化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8.05%70%州生态环境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同12工业危险废物标合利用率*10.11%”省级卜达指标任务州生态环境局1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裕肝综合利用率*89.88%>86%州农业农村局14窗禽赛污嫁舍利用率87.6%>80%州农业农村局15农膜收率87.3%>85%州农业农村局16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7.2%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统计工作制度州农业农村局17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粽合利用率20%50%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基准值(2022年)目标值(2025年责任部门18生活领域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生活坨圾回收利用率35%州住房城乡建设局19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率支80%100%州卫生健康局、州商分局20固体废物最终处置危险废物处置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比卜降幅度*10%州生态环境局21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陵需率.基本实现全覆盖1(X)%州卫生健康局22股工业附体废勃贮存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Iit下降幅度*50%州生态环境局23农业废弃物处置病死占底无害化处理率-100%州农业农村局24生活领域固体啖物处鸵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7.74%=70%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生态环境局25城巾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98.87%99%州水务局26保障Ife力制度体系建设“无度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政第性文件及有关规划性制定无-州工作专班27“无废城T1.r建设协调机制无建立健全州工作专班28“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情况无纳入州生态环境局29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的单位数量(机关、企”业单位、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社区、村镇)4个200个州生态环境局、州农业农村同、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商务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委州政府机关务股务中心等Y)市场体系建设“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总班-州工作专班31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范用的周体废物相关企业数量占比3934%100%州生态环境局32危险废物经营电位环境污染设任保险甩&率100%100%州生态环境局33监管体系建设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监管情况依托贵州省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全面使用贝州省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州生态环境局34同体废物环境污杂刑事案件立案率100%100%州公安局、州生态环境局35稗众笠褥感群众获得感“无度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培训普及率无不断提高州委在传5、州生蠡环境历、州枚行局、州委州政将机矢小务服务中心等部f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基准值(2022年)目标值(2025年责任部门36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环境组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无不断提高州委宣传部、州生态环境局、州枚行局.州民政局、州委州政府机关小务服务中心等部门37公众对“无度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无不断提高州委在传潴、州生态环境局、州教育局、州民政局、州委州政府机关事分股务中心等HJ门注:带“”为必选指标。黔西南州“无废城市”创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序号工作内容工作任务牵头单位配合单位一、大力发展嫌色工、忆持续降低产度强度I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州内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鼓励顶效姓济开发区、兴仁经济开发区、安龙经济开发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推动兴义清水河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浙环高效型产业项I1.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3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改造.鼓励规较以上企业按国家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和产品导向目录自愿实施清洁生产.到2025年.全州要按省下达的任务要求实施清洁生产企业数收。州生态环境局-4完成省级关于垛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到2025年,新建、在建矿山严格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要求建设,在产矿山、技改扩能按照绿色炉山建设标准要求改造升皴,时绿色矿山名录实行动态管理州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水务局5绿色园区创建试点工作,开展2个绿色园区创建工作州工业和信息化局6枳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以“三战一单”为抓手,刃控高耗能、离排放项目白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行产品嫌色设计.构建绿色供应链,实现源头被出州生态环境局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7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创建一批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冲化、暧物资源化、能源低碟化的绿色工厂,到2025年,绿色工厂数。持续保持年长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生态环境局8建成义龙高新技术开发区岸脉产业园项I1.州工业和信息化崎州生态环境局9到2025年,建立工业企业绿色制造体系.城M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州住房城乡建设局IO深入推进矿山企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开展足了昨持杳,加快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到2025年,完成8个尾炉陈闭屋治理工作和生态恢复工作:尾矿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州生态环境局州自然资源局、州应急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I1.用境煤炭采选集聚区设置爆肝石综合利用基地.