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基本操作规范.docx

    • 资源ID:1693048       资源大小:28.46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基本操作规范.docx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基本操作规范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基本操作规范(一)适应证。1 .诊断明确,协助检查提示左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增多,或心导管检查Qp/Qs1.5者,须要手术治疗。2 .对于存在严峻肺部感染,经严格抗菌药物治疗仍不能改善的患者,以及严峻心力衰竭经强心、利尿治疗不能改善的患者,应当考虑急诊手术。3 .限制性室间隔缺损的患儿,1岁以内室间隔缺损自发闭合的可能性较大,5岁以后几乎不行能自发闭合,对于这类患者是否手术仍有争议。(二)术前打算。1 .完成术前常规化验检查。2 .全部患者应当测量四肢血压以解除可能合并的主动脉畸形,如主动脉弓中断和主动脉缩窄。3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1!易予间断吸氧治疗和应用血管扩张药,有利于降低全肺阻力,为手术治疗创建条件。4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首先考虑强心利尿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5 .病情严峻的婴幼儿应当留意术前的养分支持治疗。(三)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升主动脉,上、卜.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简称ACT)保持在400秒以上,运用抑肽陶者保持在750秒以上。(四)手术方法。1 .体位及切口多为仰卧位胸前正中切口。为了美容的效果,可以选择左侧卧位右侧胸部切口。2 .心脏切口右心房切口显露膜周室缺最佳,操作便利,易于避开误伤传导系统,简单显露及避开误伤主动脉瓣,保全了右心室的完整,极少发生术后切口出血问题。经右心室切口闭合室间隔缺损已特别少用。多用于经右心房切口显露欠佳的室缺,如巨大的膜周漏斗部室缺、干下或小梁部靠近心尖的肌部室缺以及合并漏斗部或肺动脉瓣狭窄(如法洛四联症)。这些手术常要做右心室直切口。如做跨环补片或建立心外通道,右心室切口要远离左前降支5-IOmni0干下型室缺经肺动脉切口修补。3 .显露室间隔缺损切开右心房前壁,用牵引线将切口的后缘缝在右纵隔胸膜上,切口前缘上、下两端各缝一牵引线并专心房拉钩显露出三尖瓣口。一般用镣子适当提拉隔叶即可显露出缺损。行时为充分显露隔叶下缺损,将内乳头肌自附着点切断后拉向右前方,缺损闭合后,再将乳头肌断端缝合复位。有的内乳头肌分几个小肌束,切断后不易复原,也可沿隔叶瓣环切开隔叶根部显露出缺损,用牵引线拉开舱叶进行瓣下缺损修补,并于缺损闭合后,用5-0无创针线缝合瓣叶上的切口。4.闭合室间隔缺损(1)间断缝合固定室间隔缺损补片:膜周室间隔缺损多数用H体心包或涤纶片闭合。补片用4-0无创伤双头针线带小垫片做间断褥式缝合。第1个褥式缝合在缺损前缘相当1点处。随后逆时针方向再缝2-3个褥式缝线。每缝下一针时,都利用前一个缝线向下牵拉显露下针的部位。为防止损伤主动脉瓣叶,当缝近该区域时由助手用手指将心室前壁向右心室腔内推压,同时术者向上牵拉前一隔叶交界的组织,看清局部室缺边缘及旁边的主动脉瓣再下针。在缺损下缘要缝2个转移针:一个在主动脉瓣环旁边,为了不致误伤瓣叶及穿越中心纤维体的传导束,转移针要远离主动脉瓣环:另一个转移针在隔熊环与室间隔交界处,此转移针用无创双头针线,先缝室间隔组织后再缝瓣叶根部,然后再用另一针干脆缝在瓣叶根部,两针均穿过补片,打结后,将瓣叶与间隔间的间隙完全闭合。第2个转移针缝过后,接着再缝4-5个带小垫片的间断褥式缝线,每个缝针都从房面穿过隔瓣根部再健到补片上。