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docx
XX区电子政务建设开展规划XX区政府办公室二。一三年六月第I章软件建设与规划41.1建设内容41.1.1电了政务要求51.1.2超越传统办公61.1.2.1流程结构优化与再造6I.1.2.2流程审批智能化71.1.3系统目标总结71.2系统建设任务与内容81.2.1 系统建设任务81.2. 1.1提供通信效劳81.3. 1.2提供流程效劳81.4. 1.3提供信息、应用集成效劳91.2.2系统建设内容91.2.2.1统一应用集成平台101.2.2.2统一协同办公平台101.2.2.3统一流程管理平台101.2.2.4统一资源共享平台11第2章云计算、云存储建设与规划122.1 云计鸵建设与规划122.2 云存储建设与规划132.3 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规划162.3.I应急指挥功能292.3.2远程监控功能292.3.3视频会议功能302.3.4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设计遵循的原则302.3.5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的总体构成31第3章平安保障建设与规划323.1 总体部署方案323.2 平安域风险控制建设32343.3 网络平安建设3.3.1 抗拒绝效劳系统343.3.1.1部署方式343.3.1.2部署效果343.3.2网络入侵防御系统353.3.2.1部署方式353.3.2.2实施效果及价值分析353.3.3WEB应用防火墙系统363.3.3.1部署目的363.3.3.2部署方式373.3.3.3部署效果383. 3.4平安预警-漏洞扫描系统383.1.1.1 部署目的393.1.1.2 部署方式393.1.1.3 实施效果及价值分析403.3.5平安审计系统403.3.5.1部署目的403.3.5.2部署方式413.3.5.3实施效果及价值分析41前言1、创新务实的政务效劳2、平安便捷的办事环境3、科学高效的协同监管第1章软件建设与规划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标准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效劳的过程。如同电子商务深刻的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一样,电子政务也必然会对政府自身组织结构、运转方式、工作机制和行为模式以及政府其他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我国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和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成效显著,信息技术手段在提高政府办公效率、降低本钱、改善公共效劳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XX电子政务网站群及协同办公系统工程主要是为局各部门及广阔居民提供一体化政务应用系统效劳,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效劳。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开展,社会经济的信息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快,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电了政府,实现电子政务,以电了化、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行政效能和决策的准确性,更科学、更有效地为社会、政府部和公众效劳。1.1 建设内容在充分利用XX区电子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满足现有内设机构的所有流程业务及辅助办公系统、满足政府内部与面向广阔居民的网站群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建设内容:(1)内容管理系统(内部门户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闱绕政府内网的信息管理和发布,提供个涵盖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发布等环节的完整网站操作平台,并实现整个网站流程和不同用户分级权限的管理。使能够方便地组织站点内容,灵活地制作各类模板,完成信息组织、信息选用、可视化编辑、信息传送、审核、发布等一系列网站信息制作和维护工作。(2)互动交流子系统通过建设互动交流子系统,更好的效劳百姓,让沟通更加顺畅.其中包含模块如下:领导信箱(内网)、通知公告、论坛交流、即时通讯、邮件订阅与通知、日程安排、通讯录、在线短消息.(3)个人门户子系统围绕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和重点,可以为领导、公务员定制个人的个性化门户界面,目了然的展示我的工作、工作解答、任芬待办、个性化资讯等信息,让大家能够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将要办理的符介当前用户权限的业务,是大家了解内部动态和各种业务信息的统平台.