引入综合利用加工项目,实现同废资源化州能源局州工侑局、州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12推动共伴生资源踪合利用率,有效降低固体废渣产出,设批尾矿渣的综合利用项F1.,削减尾矿渣的库存,构建黄佥产业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推进实施昭陵训矿淞场消纳工程州生态环境局州自然资源局13推进石材产业废弃石料综合利用,积极使用废石生产砂石、石材产品、混凝土产品等,可探索建设从石材或砂石骨科原矿到石材加工业、砂石骨料产品混凝土产品一体化项目或产业链,实现固废就地资源化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生态环境局、州自然资源局、州住房和地乡建设局序号工作内容工作任务牵头单位SI合单位14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理到2025年,完成隹设兴义市工业园区国家大宗固度利用基地,推进粉煤灰、铁合金渣、脱破行海、采矿选矿废渣等大宗固体废弃黝踪介利用30万吨以上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15到2025年,-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生态环境忖16以燃电、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行业为JR点,深入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淙合利用专项行动.支挣清水河-威舍经开区以电厂的废渔、废气脱破石膏、粉煤灰及沿炼渣、冶金尘泥、赤泥为主要原料进行循环再生产,发展加压破、加气的、石膏板、石疥粉等新型建材用工业和信息化局州能源局、州生态环境局17因地制宜推广沿空倒巷、充埴开采、煤肝石不升井等绿色开采技术,提升煤肝石、媒泥用于沉陷区回填、低热值发电、新型建材等坡域的煤研石综合利用率.重点推进兴义粉煤灰、煤叶石综合利用工程、兴仁煤讦石粽合利用,贞丰煤肝石发电项目建设,到2025年,全州煤讦石江合利用率达86%以上州能源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农业农忖局、州自然资源局18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太阳能光伏组件、动力符电池、节能灯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引导烧葩废弃电子拆解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入园发展,到2025年,推进贵州盛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同时推进未污染输液瓶(袋"”收利用工作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州商务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生态环境局、州市场监管同、州自然资源局'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州卫生健康局、州工业和信恩化局.i!及推进生态农Ik.实现农废全量利用19培育生态胡环农业新模到2025年,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网络和4G网络全覆物建设5个以上省级SG智烈农业产业园区,建成60个智怒农业示葩推广点。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葩园区和规模化标注化就地物联网运用云平台接入率达到90%用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农业农村局20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可把养殖彝污、废前包作为经果林木的肥料,实现固废资源嫁合利用州农业农村局州林业局21培H“畜肉养殖有机费肥粮食、技菜、果、点、烟、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州农业农村局-22完善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控制非标准地膜生产,加强对地漠生产企业监管,建立“谁生产、谁第害、谁回收"延伸制度试点.到2025年,推进里点地区农业产业园、规模化种植社等)应季农腴回收率达8S%州农业农村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市场歌仔管理局、州生态环境局序号工作内容工作任务牵头单位SI合单位23逐步提高农业废弃物处置能力建立多途径利用模式,推进农作物牯秆“五化”利用,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建设兴义市秸秆综合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州农业农村局-24捱升新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建设黔西南州命畲粪污资源化利用及病死自禽无害化处理项目、兴义市畜禽养殖炎污资源利用项目州农业农村局州生态环境局三、践行嫁色生活方式.推动坨圾分类利用25定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维全“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到2025年,行政村垃圾收集转运率达到100%州住房城乡建设局-26城区生活垃圾收运.推动印象兴义、梦乐城等几个居住小区、梦乐城、印象兴义商业区、富康酒店、梦乐城大酒店、湿地公园为示范片区优先实施生活垃坡分类制度,逐步采取“户分类”模式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小区及公共机构设置智能生活垃圾回收站.实现生活小区的分类收集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委州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27掂本构建形成以焚烧发电为主、其他利用为辅的生活垃圾无善化处理体系,建设口处理600阳贡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K)Ud的晴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到2025年,生活坨圾焚烧发电规模达到2600<d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生态环境局28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兴义市加快建立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收转运体系及垃圾处理系统,可回收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和助腐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商务局29提升财余垃圾资源化利川能力,加强农财垃圾收运处置监管。建成兴义市、兴仁市餐用垃圾处理设施2座州住房城乡建设局-30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嫁色建筑.推行绿色建造方式,提他绿色构造、绿色施工、绿色室内装修,建设兴义市建筑垃圾处理再生利用项目、大件垃圾(家具>处置项目建设,到2025实现孤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5%.实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也率达50%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交通运输局、州水务局、州财政局、州自然资源局、州林业局、州能源局等相关单位序号工作内容工作任务牵头单位SI合单位31推动污泥安全化处跣推动建设贞丰县10td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望设县101d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州水务局州生态环境局32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餐饮服务业逐步推广使用可降解照料制品,公共机构限制伊川次性用品,倡导“光盘行动”州商务局、州委州政府机关任务服务中心州市场监管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综合行政执法局、其他相关单位33大型超市、大型商场、农贸市场等场所,提倡重提菜篮子、布袋子州商务局州市场监管局54极推广使用可循环、可讲解包装,鼓励使用生物基材料的环保包装制晶.州发展改革委州市场监管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商务局、州邮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35培育i枇应用技术、销售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的绿色漉通主体州商分局、州市场监管局36倡导绿色办公.