缝在筋叶根部的缝线不要距瓣环太远,一般不要超过2mm,以免影响瓣叶功能。在缝缺损后下缘时,留意避开内乳头肌及腱索,以保全靠叶的功能。(2)间断及连续缝法固定室缺补片:经右心房切口,缺损边缘的头侧显露较差,如用间断褥式(带小垫片)缝法则手术操作比较简单,而缺损的足侧边缘显露较好,用连续缝合法则比较简便。显露室缺及固定补片的间断褥式缝合方法同(1)所述。健好室缺的隔叶边缘及转移针后,按逆时针方向连续缝合,到第1个褥式缝线处与之汇合并打结。如室间隔靠近隔瓣根部的边缘有残余的膜样组织,则可利用最终一个褥式缝针,逆时针方向连续缝法将补片固定在膜样组织边缘。在室间隔缺损完全闭合前,停止左心吸引,使左心室腔充溢积血,并请麻醉师加压膨肺,将左心内残存气体随血液挤出心腔外,再打最终一个线结。左心排气后,松开主动脉阻断钳,并将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的针管连通左心吸引,持续负压吸引及排气。在复温并行循环及心脏跳动下,闭合右心房切口。右心房切口一般用4-0无创针线缝两道,第1道为连续褥式缝合,第2道为单纯连续缝合。避开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在固定室间隔缺损的补片时均存在误伤缺损后下缘传导束的可能性。依据传导束的走行以及传导束与膜周缺损的关系,全部在室缺后下缘的健针都应当缝在距边缘2-3mm处。(3)右心室切口:右心室切口撑开后再用小静脉拉钩向头侧提拉漏斗间隔,进一步显露室间隔缺损的下缘、三尖瓣前叶及隔叶以及中心纤维体与主动脉瓣环构成的缺损后上边缘。经右心室切口修补,可用间断褥式(带小垫片)加连续缝合固定补片。第1个褥式缝在隔叶与小梁间隔缘的临界处,距缺损下缘约3mm,相当于内乳头肌水平线下。然后顺时针方向在第1针旁边缝第2个褥式,通常这一缝线即转移针,打结后消退间隔与瓣叶的间隙。接着缝第3或第4、5针褥式,每个缝针都从心房面进针穿过三尖瓣隔瓣根部,距瓣环不超过2mm处出针。第2个转移针缝在主动脉舞环或前叶与心室-漏斗皱褶旁边。然后再缝1-2针间断褥式即健到缺损上缘。各缝线穿过补片后,将补片送人心腔,每对缝线打结后缺损的大部分已闭合,余下未闭合部分用连续缝法(逆时针方向)将补片固定在缺损边缘上。在结扎最终一对健线时,停止左心吸引,请麻醉师加压膨肺,将左心内气体驱出左心腔。在起先连续缝合补片时,即可夏温。将主动脉根部灌注液针管与左心吸引连通,起先负压吸引排气并松开主动脉阻断钳,使心脏熨跳。于并行循环及心脏复跳条件下,用4-0或5-0无创针线先连续褥式缝合一道,再单针连续健合一道,使右心室切口亲密对合。(4)经肺动脉切口:显露出干下室缺的右上边缘,即分隔两组半月瓣的纤维靖。室缺的下缘均为肌性组织。缺损位于肺动脉下,略呈三角形。缺损要用补片闭合,不宜干脆缝合,以免半月瓣变形而产生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干下缺损的另一个特殊问题是上缘组织极少,常不易坚固地缝合,即使有纤维喑,健线也简单撕脱,所以固定上缘的补片时应当将缝针从肺动脉瓣环穿出,使缝线上的小垫片留在半月瓣兜内,以防缝线撕脱。由于缺损的右下缘位置最隐藏,所以要先缝该处的补片,以免最终缝合时显露及合困难。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补片,用间断褥式(带小垫片)及连续缝合法固定补片,闭合缺损。用4-0无创针线或一般带小垫片的无创双头针线,从缺损右下缘6或7点处起先缝第1针。然后顺时针方向沿缺损边缘再缝1-2个褥式,缝针穿过补片的相应部位后,在缺损的上缘(近肺动脉瓣处)缝2-3个褥式在瓣环上,缝针都从半月瓣兜内穿出后再缝到补片上,小垫片留在半月熊窦内。最终各对褥式缝线打结后,利用最终1根针线接着顺时针方向连续缝合缺损缘的其余部分,宜至与第1针汇合并打结,将补片固定在缺损的右心室面。左心排气与心脏复苏以及右心室切口闭合均与所述方法相同。干下缺损距传导束较远,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较低。干下缺损的上缘是主动脉及肺动脉瓣的两个瓣环相融合的持续组织,其余的边缘由心室-漏斗部皱褶及小梁间隔组成。