实现隹点效应以及信息被关注的价值,大场提升工作效率。(4)知识库管理系统对于催办和督办功能是对登录系统后的用户,一句其角色和权限将与之相关的事务进行汇总,并依据不同的事务类型进行相应的业务流程操作。包括督察督办流程、督察督办任务管理。(3)协同办公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就是协同办公系统包括:公文管理、督查督办、会议管理、值班管理、信息报送、档案管理、即时通讯7大类功能模块.1.1.1 电子政务要求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把管理和效劳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借助Internet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别离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标准、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效劳.”2002年7月,中央办公厅发布17号文G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信息化“落实这一决定,对于应对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挑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效劳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开工业化的开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文件的发布,意味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决心,电子政务模式从“三网一阵”过渡到"两网+互联网",其中"两网”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卜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效劳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作为日常XX区依赖程度较高的系统,不仅要求通过信息手段实现“办文”、“办会”、“办事”等协同办公工作,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提高日常工作效率,还要以日常操作人员的工作习惯为主导思想来建设工程,这样才能算做是个成功的、好用的工程。因此在系统建设规划之初,就必须搭建好扩展性好、整合能力强的框架平台,以满足未来集成、连接各大业务系统的需要。1.1.2 超越传统办公电子政务不仅仅是把各种手工操作的电子化,更关键的是通过电子手段促进管理优化,真正提高政务工作的效率与旗量。因此深化分析传统办公模型中的效率瓶颈,将产生系列信息化得求来解决瓶颈问题:按照目前XX区的组织架构体系,各个部门的OA办理流程都有差异,让各个部门之前很好的协同办文,传统流程效率瓶颈存在以下两个方面:1.1.2.1 流程结构优化与再造处富人64传统的流程设计是基于传统的办公模式而设计的,电子政务开展至今,业界已经达成共识的是流程不是简单电子化,而是要改造、简化、优化传统流程。如以卜图的拟稿发文流程,传统流程需要有文秘人员充当文档传递角色,网络化办公以后,就可以从原来10个步骤优化到5个步骤了。这仅是最简单的例子,更多的流程优化是在电了政务实践当中永续不断的,也就是说流程的需求是永远变化的,这就需要软件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而I1.是让XX区系统管理人员在不具备专业IT技能的条件下,系统提供简单的流程配置工具。1.1.2.2 流程审批智能化通过公文电子化网络传输只是有效提高办公效率的一个方面,经过对政府部门的长期观察发现,传统办公除r步骤之间的传输效率瓶预外,另一个难以发觉的效率瓶颈,是每一个流程步骤的处理时间也很长,而这段时间内,政府部门最繁项的工作就是查找大垃参考信息,例如历史上同类业务的审批情况、前任领导当时的意见、与本审批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文档等等。这些信息除了政府部门自己杳找,也可能是在流程上一个步骤的处理人员提示了应该参考哪些资料。而唯有完备的资料信息支持,才能辅助政府部门作出正确与果断的审批与决策。因此能否高效获取支持信息,不仅仅是工作效率瓶颈,还是工作质量的瓶颈。因此这里产生的需求包括了信息的获取、积累存储与便利的随时随地的查询。 信息获取信息获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历史纸质文件上。因此上文提到的扫描入库是第一步,扫描以后存储在系统中的图形文件只能像传统办公那样阅读浏览,同样难以利用纸张上的信息。因此,第二步需求是系统须提供识别扫描文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文档的功能,原来纸张上任意的文字、段落都可以复制出来利用到当前新的工作中。 信息的积K存储信息完成获取后,信息的积盛与存储只耍是一种资料管理类的需求,要求能够把一座一座的“文山”在软件系统中有条理的组织起来进行分类管理,进一步的需求就是能够由政府部门自己决定分类方式,并能改变分类,自己长期管理维护。 