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办公器具,政府机关率先推动办公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州委州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州住建局37到2025年,献色化、减盘化、可循环环保包装全面普及,电子运单使用率、减少二次包装达到行业标准:循环中转袋使用实现全滑赧;县城区域的快递服务营业网点在设置包装废弃物I可收再利用袋置实现全莅靛的基础上,逐步向乡镇快递网点推广州邮政管理局-四、加强危废能力建设,全面防控环境风险38推动源头减量引导企业使用低琳低杏和无耨无杏原料.而以危险废物为原料进行生产或者生产中排放危险废物的柬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市帙,到2025年,J:业危检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州生态环境局-39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制度,强化医疗废物追溯管理,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收集,推动过期药品回收工作,避免药品混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州卫生健康局-40提升处置能力新建兴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义龙新区危险废物处置项目.提高全州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州生态环境简-序号工作内容工作任务牵头单位SI合单位41到202S年,建设I家病理性医疗啖物无杏化处置项目(安龙县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设杵安医疗咙物无害化处置项目:实现病理性、损伤性'感染性医疗废物全收篥、全处理.农村地区医疗废物得到规范化处S1.到2025年,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率第痍保持100%州卫生健康局州生态环境局42完善收运体系杼促全州128个乡镇卫生院及人口4(XX)人以.的260个行政村设置医疗废物留存设施,鼓励危险废物雄合性处祝取位建设区域性收集网络、贮存设施州生态环境局、州卫生健康局43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运输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力争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泊入集中处就州卫生健康局州生态环境局44强化过程监管强化产生、收集、运输、处祝全过程监管,建立透明的、面向公众的危险废物信息染道,形成公众参与监爵的制度州生态环境局-452022年底前,全州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医疗度物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州卫生健战局46建立长效机制以固体废物管理部门为主导,建立产生危险废物单位的监管与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持续强化对危险,废物管理各环节从业人员的立传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制定和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疔废勃收集、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疾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化对医护人员以及工勤人员的培训州牛态环境局、州卫生健康局-五、全面实施绿色旅游,探索“无废城市”模式47创新旅游服务方式鼓励旅浙景区在建筑物、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48限制或降低景区一次性用品的消耗量,鼓励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卫生标准、可循环、可16复使用的替代用品,提供奶降解、可回收再利用的绿色环保产品州文化体百广电旅游局-49探索“无废景区”模式,推动旅游景区n票电子化、限制销售过度包装的旅游商品、推行环保垃圾袋发放及回收制度、推动景区直饮水设艇的建设、景区长饮服务业配食小型卷附坟坡处置措施、景区规划建设生态厕所、发展生态旅游模式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50完善旅游垃圾处理制度次施垃圾分类,推动旅游景区分类垃圾桶、智慈垃圾分类回收站的建设,实施分类投放、分炎收集、分类运输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51实施废物再利用,根据分类回收的废金属'编织袋、蟹料瓶、废弃包装物、枯枝落叶等,鼓励游客制作创意小品景观、手工艺品,可带离景区,实现固废减眠化、资源化.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序号工作内容工作任务牵头单位SI合单位52强化旅游景区管理,制定严格的景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景区来访诩客、服务业经营者实施赛将管理,禁止在旅游区内叨意Hi倒、堆放或扔弃垃圾,有效防止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州生态环境局53枳极开展宣传教育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持续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女传数丙.编制生活垃圾分类利瞥手册.制作公益广告宣传片,建立垃圾分类白导员及志愿拧认伍州文化体百广电旅游局州住房城多建设局六、建立例作共享机'处推动周股精细管理54建立协作共事机制,推动固废精细管理扩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范围.将囿体废物产生、利用处说纳入企业环境佰用评价范阚,根据评价结果实施踏部门联合惩戒州生态环境局中国人民银行黔西甯州中心支行55依托“贵州省固体1发物信息首埋系统”.搭建“黔西崩州固体废物智憩化信息化平台”.整合各部门现有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系统,促进固体唆物管理信息共享,郎合工业、生活、农业方面涉及的固体废物信息,内建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处置”流向监管数据网,实现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理处置的全过程业务办理、可视化监督和信息管理,通过大数据整合分析,全面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效率和水平州生态环境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卫生他康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商务局、州农业农村局56发展“互联网+”固废产业模式。以“黔西南州固体废物智愁化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建立固成产生、&维恸存、综合处置、再生资源利用的互动模式,池过大数则整合,建立线上交易平台以简单、便捷的方式实现同废资源化.枳极培训专业化第三方机构从事固体啖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和以唆治唆,打造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竹干企业州生态环境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卫生健康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商务局、州农业农村局57避免:次污染,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固体废物的收集、综合处置,、资源再生利用,不可避免存在产生污染的环节,规范同废收集、粒存、转运、处置的工业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然少污染事故的发生,避免二次污染彩响.以“黔西南州固体废物智基化管理信息平台”为连接线,若下游资源再生企业发生污染M故,可就近、宜接的向固废产生企业寻求污染治理的方案、周转应急物质,采取计对性的应急控制方案州生态环境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卫生健康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商务局、州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