术前如已确诊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应当在起先体外循环之前,先插好左心引流管,以免主动脉瓣漏血导致左心膨胀。术中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无效时,必需切开主动脉前壁,干脆由冠脉开口灌注。(5)肌部室间隔缺损闭合术:体外循环起先后,常规切开右心房探查,并请麻醉师膨肺进一步视察及证明室间隔缺损的准确位置,同时发觉或解除多发室间隔缺损。肌部室间隔缺损的位置较高者,可切开右心房或右心室。右心室切口平行并距离冠状动脉左前支5mmo经切口显露出室间隔缺损,用2个毡条,1个在心腔内垫于缺损下方,另1个在心表面垫在切口近旁,用4-0无创伤针线,穿过毡条及缺损缝2-3个间断褥式,抽紧健线,闭合缺损,缝线在心外打结。切开左心室闭合肌部室缺。一般术前虽可诊断为多发缺损,但精确位置及数目常不确定,术中虽经右心探查,因肌束及其间隙的影响也无法确定。肌部缺损常竟近间隔下部。将心尖垫高,在左心尖无血管区平行左前降支走行方向的左心室面做一小切口,左心室腔内室间隔而光滑而极少肌小梁,很简单找到缺损予以闭合。如为多发缺损,相互很靠近,可用一较大的补片修补。(6)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处理:手术治疗有分期及同期两种方法。分期手术为先闭合未闭导管,再次手术闭合室间隔缺损。适合做分期手术的病例包括:动脉导管未闭已确诊,虽然不能完全解除并发室间隔缺损,但并存室间隔缺损的可能性不大者;幼儿已确诊动脉导管未闭,且有大量左向右分流,合并小室间隔缺损者:心外科医师缺乏闭合手术的阅历。适合做同期手术的病例包括:心内的左向右分流以室缺为主,合并细小的未闭动脉导管;室缺及未闭动脉导管均已确诊,并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症状较轻,但为了减轻患者2次手术的负担,可施行同期闭合手术。患者仰卧位。按常规做胸部正中切口及深低温(20C)、低流量15-20m1./kgmin体外循环打算。婴幼儿期患儿多数可在建立体外循环前分别未闭导管,并结扎或备用。对于大龄患儿的粗大未闭导管,应当特殊强调在起先体外循环之前必需完全做好插管打算,包括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及左心引流管,防止左心膨胀。在体外循环及降温过程中,应当限制结扎线或用手指在肺动脉分义处压迫动脉导管开口,防止灌注肺。如已分别并置结扎线者,在并行循环起先后可干脆结扎未闭导管。并行循环前未显露动脉导管者,并行循环后暂不降温,保持心脏跳动,此时动脉压力及心脏张力减小,用纱布敷在肺动脉主干及右心室流出道表面,由助手将心脏拉向足端,显露出肺动脉分叉部分,剪开局部反折的心包,解剖未闭的动脉导管。如不能事先阻断动脉导管,可于阻断主动脉后,切开肺动脉,显露导管在肺动脉内的开口,直视下闭合。然后复原浅低温及高流量体外循环,切快乐脏,闭合室间隔缺损。在这类手术中尽量不要在心包囊内游离导管后壁,特殊是导管四周粘连重或局部显露欠佳的,强行游离或拟在导管背侧穿过阻断带等做法均极其危急,极易发生难以限制的管壁裂开及大出血。预防灌注肺。如试行游离导管不胜利,则进行降温,并于心脏停跳后用手指在肺动脉分叉处加压,以免血流灌入肺循环。粗大的导管或在肺动脉壁外用手指压迫不的确者,在降温到28eCH-,削减灌流量1/2或达到40-30m1./kgmin后,切开肺动脉主干前壁,将手指伸迸管腔,干脆堵住导管开口,然后复原灌注量,接着降温达25C或20,C直视下闭合动脉导管。在低温低灌流量20-15m1.Zkgmin下切开肺动脉主干,宜视下闭合动脉导管。低灌流量可防止心脑气栓并发症。从导管开口不断有少量血液流入手术野,需用有效的负压吸引,吸净血液,方不致影响手术操作。(7)室缺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处理:干下型室缺合并圆椎间隔大缺损,主动脉瓣叶失去支持,并且由于局部血流的冲击,半月瓣脱坠、瓣叶弛张及变硬,从而加重3个熊叶的对合不全,产生不同程度的反流。