信息利用信息的积景与存储,除/为/管理,更大的目的是利用起来,发挥信息的真正价值.因此如果在政府部门办公的全过程中,能够便利的、随时随地的获取这些积盛下来的信息,甚至要求系统比较智能地根据政府部门当前工作情况“自动化”地提供信息,辅助决策,就成'解决效率瓶颈与质量瓶颈的关键需求.1.1.3 系统目标总结依据上述系统需求分析,可以总结出本工程如下系统目标:遵循国家、省、市电子政务规划与相关要求,同时结合XX区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政务i体、内外并举”的电子政务体系。特别地:< 1)对于刚开始实施XX区电了政务网站群及协同办公系统的XX区的各个部门,系统要采用人性化设计,尤其尊重工作人员原有基于纸质文件或老系统的办公习惯,< 2)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变革中的重要内容,系统在流程传输、定义与审批等方面既要适应XX区的管理特性,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也通过智能化设计来提高工作质盘。< 3)系统能够由非IT专业人员进行日常性维护,包括表单、流程定制等。< 4)建设办公业务资源库,作为机关中大量的历史公文、档案、各种行政,业务资料电子化后的存储系统。1.2系统建设任务与内容1.2.1 系统建设任务依据上述系统目标,本工程XX电子政务网站群及协同办公系统通过集成的办公环境提供综合的效劳,使XX区各个单位、部门所有的办公人员都在同一个桌面环境下一起有效、高效工作。具体来说,系统应能提供下面五个方面的效劳:1. 2.1.1提供通信效劳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注重后台数据信息的存储处理与前台的流转而无视了信息时代大垃信息、知识的时效性。新的电子政务系统还要关注数据、信息、知识在部门之间、人员之间交换共享的渠道、速度与方式。因此通过建立邮件系统、手机短信应用系统等,实现使深圳市质量监督管理同各部门内部之间、内外之间多渠道、实时、快捷通畅的信息传递、交换、提醒等。考虑保密因素,对涉密文档提示待办信息时,只提示内部编号,不提示文件题名或关键字等内容。1.2.2.2 提供流程效劳流程效劳包括传统的XX电子政务网站群及协I可办公系统核心公文流转效劳与XX电子政务网站群及协同办公系统的业务流转效劳0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淘效率的协作。XX区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从核心的公文处理、收发文、各种审批、请示、汇报到各种事务、人事、行政、业务流等,都是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就可以标准各项工作,提高机关内各部门协同工作的效率。可使各类文档、信息、知识能够按权限进行保存、共享和使用,并有一个方便的查找手段。本工程拟建设档案管理系统,但是有大量有价值的行政办公、业务办公信息资源是不适合保存在档案系统中的,这些文件从前都保存在不同部门的文件柜里,因此文件信息的保存、共享、使用和再利用是十分困难的,并I1.在手工办公的情况下文档的检索存在非常大的难度。新的办公业务资源库除了解决上述问题.还将与公文处理等行政办公功能集成,从而保证了在新的工作环境中陨时地能够利用到各种信息、知识资源。1.2.2.3 提供信息、应用集成效劳除了本工程要求建设的业务管理系统,XX区目前已经存在并且未来还要建设一些专业业务系统,大量的业务信息源往往都在这些业务系统里。传统办公系统一般是与业务系统相独立的.造成了要登录访问不同的系统,并且只能获得零散信息。因此,新的电子政务系统应该很好的集成各种行政办公与业务管理模块,建设个统的电子政务平台,能够直接从该平台进入各个业务系统而不必分别登录访问,另外还要能够从各个业务系统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使领导等相关决策人员能够有效地获得整体的信息,提高整体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1.2.2系统建设内容按照内区实际现状,采用B/S体系结构,系统设计要求遵循OoM)原则,划分为前台应用界面和后台数据库管理两局部,前台采用浏览器方式实现,后台建立个中央数据库,建成个集公文、档案、办公事务、办公业务资源库、业务系统和政务信息门户等功能于体的综合XX电了政务网站群及协同办公系统,全面建设以XX区及各部门政务信息处理为主体,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无纸化网上协同工作的系统:提高办公痂量和效率,实现“站式”办公模式。根据以上XX区的建设任务分析,为了保证系统既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又能在未来符合国家电子政务的开展规划与规定,最大可能地延长系统生命周期,我们建议本系统建设内容包括以下无集成、相辅相成的六大同部:1.1.1.1 2.2.1统一应用集成平台本系统不但集本钱工程各子系统的应用,还具符充分的扩展性,能够链接与集成未来专业业务系统,使所有用户在统一的界面上使用不同的软件系统,并且该集成框架具备个性化定制能力,可以按照不同部门、不同领导的需要,为不同类型的用户实现不同的界面风格与定制不同的软件功能使用权限1.1.1.2 统一协同办公平台系统为内部信息发布交流提供一个有效的场所,如电子公告牌、电子论坛等,还有办公业务资源库中各种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能及时传播,并可根据信息的种类不同设置了是否需要流程审批.每天都会有来自各部门的与用户自己相关的各类信息需耍处理.系统将所有发送给某人的需要处理的文件、讨论、催办件和会议通知等按缓急程度、类型分类链接过来,操作人田以“待办公文.、“待办事宜”等即可看到所有需用户处理的工作.同时,当每一份需要处理的工作到来时,系统均会利用符号信息、动画、声音甚至手机短信及时通知该操作人员。1.1.1.3 统一流程管理平台此功能是系统的核心,能够实现机关内外公文的电子化流转。公文范围根本覆盖J'纸质办公时期的所有公文类别,包括收文管理、发文管理、呈批件、公告栏、会议管理、档案管理、报表传递等等,均采用电子起草、传阅、审批、会签、签发、归档等电子化流转方式,并采用尊重工作人员传统办公习惯的人性化设计,真正顺利实现无纸化办公.1.1.1.4 统一资源共享平台集成XX区目前与未来各种MIS业务系统独立的、静态或者动态的业务数据,并进行统一的统计分析,这对领导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数据、信息还可以桀成到工作流平台中,使政府部门能有效扶取处理信息,提高整体反应速度与工作效率。第2章云计算、云存储建设与规划2.1 云计算建设与规划通信产业的高速开展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开展和普及,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也使信息高速公路到达了个更高的崭新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XX区电子政务系统也将步入个全新的云时代。云计算基础网络的建设主要包括机房的建设、数据网络平台和存储平台的的搭建.机房的建设包括电源、空调、监控和消防等:数据网络平台的搭建是通过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组成的数据交换转发平台:存储平台的搭建是通过存储的设备和相关的存储软件和效劳器完成数据的存储和备份。云计算的定义在不停变化,所以云计算网络的定义也随之不断变化。本质上,云计算的目标不管它是什么模型都是为了在效劳和数据中心之间创立一个流动的资嫄池,而政府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存储数据和运行应用。因此,云计算网络有两个任务:将资源池变成一个虚拟资源,然后连接所有位置的政府部门到这些资源。云计.算的根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匏机或远程效劳器中,这使得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用户界面&接11协作清口虚拟应用底层结构虚拟强化:破少费用&提高质显虚拟化:简陋接入.提高终端用户管理&使用母人化自动化:捉高速度和预占性&发少劳动力云计算平台的实施基础是更高以次的虚拟化技术,它完成r系统架构从组件走向层级然后走向资源池的过程。它将IT系统的不同层面一一硬件、软件、数据、网络、存储等一一隔开,打破物理设备障碍,到达集中管理、动态调配和按需使用的目的,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了管理本钱和风险,改良了应用效劳的可用性和可靠性。2.2 云存储建设与规划传统的存储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数据暴增的现实问题,如何让新兴的云存:储发挥它应有的能力,在解决平安、兼容等问题上,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就目前而言,云计算时代己经到来,作为其核心的云存储必将成为未来存储技术的必然趋势。从架构的层面来看,云存储系统的结构模型由4层组成,访问层杵络(MM<RM>接入、M户认证、权1«Iti1.底用接口层基砒管理层存他星公M1.AP1.接H、成HJ就件,wbSerViCe等鬃解枭统分布式文件系«用格汁算内容分发P2PIiQ1.k据K除CiMnK缰Ct据加密数拼备份畋据衣舆“ttit化.“出臬中御理.ttrr.”,H级“j-f,-mtmn(NAS.FC.4siSI)存储层存储层是云存储最基的的局部。XX区电子政务系统采用存储设备是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云存储中的存储设备往往数量庞大且分布多不同地域,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互联网或者FC光纤通道网络连接在一起.存储设备之上是个统存储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存储设备的逻辑虚拟化管理、多链路冗余管理.,以及硬件设备的状态监控和故障维护。基础管理层基础管理层是云存储最核心的局部,也是云存储中圾难以实现的局部。基础管理层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的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I可一种效劳,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分发系统、数据加密技术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被未授权的用户所访问,同时,通过各种数据符份和容灾技术和措施可以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丧失,保证云存储自身的平安和稳定。