幼儿患者如早期修复室间隔缺损,则关闭不全可望在手术后得到矫正。大龄患者或手术较晚者经常必需在室缺闭合术同时做主动脉瓣成形术,或做必要的解膜置换术后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8)室缺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处理:室缺合并二尖端关闭不全在小儿中并不少见。临床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与室间隔缺损性质不同并向腋下传导的二尖腑关闭不全杂音。多超声心动图或选择性左心造影可以确诊,并可推断二尖瓣反流的程度。术中先经房间隔或右侧房间沟切口进入左心房,做瓣环成形术常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少数室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是瓣叶发育不全、瓣叶裂、双孔状畸形以及腱索或乳头肌异样所致,可依据不同的病变行二尖瓣成形术。病变严峻不能修复者可行二尖瓣置换术。(五)手术结果。大龄患者的手术死亡率已经接近于零。月龄6个月、特殊是体重5kg的小婴儿,死亡率仍有3%-5%。(六)并发症。1 .残余分流。2 .主动脉瓣损伤引起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4 .三尖瓣关闭不全。5 .肺高压危象。6 .低心排综合征。(七)留意事项。1 .对于存在严峻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后早期应当充分冷静、吸入高浓度氧气、刚好订正酸中毒、必要时吸入一氧化氮以预防肺高压危象的发生,并且主动地限制肺部感染。2 .术前心脏明显增大、有心力衰竭表现的患者,术后需强心、利尿治疗3个月以上。3 .建议术后3-6个月门诊熨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并确定是否须要药物治疗及治疗方案。4 .建议术后1年曳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手术基本操作规范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依据Abbott1.OOO例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尸体解剖,房间隔缺损居首位,占37.4%。但因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常被忽视,因而临床发病数较上述数字为低。儿童房间隔缺损手术基本操作规范:(一)适应证。房间隔缺损诊断明确,协助检查提示右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增多,或心导管检查Qp/Qs1.5的患者须要手术治疗。血流淌力学没有明显变更者,是否手术尚有争议。(二)禁忌证。临床表现为发组的艾森蛀格综合征者。(三)术前打算。1 .完成术前常规化验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2 .全部患者应测量四肢血压,除外可能合并的主动脉畸形,如主动脉弓中断和主动脉缩窄。3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赐予间断吸氧治疗和应用血管犷张药,有利于降低全肺阻力,为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创建条件。4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首先考虑强心利尿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5 .病情严峻的婴幼儿应当留意术前的养分支持治疗。(四)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eT)保持在400秒以上,运用抑肽醉者保持在750秒以上。