应用接口层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最显活多变的局部。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的应用效劳接口,提供不同的应用效劳。比方视频监控应用平台、视领点播应用平台、网络硬盘引用平台,远程数据缶份应用平台等*访问层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系统,享受云存储效劳。云存储运营单位不同,云存储提供的访问类型和访问手段也不同。云存储管理效劳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应用、管理、监控的应用系统。云存储作为数据应用系统,提供个人数据存储、分享效劳,保护数据平安,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此外,灵活的空间管理、集中的账户配置、实时的日志审计方便系统管理者实现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云存储存储效劳系统为文件管理效劳端提供底层数据存储及管理效劳。可以作为标准的存储系统为政府部门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的数据存储.存储即芽SJ犷客三三应用服务m扩S附加存储月唠翳M11三云存储的创新性在r籽后白云存储系统和前台云存储应用有机结合,整合为一套前后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传统的存储系统通常只提供硬件存储设备和底层存储接口,而无视/用户数据应用的功能,实现内部数据存储应用需耍单独采购存储设备.以卜溷是云存储的系统架构图,包含了云计算领域中PaaS、IaaS的设计思路,通过整套系统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文件存储、虚拟资源管理、平安保障系统、动态的数据迁移、开放接口、统计分析,给政府部门特别是某些密集资源型的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稳定、优质的存储和访问效劳。开鹿口计费系统一存储统一服务统一认证统接口接口接口全保除圜Q存储资源,统统计系动态数据迁移系统2.3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与规划1.1.1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一)电子政务中心机房整体规划XX区政府机房位于大楼二13面积约为7加2,地板高度为30a高,机房按照标准的高度设计为2.7米。机房内由监控操作区,主机房、配电区,三局部组成。机房监控操作区与主机房之间地面安装玻璃隔断至吊顶,以方便管理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XX区政府机房平面布局图如下:(二)机房建设内容根据用户提出的技术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标准,结合建设机房的天、地、堵、柱、门、窗等建筑结构以及各机房运行特点进行总体设计,设计内容见卜表:(三)机房建设标准标准1. 反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标HoGB/T2877-20002. G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标准GB50174-20083. 6电了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462-20084. 供配电系统设计标准GB50052-955. G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6.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3GB/T50311-20007. G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标准GBT/T50312-2000&信息技术设符的平安GB4943-2001(IEG60950第三版)9 .计算机站场地平安要求BGB/T9361-198810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8211 .学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标准SJ/T10796-200112 .E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BGB50243-20021.1.2电了政务中心机房及配套设施了系统要求1. 1.2.机房装饰装修工程(一)设计原则(I)需充分展现现代机房的立体效果。在机房装饰设计中,尽量遵循淡雅稳定,简洁明快,线条流畅的宗旨,防止J'大面枳的平淡感,表达出简洁明快的开放式风格.(2)注意色彩的搭配和组合。在机房装饰设计中,机房区域内主色调需淡雅柔和,遵循“大协调小比照”的原则,色彩大面协调,同部用以比照、点缀“机房的顶、地面以较冷色调为主色调,容易使人镇静,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后心情公趋了平静,有利于尽快投入工作和长期工作.(3)机房装饰用材上,到达电信运营级机房设计标准标准要求。机房装饰用材上,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变形小,具有防火、防潮性能的吊顶材料、墙面材料、地面材料:所选材料可考虑外表为亚光,既使材料的痂感得到充分的展现,乂防止了在机房内产生各种干扰光线(反射光、折射光、弦光等)。在地板下的地面、上楼板面均刷涂防尘漆。全部水泥面均经刷漆处理,到达不起尘的作用,从而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二)装饰工程各子项要求<1)天花安装工程根据网络机房的具体建筑结构情况,整个机房为r确保机房的保温、消防需要视觉的整体性,全部采用铝合金(做孔)板进行铺设,照明主要选用2*T5的灯具及1.ED灯,增加室内光环境的舒适性。(2)地面安装工程地面安装600×600mm防静电活动地板,与端面装饰效果相统一。机房地面完成面高度SOOirm机房精密空调采用下送风方式,防静电地板需配置可调节通风地板,机房配置显冷量空调,通风地板配刊规格及数培须满足上述根本要求,其中通风地板的配刊数量须考虑一定数量预留。(3)墙面安装工程墙面安装工程主要是指在机房墙面、柱面粉刷刮灰刷白色乳胶漆进行墙面套白。门、窗机房出入口采用防火钢化玻璃门:根据按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标准要求,机房的窗户全部封闭。门禁机房出入口要求安装门禁。(三)装饰材料要求选用产品应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质量合格及平安鉴定i正书,以确保施工质量。本工程中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须符合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标准3(GB50222-95)的要求采用燃烧性能为A、BI级装修材料,并且满足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01)4.3.11条要求,必须采用A类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工程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包括砂、石、破、水泥、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其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标准的规定。室内用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测定游离甲酸择放量。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45-95),对机房装修材料防火等级进行要求。I .1.2.2机房电照工程按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标准,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1.结合机房等级和节能方针,机房内在离地面08m处,设计照度值为5001.X:其它件辅助功能房间设计照度值为3001.X:照明均匀度大于0.7:按消防要求,机房应急照明应大于501.X。(1)配电间内设置一个照明总配电箱,负货整个楼必的照明及插座用电.<2)在机房内设置一个照明配电箱,保证本机房的照明及检修插座用电.(3)在机房内设置一个动力配电箱,负击机房内空调及新风机、排风机等动力用电.空调设备及新排风机设招等普通动力由动力配电箱供电.(4)线路敷设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照明插座支路导线均为阻燃铜芯绝缘电线穿金属线槽或钢管敷设。应急照明回路采用耐火电缆穿钢管敷设。(5)平安用电所有照明回路均增设PE线;所有插座支路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潦值为3011>,备注:工程设计施工需满足如下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淹工及验收标准GB50462-200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瞬收标准GB50303-2002II 2.3机房消防工程根据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5-9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标准GB50370-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标准GB50045-98,在机房内、应i殳置气体灭火系统,不宜果用水喷淋灭火,整个楼层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配电间、UpS室按严重危险级E类火灾设置手提式磷酸筱盐干粉灭火器,<->气体灭火系统结合机房整体布局,考虑节省机房有效空间,建议采用七粼丙烷全淹没管网灭火系统,设计浓度为8%,喷放时间为8秒,钢瓶间设于机房后部。