(五)手术方法。1 .体位及皮肤切口:多为仰卧位胸前正中切口下完成。为了美容的效果,可以选择左侧卧位右侧胸部切口。2 .心内直视闭合术:切快乐包后,留意从心表面视察:如并存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多为右上肺静脉位置异样,一般位于房间沟前方:如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则肺动脉主干有狭窄后扩张及肺动脉主干上有喷射性收缩期震颤;如合并室间隔缺损,则右心室流出道有收缩期震额,并留意是否合并左上腔静脉畸形以及左心发育不良等。(I)中心型房间隔缺损闭合术:专心房拉钩显露心房腔,直视下进一步验证病变是否与术前诊断符合,如确为边缘组织较厚的小缺损,可干脆缝合。4-0无创针线从缺损的足侧起先来回连续缝合两道。缺损边缘第1道缝线要缝在牢固的房间隔组织上。邻近冠状静脉窦的边缘时,留意勿损伤房室结。第2道缝线最好不要超出第1道缝线的范围,以免房间隔组织缝得太多,张力过大,易出现组织撕裂,发生缺损再通。缝完最终一针时,请麻醉师用气囊加压持续膨肺,将左心内的血和气体驱出后,健线打结,将缺损完全闭合。如为巨大的中心型房间隔缺损,干脆缝合缺损简单发生撕裂,应当用涤纶片或自体心包片修补缺损。补片不宜过大,先用4-0无创双头针线带小垫片,将补片固定在缺损足侧缘,打结后先用左侧的针线,连续缝合法将补片与边缘健合。邻近冠状静脉窦部分,健针要尽量靠前缘或稍偏左侧,以免误伤传导组织。然后用另一根针线连续缝合补片与缺损右缘。两侧缝线在缺损的头侧会合。打结时,请麻醉师持续加压气囊并膨肺,使左心内残余气体随积血从最终的缝隙处溢出,再将缺损完全闭合。缺损闭合后,起先熨温并松开主动脉钳,心脏熨跳后,在并行循环协助下按常规闭合右心房切口O(2)上腔型房间隔缺损闭合术:上腔型房缺位于房间隔高处靠近上腔静脉入口处,常有异样连接的右上肺静脉引流入右心房,少数还合并左上腔静脉异位引流。因此,右心房切口常需延长到心房与上腔静脉交界处,才能充分显露房内的畸形。为避开损伤窦房结,所以向上腔静脉延长的切口应当尽量朝后方。暴露异位的肺静脉是修复上腔型房间隔缺损的关键。用拉钩显露右心房切U,确认房间隔缺损与畸形肺静脉的位置关系以及缺损的大小。用涤纶片或自体心包补片修复缺损。如缺损太小,必需将其扩大,以便为右肺静脉入左心房建立一个足够大的通道。依据异样肺静脉距缺损的远近,用适当大小的补片,将房间隔缺损及异样肺静脉开口与右心房隔开。用4-0无创伤双头针线先从异样肺静脉开口最高点向静脉口上缘连续缝合,再用另一头针线向静脉开口的下缘缝合,将两根缝线拉紧,补片被送入术野,再缝补片其余部分。如手术野比较宽敞,接着连续健合,即可完成心房内的修复手术。按常规排出左心内的残存气体后松开升主动脉阻断钳,即可复温,在并行循环协助下健合右心房切口。但必需留意,如上腔静脉人口变窄,则应用4-0或5-0无创伤缝针线将一块等腰三角形补片的底边缝在房腔静脉交界处,以加宽上腔静脉的入口,补片的两边与对应的心房切口相缝合,然后接着缝合右心房切口的剩余部分。(3)下腔型房间隔缺损闭合术:房间隔深化下腔静脉口内,必需将下腔静脉插管尽力向足侧牵拉才能显露缺损的全貌。一般下腔型房间隔缺损都较大,且靠下腔静脉口为左心房后壁而无准确的边缘。在显露好下腔型房间隔缺损的同时,要辨别是否存在特殊发育的下腔静脉瓣,如误将此酒当作缺损的前缘予以缝合,将导致下腔静脉血流入左心房,导致术后大量的右向左分流,使患者出现明显的发绡。如做连续缝合法闭合下腔型房缺,则用4-0无创伤双头针线,在缺损下缘缝一半荷包线,包括缺损邻近的右心房壁以及左心房后壁,抽紧缝线打结后,构成房缺的真正的下缘,再用保留的一根针线,按连续健合方法,T脆健合缺损。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常用补片修复。补片不宜过大。打算2根带小垫片的4-0的无创双头针线,在缺损下缘做两个褥式缝线,并将针线穿过缺损足端边缘的右心房壁以及旁边的左心房后壁,于两对缝线打结后,再从两侧将补片连续补在缺损上。按常规请麻醉师加压膨肺,将左心房内气体排出后,缝线打结,将缺损完全闭合。