(二)手持式灭火装置在配电间、UPS室各配置2套手提式磷酸假盐干粉灭火器(三)消防排气装置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标准GB50370-2005规定要求,在各气体灭火区域应设置消防排气设备,保证灭火后能将保护区内的灭火气体排出保护区。排气风量按机房换气次数不小于5次/小时选取,在机房区设四了台排风员9500113h排风机,平时电动排风口关闭,当气体灭火喷放后,翻开电动排风口,通过风管及风口将消防气体直接排至室外。(四)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电子政务中心楼面应设理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并应接入大楼整体的消防报解系统.监控室设置区城报警主机及气体灭火控制盘:区域报警主机应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大楼消防控制室消防报警联动主机.在各房间内设置烟感探测器,主要出入口设理手动报警按钮及声光报警器等,机房吊顶内、工作区及地板内均应设置烟感和湿感2种探测器。机房区域内具有独立的火灾自动探测、自动报警、灭火控制及气体灭火功能:具有系统自动、手动两种电启动方式和人工应急强制启动方式,并通过控制器纳入大楼消防报警。各照明、空调动力配电箱内总开关应设置分励脱扣附件,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新风机控制应接入火灾报警系统,保证火灾时能自动切除非消防电源。备注:工程设计施工需满足如下标准的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462-2008)E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B(GB50243-200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63-2007)建筑灭火涔配置验收及检查标准(GB50144-2008)火灾自动报警施工与验收标准(GB50166-2007)1. 1.2.4机房基础设施工程可根据本工程实际设备投放进行深化设计。备注:本期工程设计施工需满足如下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标准GB50174-2008i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462-200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物收标准GB/T503121.1.2.5防宙接地系统工程地线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可利用大楼联合地线网,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I机房内安装30x3mm的铜排或裸铜线,作为网络设备等的接地,在整个机房内均匀分布按边长1.3m的矩形网格布置“接地铜排网与大楼联合地线网楼层接地排连通,机房内设置等电位联结网格,网格四周应设餐等电位联结带,并通过等电位联结导体将等电位联结带就近与接地汇流持、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进行连接。机房内的电子信息设备应进行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方式可采用S型、M型或SM混合型。每台电子信息设备(机柜应采用两根不同长度的等电位联结导体就近与等电位联结网格连接。CPS室设置保护地线排,作为UPS及配电设备等的接地:配电室设置保护地线排,作为机房的配电室电源设备的接地:保护地线持与大楼联合地线网楼层接地排连通。低压交流电源指电过电压保护为多级保护。第一级SPD安装在变压器低压侧或低压配电室电源入口处。第二级SPD安装在UPS室输入配电上,选用最大通流容量60KA的限压型SPD。第三级SPD安装在配电室UPS输出配电上,选用最大通流容量40KA的限用型SPD。第四级SPD安装在机房的配电柜(箱)等设备内,选用最大通流容量20K的限压型SPD。交流电源系统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要求大楼内交流保护接地线应从接地聚集线上专引.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为交流保护接地,即要求大楼内交流设备的零线与保护地线间分开,交流设着上的工作零线与电力设符机壳间绝缘断开.备注:工程设计施工需满足如下标准的要求: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标准GB50343-200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珏险收标准GB50303-20021.1.2.6机房门禁系统门禁子系统控制点部署范围为大门、配电室、机房、监控室、UPS室入口各1套,共计5个。门禁子系统设岂5个门禁控制点,当有非法进入控制行为报警主机发出声光报警,报警管理主机保存出入记录。控制点信息通过RS485总线传送至消防控制及监控室管理主机。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系统由管理主机、控制罂、读卡器控制模块、读卡器和电琛锁(带信号反应功能)等设备组成。门禁系统生机放置在监控室,非正常门状态报警,与消防信号进行联动.旦发生火情,切断门禁。