按常规闭合房间隔缺损后,开放升主动脉钳,在并行循环协助下缝合右心房切口。心房切口的缝针从足侧起先向头侧缝第1道连续褥式缝合,同时将下腔静脉插管移向头侧,第1道褥式缝线缝至下腔静脉插管旁,然后用另一缝针,由切口足侧向头侧单纯连续缝合第2道健线。(六)手术结果。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效果特别满足,在技术成熟的心脏中心,手术死亡率接近零。(七)并发症。1 .残余分流。2 .室上性心律失常。3 .迟发性心包积液。(八)术后处理及留意事项。1 .术后早期应用强心、利尿治疗,并适当补钾。2 .术后早期须要限制液体的入量,以减轻左心室的前负荷,并且可以预防迟发性心包积液的发生。3 .术前心脏明显增大、有心力衰竭表现的患者,术后需强心、利尿治疗3个月以上。4 .建议术后3-6个月门诊复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并确定是否须要药物治疗及治疗方案。5 .建议术后1年复杳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儿童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基本操作规范(一)适应证。1.诊断明确,协助检查提示左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增多,或心导管检查QpZQs1.5,须要手术治疗。1.1 岁以内婴儿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应当主动手术。3 .肺血管继发性病理变更尚处于可逆阶段,血流淌力学仍以左向右分流为主,考虑手术治疗;4 .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者,一般需先经抗菌药物治疗,待感染限制4-6周后再行手术治疗对少数药物治疗不能限制者,特殊有赘生物脱落、发生动脉栓塞或有假性动脉瘤形成时,应当刚好手术治疗。(二)术前打算。1 .全面细致地询问病史和进行有关检查,明确有无合并畸形和并发症,依据结果确定手术方案。2 .完成术前常规化验检查。3 .全部患者应当测量四肢血压以解除可能合并的主动脉畸形,如主动脉弓中断和主动脉缩窄。4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赐予间断吸氧治疗和应用血管扩张药,有利于降低全肺阻力,为手术治疗创建条件。5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首先考虑强心利尿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6 .病情严峻的婴幼儿应当留意术前的养分支持治疗。(三)麻醉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四)手术方法。1 .体位及皮肤切口。多为右侧卧位,左后外第4或第3肋间进胸。2 .导管结扎术。将压肺板安置在开胸器上,上肺叶被压向下外侧。胸切口撑开后,暴露出肺门及左上纵隔面,认清越过主动脉弓降部的左膈神经及迷走神经。纵隔胸膜切口平行迷走神经,在其后方自左锁骨下动脉起点向肺门平面切开(因为此切口前方的纵隔胸膜内有膈神经、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所以手术操作都在后侧进行)。应当留意不要过分向肺动脉侧牵拉诸神经所在的纵隔胸膜,以免拉伤走行于导管后方的喉返神经。经胸主动脉前缘及导管下后缘游离导管后壁的松弛组织,解剖出动脉导管下窗(游离时要用锐器分别)。如要更多地显露导管,必需用组织镶提起导管表面组织,剪开导管面上的心包反折,然后分别导管与肺动脉连接处,此处的导管极易损伤致大出血,要特别留意。用宜角钳从下窗经导管内侧向术者手指所在上窗方向分别,当钳端自上窗穿出后,将一根结扎导管用8号粗丝线从导管后拉出。如导管较粗或四周组织粘连较重,为削减解剖导管的困难,先切开降主动脉后外侧的胸膜,用直角钳从胸降主动脉下,由后向前穿透到导管的下窗,将一根结扎导管的8号粗丝线拉过来,然后再用宜角钳经导管的上窗由前向后遇到降主动脉后方,将这根丝线拉过来。