1.1.2.7机房视频监控系统工程(一)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一个完整的闭路监视电视系统的主耍部件由生成图像的摄像前端、传输线路、视缴图像切换装置和后端成像设备等环节构成“其中,前湍监控点可分为全方位监控点和固定监控点,全方位监控点目前有多种设备可以实现后端成像环节包括显示、录像及其它视频应用设备.视摄图像切换装置主要为视频矩阵切换控制潞,配以操作键盘等辅助设备完成相应功能.系统前端摄像机摄取的图像信号通过视频信号线缆传送至二层监控室的视缴分配器.视频分配器将图像信号一分二给矩阵输入口和硬盘录像机。矩阵由控制台上的键盘进行操作,切换电视墙上的各路显示图像。可在电视墙上显示各前端实时图像,也可显示回放硬盘录像机中的录像资料,或通过硬盘录像机8路多画面图像。同时在网络上通过客户端软件系统可以对系统的实时图像、历史记录进行浏览及包询。本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共设置8个监控点,主要监控整个电子政务中心各庆间入口。监控室设区一台矩阵控制主机及彩色监视器用来切换显示所有的现场图像,设置1台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对所有图像进行全实时录像及提供网络视频源,硬盘录像机的录像时间按30天以上考虑,录像画质为CIF画质。(二)前端摄像机的选择:机房中心入口、内部前端摄像机选用低照度半球型摄像机,机房、配电室和二层领导指挥决策室、监控室走道处入口安装低照度枪式摄像机,其他选用普通枪式摄像机。根据监视场景不同选用不同的视角镜头,当视距小而视角大时,可选用广角镜头。所有摄像机采用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图像(SYV75-5),摄像机电源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共用个电源箱,电源箱内安装12V或24V变压器、三组空气开关(进线组、半球摄像机组、枪式摄像机组)。监控机房内设备和前端摄像机均由本中心UPS统一供电,在停电状态卜.,确保视频监控系统能正常运行。监控室安装电源配电箱,配电箱内安装空气开关,监控中心内监控设备按功率大小安装两至三组空气开关。< )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摄像机、监视器、云台、视频切换罂以及控制台的安装应符合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摄像机的安装必须牢固,应装在不易振动,人们难以接近的场所,以便看到更多的东西。鉴于安防工程的特殊要求,摄像机律加装防护罩。摄像头设备安装防护等级需到达11>66,防止监控图像的抖动;在室外安装的摄像机要加防宙防拆装置.监视器要求图像清晰,切换图像稳定。(四)室内线路敷设的技术耍求< 1)室内线路施工时,要求使线路布置合理、整齐、安装牢固、平安可咏。< 2)电源线要求其额定工作电压大于线路实际工作电压,其横枝面及绝缘厚度需满足供电要求及实际敷设环境。< 3)电源线路敷设时应尽量防止接头,若特殊情况需要接头的,必须采用压线或焊接的方式。线路连接和分支处不能受机械力的作用。(4)所有线路在敷设时需加套保护管(PVC管、KBG管及镀锌钢管等),如无规定时,可按依照线路实际情况线管内所穿导线的总面积(连外皮),不超过管子内孔截面枳的70%的限度进行选配。无机械损伤的建筑物内的电缆线路,可采用沿墙明敷方式:在要求管线隐蔽或新建的建筑物内可用暗管敷设方式。同轴电缆亢采取穿管暗敷或线槽的敷设方式。(5)天花板内管材需采用吊装的方式固定牢罪。(6)电缆与电力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与通讯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加。<7)为便于管子穿线和维修,在管路长度超过以卜数值时,中间应加装接戏盒或拉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或。备注:工程设计施工需满足如下标准的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标准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462-2008综合布线工程验收标准GB50312-2007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3-2002平安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0041. 1.2.8机房新风系统<)新风系统设计原则人格要呼吸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气,机房工作人员每人每小时呼出二氧化碳约为301.(45g)机房属于人长时间停留、工作的地方,二氧化碳的允许浓度为11.M2(1.5g)因此,机房补充新风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机房空气的卫生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克服工作人员长时间在机房内操作产生缺氧、头壁、胸闷、心慌等不适之感,即所谓"空调病”,采用多级新风过港系统可将室外新鲜空气送入机房(一)新风系统设置机房内分别设置一台新风机组(风员4500m3h:制冷出28KW;制热量30KW),将室外空气经初效,中高效过灌洁净处理后送入机房内。新风机采用自带冷