结扎导管时请麻醉师加深麻醉,使收缩压降至1.1.97kPa(90mmHg)左右,先结扎靠近主动脉侧的线,然后再结扎另一侧线,最终在2个线结之间穿过导管做一贯穿导管的缝线而后打结。动脉导管闭合后,局部震颤即完全消逝。局部术野充分止血后将后胸膜切口疏松地缝2-3针,以利局部引流。胸部切口按常规闭合并放置引流管。动脉导管合并中度肺动脉高压的闭合手术。较有阅历的手术医师,可以在全麻下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闭合手术。但是在结扎导管之前,常需加深麻醉或者用适量的扩血管药(如硝普钠等),在导管张力梢许减低时,术者用手指或用钳子捏住导管的中段,短暂(1-3分钟)阻断导管的血流,并视察血压以及心电图(心律、心率及ST段等)变更,如不能确定有无心功能代偿不良,应当于复原循环片刻之后,改用止血钳阻断导管,重新视察较长时间(10-20分钟),如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心脏收缩无力,进而出现心率减慢或心律失常等急性心力衰竭现象者,一般不宜将导管结扎,而应当终止手术。经过试验的确可以做导管结扎的病例,于结扎术后,尽快实行措施使血压夏原正常。这类患者如在术中无特殊失血,应当尽早起先限制静脉的液体入量,以防止术后发生高血压反应。3 .胸膜外导管闭合术。用钝器及纱布球渐渐扩大间隙的范围,找到迷走神经,并分辨出动脉导管,用4-0丝线进行结扎。手术不进胸腔,创伤轻,术后不需放引流管,康第快,对小儿更为有利。4 .导管切断缝合术。解剖出导管,在主动脉及肺动脉两端上两把导管阻断钳,假如导管较粗或肺动脉张力较高,为防止切断导管后血管残端滑脱,在每一把Pons钳的近动脉侧再加上一把阻断钳,在两组钳之间切断导管。导管切断后,先缝闭肺动脉侧的一端,然后再缝主动脉侧残端。合并市度肺动脉高压的病例,因肺动脉张力较高,血管壁也较脆,故切断后应当马上缝肺动脉侧的导管残端,以免残端滑脱或管壁被扯破造成修补及止血困难。血管残端用4-0或5-0-Pro1.ene无创针线先贴近钳子做一排连续褥式缝合,再折返做一排连续缝合。肺动脉端缝好后,撤掉Pons钳,如有个别针眼渗血时,只需用纱布压迫即可止血。缝合主动脉侧的导管残端时,先将最末端的一把止血钳撤掉,露出富余残端,易于缝合。在缝时轻轻推压已缝好的肺动脉侧的血管,使两个大动脉之间有足够大的间距,便于操作。主动脉侧的缝闭方法与肺动脉侧相同。健合切断导管残端时,下针要特别贴近阻断钳,从而保证全部的缝针均在一条线上,每一个缝线所承受的张力也相同,削减缝合残端出血的可能性。导管切断后如发觉残端有从钳夹缝间退缩的趋势,应当快速贴近止血钳在残端上先缝1-2个单针,打线结后则可阻挡残端进一步滑脱。(五)手术结果。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效果确定。手术死亡率因年龄、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以及合并畸形而不同。无肺动脉高压的病例手术死亡率低于1%三(六)并发症。1 .出血。2 .喉返神经损伤。3 .假性动脉瘤。4 .术后高血压。5 .乳糜胸。6 .导管再通。7 .肺膨胀不全。(七)留意事项。1 .术后早期易出现高血压,血压轻度增高可赐予冷静、止痛药,血压持续增高不降者,可限制静脉液体入量,并应用降压药物、受体阻滞药等限制血压、心率。2 .术前心脏明显增大、有心力衰竭表现的患者,术后需强心、利尿治疗3个月以上。3 .建议术后3-6个月门诊复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和超声心动图,并确定是否须要药物治疗及治疗方案。4 .建议术后1年复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和超声心动图。

    注意事项

    本文(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基本操作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